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微生态环境对樱桃树“黑疙瘩”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璐 杜岩新 +1 位作者 徐利娟 黄建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8-313,共6页
研究陕西"黑疙瘩"病樱桃树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分析其对樱桃树"黑疙瘩"病发病的影响,可为后期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采用传统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白鹿原发病樱桃树根... 研究陕西"黑疙瘩"病樱桃树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分析其对樱桃树"黑疙瘩"病发病的影响,可为后期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采用传统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白鹿原发病樱桃树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优势细菌种类与健康樱桃树根际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健康樱桃树根际土壤全磷、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平均含量高于病株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病株根际,而土壤全氮、全钾含量及pH根际间差异不显著;健康樱桃树根际土壤蛋白酶、脲酶、转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病株根际,而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病株根际。土壤根际微生物分析表明,健康樱桃树根际土壤的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病株根际,尤其是优势细菌种类及数量;而霉菌平均数量则相反,但差异不显著。因此,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放线菌的减少及优势细菌分布不均,以及速效养分的减少、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影响樱桃树"黑疙瘩"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树 黑疙瘩病 土壤微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