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物之失:北宋钟律之累黍法争议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3期53-58,共6页
累黍法出自《汉书·律历志》,北宋神宗朝以前礼乐沿袭后周王朴的累黍法之法而造律,但由于宋人对黍的不同解读而产生众多歧义。北宋朝堂之上,涉及乐钟的黄钟标准音高制作的累黍法被讨论得空前激烈,李照、阮逸、胡瑗、冯元、宋祁、范... 累黍法出自《汉书·律历志》,北宋神宗朝以前礼乐沿袭后周王朴的累黍法之法而造律,但由于宋人对黍的不同解读而产生众多歧义。北宋朝堂之上,涉及乐钟的黄钟标准音高制作的累黍法被讨论得空前激烈,李照、阮逸、胡瑗、冯元、宋祁、范镇、房庶等人皆就累黍法发表过不同的意见。文章系统地梳理宋代累黍法的众多观点,聚焦诸家对累黍法讨论的核心问题,以呈现宋代钟律议题的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钟律 争议
下载PDF
满汉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清代度量衡制度
2
作者 马伟华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5-80,共6页
入关前,在汉人社会计量标准的影响下,满人“约定俗成”地形成了自己的度量衡标准。入关之初,清朝维持了满汉两套不同的度量衡管理体系,康熙以乐律累黍说为依据,融合满汉计量传统,从形式上统一了清朝疆域内的度量衡标准;乾隆时期通过颁... 入关前,在汉人社会计量标准的影响下,满人“约定俗成”地形成了自己的度量衡标准。入关之初,清朝维持了满汉两套不同的度量衡管理体系,康熙以乐律累黍说为依据,融合满汉计量传统,从形式上统一了清朝疆域内的度量衡标准;乾隆时期通过颁布标准器、重申法令、刊刻权衡表三项举措,因地制宜地完善了清朝的度量衡制度。融合了满汉两种文化的清代度量衡管理制度,突破了汉人社会传统的度量衡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度量衡制度 文化交流 乐律
下载PDF
广韵训释的研究
3
作者 古德夫 《中州大学学报》 1991年第Z1期42-50,共9页
广韵是重要的韵书,同时也是重要的辞书。 广韵本于切韵。陆法言写切韵的主要目的,在根据颜之推等群贤的遗意,建立崭新的语音系统,所以重点在审音,他“剖析毫厘,分别黍累”,费尽了心血。至于对所收韵字的训释,他于“诸家音韵”以外,还参... 广韵是重要的韵书,同时也是重要的辞书。 广韵本于切韵。陆法言写切韵的主要目的,在根据颜之推等群贤的遗意,建立崭新的语音系统,所以重点在审音,他“剖析毫厘,分别黍累”,费尽了心血。至于对所收韵字的训释,他于“诸家音韵”以外,还参考了“古今字书”,也是重视的,但究竟不是重点。从切韵残卷看,所有的训释都力求简明,有些常用字就未加解释。切韵行世以后,得到世人很高的评价和普遍的重视,后人纷纷地为它增字加注,使它向辞书的方向发展。长孙讷言作笺注,是因为切韵“酌古沿今,无以加也。然古传之已久,多失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长孙讷言 陆法言 黍累 审音 古今字 增字 联绵词 声训 右文说
下载PDF
《切韵》——金陵洛下读书音
4
作者 万献初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95-99,共5页
《切韵》到底代表哪个语音系统,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切韵》编撰的宗旨、它的成书过程、当时实际的语音状况以及《切韵》在汉语语音史上的地位等等方面来推论《切韵》代表的是隋代活跃在金陵和洛阳两地的文人士族口中的读... 《切韵》到底代表哪个语音系统,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切韵》编撰的宗旨、它的成书过程、当时实际的语音状况以及《切韵》在汉语语音史上的地位等等方面来推论《切韵》代表的是隋代活跃在金陵和洛阳两地的文人士族口中的读书音。 陆法言为何要撰写《切韵》?他在《切韵序》中明白地说是要“赏知音”。即为精通音理者而作。既要赏知音,就必须精细地审音、正音,做到“剖析毫厘,分别黍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读书音 陆法言 黍累 洛下 音辞篇 汉语语音 审音 语音系统 韵略
下载PDF
黄钟定度量衡
5
作者 丘光明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1年第6期51-51,共1页
中国古代度量衡学多随乐律、历算学并存,尤其是与音律学互为参证,成为中国度量衡史上的一大特点.古代中国尚无频率的概念,乐律学家通常用尺来量度弦或律管的长短,以确定音高.这就是古代度量衡与乐律学之间有密切关系的缘由.
关键词 中国 度量衡史 黄钟 计量学史 律管 频率
下载PDF
伸展运动的新概念新方法
6
作者 孟波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3-43,共1页
伸展运动,顾名思义,是以伸展和拉长肌、腱为目的的运动。准备活动中的伸展运动,在于使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身体变得更柔软。整理活动中的伸展运动,在于防止运动后肌、腱和关节的僵直,有利于迅速消除疲劳。关节灵活性加大,对少年、儿童来说... 伸展运动,顾名思义,是以伸展和拉长肌、腱为目的的运动。准备活动中的伸展运动,在于使关节活动范围加大,身体变得更柔软。整理活动中的伸展运动,在于防止运动后肌、腱和关节的僵直,有利于迅速消除疲劳。关节灵活性加大,对少年、儿童来说,还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使身体长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运动 关节活动范围 整理活动 长肌 县果 蔓于 二卡 黍累 雾天 三善
原文传递
平权衡赋(以“昼夜平分,钧铢取则”为韵)
7
作者 李宗和 梁锡锋 《中国计量》 2014年第12期56-57,64,共3页
王者统四时,均五则。3彼权衡之为准,验阴阳之不忒。4钩深致远,黍累于焉靡差;称物平施,晷度由之斯得。5惟权也分其重,惟衡也取其平。明乎国经,固悬兹以垂范;掌乎天秩,如用兹而永贞。6衡任权以钩物,权资衡以作程。7故一人体之以清万国,万... 王者统四时,均五则。3彼权衡之为准,验阴阳之不忒。4钩深致远,黍累于焉靡差;称物平施,晷度由之斯得。5惟权也分其重,惟衡也取其平。明乎国经,固悬兹以垂范;掌乎天秩,如用兹而永贞。6衡任权以钩物,权资衡以作程。7故一人体之以清万国,万国仰之而庶政以成。8当其元鸟司分,畴人敬授。9既量诸夕,又测其昼。盈虚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分 天秩 晷度 黍累 庶政 以清 永贞 《文苑英华》 夙夜匪解 五帝纪
原文传递
宋代的三位“布衣”及其乐律学理论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勇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8,78,共11页
本文以“布衣”为纽带,将宋代与三位著名布衣有关的乐律学理论问题提出讨论,认为“累黍定律”法本身科学性不强,而宋代屡屡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律高的制定;姜白石强调的“同住字相犯”是南宋流行的一种犯调方法,常在词调歌曲中使用;... 本文以“布衣”为纽带,将宋代与三位著名布衣有关的乐律学理论问题提出讨论,认为“累黍定律”法本身科学性不强,而宋代屡屡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律高的制定;姜白石强调的“同住字相犯”是南宋流行的一种犯调方法,常在词调歌曲中使用;蔡元定《雅乐》中关于燕乐音阶的一段话中的“闰”与“变”同义。某些问题至今无解,无须强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衣 住字
原文传递
探讨微雕艺术的特色表现形式
9
作者 方双洁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第1期194-195,共2页
微雕,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殷商时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微小图案和文字,既有篆刻艺术技巧,又讲究布局,可称为最早的微雕作品,通常这些作品,刀法苍劲,秀丽逶迤。战国时期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就如同众所周知的《刻舟》,即是中... 微雕,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殷商时代,锲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微小图案和文字,既有篆刻艺术技巧,又讲究布局,可称为最早的微雕作品,通常这些作品,刀法苍劲,秀丽逶迤。战国时期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就如同众所周知的《刻舟》,即是中国微雕历史上的经典之作。那所谓微雕,即是微型雕刻,人们称之为"神刻"、"微刻"等,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发丝上雕刻,其作品通常富有立体感,在显微镜和放大镜下呈现出绝美的姿态,故历代称之为绝技。唐、元、明、清时便有诸代微雕名家辈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雕刻 殷商时代 篆刻艺术 有立体感 核雕 印文 清时 玺印 竹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