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龙山区不同类型小流域的产流过程及其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吴钦孝 李秧秧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10-15,共6页
在黄龙山区选择自然条件基本相似的森林小流域、森林采伐小流域和荒坡草灌小流域,利用量水堰,于1999—2003年对流域的产流及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不同。森林小流域全年产流,产流量主要... 在黄龙山区选择自然条件基本相似的森林小流域、森林采伐小流域和荒坡草灌小流域,利用量水堰,于1999—2003年对流域的产流及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流域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不同。森林小流域全年产流,产流量主要与降水量有关;荒坡草灌小流域则仅在暴雨季节产流,产流量主要与雨强有关。除发生特大暴雨年份外,森林小流域的产流量均超过荒坡草灌小流域,5年内平均前者比后者多3倍。不同类型小流域对降水的调节作用不同,5年平均森林小流域比荒坡草灌小流域减少洪水径流94·9%,达5·2mm,增加枯水期径流0·5mm,占年径流量的8·7%,从而使流域径流保持相对均匀和稳定。采伐森林可以改变小流域的径流分布,常年径流被暴雨径流所代替,但其量比荒坡草灌小流域少。不同类型小流域产流过程不同,森林小流域产流过程平缓,洪水起伏程度小;而荒坡草灌小流域产流曲线陡峭,洪峰形成迅速,回落也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山区 小流域 产流过程 径流 降水量 水土保持
下载PDF
“桃源安否”:民国时期西北开发中地方官员行为分析——以陕北黄龙山区的垦荒运动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晗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6-68,共13页
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中"人(人群)"的社会属性需要重新审视和估量。我们应该在文献整理的同时,结合细致的田野调查,以此为基础去亲身体验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所引起的人类行为,换言之,以接近当时生存条件下的谋生方式来要求... 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中"人(人群)"的社会属性需要重新审视和估量。我们应该在文献整理的同时,结合细致的田野调查,以此为基础去亲身体验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所引起的人类行为,换言之,以接近当时生存条件下的谋生方式来要求研究者,身体力行的感受会带来研究理路的豁然开朗。文章选取民国时期西北开发过程中的黄龙山区垦殖运动为研究对象,梳理相应的历史文献,搜寻出对该区域的开发过程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李象九、朱庆澜、安汉等地方官员),并试图对这些个体在施政过程中的行为加以分析,从中摸索出他们如何超越既定方针、政策的束缚,通过对特定区域情况的了解、掌握和研究来贡献一己之力,同时在新区域开发中维护自身的正当性,出色地经受住地方行政的艰巨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开发 地方官员行为 黄龙山区 垦荒运动
下载PDF
碑石所见明清时期黄龙山区的开发——以黄龙县藏地界地契碑石为主
3
作者 段熔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5-36,42,共3页
明清时期黄龙山区的开发是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在政府相关政策主导下实施有计划的行为。考古调查中发现的相关碑石资料,表明了在相关垦殖政策之下,当时黄龙山区的人口流动、土地制度和土地价格,有力的佐证了明清时期黄龙山区开发的... 明清时期黄龙山区的开发是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在政府相关政策主导下实施有计划的行为。考古调查中发现的相关碑石资料,表明了在相关垦殖政策之下,当时黄龙山区的人口流动、土地制度和土地价格,有力的佐证了明清时期黄龙山区开发的开发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山区 明清时期 碑石 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