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浅析《黑暗之心》的语言艺术 |
林祯祥
阮莉莉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论《黑暗之心》的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和“陌生化” |
赖辉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1
|
|
3
|
从《黑暗之心》看康拉德的双重性 |
殷耀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4
|
可改编与不可重现及主题意蕴的保留--藉《黑暗之心》的改编试论小说艺术与电影艺术间的若干基本问题 |
张璟慧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藉中国古典美学试析《黑暗之心》中言、意、象的关系 |
张璟慧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6
|
以文为医:《黑暗之心》的疗伤叙事与康拉德的精神救赎 |
龙晓梅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
|
|
7
|
析《黑暗之心》中的殖民话语 |
毕凤珊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8
|
“非我族类”禁锢下的“东方”危机——《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
倪捷鸣
钱志富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0 |
|
9
|
《黑暗之心》中的殖民主义展现研究 |
王振龙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0
|
《黑暗之心》的叙事策略 |
李长亭
冯昱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0 |
|
11
|
从话语的人际意义解读《黑暗之心》的殖民主义意识 |
方菊华
|
《文教资料》
|
2008 |
0 |
|
12
|
边缘人——论《黑暗之心》中主人公库尔茨的身份困境 |
芦红娟
|
《神州》
|
2011 |
0 |
|
13
|
边缘人——论《黑暗之心》中主人公库尔茨的身份困境 |
芦红娟
|
《神州》
|
2010 |
0 |
|
14
|
论《黑暗之心》的框架叙事模式 |
郑少敏
王松林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 |
1
|
|
15
|
殖民主义和《黑暗之心》 |
郑燕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3
|
|
16
|
人性的复归——比较《黑暗之心》与《罗生门》中多声部叙述框架作品的内涵 |
刘杰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3 |
1
|
|
17
|
从文体特征视角解读经典之作《黑暗之心》 |
董晓慧
赵雪梅
|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8 |
0 |
|
18
|
康拉德《黑暗之心》的道德主题探究 |
宋宗伟
李世荣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9
|
解读《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 |
杨佳宁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5 |
0 |
|
20
|
命运的隐喻——神话原型视阈下的《黑暗之心》解读 |
李梦茹
陈婷婷
|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