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后食管狭窄应用皮片移植效果及护理研究
1
作者 李晓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19-0025,共7页
这项研究的重心在于调查食道环绕式早期癌症手术后皮肤移植以减轻食道收缩的效用和预后跟踪情况,并据此为其广泛的临床护理应用提供概念依托。方法 我们选择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之间在我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为食管早癌的29位患者... 这项研究的重心在于调查食道环绕式早期癌症手术后皮肤移植以减轻食道收缩的效用和预后跟踪情况,并据此为其广泛的临床护理应用提供概念依托。方法 我们选择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之间在我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为食管早癌的29位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他们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采取联合口服皮质类固醇方式进行手术,而观察组通过自体皮肤移植术进行治疗。通过监测两组经过手术的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并追踪伤口愈合、遗留或复发的病变以及是否产生食管老化等情况,进一步探讨这两种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控制组的住院期为12.00±2.56天,实验组则是10.21±1.81天,明显比控制组短,并显示出统计学上的差异(p值小于0.05)。术后延迟性出血在控制组和实验组中分别有3例和2例,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值小于0.05)。在术后发现狭窄的情况中,控制组有4例而实验组只有2例,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感染在控制组和观察组中各出现3例和1例,没有显示任何统计学意义。两者在复发、穿孔、残留病变以及一年生存率等方面并无不同。 结论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手术治疗食道环周早癌能更快速地进行剥离操作、缩减手术与住院时间,并且有效降低了术后出血、食管收窄等情况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自体皮片移植 食管狭窄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邓磊 于劲 +8 位作者 樊超强 廖忠莉 谢霞 聂绪彪 彭学 杨歆 滕冬梅 杨仕明 柏健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500-2503,共4页
目的评价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经我院电子胃镜及超声胃镜诊断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所有符合手术条... 目的评价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经我院电子胃镜及超声胃镜诊断来源于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所有符合手术条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麻醉下行ESTD切除病变,并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记录病变信息及术中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4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经ESTD完整切。4例患者因肿瘤横径大于3.5 cm无法完整经食管取出而转外科切除。切除标本按长径及横径测量,切除病变长0.8-8.5 cm,平均2.55 cm;横径0.5-3.0 cm,平均1.65 cm;手术时间20-280 min,平均68 min。11例术中发生单纯皮下气肿,发生率20%,3例出现术中可见穿孔,发生率(5.6%),1例术后发现膈下少量游离气体,发生率1.8%,均保守治疗后恢复。术后54例病变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均为平滑肌瘤,切缘均为阴性。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气胸,无术后隧道内出血。术后采用胃镜及超声胃镜随访时间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期内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病例。结论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微创和高难度的手术治疗方式,因其保留了正常黏膜可以覆盖创面,大大减少了穿孔风险,具有损伤小,切除精度高的特点,是一种治疗食管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的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黏膜下肿瘤 固有肌层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下载PDF
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后术后食管狭窄应用皮片移植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徐超 闫玲新 +2 位作者 孔晓明 李小军 闫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4期23-2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后食管狭窄应用皮片移植的效果及预后随访情况,从而为其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间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为食管早癌的患者29例,根据随机原...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后食管狭窄应用皮片移植的效果及预后随访情况,从而为其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间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确诊为食管早癌的患者29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ESTD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观察组采用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穿孔、感染的发生,追踪创面愈合、病变残留及复发情况以及是否发生食管狭窄,进而探究两组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在12.00+2.56天的住院天数中,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10.21±1.81天,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延迟出血3例,术后2例延迟出血, P<0.05)。对照组4例患者术后狭窄,2例患者术后狭窄,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名患者感染,1名患者未发现明显的感染。复发,穿孔,病变残留,1年生存率两组间没有差别。结论: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应用于食管环周早癌的临床治疗具有加快剥离速度,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且有显著减少术后出血、食管狭窄发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自体皮片移植 食管狭窄
下载PDF
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治疗食管大面积黏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范红海 《蛇志》 2018年第3期460-462,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治疗食管大面积黏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9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观察组25例... 目的分析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治疗食管大面积黏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9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观察组25例,给予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病灶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STD能完整切除食管大面积病变,减少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早期食管癌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陈茂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3期3498-3499,共2页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43例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于麻醉下行STER将病变切除,并送至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并记录术中情况和病变信息,...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43例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于麻醉下行STER将病变切除,并送至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并记录术中情况和病变信息,术后定期进行随访以了解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经STER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22~268min,平均手术时间(68.2±35.6)min;瘤体直径0.4~3.2cm,平均直径(1.6±2.3)cm;术中9例出现单纯皮下气肿,1例出现膈下少量游离气体,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术后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均诊断为平滑肌瘤,且切缘均呈阴性;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气胸,术后无隧道内出血现象。经1~24个月随访,无肿瘤残留或复发情况。结论: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既可保留正常黏膜以覆盖创面,又有效减少了穿孔的风险,同时具高切除精度,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固有肌层肿瘤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平滑肌瘤
下载PDF
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治疗食管大面积黏膜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瑾 秦金玉 +3 位作者 郭天娇 甘涛 王一平 吴俊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6-900,800,共5页
目的研究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治疗食管大面积黏膜病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初步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5日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或ESTD的早期... 目的研究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治疗食管大面积黏膜病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初步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5日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或ESTD的早期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初步预测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0例患者纳入研究,成功实施53次手术,其中ESD组6例,ESTD组47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9±6.8)岁,平均手术时间(83.57±32.33)min,平均剥离面积(14.82±3.18)cm2,平均剥离速度为(17.67±3.12)mm2/min。整块切除率为94.34%,治愈性切除率为84.90%。术中出血1例,穿孔1例。术后有45例(84.9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13例(24.53%)患者发生食管狭窄,手术时间〔比值比(OR)为1.040,95%可信区间(CI)为1.007~1.075)及病变环周程度(OR为9.972,95%CI为1.221~81.416)与其发生相关。8例(15.09%)患者有术后切缘残留,病变面积(OR为1.145,95%CI为1.013~1.294)是影响其发生的唯一危险因素。结论 ESD及ESTD治疗早期食管病变安全、有效,整块切除率高,出血、穿孔等发生率低,但其治疗大面积食管病变时,易发生食管狭窄、切缘残留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原文传递
以双弯曲双孔道内镜行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术切除胃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7
7
作者 熊英 胡海清 +4 位作者 王爱民 令狐恩强 李元平 张志伟 耿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 目的尽管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但是一些仍然有潜在的恶变可能,切除肿瘤不但可以通过病理诊断确诊,而且可以完全治愈病变。本研究是通过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经胃黏膜下隧道,切除黏膜下肿瘤后完全封闭切口,从而观察该方法是否为一种新颖的安全、有效及实用的技术,并分析术中双孔道双弯曲内镜的优缺点。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本内镜中心通过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考虑为胃黏膜下肿瘤共50例。术中应用CO2气体,在病变一侧行弧形切开黏膜1/3~2/3周,内镜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隧道,暴露病变后完整切除,利用内镜双孔道边钳拉胃黏膜边夹闭对位的弧形切口,直至创面完整闭合。观察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的发生率,临床转归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切除的黏膜下肿瘤标本直径1.1±0.6 cm(范围0.5~2.5 cm),28例位于胃底,17例位于胃窦,5例位于胃体。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5.3±16.2 min(范围23~76 min)。5例出现穿孔(10%),在切除病变完毕以钛夹完全夹闭弧形切口后成功封闭穿孔,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出院。16例出现术中出血,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无内镜无法控制的大出血。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病例。48例术后1年随访均无复发,2例失访。结论本研究显示该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切除胃黏膜下肿物的内镜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黏膜下肿瘤 双孔道双弯曲内镜
下载PDF
胃异位胰腺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的诊治分析
8
作者 王琼 杨晓钟 戴伟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35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STER)在胃异位胰腺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86例疑诊为胃异位胰腺患者住院接受ESD或STER,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胃异位胰腺54例,位于胃窦43例,胃底体交界7例...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STER)在胃异位胰腺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86例疑诊为胃异位胰腺患者住院接受ESD或STER,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胃异位胰腺54例,位于胃窦43例,胃底体交界7例,胃体4例;其中45例行ESD,9例行STER,完整切除率88.9% (48/54),余6例剥离后有少许组织残留.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1.9%,1/54),无术中及术后穿孔.术后随访1~ 3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ESD能完整大块地切除病变组织,能提供标本获得准确的病理学诊断,是胃异位胰腺有效且安全的诊治手段,STER可能为胃异位胰腺的诊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内镜黏膜下剥离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原文传递
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邹家乐 柴宁莉 +8 位作者 令狐恩强 柴秘 王赞滔 李隆松 王祥耀 张文刚 向京元 朱静 唐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2-316,共5页
目的评价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后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5例食管环周早癌患者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通过内镜随访,观察皮片生长情况,有无... 目的评价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后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5例食管环周早癌患者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通过内镜随访,观察皮片生长情况,有无食管狭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ESTD和自体皮片移植术。无食管穿孔、出血、创面感染和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平均移植皮片成活率为86.0%。4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9.5个月,未发生食管狭窄;1例患者术后发生食管狭窄并进行了球囊扩张,术后随访8个月内未再发生狭窄。结论自体皮片移植术可能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移植 自体 安全性 有效性 食管早癌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原文传递
内镜下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临床效果及影响术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徐超 闫玲新 +2 位作者 孔晓明 李小军 闫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2期46-49,共4页
探讨食管粘膜下切开术(ESTD)在早期食管癌手术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 ESTD手术治疗的128例早期食管和癌前期病变,根据术后是否有延迟出血,将其分为正常出血组96例和出血组32例。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临床资料为基础,对 ESTD的... 探讨食管粘膜下切开术(ESTD)在早期食管癌手术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 ESTD手术治疗的128例早期食管和癌前期病变,根据术后是否有延迟出血,将其分为正常出血组96例和出血组32例。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临床资料为基础,对 ESTD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出血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二类 logistic回归分析了影响手术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子。结果: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TD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6.8±13.4)min,整块切除率达100%(128/128),根治性切除率为89.8%(115/128)。术后病理结果显示92例为癌前病变,36例为早期食管癌。随访1年,接受随访者均无复发、病变残留情况发生。术后共3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占25.0%),无穿孔病例发生。所有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均再次接受胃镜检查并在胃镜下完成止血,此后均好转。结论:ESTD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整块切除率高,影响ESTD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病变位于食管-贲门、早期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隧道式与常规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翟亚奇 令狐恩强 +7 位作者 李惠凯 秦治初 冯秀雪 王向东 杜红 孟江云 王红斌 朱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比较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STD)与常规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陛肿瘤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食管肿瘤内镜下切除治疗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 目的比较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STD)与常规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陛肿瘤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6月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食管肿瘤内镜下切除治疗2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接受ESTD或ESD治疗的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共29例患者纳人研究,平均年龄62岁(49~78岁),男16例,女13例,手术平均时间81.3min(34-239min)。其中ESTD组11例,ESD组18例。两组比较,ESTD组剥离速度明显快于ESD组(22.4±5.2mm2/min vs 12.2±4.0mm2/min,P〈0.05)。虽然两组整块切除率差异不明显[100%(11/11)郴83.3%(15/18),P〉0.05],但在根治性切除率方面,ESTD明显高于ESD组[81.8%(9/11)vs 66.7%(12/18),P〈0.05]。ESD组有1例出现术中出血,而ESTD组均无出血、穿孔及纵膈气肿发生。术后8例发生食管狭窄,其发生率同病变环周程度和长度有关(P〈0.05)。结论ESTD不仅能安全有效地完成食管大面积的表浅性肿瘤的切除,而且同ESD相比,手术时间短,剥离速度快,肿瘤根治性切除率高。但是,对于食管环周超过3/4或长度超过50mm的病变,应注意防治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浅表性肿瘤 内镜下隧道黏膜剥离 内镜下黏膜剥离
下载PDF
1例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致食道穿孔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莉君 王巧燕 王亚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180-181,共2页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STER)是通过在距肿瘤口侧约4~5 cm建立黏膜下隧道,逐步暴露肿瘤,肿瘤暴露后沿肿瘤包膜在内镜直视下逐渐剥离,完整剥离肿瘤后用金属夹关闭隧道口。该项技术不仅能一次性完整剥离肿瘤,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和...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STER)是通过在距肿瘤口侧约4~5 cm建立黏膜下隧道,逐步暴露肿瘤,肿瘤暴露后沿肿瘤包膜在内镜直视下逐渐剥离,完整剥离肿瘤后用金属夹关闭隧道口。该项技术不仅能一次性完整剥离肿瘤,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和脏器,同时可保持消化道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 食道穿孔 护理
下载PDF
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希暖 孙美玲 +3 位作者 黄秀强 李淑香 徐丽君 曲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均行EST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目的探究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tunnel dissection,EST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均行ESTD。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7例术后出现胸骨后不适感;3例出现发热;1例皮下气肿。结论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ESTD是安全、有效的方式,但仍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隧道黏膜剥离 食管黏膜下肿瘤 食管
下载PDF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食管肿瘤剥离术围术期的护理对策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华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1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内镜经黏膜下隧道食管肿瘤剥离术围术期的护理对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食管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肿瘤剥离术治疗... 目的:研究内镜经黏膜下隧道食管肿瘤剥离术围术期的护理对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食管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肿瘤剥离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术后进食时间(2.5±0.1)d、疼痛时间(1.5±0.1)d、住院时间(12.2±0.8)d、总满意度95.5%均优于对照组的22.7%、(4.8±0.7)d、(3.6±0.5)d、(15.1±0.6)d、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肿瘤剥离术围术期,从饮食、用药、气道等方面入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黏膜下隧道食管肿瘤剥离 期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经内镜行隧道式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军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5期30-32,5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行隧道式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 :探讨经内镜行隧道式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研究组给予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ST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肿瘤复发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3 d、7 d血清IL-8、TNF-a和hs-CRP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剥离速度、术中出血量和根治性切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食管出血和食管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4.00%和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4%和39.13%(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 d、7 d血清IL-8、TNF-a和hs-CRP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1年后肿瘤的复发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3%(P<0.05)。结论 :ESTD治疗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能有效提高肿瘤的剥离速度和根治性切除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且还能缓解炎症和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创伤小,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隧道黏膜剥离 常规内镜下黏膜剥离 食管大面积浅表性肿瘤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对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患者剥离效率及手术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子妍 徐凡凡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应用于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治疗时对剥离效率与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患者68例,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手术组与ESTD组...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应用于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治疗时对剥离效率与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患者68例,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手术组与ESTD组,各34例,其中常规手术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STD组采用ESTD,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剥离时间、剥离速度、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ESTD组患者病灶剥离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P<0.05),剥离速度快于常规手术组(P<0.05),整块切除率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间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STD用于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时,可有效提高剥离效率,提高剥离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 胃角巨大黏膜病变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临床效果影响术后出血因素分析
17
作者 徐卫 张浩 +1 位作者 姜卫星 张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45-48,共4页
分析内镜下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ST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行ESTD手术治疗的128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存在迟发性出血,分为未出血组(96例)、出... 分析内镜下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ST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行ESTD手术治疗的128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存在迟发性出血,分为未出血组(96例)、出血组(32例)。观察患者资料、调查术后情况、利用回归分析观察术后出血的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TD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6.8±13.4)min,整块切除率达100%(128/128),根治性切除率为89.8%(115/128)。术后病理结果显示92例为癌前病变,36例为早期食管癌。随访1年,接受随访者均无复发、病变残留情况发生。术后共32例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占25.0%),无穿孔病例发生。所有发生迟发性出血患者均再次接受胃镜检查并在胃镜下完成止血,此后均好转。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了5个与术后迟发性出血有关的危险因素(年龄、合并糖尿病、病变位于食管-贲门-胃底、早期癌、术中明显出血)。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变位于食管-贲门、早期癌为最终影响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STD术治疗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肿瘤效果较高,但患者的病灶位置处于食管-贲门,则其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病率提高,需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两种不同黏膜剥离术(ESTD与ESD)治疗食管广泛浅表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18
作者 秦文洲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A0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ESTD和ESD两种不同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广泛浅表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广泛浅表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内镜下薄膜剥离术(ESD)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内镜下... 目的:探讨ESTD和ESD两种不同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广泛浅表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广泛浅表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内镜下薄膜剥离术(ESD)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内镜下隧道式黏膜剥离术(ESTD)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剥离速度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治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食管广泛浅表肿瘤的治疗过程当中,通过对ESTD和ESD两种不同黏膜剥离术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分析,确定EATD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有效的提高了剥离速度和根治性切除率,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其创口较小,也显著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降低了术后炎症和相关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和质量,在临床上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薄膜剥离 内镜下隧道黏膜剥离 食管广泛浅表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幸 史冬涛 +6 位作者 李锐 陈卫昌 刘鹏飞 白飞虎 吴旭东 成翠娥 施瑞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在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6家中心接受ESTD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87例胃角大面积黏膜病变患者资料,其中ESTD组32例,ESD组55例。比...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在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6家中心接受ESTD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87例胃角大面积黏膜病变患者资料,其中ESTD组32例,ESD组55例。比较2组剥离时间、剥离速度、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ESTD组剥离时间较ESD组短[(87.3±32.6)min比(136.7±64.5)min,P〈0.01],剥离速度明显快于ESD组[(0.18±0.07)cm2/min比(0.08±0.05)cm2/min,P〈0.01],ESTD组较ESD组整块切除率[100%(32/32)比87.3%(48/55),P=0.035]及治愈性切除率[100%(32/32)比85.5%(47/55),P=0.024]高。ESD组术中均有出血发生,有8例出现肌层损伤;而ESTD组术中出血率仅59.4%(19/32),且无肌层损伤发生(P均〈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2)比1.9%(1/54),P=0.443]。结论ESTD在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时具有更高的剥除效率,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角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 内镜黏膜下剥离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食管黏膜下肿瘤行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青原 徐钰源 刘思德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行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篇检索至中英文数据库中的ESTD治疗食管SMTs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有效性指标设定为完整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安全性指标设定... 目的系统性评价食管黏膜下肿瘤(SMTs)行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篇检索至中英文数据库中的ESTD治疗食管SMTs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有效性指标设定为完整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安全性指标设定为并发症发生率、复发及死亡。结果完整切除率18篇均有报道,合并完整切除率为97.5%(95%CI:95.4%~98.6%);整块切除率9篇有报道,合并整块切除率为95.9%(95%CI:90.1%~98.3%)。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气胸、气腹、穿孔发生率18篇均有报道,皮下气肿及纵隔气肿的合并发生率为11.3%(95%CI:7.0%~17.6%),气胸的合并发生率为3.6%(95%CI:2.1%~6.2%),气腹的合并发生率为3.2%(95%Cl:1.9%-5.4%),穿孔的合并发生率为4.9%(95%CI:3.1%-7.8%)。仅2篇报道中发生术中出血,合并发生率为3.7%(95%CI:2.1%~6.4%)。18篇研究的手术及术后随访过程中,均未报道因ESTD造成的死亡,仅1篇研究中报道了2例复发。结论ESTD治疗食管SMT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效率 有效性 META分析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