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木香不同抗黄野螟植株代谢物质对比分析
1
作者 陈彧 周国英 +3 位作者 陈国德 饶丹丹 董晓娜 韩豫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8-997,I0001-I0003,共13页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为国家濒危保护植物,在其受创伤后产生的沉香是一种珍贵药材和香料,而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虫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沉香产业的发展。为了探究白木香对黄野螟的抗虫生理机制,本研究利用指标...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为国家濒危保护植物,在其受创伤后产生的沉香是一种珍贵药材和香料,而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虫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沉香产业的发展。为了探究白木香对黄野螟的抗虫生理机制,本研究利用指标含量测定、GC-MS分析及非靶向性代谢组学分析等方法,对6种不同抗虫性植株叶片的理化性质、挥发性物质及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抗虫植株(A01)的单宁酸含量(0.39 mg/g)、类黄酮含量(1.48 mg/g)最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4.5 mg/g)和可溶性糖含量(6.7 mg/g)最低。白木香感虫植株(S)诱虫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5个植株,而驱虫成分含量显著低于其它5个植株。白木香抗虫植株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和挥发性成分与普通感虫植株具有明显差异,抗虫植株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和诱虫活性挥发性成分偏低而驱虫活性挥发性成分普遍偏高。抗虫植株与普通感虫植株的差异代谢产物主要集中在黄酮与黄酮醇生物合成、苯丙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和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通路。本研究可为确定白木香的抗虫机制及今后发掘新型无公害的黄野螟防控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黄野螟 植物挥发性物质 非靶向代谢组
下载PDF
沉香暴食害虫黄野螟性信息素分泌源EAG和GC-MS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苏浩然 王同飞 +2 位作者 文平 王刚 庄翔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为了探究黄野螟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具体部位,将雌蛾解剖为头、胸、腹、翅4部分,分别使用其挥发性气味对雄蛾进行触角电生理(EAG)检测,确定雌蛾腹部挥发物可以刺激黄野螟雄蛾产生最强的电生理响应。通过使用雌蛾腹部前、中、后3段的挥发... 为了探究黄野螟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的具体部位,将雌蛾解剖为头、胸、腹、翅4部分,分别使用其挥发性气味对雄蛾进行触角电生理(EAG)检测,确定雌蛾腹部挥发物可以刺激黄野螟雄蛾产生最强的电生理响应。通过使用雌蛾腹部前、中、后3段的挥发物信号刺激雄蛾触角的电生理检测,进一步发现雌蛾腹部中段挥发物信号对雄蛾触角具有最强电生理活性,指示雌蛾腹部中段最可能是雌蛾性信息素释放的主要部位。另外,对雌蛾腹部3段结构提取挥发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GC-MS)检测和总离子图(TIC)对比,结果发现腹部中段挥发物成分中具有2个雌虫特异性成分,为该组织最强电生理活性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基础。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鉴定开发黄野螟的高效性诱剂确定了成分来源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蛾科 黄野螟 性信息素来源 触角电位 气质联用仪
下载PDF
6种药剂对黄野螟不同龄期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人豪 郑伟 +2 位作者 田乐宇 黄海 韦建杏 《热带林业》 2023年第1期92-96,共5页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一种专性食叶害虫。为筛选出防治黄野螟的理想药剂,该试验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商品药剂对黄野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4.5%高效氯氰菊酯(EW)对5个龄期幼...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一种专性食叶害虫。为筛选出防治黄野螟的理想药剂,该试验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商品药剂对黄野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4.5%高效氯氰菊酯(EW)对5个龄期幼虫的LC50为4.354mg·L^(-1)~56.071mg·L^(-1),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SC)为12.670mg·L^(-1)~22.760mg·L^(-1),5%氯虫苯甲酰胺(SC)为13.267mg·L^(-1)~203.893mg·L^(-1),18%杀虫双(AS)为66.209mg·L^(-1)~702.261mg·L^(-1),0.3%苦参碱(AS)为0.279mg·L^(-1)~2.080mg·L^(-1),30%敌百虫(EC)为38.003mg·L^(-1)~401.750mg·L^(-1)。6种药剂对黄野螟幼虫的致死率均与药剂浓度成正比,对低龄幼虫的致死率明显高于高龄幼虫。其中,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0.3%苦参碱两种生物型药剂对黄野螟各龄期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毒力,可以作为田间防治黄野螟的推荐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幼虫 龄期 毒力测定
下载PDF
广赤眼蜂防治黄野螟试验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冼世庆 王祥 +3 位作者 林思诚 冼子耀 卜蜜源 陈全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了解林间应用广赤眼蜂防治黄野螟的效果,以茂名市公馆镇周坑村的土沉香林地为试验地,设置了3个处理:处理Ⅰ,放蜂0次;处理Ⅱ,在黄野螟产卵初期释放1次广赤眼蜂;处理Ⅲ,在黄野螟产卵初期和产卵初期4 d后各释放1次广赤眼蜂。通过观察各... 为了解林间应用广赤眼蜂防治黄野螟的效果,以茂名市公馆镇周坑村的土沉香林地为试验地,设置了3个处理:处理Ⅰ,放蜂0次;处理Ⅱ,在黄野螟产卵初期释放1次广赤眼蜂;处理Ⅲ,在黄野螟产卵初期和产卵初期4 d后各释放1次广赤眼蜂。通过观察各处理下林间广赤眼蜂对黄野螟卵粒寄生率和黄野螟幼虫虫口密度的变化发现,在处理后的60 d内,随着广赤眼蜂在林间自我繁殖数量的增加和对黄野螟幼虫发生量的控制,处理Ⅲ下广赤眼蜂对黄野螟卵粒寄生率大于处理Ⅰ和Ⅱ,且呈现较大增长趋势,处理Ⅰ和Ⅱ趋于平稳,无增长趋势;处理Ⅲ黄野螟幼虫虫口密度整体上小于处理Ⅰ和Ⅱ,且呈现较大下降趋势,处理Ⅰ和Ⅱ都呈现较小的增长趋势。以上结果说明,在黄野螟产卵初期和产卵初期4 d后各释放1次广赤眼蜂,可大幅提高广赤眼蜂对黄野螟卵粒寄生率,有效降低黄野螟幼虫虫口密度,防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广赤眼蜂 生物防治 沉香树
下载PDF
太阳能电击式杀虫灯对中山市黄野螟监测效果研究
5
作者 陈志云 董祥 +3 位作者 王玲 李东文 莫羡 孔达卿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3期34-36,共3页
为探索科学防控黄野螟的方法,在中山市田心森林公园安装了太阳能电击式杀虫灯,对黄野螟进行了野外灯诱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5—7月间5个监测点均可以诱捕到黄野螟,其雌雄比例为0.96∶1.00,雄虫数量略多于雌虫。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捕的... 为探索科学防控黄野螟的方法,在中山市田心森林公园安装了太阳能电击式杀虫灯,对黄野螟进行了野外灯诱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5—7月间5个监测点均可以诱捕到黄野螟,其雌雄比例为0.96∶1.00,雄虫数量略多于雌虫。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捕的方法,可以有效监测黄野螟成虫的发生动态,且成本较低,环保无污染,维持时效长,适合在土沉香种植生产区域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诱虫灯 土沉香 黄野螟
下载PDF
黄野螟幼虫头部化学感器电镜扫描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蒙 马涛 +2 位作者 朱雪娇 温秀军 李奕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使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并描述了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幼虫触角及口器上的感器。黄野螟幼虫的头式为下口式,头上有触角、单眼、感觉刚毛、上唇、下唇、上颚、下颚、吐丝器。幼虫头部下方有1对3节的触角,触角第2节及端节上有5... 使用扫描电镜系统观察并描述了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幼虫触角及口器上的感器。黄野螟幼虫的头式为下口式,头上有触角、单眼、感觉刚毛、上唇、下唇、上颚、下颚、吐丝器。幼虫头部下方有1对3节的触角,触角第2节及端节上有5种感器,即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栓锥感器及小锥形感器。口器附肢下颚须上有栓锥感器,外颚叶侧壁和外颚叶端部边缘有栓锥感器和锥形感器。下唇须上有锥形感器和栓锥感器各1个。在吐丝器前方有1对锥形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幼虫 头部 电镜扫描 化学感器
下载PDF
6种生物农药防治白木香黄野螟幼虫毒力和田间药效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亚奎 战晴晴 +3 位作者 卢丽兰 杨云 刘洋洋 甘炳春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3,37,共4页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近年来在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上大面积暴发的食叶害虫,危害严重。为防治该虫,作者选择6种生物农药进行幼虫室内毒力测试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印楝素乳油LC50最大,为89.67 mg/L;0.5%甲氨基阿...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近年来在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上大面积暴发的食叶害虫,危害严重。为防治该虫,作者选择6种生物农药进行幼虫室内毒力测试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印楝素乳油LC50最大,为89.67 mg/L;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最小,为14.31mg/L;田间药效评价显示,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00倍液效果最佳,药后1 d校正死亡率为90.56%;5%桉油精可溶性液剂1000倍液在药后2 d校正死亡率达到90.88%,增速明显。建议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桉油精可溶性液剂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毒力测定 药效评价
下载PDF
应用杀虫灯防治白木香黄野螟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乔海莉 徐常青 +5 位作者 周亚奎 徐荣 郭昆 魏建和 李向明 陈君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26-2029,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杀虫灯防治白木香重要害虫黄野螟的方法。方法:黄野螟成虫羽化期,探讨频振式杀虫灯挂灯时间、诱捕范围和诱捕高度,比较频振式杀虫灯与其他诱虫灯具对黄野螟的防治效果差异。结果:黄野螟成虫羽化期,在频振式杀虫灯控虫范围1... 目的:研究利用杀虫灯防治白木香重要害虫黄野螟的方法。方法:黄野螟成虫羽化期,探讨频振式杀虫灯挂灯时间、诱捕范围和诱捕高度,比较频振式杀虫灯与其他诱虫灯具对黄野螟的防治效果差异。结果:黄野螟成虫羽化期,在频振式杀虫灯控虫范围100 m+2 m的悬挂高度+19∶30开灯次日6∶30(或次日3∶30)关闭的特定参数组合之下,每盏灯每日可诱杀几十至上百头成虫。结论:频振式杀虫灯可用于白木香害虫黄野螟的监测和防治,对黄野螟成虫具有很好的诱杀效果,尤其是诱杀孕卵雌虫,可降低落卵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下代害虫虫口密度和基数,达到无公害防治害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黄野螟 频振式杀虫灯 诱捕技术
下载PDF
一种鉴定土沉香黄野螟雌雄蛹的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曹春雷 郑礼飞 +2 位作者 李奕震 温秀军 杨兴翠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报道一种根据黄野螟蛹腹节的形态特征,迅速准确区分黄野螟蛹雌雄的方法。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央有一纵裂缝,裂缝较雄蛹生殖孔裂缝短,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雄蛹第8腹节无裂缝,仅在第8腹节末端有一对左右对称的柳叶眉状... 报道一种根据黄野螟蛹腹节的形态特征,迅速准确区分黄野螟蛹雌雄的方法。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央有一纵裂缝,裂缝较雄蛹生殖孔裂缝短,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雄蛹第8腹节无裂缝,仅在第8腹节末端有一对左右对称的柳叶眉状斑纹,在第9腹节前端中央有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各有一半圆状突起,腹部末端分节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雌雄 区分
下载PDF
5种药剂对黄野螟幼虫的林间防治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邱琼 杨德军 +2 位作者 刘际梅 钟萍 陈勇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59-60,91,共3页
近年来,西双版纳白木香人工林大面积的爆发了食叶害虫黄野螟,对白木香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为探索防治该虫的有效办法,在西双版纳普文镇4 a生白木香人工林里,选择5种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黄野螟的幼虫均有一定... 近年来,西双版纳白木香人工林大面积的爆发了食叶害虫黄野螟,对白木香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为探索防治该虫的有效办法,在西双版纳普文镇4 a生白木香人工林里,选择5种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黄野螟的幼虫均有一定的防效,以甲维·茚虫威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效果较好,3种浓度药后1 d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其次是氯氰·毒死蜱,药后2 d达到100%,2.5%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药后4 d也达到100%,而生物农药5%的苦参碱在药后1 d防效表现最弱,但药后4 d均能达到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黄野螟 杀虫剂 防治试验
下载PDF
7种杀虫剂对黄野螟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卢进 刘怡 +3 位作者 李莉玲 张蒙 温秀军 李奕震 《山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37-39,共3页
利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7种不同化学药剂毒杀黄野螟高龄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24h,森得保原药、25%灭幼脲3号增效粉剂30倍滑石粉粉剂、绿僵菌400倍溶液、白僵菌300倍溶液对高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3%苯氧威2000倍溶液、1... 利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7种不同化学药剂毒杀黄野螟高龄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24h,森得保原药、25%灭幼脲3号增效粉剂30倍滑石粉粉剂、绿僵菌400倍溶液、白僵菌300倍溶液对高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3%苯氧威2000倍溶液、1.2%烟碱·苦参碱100倍溶液和240g/l甲氧虫酰肼2000倍溶液对高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6%、72.7%和29.6%。处理后48h,森得保10倍滑石粉粉剂、25%灭幼脲3号增效粉剂50倍滑石粉粉剂、绿僵菌500倍溶液、白僵菌500倍溶液、3%苯氧威4000倍溶液对高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1.2%烟碱·苦参碱100倍水溶液和240g/l甲氧虫酰肼2000倍水溶液对高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2%和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黄野螟 杀虫剂 药效试验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黄野螟性信息素粗提物组分GC-MS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胜男 沈婧 +4 位作者 牟静 秦文权 罗晶 张锦坤 温秀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一种严重危害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食叶害虫。该研究采用吸附法、溶剂提取法、腺体直接进样法等3种方法获得性信息素的粗提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一种严重危害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食叶害虫。该研究采用吸附法、溶剂提取法、腺体直接进样法等3种方法获得性信息素的粗提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吸附法的粗提物有87个物质峰,性信息素疑似物2种,分别为Z8-12:OH和E8,E10-12:OH;溶剂提取法的粗提物有163个物质峰,性信息素疑似物2种,分别为Z8-12:OH和Z7-12:Ac;腺体直接进样法没有从其样本分析出黄野螟性信息素的疑似成分。试验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黄野螟性信息素组分提取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性信息素 提取方法
下载PDF
黄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沙林华 陈琳 +2 位作者 罗湘粤 徐建辉 孙秀东 《林业世界》 2018年第1期16-18,共3页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典型的寡食性害虫,仅危害沉香属和漆树属的几种植物,其中以白木香为主要被危害对象,具有暴发性、暴食性的特点。本文综述其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寄主为害等生物生态学特性,为更好地对该虫的...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典型的寡食性害虫,仅危害沉香属和漆树属的几种植物,其中以白木香为主要被危害对象,具有暴发性、暴食性的特点。本文综述其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寄主为害等生物生态学特性,为更好地对该虫的研究及防控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危害 暴食
下载PDF
叉角厉蝽对黄野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文华 贾彩娟 +3 位作者 陈惠平 付浪 温健 陈科伟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3-848,共6页
为评估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e对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幼虫的控制作用,观察了叉角厉蝽的捕食行为,研究了不同虫态叉角厉蝽对黄野螟3龄及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自身密度效应以及空间异质性对其捕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评估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e对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幼虫的控制作用,观察了叉角厉蝽的捕食行为,研究了不同虫态叉角厉蝽对黄野螟3龄及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自身密度效应以及空间异质性对其捕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叉角厉蝽对黄野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不同虫态叉角厉蝽对黄野螟幼虫攻击率大小顺序为:5龄若虫>雌成虫>3龄若虫,对3龄黄野螟幼虫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1.79、15.38及12.85头。当猎物密度固定为50头/盒时,随着叉角厉蝽密度的增加,其捕食量也逐步增加,但对猎物的寻找效应则减弱,个体间存在相互干扰作用。另外,叉角厉蝽的捕食效能也因空间环境不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空间越大,其捕食率越低。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估叉角厉蝽对黄野螟的控制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其田间释放应用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叉角厉蝽 捕食行为 功能反应
下载PDF
黄野螟防治研究进展
15
作者 沙林华 陈琳 +2 位作者 罗湘粤 徐建辉 孙秀东 《林业世界》 2019年第1期33-35,共3页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白木香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害虫,给白木香产业带来了巨大危害。本文从防治方法上进行总结,为更好地对该虫的防控提供指导,同时对其全面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野螟 防治 天敌
下载PDF
黄野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志云 王玲 +3 位作者 李东文 李奕震 黄湘如 秦长生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利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10种和4种农药分别毒杀黄野螟高龄和低龄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高龄幼虫,1.8%阿维菌素乳油500万倍液,0.5%甲维盐微乳剂500万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5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20 00... 利用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10种和4种农药分别毒杀黄野螟高龄和低龄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高龄幼虫,1.8%阿维菌素乳油500万倍液,0.5%甲维盐微乳剂500万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多杀菌素悬浮剂5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20 000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的致死率均达100%;对低龄幼虫,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和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的致死率分别为100%和97.7%。在林间,阿维菌素或甲维盐500万倍液、森得保1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黄野螟 杀虫剂 筛选试验
下载PDF
土沉香对黄野螟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诚棋 张蒙 +3 位作者 马涛 孙朝晖 李奕震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12,共5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测定林间筛选的对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具有不同抗性表现的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植株(感虫植株、抗1植株、抗2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单宁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抗...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测定林间筛选的对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具有不同抗性表现的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植株(感虫植株、抗1植株、抗2植株)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单宁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抗性的土沉香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感虫叶片,抗1叶片,抗2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感虫叶片,抗2叶片,抗1叶片;叶片单宁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抗2叶片,抗1叶片,感虫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其抗虫性呈负相关,单宁含量与抗虫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土沉香 抗虫机理 抗性品种
下载PDF
黄野螟的羽化和生殖行为节律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忠 谢伟忠 +3 位作者 朱诚棋 陆雪雷 曹春雷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1期24-27,30,共5页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近年来大面积爆发的严重危害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的食叶害虫,为寻找其羽化和生殖行为发生规律,为生态防控提供技术参考,在温度(25±1)℃,光周期L:D=14:10,相对湿度RH=75%~80%的...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近年来大面积爆发的严重危害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的食叶害虫,为寻找其羽化和生殖行为发生规律,为生态防控提供技术参考,在温度(25±1)℃,光周期L:D=14:10,相对湿度RH=75%~80%的条件下,观察了黄野螟成虫的羽化和生殖行为。结果表明:黄野螟的羽化率为83.20%,羽化期为10 d左右,日羽化高峰在20∶00~22∶00,雌雄性比为1.12∶1,且雄蛾先于雌蛾羽化。成虫在羽化后2 d达到性成熟,2日龄雌蛾开始求偶,3~4日龄雌蛾求偶最为强烈,雌蛾的求偶行为多发生在20∶00~21∶00,成虫光期未见交尾行为,成虫日龄影响交尾行为,4日龄成虫交尾率最高。卵多产于叶片背面,孵化率超过90%。交尾雌虫和雄虫的平均寿命为6.32 d和5.75 d,未交尾雌虫和雄虫的平均寿命为8.83 d和8.24 d,说明交尾缩短雌雄成虫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羽化节律 交配 产卵
下载PDF
一株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鹏飞 常明山 +3 位作者 罗辑 吴耀军 杨娟 杨振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06-112,173,共8页
【目的】为了获取更多控虫真菌资源,对从野外的黄野螟死亡幼虫分离得到的一株曲霉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和培养,为培养高致病性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寄生曲霉Q527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利... 【目的】为了获取更多控虫真菌资源,对从野外的黄野螟死亡幼虫分离得到的一株曲霉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和培养,为培养高致病性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寄生曲霉Q527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的感染作用,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产孢量法对其培养条件及产孢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幼虫具有良好的感染作用,浸渍法接种7 d后校正感染率达83.3%;寄生曲霉Q527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在此培养基培养7 d平均菌落为78.18 mm;pH为8适应生长和产孢分别为78.12 mm和2.61×10~9个;其不耐高温,在65℃停止生长和孢子萌发;乳糖作为碳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菌丝生长,大小为37.97 mm;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产孢,产孢量为2.03×10~9个;蛋白胨作为氮源有效促进寄生曲霉Q527菌丝生长和产孢,分别为51.06 mm和2.96×10~9个;在黑暗状态中生长最好,分别为78.17 mm和2.63×10~9个。【结论】寄生曲霉Q527对黄野螟具有较强的致死性且具有生长速度快和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在黄野螟的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黄野螟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黄野螟化学感受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资聪 刘磊 +2 位作者 杨斌 严善春 王桂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48,共15页
昆虫的化学感受系统在昆虫的取食、交配等多种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一种寡食性害虫,幼虫具有聚集性、暴食性等特点,对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危害严重。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野螟成虫触角和口... 昆虫的化学感受系统在昆虫的取食、交配等多种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一种寡食性害虫,幼虫具有聚集性、暴食性等特点,对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危害严重。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野螟成虫触角和口器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共鉴定到124个化学感受基因,包括50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OR)基因,19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基因,17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19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基因,17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基因和2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通过系统进化和差异表达分析,对黄野螟化学感受基因的分化,以及不同性别、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气味受体为例,HvitOR42、HvitOR43和HvitOR48聚在传统的性信息素受体(pheromone receptor,PR)分支,其中HvitOR42和HvitOR43在雄性成虫触角中特异性高表达,这3个气味受体可能参与识别黄野螟雌性成虫释放的性信息素。此外,HvitOR20在雌性成虫触角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与雌性成虫交配和产卵等行为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黄野螟的化学感受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为开发以化学生态学为基础的黄野螟绿色害虫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野螟 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 化学感受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