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虾夷马粪海胆黑嘴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太武 徐善良 +2 位作者 王仁波 许淑芬 苏秀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3,共3页
对虾夷马粪海胆“黑嘴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经分离、纯化后鉴定黑嘴病的病原菌为坚强芽孢杆菌 (BacillusfirmusBredemannetWarner)。同时报道了该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大小为(0.6~0.7)μm×(0.8~1.0)μm。可在1%~7%NaCl中生长 ... 对虾夷马粪海胆“黑嘴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经分离、纯化后鉴定黑嘴病的病原菌为坚强芽孢杆菌 (BacillusfirmusBredemannetWarner)。同时报道了该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大小为(0.6~0.7)μm×(0.8~1.0)μm。可在1%~7%NaCl中生长 ,最适盐度2~3 ;最适pH为7~8;生长温度为8~26℃ ,最适生长温度为15℃。该菌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噻肟等抗生素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 黑嘴病 坚强芽孢杆菌 抗生素 海胆
下载PDF
黑嘴病及生殖对虾夷马粪海胆五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勃 丁君 +2 位作者 王媛 董旭 常亚青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77-82,共6页
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 edius)患"黑嘴病"及生殖后体腔液中5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理情况下的虾夷马粪海胆过氧化氢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 edius)患"黑嘴病"及生殖后体腔液中5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理情况下的虾夷马粪海胆过氧化氢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过氧化氢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生殖后除过氧化氢含量外其他4种生理生化指标均降低,其中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以海胆体腔液中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作为海胆黑嘴病发生的监测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 黑嘴病 生殖 指标
下载PDF
黑嘴病病原菌人工感染对中间球海胆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中 张伟杰 +4 位作者 刘雷 冷晓飞 高洪涛 江会杰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1-247,共7页
为探讨黑嘴病病原菌感染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壳径约2 cm的中间球海胆108只,用注射器针头刺入海胆体腔,再用浓度102 CFU/mL的黑嘴病病原菌液浸泡,经病原菌胁迫后0、1、6、12、24... 为探讨黑嘴病病原菌感染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壳径约2 cm的中间球海胆108只,用注射器针头刺入海胆体腔,再用浓度102 CFU/mL的黑嘴病病原菌液浸泡,经病原菌胁迫后0、1、6、12、24、48 h时测定各体腔细胞密度、细胞凋亡率、细胞坏死率、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活性氧(ROS)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吞噬相关免疫基因表达量,并利用有效吞噬细胞比例计算几种免疫指标的单细胞贡献值。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体腔液中变形吞噬细胞密度在黑嘴病病原菌胁迫1 h后下降约80%,同时吞噬细胞凋亡率上升至60.92%;体腔细胞中ACP、ROS和T-AOC在胁迫后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计算为单个吞噬细胞平均贡献值后,这些指标及C3-pre和Clec4g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一致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均在胁迫1 h时达到最高,分别较胁迫前升高3、6、7、4、7倍;在胁迫后6~24 h,虽然吞噬细胞密度逐渐恢复,但其凋亡率呈下降趋势,坏死率逐渐上升至63.98%,C3-pre和Clec4g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ACP、ROS和T-AOC的单个吞噬细胞平均贡献值均出现下降趋势;在胁迫后48 h,Caspase-8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至最高值,约为0 h的2倍。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在病原菌入侵前期,通过提高ACP活性、ROS含量和T-AOC及吞噬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等方式增强吞噬作用,并通过细胞凋亡和再生保持细胞数量,在病原菌入侵后期,由于不能清除病原菌,上述指标均下降,吞噬作用逐渐减退,细胞坏死率大幅上升,导致海胆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球海胆 黑嘴病 吞噬细胞 免疫指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中间球海胆黑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岩松 张伟杰 +5 位作者 王中 殷维骏 欧凡江 田文卓 刘雷 常亚青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3-801,共9页
为确定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黑嘴病的病原,从患黑嘴病中间球海胆体腔液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记为D1),通过人工回感试验确定致病性后,对该致病菌进行电镜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以鉴定其... 为确定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黑嘴病的病原,从患黑嘴病中间球海胆体腔液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记为D1),通过人工回感试验确定致病性后,对该致病菌进行电镜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以鉴定其分类地位,并测定了D1菌株对3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经D1菌株回感后,发病症状与自然状态下患黑嘴病海胆症状相同,并在回感海胆体腔液中分离出相同菌株;D1菌株长×宽为(2.10±0.31)μm×(0.68±0.08)μm,为革兰氏阴性菌;16S r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D1菌株与棘皮动物弧菌Vibrio echinoideorum的一致性高达99.04%;生化鉴定结果显示,D1菌株与蔗糖、6%NaCl胨水和氧化酶反应均呈阳性;根据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原菌为棘皮动物弧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氧氟沙星、多黏霉素B、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和羧苄西林等16种抗菌药物敏感,对麦迪霉素、庆大霉素等11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黑嘴病的病原菌为棘皮动物弧菌,且该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物不敏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球海胆 黑嘴病 原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