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5篇文章
< 1 2 1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波 钟思彦 +6 位作者 林锦波 余元善 傅曼琴 卓晓群 李俊 卜智斌 徐玉娟 《中国果菜》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黄皮是我国华南地区特色优稀水果,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黄酮类物质是黄皮果实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关于黄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较为零散,结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全面综述了黄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 黄皮是我国华南地区特色优稀水果,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黄酮类物质是黄皮果实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关于黄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较为零散,结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全面综述了黄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提取方法,系统阐述了其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增强认知、抗炎、降糖和抑制黑色素生成等功效及作用机制,以期为黄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科学研究、黄皮产品的开发和品牌创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结构 提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甜高粱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2
作者 李婷 王斐 +3 位作者 何振富 陈平 谢建鹏 王琪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试验旨在建立同时测定甜高粱不同部位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对总黄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试验以甜高粱陇甜粱2号成熟期籽粒、茎秆及全株为研究对象制备总黄酮提取物,利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部位... 试验旨在建立同时测定甜高粱不同部位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对总黄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试验以甜高粱陇甜粱2号成熟期籽粒、茎秆及全株为研究对象制备总黄酮提取物,利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中的儿茶素、氯化芹菜定、花旗松素、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柚皮素、高北美圣草素、芹菜素及麦黄酮含量。结果显示,10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在各自线性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84~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0%~105.8%,RSD为1.03%~2.86%。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甜高粱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不同浓度下清除率均表现为籽粒>全株>茎秆;籽粒总黄酮提取物浓度为1.00 g/L时,籽粒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含量与不同自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FRAP)均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该试验方法简便,结果准确性较高,可用于甜高粱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甜高粱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黄酮类化合 HPLC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3
作者 范埃米 张翠平 +2 位作者 卢媛媛 柳刚 胡福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对2013年以来国内外蜂胶中新发现的88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类总结,列出每种成分的化学名称、地理来源及可能的植物来源,为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植物来源的确定以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蜂胶 黄酮类化合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南京椴花化学成分鉴定及不同发育时期黄酮类化合物差异分析
4
作者 原晓 王欢利 +3 位作者 王奇志 黄犀 严灵君 汤诗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目的】研究南京椴花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为后续采用多组学手段探究椴树花中重要药用化合物的代谢通路及调控机制解析奠定基础,同时为椴树花的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南京椴为试验... 【目的】研究南京椴花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为后续采用多组学手段探究椴树花中重要药用化合物的代谢通路及调控机制解析奠定基础,同时为椴树花的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年生南京椴为试验材料,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南京椴花中代谢物组分及类黄酮含量差异。【结果】(1)南京椴花中共鉴定得到46种化合物,其中有机酸及其衍生物13种、香豆素及其衍生物4种、酯1种、类黄酮28种。(2)盛花期是南京椴花中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的分界点,与蕾期相比,开花期间代谢物变化更明显。(3)多重比较分析显示:26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时期花中含量差异显著(P<0.05),阿福豆苷、山奈苷、槲皮苷、橙皮苷、花旗松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在盛花期相对含量较高,原花青素A2和3种原花青素三聚体在末蕾期含量较高。【结论】发育状态可作为判断南京椴花中次级代谢物含量的重要因素,末蕾期的标志性化合物是原花青素A2,盛花期的标志性化合物是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末蕾期和盛花期均具有采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椴 椴花 代谢组学 黄酮类化合 UPLC-MS/MS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及生物学活性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金杜欣 曹维 +4 位作者 赵秀丽 刘瑞 吴满刚 葛庆丰 于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4-330,共7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日常饮食中、由植物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重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然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导致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极低。近年来,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在肠道菌群...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日常饮食中、由植物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重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然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导致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极低。近年来,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发生代谢转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且其代谢产物具有与母药相似或更高的生物学活性。因此,解析黄酮类化合物在肠道菌群作用下的代谢规律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可为阐释其体内药效机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在肠道微生物作用下的代谢反应,对黄酮类化合物经体内肠道菌群作用后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及机制进行相应的讨论,为明确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发挥生物学活性的有效形式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肠道菌 代谢反应 转化产物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植物源黄酮类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脲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文艳 黄干荣 +3 位作者 廖丽娟 罗家锱 黄亮 黄衍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9-1314,共6页
脲酶作为氮循环的关键酶,为生物体提供生长所需的氮源,同时也是一种在各种致病菌中发现的毒力因子。幽门螺杆菌(H.pylori)产生的脲酶为其在胃里的定植和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肠化生、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 脲酶作为氮循环的关键酶,为生物体提供生长所需的氮源,同时也是一种在各种致病菌中发现的毒力因子。幽门螺杆菌(H.pylori)产生的脲酶为其在胃里的定植和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肠化生、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且随着耐药性菌株的增多,迫切需要治疗有效、安全的新型药物,所以幽门螺杆菌成为最常研究的产脲酶细菌之一,脲酶作为抗菌药物的潜在靶点也受到关注。安全性较高的药用植物已被证明具有治疗潜力,许多植物天然提取物已成为新型药物开发的灵感和起点,以往研究还发现许多天然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脲酶活性。该文概述了一些植物源黄酮类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脲酶的抑制作用,根据其来源、结构特点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寻找和开发植物来源且特异性抗幽门螺杆菌的化合物,从而为临床候选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幽门螺杆菌 脲酶 抗菌作用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探讨枳实中黄酮类化合物与辛弗林药动学的相互影响
7
作者 张硕 徐俊达 +3 位作者 石敬依 蔡文君 刘长利 罗容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41-646,650,共7页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探讨枳实中黄酮类化合物与辛弗林药动学的相互影响,为引入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枳实的质量定量控制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4),A组为辛弗林+6种黄酮类...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探讨枳实中黄酮类化合物与辛弗林药动学的相互影响,为引入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枳实的质量定量控制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4),A组为辛弗林+6种黄酮类化合物(新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和野漆树苷),B组为辛弗林单独给药,C组为辛弗林+柚皮苷,D组为辛弗林+新橙皮苷,E组为6种黄酮类化合物单独给药,F组采用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处理,均灌胃给药。取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测定血浆中柚皮苷、新橙皮苷和辛弗林含量,应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利用UPLC-MS/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A组大鼠新橙皮苷清除率为(9337.88±8373.94)L/h·kg,显著高于E组的(2558.22±610.87)L/h·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D组大鼠新橙皮苷的分布体积分别为(2549.72±1381.42)、(1668.41±394.73)L/kg,均明显低于E组的(23388.87±6089.53)L/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辛弗林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50±0.63)h,较B组、C组和D组[(1.62±0.11)、(1.70±0.17)和(1.57±0.08)h]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弗林对新橙皮苷的消除率和分布影响较大,枳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延长辛弗林的平均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黄酮类化合 辛弗林 药动学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王琳玮 赵小博 +1 位作者 王靖 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6-1264,共29页
为探究饲粮中添加黄酮类化合物(FLAs)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系统回顾方法对已发表文献进行Meta分析。检索年限从2000年1月至2023年6月,共检索到文献620篇,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最终纳入16篇... 为探究饲粮中添加黄酮类化合物(FLAs)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系统回顾方法对已发表文献进行Meta分析。检索年限从2000年1月至2023年6月,共检索到文献620篇,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最终纳入16篇,共计样本300例,所纳入的研究均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4与Stata/MP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标准均值差(SMD)作为效应指标,并对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FLAs可以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SMD=0.75,95%置信区间(CI):0.37~1.12,P<0.0001]、乳蛋白率(SMD=0.69,95%CI:0.33~1.06,P=0.0002)以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SMD=0.68,95%CI:0.12~1.24,P=0.0200),并有效降低牛奶体细胞数(SMD=-1.22,95%CI:-1.87~-0.56,P=0.0003)。综上所述,采用Meta分析方法可系统性评价在奶牛饲粮中添加FLAs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为FLAs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黄酮类化合 奶牛 生产性能 免疫指标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及在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敏霖 张萌 +5 位作者 张浩 张丽娟 姜丰 余四娜 王莉兴 李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37,共6页
目前,全球对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的关注日益增加,减少抗生素、激素和化学药品等有毒有害添加剂在畜禽饲料中的使用,开发绿色、安全、高效和低残留的添加剂,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前畜牧业所关注的焦点。黄酮类化合物... 目前,全球对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的关注日益增加,减少抗生素、激素和化学药品等有毒有害添加剂在畜禽饲料中的使用,开发绿色、安全、高效和低残留的添加剂,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前畜牧业所关注的焦点。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级代谢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皮、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具有抗炎、抗氧化、降低氧化应激、保护肠黏膜、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生长和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有提升养殖经济效益的潜在开发价值。文章就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重点阐明黄酮类化合物在犊牛和成年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其在不同生长阶段牛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生长 肠道健康
下载PDF
共晶改善黄酮类化合物成药性能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尹苗苗 尚海花 +3 位作者 侯越 陶铭 李祎亮 侯文彬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715-723,共9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种类和数量众多,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而备受关注,已经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和研究的热点。然而,黄酮类化合物本身存在着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和在体内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由于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种类和数量众多,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而备受关注,已经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和研究的热点。然而,黄酮类化合物本身存在着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和在体内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由于黄酮类化合物中通常缺乏可电离的基团,共晶策略是提高这些化合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笔者对近年来成功制备的黄酮类化合物共晶对其原料药物溶解度、溶出速率、渗透性、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其改变机制,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共晶产品的进一步开发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共晶 成药性能 改变机制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机制及其新型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11
作者 师嘉浩 王鑫晶 +4 位作者 成日青 萨仁高娃 何琴芳 塔娜 齐和日玛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黄酮类化合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主要有清除自由基、调控抗炎因子、舒张血管等。近年来,对于黄酮类成分新型递送系统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治疗心脑... 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黄酮类化合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主要有清除自由基、调控抗炎因子、舒张血管等。近年来,对于黄酮类成分新型递送系统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新型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被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心脑血管疾病 作用机制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沙棘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何静 杨英 +1 位作者 罗玲 郭佳 《现代食品》 2024年第9期64-67,共4页
本文以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剂对沙棘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化学动力学模型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脱脂沙棘叶粉末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质量分... 本文以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剂对沙棘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化学动力学模型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脱脂沙棘叶粉末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60%,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60 min,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最高为4.12%(质量分数)。化学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二级动力学模型与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数据的拟合度较高,平均相对偏差为±3%。本研究能为推动沙棘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产业化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黄酮类化合 提取 工艺条件
下载PDF
菊花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展望
13
作者 潘戴晨 王紫薇 +1 位作者 徐颂文 蒋细旺 《药物化学》 2024年第2期87-95,共9页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含有多种化学活性成分,因此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苯丙素类、萜类、氨基酸等物质,其中黄酮类物质是菊花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组分。现代药理实验中表明菊花具有多种...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含有多种化学活性成分,因此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苯丙素类、萜类、氨基酸等物质,其中黄酮类物质是菊花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组分。现代药理实验中表明菊花具有多种功效,如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等。本文对近些年关于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抗氧化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行探讨,梳理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发掘其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还将探讨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未来的研究展望,以便于开发菊花抗氧化活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黄酮类化合 抗氧化性 绿原酸 芩苷
下载PDF
食品中黄酮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洋 周方 +2 位作者 唐璐子 周珊珊 王雨婷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苯并吡喃骨架的多羟基芳香化合物,在食品、药物、保健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将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检测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溶剂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下载PDF
沙棘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纯化技术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林奕然 冯哲轩 +2 位作者 胡思 李晨婷 王超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52-258,共7页
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沙棘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纯化技术、药理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沙棘叶资源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沙棘资源的高效化、高值化、高质化利用。
关键词 沙棘叶 黄酮类化合 提取方法 纯化技术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特征基因及其与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的关系研究
16
作者 杨欣 黄聪 姚血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结合LASSO逻辑回归、ssGSEA和WGCNA等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方法,筛选与特定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标志物,并分析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其结合情况。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正... 目的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结合LASSO逻辑回归、ssGSEA和WGCNA等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方法,筛选与特定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标志物,并分析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其结合情况。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正常对照组和RA组基因芯片。利用R 4.3.0“WGCNA”软件包对数据集进行整合分析,识别其中的共表达模块信息,筛选出与RA密切相关的关键模块。基于R软件中“glmnet”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RA的特征基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用来评估特征基因对RA的诊断价值。通过R中的“GSVA”、“limma”和“GSEABase”程序包对正常对照组和RA组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量化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MS)技术鉴定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黄酮类化合物与特征基因的结合情况。结果LASSO回归算法共筛选出5个特征基因(载脂蛋白D,含锌指和BTB域16,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冠蛋白1A),5个特征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5,特征基因与多种免疫细胞呈正相关。通过UHPLC-Q-Exactive/MS鉴定出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共20个,其中Mulberrin和Neobavaisoflavone化合物与5个免疫特征基因均有较好的结合。结论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RA免疫特征基因有较好的结合,能够为RA免疫调节治疗和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土茯苓 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特征基因 分子对接 黄酮类化合
下载PDF
花生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与助睡眠活性分析
17
作者 赵还珠 冯其翔 +4 位作者 崔莉 邹业飞 魏代磊 张浩 王岱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51-57,共7页
开展花生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分离与活性分析研究。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评价其助睡眠活性。筛选最佳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5∶2∶8,5∶5∶3∶7,5∶5∶5∶5,v/v),通过梯度洗脱分... 开展花生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分离与活性分析研究。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评价其助睡眠活性。筛选最佳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5∶2∶8,5∶5∶3∶7,5∶5∶5∶5,v/v),通过梯度洗脱分离得到两种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结构鉴定为大豆苷元和芒柄花黄素。采用分子对接分析大豆苷元和芒柄花黄素对失眠相关的两种蛋白受体(GABRA1和FOS)均有较好的亲和力,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两种化合物具有助睡眠的潜在活性。建立了花生茎叶中大豆苷元和芒柄花黄素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采用分子对接证实两种化合物具有助睡眠的潜在活性,为花生茎叶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及进一步开发助睡眠活性化合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茎叶 黄酮类化合 高速逆流色谱 分子对接 助睡眠活性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在奶牛上的作用机理及使用效果
18
作者 张姣姣 王根虎 朱滔 《中国奶牛》 2024年第5期8-12,共5页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性原料中,是植物提取物中最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之一。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种类、消化代谢途径,及其作用机理和使用效果,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其雌激素样作用,调节内源性激素水平,提高奶牛...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性原料中,是植物提取物中最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之一。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种类、消化代谢途径,及其作用机理和使用效果,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其雌激素样作用,调节内源性激素水平,提高奶牛乳腺组织细胞增殖,进而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本文目的在于为筛选活性更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基础信息,以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奶牛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代谢 奶牛 生产性能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肖冰颖(综述) 聂雪坤 +3 位作者 林小惠 汪余嘉 陈家鑫 陈子春(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664-670,共7页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目前,西医治疗的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凋亡及自噬等途径调控内皮细胞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方面具有多途径、多环节... 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目前,西医治疗的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凋亡及自噬等途径调控内皮细胞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方面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等优势,极具开发潜能。该文对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改善内皮损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推动血管内皮损伤新型候选药物的发现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内皮细胞 损伤 保护作用 药理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朱一剑 李秀壮 +4 位作者 彭小锋 唐蓉萍 刘继超 马望龙 白麒雅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10-113,共4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可以增强植物抗逆性,如抗紫外线、抗低温、抗干旱、抗盐、抗菌、抗病毒、抗虫害、抗杂草等,进而保护植物免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导致的损伤,其植物抗逆性研究有助于植物保护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可以增强植物抗逆性,如抗紫外线、抗低温、抗干旱、抗盐、抗菌、抗病毒、抗虫害、抗杂草等,进而保护植物免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导致的损伤,其植物抗逆性研究有助于植物保护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在黄酮类化合物植物抗逆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提取富集植物源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并以其为原药开发生物农药,或以活性黄酮类化合物为先导,结合化学结构修饰与活性评价筛选活性更强的先导化合物用以研发新型绿色农药。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为后续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 植物保护 胁迫 抗逆性 生物农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