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黑潮延伸体区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次季节变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闫晓梅
张林林
庞重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8,共1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30120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6016号,41776021号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XDB42010102号。
-
文摘
海洋中的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对于热量和淡水输送、翻转环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都有重要影响,理解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变化对于改进气候模式模拟和预测大尺度海洋环流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细尺度参数化方法,本文利用黑潮延伸体区的一个长期潜标K7观测,对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次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4年6~9月, 300~1 350 m的耗散率存在明显的逐月变化, 8月份的平均耗散率为2.7×10^(-9)m^(2)/s^(3),约为其他月份的2~3倍。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这一显著的次季节变化与由风生近惯性内波引起的近惯性剪切的次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特别地,在8月中旬,局地风尽管较弱但生成了较强的近惯性内波,在负地转涡度促进下,近惯性内波向下穿透可达1 300 m。能量收支分析显示, 8月总的风生近惯性能量是1.7×10^(3)W/m^(2),其中71%能够进入深海,为跨等密度面湍流耗散提供了52%的能量。该研究为风生近惯性内波在调制深海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低频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直接依据。
-
关键词
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
次季节变化
近惯性内波
黑潮延伸体区
-
Keywords
turbulent diapycnal mixing
subseasonal variation
near-inertial internal waves
Kuroshio extension region
-
分类号
P731.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