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血清学EB病毒检查对超早期及复发性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1
作者 吴志圣 杜冰汝 +3 位作者 吴首乌 粘忠柱 高妮莉 廖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35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血清学EB病毒检查对超早期及复发性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鼻咽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鼻咽拭子法采集脱落细胞,以鼻咽活检钳... 目的分析比较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血清学EB病毒检查对超早期及复发性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鼻咽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鼻咽拭子法采集脱落细胞,以鼻咽活检钳夹取鼻咽部病变组织,并针对其开展不同类型的检测方式,将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设为对照组(n=20),将血清学EB病毒检查设为观察组(n=60),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诊断措施的诊断效果,继而探析超早期及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前景。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学EB病毒检查各组织学的阳性率可见,EBV、DNA在未分化癌、低分化癌、高分化癌中均有较高的感染率;同时统计不同鼻咽部黏膜标本的EBV、DNA检测结果可见,不同鼻咽部黏膜的病理类型差异明显。结论血清学EB病毒检查可作为诊断早期鼻咽癌风险与确定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重要诊断指标,相较于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鼻咽癌 血清学EB病毒检查 鼻咽部黏膜细胞稳定性FH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早期声门型喉癌CO_(2)激光切除术后术区暂时性异常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的变化特点分析
2
作者 刘小红 谢萌 +4 位作者 石瑶 曹楠 杨皓楠 任晓勇 罗花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4年第11期681-685,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接受CO_(2)激光切除术后,术区暂时性异常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3年11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 目的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接受CO_(2)激光切除术后,术区暂时性异常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2023年11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且接受支撑喉镜CO_(2)激光切除术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在术后1、3、6个月复查电子喉镜的无复发者,包括普通白光内镜和窄带成像内镜(NBI),系统收集患者病史、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喉镜图片、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结果,分析其术后不同随访时间喉镜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接受支撑喉镜CO_(2)激光手术的无复发早期声门型喉癌55例。术后1、3、6个月,术区表面出现伪膜覆盖(72.73%、25.45%、7.27%)、肉芽形成(60.00%、34.55%、1.82%)和异常IPCL(23.64%、7.27%、0.00%)的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3个月内术区表面伪膜覆盖、肉芽形成,NBI内镜下可出现异常IPCL(主要为Va型粗大斑点和Vb型扭曲血管),至术后6个月内伪膜脱落、肉芽消退、瘢痕形成,异常IPCL均消失。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在接受支撑喉镜CO_(2)激光切除术后3个月内可出现暂时性异常IPCL,但术后6个月内异常IPCL可消失,故术后6个月内可考虑密切观察,不急于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CO_(2)激光 早期声门型喉癌 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 窄带成像内镜 黏膜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