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过渡带黏性层状土弥散试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泳佚 史婷婷 +3 位作者 王清 刘添文 刘亚磊 李梦茹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研究江汉平原—大别山区过渡带黏性层状土中溶质迁移的规律,以保守性阴离子Br-为示踪剂,通过等温吸附试验、一维弥散试验、HYDRUS-1D软件模拟反演手段,研究了Br-在黏性层状土中的吸附参数、迁移规律,模拟反演其弥散参数。结果表明:(1)... 为研究江汉平原—大别山区过渡带黏性层状土中溶质迁移的规律,以保守性阴离子Br-为示踪剂,通过等温吸附试验、一维弥散试验、HYDRUS-1D软件模拟反演手段,研究了Br-在黏性层状土中的吸附参数、迁移规律,模拟反演其弥散参数。结果表明:(1)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吸附试验结果,随着土壤中黏粒比例的增大,土壤对Br-的饱和吸附量有所增加;(2)层状土中土壤质地与结构均会影响穿透曲线的形状,但一维饱和土柱中的弥散过程主要取决于含水介质系统中黏性颗粒的占比,黏粒的增加会对溶质运移产生阻碍作用;(3)通过HYDRUS-1D软件构建模型反演弥散参数,R2均大于0.991,拟合效果较好,分析发现层状土中无论土壤组成类型还是层厚及排序的影响,其本质都是改变了土壤的平均孔隙流速从而影响弥散作用,平均孔隙流速越小其弥散系数越小;(4)试验中粉质黏土弥散系数约为0.005~0.048 cm^(2)/d,远远小于下部砂土弥散系数0.524~7.477 cm^(2)/d,差值达到了至少两个数量级,表明研究区内厚层黏土为控制地层,会较大程度阻碍地下水中溶质运移,上部含水层中的污染物或有机质很难穿透该层向下迁移,具有良好的截污性能。研究结果对江汉平原过渡带地下水环境保护、水质治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过渡带 黏性层状土 弥散试验 等温吸附 HYDRUS-1D软件 反演
下载PDF
层状黏性土中静压桩贯入特性颗粒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永洪 桑松魁 +2 位作者 刘雪颖 张明义 白晓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0-1259,共10页
为深入探讨层状黏性土中静压桩的贯入机制,结合离散元PFC^(2D)软件在处理大变形、非线性等问题的优势,考虑到接触黏结模型对模拟土体的优越性,建立了静压桩贯入层状黏土中的离散元模型,实现了离散元中静压桩的贯入过程;探讨了静压桩贯... 为深入探讨层状黏性土中静压桩的贯入机制,结合离散元PFC^(2D)软件在处理大变形、非线性等问题的优势,考虑到接触黏结模型对模拟土体的优越性,建立了静压桩贯入层状黏土中的离散元模型,实现了离散元中静压桩的贯入过程;探讨了静压桩贯入过程中压桩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以及桩侧径向压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从细观层次上分析了不同桩径的静压桩贯入层状土中土体接触力链的分布特征,明确了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桩径的增大,土层的变化对压桩力的影响逐渐减小;桩侧摩阻力和桩侧径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同一贯入深度处均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不同土层接触力链的表现形式不同,桩端位于粉质黏土层时,桩端的影响范围约为7D(D为桩径),桩端位于粉土层时,桩端的影响范围约为9D;粉质黏土中土颗粒主要以径向位移为主,而在粉土层中土颗粒位移受其上下土层的软硬程度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C^(2D) 数值模拟 静压桩 层状黏性
下载PDF
探讨湛江组薄层状黏性土承载力的取值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艾康洪 揭江 《土木工程》 2021年第5期467-473,共7页
通过分析湛江组薄层状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等不同测试手段所得承载力特征值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阐述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 通过分析湛江组薄层状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等不同测试手段所得承载力特征值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阐述在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而误判湛江组薄层状黏性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黏性 承载力 标准贯入 工试验 轻型动力触探
下载PDF
挡土墙后双层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奎华 马少俊 +1 位作者 吴文兵 胡学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8-1293,共6页
针对挡土墙墙后为双层黏性土的情况,提出一种可靠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在平面滑裂面假设下,考虑填土黏聚力及填土与挡土墙墙背接触面上的黏着力,推导出双层填土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关于滑裂面倾角的计算表达式.在单层填土条件下将公式退化对... 针对挡土墙墙后为双层黏性土的情况,提出一种可靠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在平面滑裂面假设下,考虑填土黏聚力及填土与挡土墙墙背接触面上的黏着力,推导出双层填土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关于滑裂面倾角的计算表达式.在单层填土条件下将公式退化对比,表明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单层填土的工况.通过算例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值及分层法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符合.当填土为无黏性土时,可以采用改进分层法计算土压力;当墙后填土为黏性土时,改进分层法计算误差较大,建议采用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黏性 平面滑裂面 主动压力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双层填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少俊 韩同春 +1 位作者 黄福明 王奎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0-475,共6页
针对挡土墙后为成层黏性填土的情况,提出一种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在Mononobe-Okabe理论的基本假定下,考虑了填土黏聚力及墙土接触面上的黏着力,推导出双层填土的地震主动土压力计算表达式.在单层无黏性填土条件下,该公式可以退化为Monon... 针对挡土墙后为成层黏性填土的情况,提出一种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在Mononobe-Okabe理论的基本假定下,考虑了填土黏聚力及墙土接触面上的黏着力,推导出双层填土的地震主动土压力计算表达式.在单层无黏性填土条件下,该公式可以退化为Mononobe-Okabe公式.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主动土压力随水平地震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竖向地震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水平向和竖向地震荷载对土压力值的影响显著.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原有的分层法计算得到的地震土压力值是偏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黏性 地震加速度系数 地震主动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