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陈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共63例行PD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陈氏胰肠吻合29例,传统胰管空肠黏膜对...目的探讨陈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共63例行PD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陈氏胰肠吻合29例,传统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34例。共有3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参与手术,围手术期按常规胰腺术后流程执行。对比分析术前、围手术期及短期随访资料,比较两种吻合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收集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陈氏组糖尿病患者较多(37.9% vs14.7%,P=0.035),两组患者其他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陈氏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黏膜对黏膜组[(368.1±108.8)min vs (427.4±121.1)min,P=0.047]。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2级(41.4% vs 67.6%,P=0.037)、胰周引流管拔管时间[(15.3±8.7)d vs (20.6±9.5)d,P=0.026)]、B/C级胰瘘发生率(10.3% vs 32.3%,P=0.036)以及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10.3% vs 32.3%,P=0.036)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胰瘘(POPF)的单因素分析表明,体质指数(BMI) (P=0.013)、胰腺质地(P=0.025)及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P=0.022)与POPF高度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证明BMI>21 kg/m~2(OR 7.979,P=0.022)、胰腺质地软(OR 5.249,P=0.025)、术中出血>750 mL(OR 10.722,P=0.006)是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陈氏胰肠吻合贯穿胰腺纵向U形缝合法相较传统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法在小胰管的PD术中有着更好的适用性,且PD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可靠的胰肠吻合选择。BMI>21 kg/m~2、胰腺质地软、术中出血>750 mL是POPF的独立预后因素,术者应根据患者术前术中情况个体化选择吻合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陈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共63例行PD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陈氏胰肠吻合29例,传统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34例。共有3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参与手术,围手术期按常规胰腺术后流程执行。对比分析术前、围手术期及短期随访资料,比较两种吻合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收集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陈氏组糖尿病患者较多(37.9% vs14.7%,P=0.035),两组患者其他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陈氏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黏膜对黏膜组[(368.1±108.8)min vs (427.4±121.1)min,P=0.047]。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2级(41.4% vs 67.6%,P=0.037)、胰周引流管拔管时间[(15.3±8.7)d vs (20.6±9.5)d,P=0.026)]、B/C级胰瘘发生率(10.3% vs 32.3%,P=0.036)以及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率(10.3% vs 32.3%,P=0.036)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胰瘘(POPF)的单因素分析表明,体质指数(BMI) (P=0.013)、胰腺质地(P=0.025)及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P=0.022)与POPF高度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证明BMI>21 kg/m~2(OR 7.979,P=0.022)、胰腺质地软(OR 5.249,P=0.025)、术中出血>750 mL(OR 10.722,P=0.006)是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陈氏胰肠吻合贯穿胰腺纵向U形缝合法相较传统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法在小胰管的PD术中有着更好的适用性,且PD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可靠的胰肠吻合选择。BMI>21 kg/m~2、胰腺质地软、术中出血>750 mL是POPF的独立预后因素,术者应根据患者术前术中情况个体化选择吻合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