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介石、黄镇球与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高射炮部队
1
作者 冯杰 《抗战史料研究》 2017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意识到国防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面对航空力量占压倒性优势的日本,必须要有一支拿得出手的防空力量与之相抗衡。蒋介石重用德国求学归来的黄镇球,建立起了颇有成效的防空体系。全面抗战... '一·二八'淞沪抗战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意识到国防建设刻不容缓,尤其是面对航空力量占压倒性优势的日本,必须要有一支拿得出手的防空力量与之相抗衡。蒋介石重用德国求学归来的黄镇球,建立起了颇有成效的防空体系。全面抗战爆发,国民党军高射炮部队初具规模,虽然装备五花八门,战果亦不显著,但从拱卫南京、上海到守护西南、西北重要城市与对外交通命脉,其顽强的战斗身影何尝不是艰苦抗战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黄镇球 高射炮 抗日
原文传递
《益世报》副刊的全民抗战思想——以《益世报》副刊《防卫知识》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帆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4Z期75-76,共2页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不断在中国挑起各种事端。特别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其吞并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此时,天津《益世报》公开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主张对日的全盘抵抗,成为当时报业爱国主义宣传的核心阵地。①为此,《益世...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不断在中国挑起各种事端。特别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其吞并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此时,天津《益世报》公开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主张对日的全盘抵抗,成为当时报业爱国主义宣传的核心阵地。①为此,《益世报》曾在报纸上发出呼吁:广大国民的职责,就在进行必要的组织,准备接受我们的总动员令。②在上世纪30年代,《益世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世报 全民抗战 核心阵地 华北事变 不抵抗政策 防空学校 编辑模式 雷鸣远 黄镇球 赤军
下载PDF
国民党中央防空学校在大陆的始末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祖运 于长海 《抗战史料研究》 2012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国民党中央防空学校是抗日战争时期兴起的一所以现代化防空武装力量为基础的集防空人才培养和防空武装力量扩展为一体的新型学校。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它发挥出了其他兵种无法发挥出的特殊作用。因此,在近现代的中国军事史上,它有着一... 国民党中央防空学校是抗日战争时期兴起的一所以现代化防空武装力量为基础的集防空人才培养和防空武装力量扩展为一体的新型学校。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它发挥出了其他兵种无法发挥出的特殊作用。因此,在近现代的中国军事史上,它有着一定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学校 国民党中央 黄镇球 积极防空 淞沪抗战 汤恩伯 中央通讯社 航空委员会 何辑五 国民党总裁
原文传递
“出奇命中”与“何敌不摧”
4
作者 李克 《黄埔》 1994年第1期20-20,共1页
看了《黄埔》杂志1992年第3期第27页上那幅一架日机拖着浓烟向下栽去的照片,引起我对当年战斗情景的深沉回忆。1936年秋,我19岁,考取南京防空学校学兵,编入该校高射炮兵第一连受训。翌年"七·七"事变后,于8月中旬,我连奉... 看了《黄埔》杂志1992年第3期第27页上那幅一架日机拖着浓烟向下栽去的照片,引起我对当年战斗情景的深沉回忆。1936年秋,我19岁,考取南京防空学校学兵,编入该校高射炮兵第一连受训。翌年"七·七"事变后,于8月中旬,我连奉命在光华门内武朝门附近占领阵地,担任保卫国民政府、中山陵、航空总站和发电厂等处的防空任务。9月问,阵地转移到光华门外之石门坎,因此处离居民较远,便于警戒和保密。10月的一天,日军木更津航空队的9架重型轰炸机,由紫金山方向向航空总站方向飞来,我各炮立即作好射击准备,只等连长下达发射命令。待敌机越过头顶,电铃(发射信号)一响,四炮齐发。只见炸点处,一架敌机起火,机头向下拖着浓浓黑烟,落于航空总站附近。其它敌机,慌忙投弹,狼狈飞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学校 光华门 高射炮兵 重型轰炸机 射击准备 炸点 蒋令 周至柔 黄镇球 育长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防空大演习
5
作者 王作化 《纵横》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大演习 蒋介石 防空学校 南京国民政府 防空演习 黄镇球 高射机枪 国土防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