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黍离主题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37-44,88,共9页
在璀灿的古代文化宝藏中,爱国主义文学是闪烁着动人光彩的精品之一。而爱国主义作为华夏之邦最具有民族特色且为内在神理的即是黍离之思。黍离之思超越了爱国主义概念所界定的范围,诸如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政治、传统与个性... 在璀灿的古代文化宝藏中,爱国主义文学是闪烁着动人光彩的精品之一。而爱国主义作为华夏之邦最具有民族特色且为内在神理的即是黍离之思。黍离之思超越了爱国主义概念所界定的范围,诸如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政治、传统与个性、诗意与哲理等等复杂的情感意绪与哲思,都可以在这种切肤之痛的迸发中呈显出来。本文试对该主题作一历时性描述及深在成因、表现特征与影响的简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离主题 黍离之痛 中国古代文学 乔木 黍离 原型意象 《全宋词》 中华书局 作品 社稷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黍离主题
2
作者 王立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5期96-100,共5页
在璀灿的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爱国主义作品最富动人的光彩。作为华夏之邦最具民族特色且为内在神理的“黍离之思”,是它的主要表现主题。本文试对该主题的成因、表现特征作一简略剖析。 一、“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黍离原... 在璀灿的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爱国主义作品最富动人的光彩。作为华夏之邦最具民族特色且为内在神理的“黍离之思”,是它的主要表现主题。本文试对该主题的成因、表现特征作一简略剖析。 一、“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黍离原型初始与流播 “黍离”一语出自《诗经 王风·黍离》。此诗史上有三说。一说为《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另说为《韩诗》的认为君吉甫之子伯封作,三说为《新序》“以为卫宣公子寿闵其兄伋之见害而作”。后世多取第一说,从黍离原型及其演变轨迹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离之痛 黍离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 乔木 原型意象 爱国主义作品 故都 中国文人 周室 卫宣公
下载PDF
昔盛今衰的文学言说——中国古代黍离主题意象丛论
3
作者 王立 《现代中文学刊》 1999年第3期21-27,共7页
为了表现原型意象蕴含的情氛意境,又不简单地重复既有的原型画面与符号象征,文学主题史的后来者往往根据风云变幻的客观史实与主观感受,逐渐由基本原型派生出一系列为其亲族子孙的亚原型意象。韦勒克、沃伦认为,象征具有重复于持续的意... 为了表现原型意象蕴含的情氛意境,又不简单地重复既有的原型画面与符号象征,文学主题史的后来者往往根据风云变幻的客观史实与主观感受,逐渐由基本原型派生出一系列为其亲族子孙的亚原型意象。韦勒克、沃伦认为,象征具有重复于持续的意义,"一个‘意象’可以转化为一个隐喻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意象 黍离之痛 中国古代 原型意象 文学主题 主题意象 意象母题 乔木 符号象征 荆棘
下载PDF
几度夕阳红——读《诗经·王风·黍离》有感
4
作者 黎晓莲 《科技经济市场》 2006年第10期181-,共1页
历朝历代,每当兴废交替之际,无数国破家亡、忧天悯人的仁人志士心牵故国、魂系宗庙,如屈原、杜甫、李煜、姜夔等等,发黍离之悲、麦秀之哀、离骚之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黍离哀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我国抒情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黍离之痛
下载PDF
论两晋之际的慷慨悲音
5
作者 孙耀庆 姜剑云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92-98,共7页
两晋之际社会混乱,胡族入侵,民族危亡。部分有志之士走上了征战沙场、保卫国土、匡扶王室的道路,在戎马倥偬、坎坷艰辛的军旅生活里,写下了他们的爱国诗篇。还有部分士人则怀揣济世之志,关心国之安危,忧思抒怀。他们积极进取,为挽救国... 两晋之际社会混乱,胡族入侵,民族危亡。部分有志之士走上了征战沙场、保卫国土、匡扶王室的道路,在戎马倥偬、坎坷艰辛的军旅生活里,写下了他们的爱国诗篇。还有部分士人则怀揣济世之志,关心国之安危,忧思抒怀。他们积极进取,为挽救国运不计个人得失,甘心受辱,倾尽心血。然而小部分力量终究不能挽回整体颓势,个人意志终究不能改变社会意志,个人理想终究屈服于残酷现实,他们的努力最后以失败告结,这些有志之士也走向了生命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离之痛 慷慨之音 无奈之叹
下载PDF
唐代有关乐工小说的符号阐释 被引量:3
6
作者 高飞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17-23,共7页
唐代音乐发达 ,乐工作为宫廷音乐组织、编排、演奏的主体 ,在唐代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唐代小说中的乐工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艺术修养 ,而且表现了高尚的艺德和人格品质。在中晚唐战乱频仍、山河日下的社会背景下 ,他们流落... 唐代音乐发达 ,乐工作为宫廷音乐组织、编排、演奏的主体 ,在唐代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唐代小说中的乐工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艺术修养 ,而且表现了高尚的艺德和人格品质。在中晚唐战乱频仍、山河日下的社会背景下 ,他们流落各地 ,穷困潦倒 ,往往与一些同样失意的诗人邂逅 ,共同出现在小说视野中。此时乐工就具有了符号象征意义 ,与失意诗人及其诗作一起生成作品文本的情感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乐工小说 符号 知音情绪 '黍离之痛' 文学研究 乐工形象 艺德 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