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宠儿》中的音乐传统与黑人美学研究
1
作者 刘书佑 《世界文学研究》 2024年第4期380-385,共6页
作为第一位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莫里森及其作品在评论界都备受关注,而《宠儿》似乎是她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小说充满了记忆闪回、内心独白、时空跳跃等手法,再现了奴隶制下以及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的悲惨生活。... 作为第一位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莫里森及其作品在评论界都备受关注,而《宠儿》似乎是她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小说充满了记忆闪回、内心独白、时空跳跃等手法,再现了奴隶制下以及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的悲惨生活。文章聚焦于小说所呈现的黑人音乐传统,通过分析贝比·萨格斯和保罗·D这两个人物的音乐隐喻,挖掘黑人音乐中蕴含的黑人美学观。As the first female Afro-American writer to wi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oni Morrison and her works have received numerous attention from literary critics. Among all her novels, Beloved might be the most popular one. Filled with flashbacks, memories, and internal monologues, the novel displays the miserable history of Afro-Americans who lived under slavery and in the reconstruction era.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musical traditions in the text by analyzing the musical metaphors of Baby Suggs and Paul D, and then explores the black aesthetics beneath these music tra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黑人音乐 黑人美学
下载PDF
论理查德·赖特诗歌中的黑人美学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怡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文根据理查德·赖特比较经典的三首诗歌,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他的诗歌中体现出的黑人美学思想倾向:首先,他力图在诗歌中界定困扰美国黑人的双重属性是一种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悖论,它不仅揭示出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文... 本文根据理查德·赖特比较经典的三首诗歌,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他的诗歌中体现出的黑人美学思想倾向:首先,他力图在诗歌中界定困扰美国黑人的双重属性是一种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悖论,它不仅揭示出西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文化对他者奴役的实质,也是衡量美国黑人文化内核——"黑人性"的美学思想的一种投射;其次,赖特诗歌中具有政治倾向性的黑人美学特征,使黑人文学能在一个伦理艺术范围内有效进行;第三,他诗歌中的布鲁斯语言文本及日本俳句体诗歌形式也是黑人美学不可或缺的元素,体现出他发掘黑人特质文化、争取话语权力的美学思想。赖特的上述努力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黑人美学思想倾向以及他希望实现文化多元化和种族平等的美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赖特 黑人美学 黑人 诗歌
下载PDF
超越双重樊篱的黑人美学探析——以《爵士乐》为例
3
作者 戴新蕾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37-41,共5页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杰出文学成就在美国非裔文学史上史无前例。其作品《爵士乐》乃彰显莫式黑人美学思想之典范,无论是小说故事、主旨还是书面口头并重的语言技巧,都体现了作品中同非洲...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杰出文学成就在美国非裔文学史上史无前例。其作品《爵士乐》乃彰显莫式黑人美学思想之典范,无论是小说故事、主旨还是书面口头并重的语言技巧,都体现了作品中同非洲祖先不可割裂的各种情愫,同时也与溯源于欧洲文明的美国现代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此种文化间的博弈和互融的文学探索为解决美国黑人文化困境、建立正确自我认知乃至国家的和谐安定都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书面语 口头表达
下载PDF
理查德·赖特俳句中黑人美学及生态研究
4
作者 夏增强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理查德·赖特是20世纪享誉美国的非洲裔作家,其一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很多,既有散文、诗歌,还有一些长篇类小说等,其中尤以小说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但对诗歌的研究却鲜有人问津。通过分析其身后出版的诗集《俳... 理查德·赖特是20世纪享誉美国的非洲裔作家,其一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很多,既有散文、诗歌,还有一些长篇类小说等,其中尤以小说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但对诗歌的研究却鲜有人问津。通过分析其身后出版的诗集《俳句:别样的世界》发现,在所编写的诗歌中大都使用大量的俳句,从这些俳句中无一不透露出诗人希望消除种族歧视的黑人美学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美好夙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赖特 俳句 黑人美学
下载PDF
从《最蓝的眼睛》看托妮·莫里森的黑人美学思想
5
作者 杨笑青 赵越 《海外英语》 2023年第5期214-216,共3页
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为了提高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促进黑人文化的发展,一些黑人运动家、作家和评论家提出了独属于美国黑人的黑人美学理论。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把黑人美学思想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以独特的女... 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为了提高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促进黑人文化的发展,一些黑人运动家、作家和评论家提出了独属于美国黑人的黑人美学理论。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把黑人美学思想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书写独属于美国黑人的故事,帮助美国黑人认识自己的种族之美,摆脱内化的种族主义思想带来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内化的种族主义 黑人 托尼·莫里森
下载PDF
扎迪·史密斯《摇摆时光》中的黑人美学忧郁症
6
作者 焦子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5期128-139,共12页
《摇摆时光》是英国族裔小说家扎迪·史密斯于2016年发表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小说第一次从拥有棕色皮肤且通篇并未提及姓名的“我”的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自身复杂的成长经历,逐渐透露出“我”由于黑人性的丧失而深陷黑人美学忧郁症... 《摇摆时光》是英国族裔小说家扎迪·史密斯于2016年发表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小说第一次从拥有棕色皮肤且通篇并未提及姓名的“我”的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自身复杂的成长经历,逐渐透露出“我”由于黑人性的丧失而深陷黑人美学忧郁症的现状,这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非洲自然特征,尤其是棕色皮肤产生的忧郁感,以及对以音乐、舞蹈为代表的非洲传统艺术形式的排斥,“我”也因此踏上了前往非洲大陆的寻根之旅。然而,小说中的这段旅途并没有让“我”找到归属感:当“我”选择离开英国,真正站在非洲大陆上,却只能感受到同时不被当地黑人与英国白人接受的残酷现状。最终,回到英国黑人社区的“我”重遇了同样拥有棕色皮肤,选择融入英国白人社会却惨遭失败的好朋友特蕾西,二人共同找到杂合性的文化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英国族裔群体以“棕色性”为核心的杂合性黑人美学的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迪·史密斯 《摇摆时光》 黑人美学忧郁症 杂合性黑人美学
下载PDF
《巴德,不是巴迪》:黑人美学与文化身份建构 被引量:3
7
作者 吕新星 芮渝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8,共6页
成长小说《巴德,不是巴迪》以其鲜明的黑人文学特色、独特的叙事策略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乃至20世纪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利用黑人独特的叙事策略达到建构主人公文化身份的目的。通过研究小说的语言特征和其... 成长小说《巴德,不是巴迪》以其鲜明的黑人文学特色、独特的叙事策略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乃至20世纪美国青少年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利用黑人独特的叙事策略达到建构主人公文化身份的目的。通过研究小说的语言特征和其中的非语言因素可以发现,小说通过利用美国黑人英语构成"讲述者文本"并再现特定的文化现象来构建主人公的黑人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德 不是巴迪》 黑人美学 文化身份 黑人文化
下载PDF
阴影之下:休斯顿-贝克尔关于黑人美学的后民主主义批评(上)
8
作者 温斯顿·纳皮尔 刘倩云(译) +1 位作者 刘苏(译) 张树天(校)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5-69,共5页
我们正在等待可以消除一个斑斑锈迹和腐败社会的清新之火。我们的立场是民族主义的……我们的结论,有时略显沉闷。都是些人们熟悉的术语“黑人美学”“黑色力量”“民族时代”等等。如若这些流行的词汇有界定的话,那我们的研究角度即是... 我们正在等待可以消除一个斑斑锈迹和腐败社会的清新之火。我们的立场是民族主义的……我们的结论,有时略显沉闷。都是些人们熟悉的术语“黑人美学”“黑色力量”“民族时代”等等。如若这些流行的词汇有界定的话,那我们的研究角度即是此指。一、反思黑人的民主主义思想1976年至1988年,是休斯敦·贝克尔利用文化人类学来研究历史和语言变量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非洲裔美国文学 语言人类学 文学批评 话语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阴影之下:休斯顿-贝克尔关于黑人美学的后民主主义批评(下)
9
作者 刘倩云(译) +1 位作者 刘苏(译) 张树天(校)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2-86,共5页
二、与艺术人类学的关联由于黑人艺术运动提供的不同以往的、新的欧洲艺术批评框架,贝克尔在《归途》的前言中,作出如下承诺“我没有忽视也没有放弃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高昂的代价获得理论特权,我想继续论证在早期阶段思考的最好的东西... 二、与艺术人类学的关联由于黑人艺术运动提供的不同以往的、新的欧洲艺术批评框架,贝克尔在《归途》的前言中,作出如下承诺“我没有忽视也没有放弃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高昂的代价获得理论特权,我想继续论证在早期阶段思考的最好的东西”。简而言之,他的目标是批判传统和新研究方法的组合,因为,他意识到“现在是一个理论的时代”,而“一个痴迷于狭隘民族主义前景的文学倾向,可能不是黑人文学作品中最富有成果的思想资源。毫无疑问,现在是时候进入到一个更具描述性的、准确的理论平台上了”。贝克尔清楚地表明,他已经厌倦了这么多黑人民族主义思想的狭隘色调和斗狠精神。黑人艺术运动所建立起来的重要舞台,已经全方位目睹了“单纯的荣誉之战”,这种对黑人民族主义精神的血色高度是不能容忍的。再加上他急于对黑人美学进行哲学高度定义的渴望,使得贝克尔坚决地退出了黑人艺术运动。他说是自己情感和理性的融合,才给了他向新的方向发展的勇气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非洲裔美国文学 语言人类学 文学批评 话语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超越自我表征:詹姆斯·W·约翰逊的黑人美学
10
作者 李蓓蕾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3期90-97,共8页
詹姆斯·W·约翰逊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非裔作家和批评家,他在文学作品和文学、文化批评中阐释和肯定黑肤色和黑人文化的美丽和力量,形成独特的黑人美学。他对黑肤色和黑人文化之美的阐释和肯定超越了自我表征,重构美国非裔... 詹姆斯·W·约翰逊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非裔作家和批评家,他在文学作品和文学、文化批评中阐释和肯定黑肤色和黑人文化的美丽和力量,形成独特的黑人美学。他对黑肤色和黑人文化之美的阐释和肯定超越了自我表征,重构美国非裔族群的社会文化形象和种族身份,鼓励非裔同胞提升自己的种族和文化自豪感,倡导黑人艺术家汲取黑人民间文化、创作具有普遍价值和永恒意义的作品,创作真正的“有意识的黑人艺术”。约翰逊认为,美国非裔文化在积极融入美国文化、世界文化的同时,应彰显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W·约翰逊 自我表征 黑人美学 黑肤色 黑人文化
下载PDF
论特雷·埃利斯《房屋修缮》中的“新黑人美学”思想
11
作者 贺加贝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30期57-60,共4页
特雷·埃利斯在1989年发表的《新黑人美学》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新黑人美学”这一概念,之后新黑人美学思想在埃利斯的文学创作中愈发成熟。本文围绕他的第二部日记体小说《房屋修缮》,从埃利斯提出的“黑白文化混血儿”这一形象入... 特雷·埃利斯在1989年发表的《新黑人美学》一文中首次正式提出“新黑人美学”这一概念,之后新黑人美学思想在埃利斯的文学创作中愈发成熟。本文围绕他的第二部日记体小说《房屋修缮》,从埃利斯提出的“黑白文化混血儿”这一形象入手,并通过小说对拉尔夫·埃利森《无形人》戏仿手法的分析,揭示埃利斯试图颠覆“黑白二重性”与打破美国非裔传统文学怪圈的决心,构建既不取悦白人也不取悦黑人的复杂美国黑人形象,进而向读者传达其“新黑人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雷·埃利斯 “新黑人美学 《房屋修缮》 “文化混血儿” 戏仿
下载PDF
一种新崛起的批评理论:美国黑人美学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锡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3-78,共6页
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理论流派迭出、错综复杂。其中黑人美学异军突起,引人瞩目。黑人美学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文化背景。三百年来的美国黑人斗争,源于非洲的美国黑人文化传统,六、七十年代爆发的各种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战后... 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理论流派迭出、错综复杂。其中黑人美学异军突起,引人瞩目。黑人美学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文化背景。三百年来的美国黑人斗争,源于非洲的美国黑人文化传统,六、七十年代爆发的各种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战后西欧的种种新的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等等都对黑人美学的诞生和发展有着联系和影响。但其中最直接、最大的影响来自战后的黑人解放运动和黑人文艺运动(Black Arts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批评理论 美国黑人 文学批评 美学思想 文学理论 历史根源 文化思潮 文化背景 黑人解放
原文传递
西方文论关键词 黑人美学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锡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黑人美学诞生于1960年代美国的黑人文艺运动。它主张单独的黑人文化传统和黑人民族主义,颂扬黑人性,反对白人的美学标准,代以源于黑人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价值观念。它是当代美国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分支。本文介绍黑人美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 黑人美学诞生于1960年代美国的黑人文艺运动。它主张单独的黑人文化传统和黑人民族主义,颂扬黑人性,反对白人的美学标准,代以源于黑人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价值观念。它是当代美国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分支。本文介绍黑人美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梳理并评述了黑人美学两代学者的主要论著及观点,指出他们对修正美国文学经典、建构非裔美国文学经典和传统以及建构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并阐明黑人美学与黑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理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历史文化语境 黑人文艺运动 黑人文化传统 黑人
原文传递
论美国黑人美学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艳钰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4,共8页
美国黑人作家独具特色的文艺美学思想 ,极大地影响了美国黑人文学、文论及小说理论。美国黑人美学思想的发展包括原黑人美学和新黑人美学两个阶段。原黑人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为新黑人美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梳理“黑人... 美国黑人作家独具特色的文艺美学思想 ,极大地影响了美国黑人文学、文论及小说理论。美国黑人美学思想的发展包括原黑人美学和新黑人美学两个阶段。原黑人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为新黑人美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梳理“黑人美学”概念的演变过程入手 ,回顾这一重要美学范畴的思想内核 ,总结了黑人文艺美学思想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黑人美学思想 黑人作家 文学评论 多种族性 批评艺术 黑人文化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火车意象的二重奏:赖特俳句中的黑人美学与和谐生态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蕾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非洲裔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身后出版的817首俳句中有22首是关于火车意象的独特书写。这22首诗体现了双重含义的建构:其一,象征黑人的火车与象征白人的雪抗争,其结局只能是:黑人如火车那般深受种族主义束缚而作无奈的逃离,没有止境... 非洲裔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身后出版的817首俳句中有22首是关于火车意象的独特书写。这22首诗体现了双重含义的建构:其一,象征黑人的火车与象征白人的雪抗争,其结局只能是:黑人如火车那般深受种族主义束缚而作无奈的逃离,没有止境,没有结果;其二,象征现代文明的火车与自然界的花鸟树木形成矛盾对立的关系,铁轨的铺设和火车的轰鸣都破坏了自然的和谐,这种对立在祛除火车象征现代文明的特质、回归自然之后,并在自然的观照下才能得到消解。赖特笔下的火车奏出了诗人内心追求消除种族主义的黑人美学以及现代文明与自然环境和谐生态的二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赖特 俳句 火车 黑人美学 和谐
原文传递
黑人美学的倡导者与捍卫者艾迪生·盖尔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玉括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56,共6页
民权运动与黑人艺术运动催生的黑人美学,在20世纪70年代初得到长足发展,并影响了一大批美国黑人作家与批评家。作为《黑人美学》的主编,艾迪生·盖尔承前启后,在倡导黑人美学的同时,通过大量的批评实践捍卫黑人美学的社会意义与学... 民权运动与黑人艺术运动催生的黑人美学,在20世纪70年代初得到长足发展,并影响了一大批美国黑人作家与批评家。作为《黑人美学》的主编,艾迪生·盖尔承前启后,在倡导黑人美学的同时,通过大量的批评实践捍卫黑人美学的社会意义与学术价值,为当代美国黑人文学创作与批评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艾迪生·盖尔 美国黑人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美国黑人美学述评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锡麟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8-173,共6页
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理论流派选出,其中黑人美学异军突起,引人瞩目。黑人美学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文化背景。三百年来的美国黑人斗争,源于非洲的美国黑人文化传统,60、70年代爆发的各种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战后西欧的种种新... 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理论流派选出,其中黑人美学异军突起,引人瞩目。黑人美学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文化背景。三百年来的美国黑人斗争,源于非洲的美国黑人文化传统,60、70年代爆发的各种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战后西欧的种种新的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等等,都对黑人美学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影响。其中最直接、最大的影响是来自于战后的黑人解放运动和黑人文艺运动。 美国黑人美学诞生于60年代中期。到目前为止,黑人美学家可以为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美国黑人文化 黑人权利 黑人文学批评 美国黑人文学 黑人诗歌 文学理论 批评家 文艺运动 结构主义
原文传递
从《爵士乐》看莫里森的黑人悲剧美学思想
18
作者 汪顺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49-153,192,共6页
《爵士乐》是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之一,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美国大都会的悲剧故事。爵士乐是黑人音乐中的"宠儿",吹响了美国新时代的序曲,它将黑人音乐中的浪漫、自由、愤怒、诱惑、死亡等... 《爵士乐》是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之一,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美国大都会的悲剧故事。爵士乐是黑人音乐中的"宠儿",吹响了美国新时代的序曲,它将黑人音乐中的浪漫、自由、愤怒、诱惑、死亡等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诱使大都会上演一幕幕新潮、刺激、奢靡、性乱、杀戮的场景。此时,理性已让位于具有酒神精神的非理性,悲剧从音乐中诞生。从西方悲剧美学理论的视角,探讨《爵士乐》中体现的莫里森独特的黑人悲剧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爵士乐》 历史背景 西方悲剧美学理论 黑人悲剧美学
下载PDF
再现黑人经验的“完整视野”——论查尔斯·约翰逊的黑人哲理小说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后亮 贾彦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当代美国非裔作家查尔斯·约翰逊的黑人哲理小说观既受到约翰·加德纳的道德小说观的影响,同时又融合了他自己的哲学和宗教思想。在约翰逊看来,20世纪70年代的黑人文学已经陷入停滞状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需要一些变革方能继续... 当代美国非裔作家查尔斯·约翰逊的黑人哲理小说观既受到约翰·加德纳的道德小说观的影响,同时又融合了他自己的哲学和宗教思想。在约翰逊看来,20世纪70年代的黑人文学已经陷入停滞状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需要一些变革方能继续向前发展,而他所说的黑人哲理小说能够让黑人文学重新焕发生机。他拒绝把黑人小说简化为哲学公式或政治宣传工具,反对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去"嵌套"写作对象,也反对从本质主义的视角出发关注狭隘的种族政治问题,而是倡导从多元文化中吸取营养,开创一种再现黑人生活经验的"完整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约翰逊 黑人哲理小说 种族政治 黑人美学
下载PDF
世代递嬗:贝克的黑人文学理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晖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7-21,共5页
在美国黑人文学理论的建构中,贝克的贡献值得重视。贝克在这一领域的前期工作是将黑人文学置于种族文化背景中加以界定和考察,近来又将黑人的文化传统与当代黑人的文化实践联系起来,探讨黑人的语言运用与其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黑人美学 新批评 科际整合 布鲁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