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复合外泌体构建组织工程尿道
1
作者 王丹 朱小军 +1 位作者 李志成 李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07-4914,共8页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已被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可用于尿道的修复重建,但其单独应用时存在宿主细胞生长缓慢、支架血管化不足而成活困难、重建尿道狭窄梗阻等问题,仅适用于较短的尿道狭窄。目的:探讨应用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复...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已被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可用于尿道的修复重建,但其单独应用时存在宿主细胞生长缓慢、支架血管化不足而成活困难、重建尿道狭窄梗阻等问题,仅适用于较短的尿道狭窄。目的:探讨应用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复合外泌体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可行性。方法:从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离提取外泌体;制备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将外泌体负载于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上。将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外泌体(PKH26染料标记)复合物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12 h,观察细胞摄取外泌体情况。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分3组培养:空白组常规培养,对照组加入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实验组加入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外泌体复合物,通过划痕实验、成管实验、血管生成因子分泌检测评估血管生成情况。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长段(3 cm)尿道缺损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干预(n=10):单独材料组植入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对照组植入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实验组植入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外泌体复合物,植入后12周进行尿道造影、尿动力学检查及重建尿道切片病理观察。结果与结论:(1)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中的外泌体可被脐静脉内皮细胞摄取。(2)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材料可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成血管能力以及成血管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的分泌(P <0.05)。(3)尿道造影结果显示,单独材料组10只兔均出现尿道狭窄,对照组10只兔中2只出现尿道狭窄,实验组10只兔均未出现尿道狭窄。尿动力检查结果显示,单独材料组兔材料植入后12周的最大尿道压高于术前(P <0.05),对照组、实验组兔植入后12周的最大尿道压均低于空白组(P <0.05)。苏木精-伊红、Masson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单独材料组可见明显的再生上皮层、少量的皮下平滑肌与血管,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伴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可见较完整的再生上皮与少量胶原,可见大量的皮下血管与平滑肌,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可见完整的再生上皮层与大量的皮下血管、平滑肌,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AE1/AE3、ɑ-平滑肌肌动蛋白、CD31阳性表达均高于单独材料组、对照组(P <0.05)。(4)结果表明,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外泌体组织工程尿道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来修复尿道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尿道狭窄 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 细胞外基质 外泌体 组织工程尿道
下载PDF
不同种类聚合物对猪小肠黏膜下层支架仿生矿化的影响
2
作者 陈晓颖 张一 +2 位作者 李雨柯 唐琳 刘玉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对脱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支架体外仿生矿化的影响,并基于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指标评价各组SIS矿化支架。方法:将冷冻干燥法制备而成的SIS支架分别浸泡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对脱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支架体外仿生矿化的影响,并基于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指标评价各组SIS矿化支架。方法:将冷冻干燥法制备而成的SIS支架分别浸泡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含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的矿化液和同时含PAA和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的矿化液中持续2周,隔天换液,依次得到SBF@SIS、PAA@SIS、PAA/PASP@SIS支架,以未矿化的SIS支架为对照组,评价上述支架的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nvironm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SEM)下各组支架均呈适宜孔径的三维多孔结构,各组矿化支架均可见晶体附着,其中以PAA/PASP@SIS支架晶体沉积更为规则,同时可见胶原纤维增粗。能谱分析显示,3组矿化支架均可见钙、磷元素的特征峰,以PAA/PASP@SIS支架峰值最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3组矿化支架均实现了羟基磷灰石与SIS结合;各组支架均具有良好的亲水性;3组矿化支架压缩强度均高于对照组,以PAA/PASP@SIS支架压缩强度最优;各组支架均能有效吸附蛋白,以PAA/PASP@SIS组吸附能力最佳。CCK-8细胞增殖实验(周期为1、3、5、7、9 d)中,PAA/PASP@SIS组展现出最佳的促细胞增殖能力。结论:经同时含PAA和PASP的矿化液制备的PAA/PASP@SIS支架与其他矿化支架相比具有更优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具有骨组织工程应用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聚合物 仿生矿化 组织工程 骨和骨组织 小肠黏膜下层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3
作者 张民珍 邝惠芳 +1 位作者 杨黎艳 罗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102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102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Bio-Gide组(51例,采用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和SIS组(51例,采用SIS可吸收生物膜)。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钙、血磷、生物相容性、牙周附着丧失(periodontal attachment loss,PAL)长度、牙髓敏感度、牙松动度、牙槽骨骨量及不良事件。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第5天VAS评分,术前、术后1 d、术后12 d血钙、血磷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PAL长度,术后3、6、12个月牙髓敏感度及牙松动度1级、2级百分率,术后12个月骨宽度增加量、骨高度增加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io-Gide组相比,SIS组创口愈合时间、生物膜吸收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12 d排异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SIS可吸收生物膜、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GBR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前者生物相容性更佳,后者可提供更长时间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修复 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生物膜 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 引导骨再生术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海绵组织工程材料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4
作者 谭逸文 刘冰 +4 位作者 李倩 黄德志 赵彦涛 胡先同 逄键梁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93-199,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l,SIS)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海绵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评价,为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提供支架选择。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根据SIS与nHA比重(1:0、1:1...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l,SIS)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海绵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评价,为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提供支架选择。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根据SIS与nHA比重(1:0、1:1、1:2和1:4)制备4种支架分为SIS组、SIS:nHA=1:1组、SIS:nHA=1:2组和SIS:nHA=1:4组。对其进行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制备出的4组支架材料均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支架材料。SIS组、SIS:nHA=1:1组、SIS:nHA=1:2组和SIS:nHA=1:4组材料孔隙率分别为(93.01±3.14)%、(86.35±12.19)%、(81.28±3.07)%和(68.12±4.22)%,且随着nHA比重增加孔隙率逐渐降低(P<0.05);吸水膨胀率分别为(864.88±235.70)%、(1029.68%±268.40)%、(1169.76±104.15)%和(1023.38±68.99)%,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模量分别为(77.67±22.94)kPa、(132.67±21.83)kPa、(159.33±18.01)kPa和(301.33±76.43)kPa,随着nHA比重增加材料压缩模量逐渐增加,SIS:nHA各组压缩模量显著高于SIS组(P<0.05)。SIS组、SIS:nHA=1:1组和SIS:nHA=1:2组细胞毒性较低,SIS:nHA=1:4组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结论SIS海绵中增加nHA可显著提高支架材料强度,SIS:nHA=1:2可作为骨组织工程中较为合适的支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层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组织工程 复合支架
下载PDF
基于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活检特征构建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后病理升级的风险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仙 曹正龙 李森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根据术前活检结果将本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行ESD的食管病变患者291例分为食管癌、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根据术前活检结果将本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行ESD的食管病变患者291例分为食管癌、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比较不同食管病变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ESD后病理结果并依据术后是否发生病理升级将LGIN患者分为升级组和未升级组。对比升级组和未升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病理特征。多因素分析影响LGIN患者ESD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291例食管病变患者中60例为食管癌、81例为LGIN、150例为HGIN,且食管癌标本最长径、未经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碘染率和黏膜表面发红率大于HGIN、LGIN(P<0.05),而HGIN的上述指标大于LGIN(P<0.05)。81例LGIN的ESD后病理升级率为45.68%,且病理升级组结节样改变占比、黏膜表面发红占比、未经NBI联合碘染占比和标本最长径高于未升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样改变(OR=2.962,95%CI:1.298~6.761)、黏膜表面发红(OR=3.203,95%CI:1.554~6.601)、未经NBI联合碘染(OR=3.059,95%CI:1.405~6.660)和标本最长径(OR=3.370,95%CI:1.619~7.015)均为影响LGIN患者ESD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ESD后病理升级的灵敏度为72.97%(95%CI:55.61%~85.63%),特异度为84.09%(95%CI:69.33%~92.84%),曲线下面积为0.814(95%CI:0.713~0.892)。结论结节样改变、黏膜表面发红、未经NBI联合碘染和标本最长径与LGIN患者ESD后病理升级有关,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评估LGIN患者ESD后病理升级风险的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病理升级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个体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早癌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孝亲 邓娟 +1 位作者 王晓艳 王晶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4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早癌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行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 目的:探讨个体化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早癌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行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体化CG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7)。结论:个体化CGA护理模式在消化道早癌行ESD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个体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海绵支架螯合锶离子的影响
7
作者 李雨柯 王梅 +2 位作者 唐琳 刘玉华 陈晓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设计不同pH值下螯合锶(strontium,Sr)的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decellularized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dSIS)海绵支架(Sr/dSIS),以该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评价指标,为制备Sr/dSIS选择合适的pH值。方法:(1)Sr/dSIS制备及... 目的:设计不同pH值下螯合锶(strontium,Sr)的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decellularized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dSIS)海绵支架(Sr/dSIS),以该支架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评价指标,为制备Sr/dSIS选择合适的pH值。方法:(1)Sr/dSIS制备及分组:将dSIS溶液与氯化锶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溶液pH分别为3、5、7、9,于37℃下充分反应后经冷冻干燥制得多孔支架,分别命名为Sr/dSIS-3、-5、-7、-9,以dSIS支架为对照;(2)理化性能评价:观察支架大体形貌,采用扫描电镜分析微观形貌并测定孔隙率和孔径,能谱分析表面元素,红外光谱分析官能团结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螯合率,比重法检测吸水率,万能力学测试机评价压缩强度;(3)生物相容性评价:采用Calcein-AM/PI活细胞/死细胞染色法评价各组支架的毒性和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效果。结果:扫描电镜下各组支架具有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孔径和孔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谱分析中Sr/dSIS-5、-7、-9组检测出锶元素的特征峰,且锶元素均匀分布于支架;官能团分析验证了Sr/dSIS-5、-7、-9组有螯合物形成;螯合率分析显示Sr/dSIS-7组锶离子螯合率最高,与其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支架吸水性良好;Sr/dSIS-5、-7、-9组的压缩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良好,Sr/dSIS-7组展现出最佳的促细胞增殖能力。结论:pH为7时,Sr/dSIS支架具有高锶离子螯合率以及更好的促BMSCs增殖效果,是制备Sr/dSIS支架的理想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 组织工程 支架
下载PDF
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晶欣 朱樱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0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ESD的8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行ESD的8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一般感受、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自主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行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改善其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优质护理 消化道早癌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
下载PDF
结扎装置辅助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与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根源 郭晓红 +1 位作者 施茜 李楚滨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结扎装置辅助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ing device,EMSR-L)与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根治性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roendocrine tumors,... 目的探讨结扎装置辅助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with ligating device,EMSR-L)与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根治性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roendocrine tumors,r-NETs)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珠海市人民医院2011年-2014年经内镜局部切除的46例r-NETs患者。其中,EMSR-L 27例(EMSR-L组),ESD 19例(ESD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r-NETs的手术费用、手术时间、病变整块切除率、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EMSR-L组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ESD组(P=0.005);EMSR-L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组(P=0.007);两组的整块切除率均为100%;两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两组即刻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两组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两组均无消化道穿孔发生;术后随访观察1~3.5年,两组患者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EMSR-L是根治性治疗rNETs的安全、可行、有效的局部切除方法,且手术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结扎装置 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 并发症 可行性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5A护理模式的医护一体化查房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手术中应用
10
作者 陈炜璋 袁莉 李靖玉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6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5A护理模式的医护一体化查房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5A组与对照组,每组40...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5A护理模式的医护一体化查房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5A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均给予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医护一体化查房护理,5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5A模式护理,两组患者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观察与记录患者术后恢复、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继发性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组患者的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显著减少(P<0.05)。5A组患者护理期间的继发性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22.50%相比显著降低(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5A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A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5A护理模式的医护一体化查房联合能减少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手术患者护理的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与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查房 5A护理模式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 胃肠道肿瘤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罗静聪 杨志明 +1 位作者 李秀群 邓力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00-804,共5页
评价猪小肠黏膜下层与人胚骨膜成骨细胞 (Human embryonic periosteal osteoblasts,HEPOB)、人胚皮肤成纤维细胞 (Hum an em bryonic skin fibroblasts,HESFB)及兔肾血管内皮细胞 (Rabbitrenal vascular endothelialcells,RRVEC)的细胞... 评价猪小肠黏膜下层与人胚骨膜成骨细胞 (Human embryonic periosteal osteoblasts,HEPOB)、人胚皮肤成纤维细胞 (Hum an em bryonic skin fibroblasts,HESFB)及兔肾血管内皮细胞 (Rabbitrenal vascular endothelialcells,RRVEC)的细胞相容性。制备猪小肠黏膜下层 (Sm 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 ,将 HEPOB、HESFB和RRVEC与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复合培养 ,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 ,并用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复合培养细胞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三种细胞均可在 SIS上黏附生长 ,SIS可促进 RRVEC的增殖 ,SIS对三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无影响。 SIS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其孔径、结构有助于 HEPOB、HESFB和 RRVEC细胞的黏附和生长 ,是良好的组织工程生物衍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层 细胞相容性 黏附 复合培养 人胚 细胞周期 骨膜成骨细胞 皮肤成纤维细胞 生长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脱细胞羊膜与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修复猪创伤性皮肤缺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范伟杰 杨志明 +3 位作者 罗静聪 黄云 李秀群 王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 比较脱细胞羊膜与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作为创伤性皮肤缺损覆盖物,对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 7只四川长白小猪,每只猪背部两侧各做3个4 cm×4 cm大小的皮肤缺损,深达深筋膜。每侧缺损随机分为3组,用不同敷料覆盖。A组:双层脱细... 目的 比较脱细胞羊膜与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作为创伤性皮肤缺损覆盖物,对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 7只四川长白小猪,每只猪背部两侧各做3个4 cm×4 cm大小的皮肤缺损,深达深筋膜。每侧缺损随机分为3组,用不同敷料覆盖。A组:双层脱细胞羊膜;B组:双层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C组:空白,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术后观察创面局部情况、创面愈合率,10 d(2只,各组4个皮肤缺损)、20 d(2只,各组4个皮肤缺损)、30 d(3只,各组6个皮肤缺损)处死动物取材。行组织学观查,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增殖细胞计数,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结果A、B组覆盖的敷料与创面黏附紧密,与纱布无粘连,更换敷料时创面无渗血。C组纱布与创面黏附紧密,术后22 d前更换纱布时创面出血。组织学观察:术后各时间点A、B组皮下组织内炎性细胞数较C组少;C组皮下组织内胶原分布较A、B组紊乱。术后各时间点A、B组创面愈合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各时间点炎性细胞计数、皮下组织及肉芽组织内增殖细胞数明显高于A、B组,术后20、30 d,羟脯氨酸含量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创面局部情况、创面愈合率、病理组织学检查、炎性细胞数计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增殖细胞计数和羟脯氨酸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脱细胞羊膜、脱细胞小肠黏膜覆盖创伤性皮肤缺损,有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炎性反应,控制皮下组织及肉芽组织中细胞增殖,使胶原纤维有序排列的作用,能减少创面组织的出血和渗出。脱细胞小肠黏膜覆盖创面具有与脱细胞羊膜覆盖创面相近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 脱细胞羊膜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猪小肠黏膜下层修复鼠皮肤全层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剑 刘粤 +2 位作者 朱轶 张智长 张长青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72-876,共5页
目的研究利用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作为组织工程材料修复SD大鼠背侧皮肤全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用6周龄SD大鼠28只,体重300~350g。造成背部上下2处直径2cm的全层皮肤缺损,上处为空白组,不用任何覆盖;下处... 目的研究利用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作为组织工程材料修复SD大鼠背侧皮肤全层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用6周龄SD大鼠28只,体重300~350g。造成背部上下2处直径2cm的全层皮肤缺损,上处为空白组,不用任何覆盖;下处为SIS组,将解冻的SIS剪成直径2cm的圆形,覆盖缝合缺损皮肤周围。术后3d,1、2、3、4、6和8周(n=4),分别观察缺损皮肤修复的情况,HE染色观察,并计算修复面积百分比。结果两组缺损皮肤大体观察修复时均未出现感染;于2、3、4和6周时SIS修复皮肤的速度快于空白组,修复后的皮肤质软、有弹性,与周围组织基本持平,且瘢痕组织较空白组薄。1、2、3、4、6和8周时皮肤修复面积:SIS组分别为15.72%±3.64%,43.81%±4.87%,65.35%±5.63%,87.95%±4.78%,96.90%±6.89%和100%;空白组分别为13.42%±3.77%,38.24%±5.63%,58.74%±4.48%,76.50%±5.23%,92.30%±5.75%及100%,SIS组于1、2、3、4周时其皮肤修复面积百分比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SIS组,皮肤中形成较多角化细胞及胶原组织,与正常皮肤的组织结构相近;空白组,皮肤中存在较多肉芽组织,皮下胶原中有炎性细胞及含铁血黄素;两组均无毛囊及附件产生。结论SIS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大鼠皮肤全层缺损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层 皮肤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膀胱平滑肌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平 杨志明 +3 位作者 智伟 李秀群 罗静聪 解慧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快速培养犬膀胱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及观察膀胱平滑肌细胞在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上的生长状况,为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平滑肌组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分离、获取和原... 目的探讨体外快速培养犬膀胱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及观察膀胱平滑肌细胞在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上的生长状况,为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平滑肌组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分离、获取和原代培养犬膀胱平滑肌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将犬膀胱平滑肌细胞接种到SIS支架材料上,于复合培养5、7及9d取材,行苏木素染色、石蜡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膀胱平滑肌细胞在SIS上的生长状况。以细胞-SIS复合培养组为实验组,以膀胱平滑肌细胞为对照组,每组各设9孔,分别于接种后3、5及7d取材,酶消化后收集细胞并计数。结果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获取犬膀胱平滑肌细胞数量多,细胞生长速度快,形态良好,培养5d细胞在培养瓶底生长汇合。组织块培养法接种3d见长梭形的膀胱平滑肌细胞从植块边缘萌出,获取的细胞数量较少。透射电镜下见膀胱平滑肌细胞胞质中有特征性细肌丝和细胞膜的密斑。抗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胞浆呈棕黄色阳性反应。膀胱平滑肌细胞在SIS表面能黏附、生长和增殖。体外复合培养5d后,膀胱平滑肌细胞铺满SIS表面,呈单层细胞结构。7、9d细胞形态与5d相似。实验组3、5及7d的细胞计数分别为(16.85±0.79)×105、(39.74±2.16)×105及(37.15±2.02)×105个,对照组分别为(19.43±0.54)×105、(34.50±1.85)×105及(33.07±1.31)×105个。两组5d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膀胱平滑肌细胞可提供大量活性良好的种子细胞。SIS支持膀胱平滑肌细胞黏附和生长,可为构建组织工程膀胱平滑肌组织提供良好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平滑肌细胞 小肠黏膜下层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的制备及其在心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勇 张西正 +4 位作者 李瑞欣 孙鹃 魏严 郭春 闫玉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制备小肠黏膜下层生物材料,并以其为支架材料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方法将猪小肠黏膜下层以0.25%胰酶和0.5%SDS各处理24h,制备出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用材料试验机沿平行或垂直于管腔的方向进行单轴拉伸,检测其力学性能,同时检... 目的制备小肠黏膜下层生物材料,并以其为支架材料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方法将猪小肠黏膜下层以0.25%胰酶和0.5%SDS各处理24h,制备出脱细胞小肠黏膜下层。用材料试验机沿平行或垂直于管腔的方向进行单轴拉伸,检测其力学性能,同时检测其细胞毒性和组织相容性,然后将3日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接种于小肠黏膜下层支架上,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薄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经Masson组织化学染色、肌节型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对获得的心肌薄片进行评价。结果小肠黏膜下层的力学性能良好,已经完全脱去细胞,无细胞毒性,组织相容性良好;接种12h后,心肌细胞开始在小肠黏膜下层上搏动,2d后心肌细胞-支架复合物(工程化心肌组织薄片)开始自发搏动,可搏动14d。构建的工程化心肌组织薄片由多层心肌细胞构成并有大量胞外胶原。结论成功制备出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小肠黏膜下层生物支架材料,并以其为支架成功构建出工程化心肌组织薄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层 支架 肌细胞 心脏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支架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任鹏程 张旭东 +3 位作者 吕海港 咎玉玲 刘怡 安丽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65-1368,共4页
背景: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生物材料,主要由Ⅰ、Ⅲ型纤维胶原蛋白构成,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目的:脱细胞猪膀胱组织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取适量健康猪膀胱置于PBS和叠氮钠的混合溶液,浸... 背景: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生物材料,主要由Ⅰ、Ⅲ型纤维胶原蛋白构成,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目的:脱细胞猪膀胱组织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学评价。方法:取适量健康猪膀胱置于PBS和叠氮钠的混合溶液,浸泡过夜,刮去膀胱黏膜层。用低渗、-80℃反复冻融、DNase和RNase混合液消化和NaOH裂解连续方法制备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通过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特征、DNA残留、细胞毒性、细胞黏附效果及皮下炎症反应等来综合评价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正常猪的膀胱经改进的脱细胞方法处理后,绝大部分细胞组分被去处,细胞外基质结构保持完好。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细胞毒性为1级,DNA提取结果中未见有DNA残留,细胞黏附结果显示猪平滑肌细胞能在脱细胞支架上较好的贴附生长,SD大鼠皮下植入试验显示无明显的炎症反应。结果证实所制备的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结构保存完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能成为组织工程修复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膀胱黏膜下层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膀胱 细胞毒性 DNA残留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修复尿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翔 罗静聪 +2 位作者 廖勇 屈艺 杨志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intestinalsubmucosa,SIS)在尿道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及D组(n=6)。A、B组切除前尿道2.0cm,A组,用管状SIS修复尿道缺损;B组将其断端与周围组织直接缝合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intestinalsubmucosa,SIS)在尿道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C及D组(n=6)。A、B组切除前尿道2.0cm,A组,用管状SIS修复尿道缺损;B组将其断端与周围组织直接缝合作为对照。C、D组仅切除2.0cm尿道前壁,保留一半尿道壁为底板,C组用片状SIS修复尿道缺损;D组将其残端与周围组织直接缝合作为对照。均于修复后6、12周行组织学观察;12周行尿道膀胱造影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术后6周,A、C组修复的尿道有单层上皮细胞覆盖,基层组织中可见SIS的微小碎片包裹,出现不规则紊乱的平滑肌细胞生长,A组较C组的炎性反应重,有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C组出现新生血管。术后12周,C组的上皮组织及基层下组织与D组无明显差别,平滑肌排列规则,血管数目进一步增多,炎性反应消失,未见SIS组织;A组中仍可见少数SIS的微小碎片;B组1只、D组2只尿道自行修复,余可见尿道闭塞,大量结缔组织生长,炎性细胞浸润,无正常上皮结构。术后12周尿道膀胱造影,A、C组可见尿道完整、光滑,无尿液外渗、尿道憩室等形成;尿动力学检查示A、C组的膀胱容量、最大尿道压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D组不能置入测压管检测。结论SIS可作为兔尿道修复重建的良好支架材料,片状SIS修复优于管状SIS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层 尿道重建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与聚丙烯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喜海 罗静聪 +2 位作者 杨志明 项舟 李秀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比较小肠黏膜下层(smallintestinalsubmucosa,SIS)和聚丙烯补片(polypropylenemesh,PPM)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效果,探讨SIS用于腹壁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手术造成2cm×2cm全层腹壁缺损,随... 目的比较小肠黏膜下层(smallintestinalsubmucosa,SIS)和聚丙烯补片(polypropylenemesh,PPM)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效果,探讨SIS用于腹壁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手术造成2cm×2cm全层腹壁缺损,随机分为两组(n=50),分别采用相同面积的SIS和PPM修补。术后1、2、4、8和12周分批取材(每时间点10只),行动物一般情况观察、腹壁抗张强度测定、腹腔内粘连情况评价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动物成活95只,均健康。两种材料未导致动物不良反应,无疝瘘发生,缺损得到完整修复。术后1周,SIS组的腹壁抗张强度值为204.30±5.13mmHg(1mmHg=0.133kPa),PPM组为240.0±10.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周两组在300mmHg的腹腔压力下均未发生破裂。术后各期SIS组的腹腔粘连程度及强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P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两组均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最终均为纤维结缔组织修复。结论SIS和PPM均能有效修复大鼠2cm×2cm腹壁全层缺损。SIS在生物相容性和抗腹腔粘连方面优于PPM,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缺损 小肠黏膜下层 聚丙烯 修复 比较
下载PDF
两种交联处理后猪小肠黏膜下层单轴拉伸性能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牛文鑫 冷晔 +1 位作者 丁祖泉 高艳琴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理想的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intestinal submucosa,SIS)交联处理方法。方法将来自同一个体的猪SIS分别进行戊二醛处理和亚甲基蓝光氧化交联处理,与新鲜组用相同的方法在万能实验机上做沿管腔纵向单轴拉伸测试,并对极限抗... 目的寻找一种理想的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intestinal submucosa,SIS)交联处理方法。方法将来自同一个体的猪SIS分别进行戊二醛处理和亚甲基蓝光氧化交联处理,与新鲜组用相同的方法在万能实验机上做沿管腔纵向单轴拉伸测试,并对极限抗张强度σ_(max)、断裂应变ε_m和0.3MPa应力下的弹性模量(E)处理研究。结果三组极限抗张强度分别为(6.01±1.43)、(6.96±0.93)和(12.94±2.03)MPa,戊二醛处理后的SIS在强度上有较大改善,但是组织变得僵硬;亚甲基蓝光氧化交联处理后的SIS强度改善不是特别明显,柔韧性增强。结论该研究首次使用戊二醛交联和亚甲基蓝光氧化交联方法对猪SIS进行了处理,并比较了与新鲜猪SIS沿管腔纵向单轴拉伸测试力学性能的差异,并证明可以发展光氧化交联方法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SIS交联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小肠黏膜下层 戊二醛 光氧化交联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20
作者 罗静聪 杨志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追溯近年有关小肠黏膜下层 (SIS)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与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自 1995年以来的相关文献 ,对 SIS的制备及特有的性质 ,其中包括免疫原性、抗微生物活性、生物力学性质及生物相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SIS来... 目的 追溯近年有关小肠黏膜下层 (SIS)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与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自 1995年以来的相关文献 ,对 SIS的制备及特有的性质 ,其中包括免疫原性、抗微生物活性、生物力学性质及生物相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SIS来源方便 ,易于制备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能促进血管生成 ,并具有部位特异的组织再生能力。 结论  SIS是一种可广泛用于血管、肌腱、膀胱和腹壁等组织工程的良好生物衍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层 制备 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