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方良好 袁道阳 +3 位作者 邵延秀 何文贵 刘兴旺 张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2-353,共12页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地质填图,对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断裂为一条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带,西起沧源县南,向东南止于澜沧江断裂,全长约168km,走向280°~310...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地质填图,对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断裂为一条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带,西起沧源县南,向东南止于澜沧江断裂,全长约168km,走向280°~310°。该断裂晚第四纪新活动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分段性。根据其几何结构、最新活动性及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破裂带特征,可将黑河断裂从西向东划分为沧源—木戛、木戛—南代和南代—勐往三条次级断裂段。其中的中、西段长约88km,全新世活动显著,活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沿断裂形成了丰富的断错地貌现象。西段断裂的最新活动断错了全新世晚期地层;中段是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根据对断错冲沟的测量和年代测试,得到其全新世以来右旋滑动速率为(3.54±0.78)mm/a,与区域上其它断裂的滑动速率大致相当,反映了其区域构造活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断裂 晚第四纪 活动断裂 右旋走滑 滑动速率
下载PDF
云南西南部黑河断裂晚第四纪分段活动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方良好 袁道阳 +3 位作者 邵延秀 何文贵 刘兴旺 王爱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8-567,697,共10页
通过野外活动断裂地质填图,获得了云南西南部黑河断裂的断错微地貌、断错地层、最新活动时代及滑动速率等定量参数。对比分析表明,黑河断裂具有较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根据断层几何特征大致可划分3条次级断裂段,自西向东分别为沧源—木... 通过野外活动断裂地质填图,获得了云南西南部黑河断裂的断错微地貌、断错地层、最新活动时代及滑动速率等定量参数。对比分析表明,黑河断裂具有较明显的分段活动特征,根据断层几何特征大致可划分3条次级断裂段,自西向东分别为沧源—木戛段、木戛—南代段和南代—勐往段,各段晚第四纪以来新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断错地貌现象。由断层剖面及断错地貌特征分析,黑河断裂全新世晚期具分段破裂特征,其中沧源—木戛段存在古地震形变带,其年代介于(242±44)a B.P.和(1 714±49)a B.P.之间,木戛—南代段是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的主破裂带之一,南代—勐往段全新世晚期有过活动,最晚离逝时间介于(550±30)a B.P.和(1 290±30)a B.P.之间。根据对断错冲沟及台地的差分GPS测量和相应年代测试,得到沧源—木戛段全新世以来的右旋走滑速率为(4.0±0.7)mm/a,木戛—南代段全新世的右旋走滑速率为(3.5±0.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断裂 断裂分段 最新活动时代 滑动速率
下载PDF
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西段古地震形变带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方良好 袁道阳 +3 位作者 邵延秀 王爱国 何文贵 刘方斌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位于滇西南地区的黑河断裂从西向东可分为沧源-木戛、木戛-南代和南代-勐往3条次级断裂段,长约168km,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分量。通过较详细的野外追踪考察,发现该断裂西段即沧源-木戛段存在从雪林大寨以西至木戛长12km以上、北... 位于滇西南地区的黑河断裂从西向东可分为沧源-木戛、木戛-南代和南代-勐往3条次级断裂段,长约168km,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分量。通过较详细的野外追踪考察,发现该断裂西段即沧源-木戛段存在从雪林大寨以西至木戛长12km以上、北西向断续展布的古地震形变带,主要表现为基岩裂缝、田埂和山坡等右旋扭动显示的右旋断错,断错量0.5—2m,同时还形成了高0.5—1m的断层陡坎。陡坎的垂直位错是断层倾滑运动分量引起的,而地形效应和重力作用也有一定影响。从这些地表形变带的断错地层、陡坎形态等分析,认为是同1次地震活动的结果,经调查访问其不是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的地表形变带,而是时代相对较新的未知年代的古地震形变带。经探槽开挖和样品年代测试,确认其时间介于(1400±30)a.B.P.—(1714±49)a.B.P.之间。根据走滑型地震的震级与同震位错的经验统计关系,估算该次地震的矩震级≥7级,这与该断裂中段即木戛-南代段发生的1988年澜沧MS7.6级地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地区 黑河断裂西段 古地震形变带 断层陡坎 地震震级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的地球物理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于清水 张凤旭 曾昭发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1期187-193,共7页
利用归一化差分、Theta map断裂识别方法厘定出大兴安岭断裂带及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的位置,验证了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的存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认为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是额尔古纳—兴安地... 利用归一化差分、Theta map断裂识别方法厘定出大兴安岭断裂带及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的位置,验证了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的存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认为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是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大地构造分界线,而大兴安岭断裂带是由额尔古纳—兴安地块上的构造薄弱位置因受挤压作用造成地壳构造变动形成的巨型深断裂带;利用Oasis Montaj重磁反演软件进行人机交互反演验证,给出了研究区合理的地质构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断裂 黑河—齐齐哈尔—白城断裂 地质构造模型 大地构造分界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