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娜丁·拉巴基电影美学风格及文化价值
1
作者 郑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在经历了20世纪长达15年的内战后,黎巴嫩电影产业没落。娜丁·拉巴基作为黎巴嫩本土培养的第一代电影人,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电影为那些在社会中挣扎生存的人们发声。娜丁·拉巴基的电影有着很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她的... 在经历了20世纪长达15年的内战后,黎巴嫩电影产业没落。娜丁·拉巴基作为黎巴嫩本土培养的第一代电影人,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电影为那些在社会中挣扎生存的人们发声。娜丁·拉巴基的电影有着很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她的作品在西方中心主义下探寻本族身份的构建,结合黎巴嫩本土的社会现状,运用非职业演员和更加贴近生活的拍摄手法——长镜头和手持摄影,展现出独特的纪实美学风格。娜丁·拉巴基的创作始终紧密围绕着黎巴嫩的现实情境,在她的三部作品中,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为黎巴嫩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娜丁·拉巴基 黎巴嫩电影 影像风格 文化价值
下载PDF
她与她们:娜丁·拉巴基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探析
2
作者 刘璇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自2007年以来,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摄制了《焦糖》《吾等何处去》《何以为家》三部长片。其作品多以女性角色为主,关注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心理诉求,并且渗入了导演个人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具有了一定的女性意识。女性群体一贯是... 自2007年以来,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摄制了《焦糖》《吾等何处去》《何以为家》三部长片。其作品多以女性角色为主,关注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心理诉求,并且渗入了导演个人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具有了一定的女性意识。女性群体一贯是娜丁·拉巴基导演关注的对象,而身兼数职也使其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女性色彩。通过对电影文本的读解,从空间、角色、音乐三个方面,可以探索其作品中女性主义话语的生成与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娜丁·拉巴基 女性主义 黎巴嫩电影
下载PDF
《何以为家》的边缘人群像呈现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霞 赵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77-79,共3页
自《焦糖》以来,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的关注与创作焦点基本都在阿拉伯世界中,且拉巴基还表现出了定位于弱势者的创作视野。她以女性的敏感和温情塑造边缘人物,为观众展示苦乐杂陈的边缘世界,并对其成因与走向进行深入思考与总... 自《焦糖》以来,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的关注与创作焦点基本都在阿拉伯世界中,且拉巴基还表现出了定位于弱势者的创作视野。她以女性的敏感和温情塑造边缘人物,为观众展示苦乐杂陈的边缘世界,并对其成因与走向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显示出了一种人道主义情怀。在新作《何以为家》中,拉巴基通过一个意图控诉父母生下自己的小男孩赞恩,为观众展现了一组有着独特悲喜境遇的边缘人群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以为家》 娜丁·拉巴基 黎巴嫩电影 边缘人群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