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之魅: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的《拯救骨头》 被引量:1
1
作者 祁琼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44-47,共4页
《拯救骨头》是一部反映底层黑人生活乃至人类境遇的新作,对事物真实再现的同时又具有超越现实的艺术魅力。在文学文体学的视角下,《拯救骨头》这部著作呈现出重复与具体描述性的词汇特征,简洁、口语化的语法特征以及隐喻性的修辞特征,... 《拯救骨头》是一部反映底层黑人生活乃至人类境遇的新作,对事物真实再现的同时又具有超越现实的艺术魅力。在文学文体学的视角下,《拯救骨头》这部著作呈现出重复与具体描述性的词汇特征,简洁、口语化的语法特征以及隐喻性的修辞特征,反映出沃德作为非裔作家在文章主题和语言上所表现出的"黑"色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文本 《拯救骨头》 文体特征
下载PDF
艾立森对海明威“冰山”原则的创造性运用
2
作者 张学祥 《潍坊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黑人作家拉尔夫·艾立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不一而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时空跨度之广让读者产生鸟瞰美国历史的感觉,同时还回荡着许多世界文学经典的声音。这种厚积而薄发的特点明显地再现了海明威的... 黑人作家拉尔夫·艾立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不一而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时空跨度之广让读者产生鸟瞰美国历史的感觉,同时还回荡着许多世界文学经典的声音。这种厚积而薄发的特点明显地再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对他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体现了黑人文学文本的高度浓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文学文本 “冰山”原则 浓缩性
下载PDF
《隐身人》之“黑洞”解读
3
作者 张学祥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49-51,共3页
拉尔夫·艾立森的小说《隐身人》(又《看不见的人》)被誉为二战后美国黑人史诗,其主要人物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反映了美国黑人的复杂心理路程,小说人物探寻自我的坎坷经历和多舛的命运为读者提供了从多种角度进行文本解读的广阔空间... 拉尔夫·艾立森的小说《隐身人》(又《看不见的人》)被誉为二战后美国黑人史诗,其主要人物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反映了美国黑人的复杂心理路程,小说人物探寻自我的坎坷经历和多舛的命运为读者提供了从多种角度进行文本解读的广阔空间。而休斯顿·A·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是解读美国黑人文学这一特殊文本的基本范式,其中的"黑洞"仪式则从黑人的话语实战中透视出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因此该理论与小说达成了一种绝妙的默契,即浓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文本 自我实现 复杂性 浓缩性
原文传递
在黑暗中弹奏
4
作者 托妮.莫里森 林源 《东吴学术》 2015年第1期19-28,共10页
本书提出的一个论点就是将美国文学研究拓展到我所希望的更宽的领域。我想勾画出一幅图,可以说是一幅思辨性地理图。我想用这幅图去打开广阔的空间,使我们能进行思想创新、深入探索和发现新领域。思考黑人族裔的存在性,对于了解美国文... 本书提出的一个论点就是将美国文学研究拓展到我所希望的更宽的领域。我想勾画出一幅图,可以说是一幅思辨性地理图。我想用这幅图去打开广阔的空间,使我们能进行思想创新、深入探索和发现新领域。思考黑人族裔的存在性,对于了解美国文学十分重要,它不应该只处于文学想象的边缘。回避并且不分析种族主义于其主体的影响是既令人心酸又令人震撼的。我在这里想探讨的是如下观念对于非黑色人种的影响——种族阶级、种族隔离、种族的脆弱性和可用性。一些有名望的美国文学批评家从来没有读过任何非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他们拒绝阅读黑人文本。美国文学已经在考虑建构"一种新型的白人"。文学批评漠视对那种考虑的批判,如果说我因此而深感心寒,我的确还可以长期求助于作家自己。作家属于最敏感的、思想最不受管制的、最富有代表精神的、和最有洞察力的艺术家。所以我到他们这些美国文学的创作者那里,去探索澄清非洲主义在美国的缘起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非洲主义 黑人族裔 黑人文本 《汤姆叔叔的小屋》 《莎菲拉和女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