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在牙髓坏死和根尖周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许丽华 薛毅 +2 位作者 史俊南 刘彦仿 杨圣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8,共2页
本文利用抗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01例牙髓坏死、根尖周病变感染根管中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发现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该菌群检出率明显上升。研究发现自发痛、叩痛、尖周区肿胀、极管... 本文利用抗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01例牙髓坏死、根尖周病变感染根管中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发现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该菌群检出率明显上升。研究发现自发痛、叩痛、尖周区肿胀、极管臭味、根尖阴形、极管渗液的出现与产黑色素类杆菌群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B 黑色素类 杆菌群 牙髓坏死 根尖周围疾病
下载PDF
慢性成人牙周炎治疗失败与龈下菌斑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薛毅 许丽华 +1 位作者 史俊南 王虎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已有研究证实牙周炎与龈下菌斑中的厌氧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其中产黑色素类杆菌群(blackpigmentedbacteroidesgroups,BPB)被认为是慢性成人牙周炎最重要的可疑致病菌,它与该病的发生、发展、转... 已有研究证实牙周炎与龈下菌斑中的厌氧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其中产黑色素类杆菌群(blackpigmentedbacteroidesgroups,BPB)被认为是慢性成人牙周炎最重要的可疑致病菌,它与该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关。本文利用危险度分析方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类 杆菌 慢性 牙周炎 菌斑
下载PDF
感染根管内产黑色素类杆菌的定植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晓莉 刘海霞 +1 位作者 唐国旗 殷凌云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1-375,共5页
目的:了解感染根管内产黑色素类杆菌(BPB)的定植情况。方法:采用16S rDNA PCR技术检测5种BPB在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定植情况。统计学分析5种BPB在感染根管内检出率的差异及菌种间相互关系。结果:BPB在感染根管内总检出率为... 目的:了解感染根管内产黑色素类杆菌(BPB)的定植情况。方法:采用16S rDNA PCR技术检测5种BPB在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定植情况。统计学分析5种BPB在感染根管内检出率的差异及菌种间相互关系。结果:BPB在感染根管内总检出率为60%,其中牙髓卟啉单胞菌(Pe)、变黑普氏菌(Pn)、牙龈卟啉单胞菌(Pg)、产黑普氏菌(Pm)、中间普氏菌(Pi)检出率分别为38%、32%、30%、18%、14%。Pe、Pn检出率明显高于Pm、Pi(P<0.05)。Pe在慢性根尖周炎组检出率(50%)明显高于牙髓炎组检出率(20%)(P<0.05)。Pn、Pg、Pi和Pm在慢性根尖周炎组检出率(43.33%、36.67%、16.67%、16.67%)与牙髓炎组检出率(20%、20%、10%、15%)无明显差异(P>0.05)。Pg/Pe、Pg/Pn、Pe/Pn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BPB是感染根管内的优势菌群,是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共有的致病菌。Pg/Pe、Pg/Pn、Pe/Pn常定植于同一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根管 黑色素类杆菌 16S RDNA PCR
下载PDF
龈下菌斑中产黑色素类杆菌群与牙周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薛毅 许丽华 史俊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41-142,共2页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2例牙周健康者、31例慢性成人牙周炎、36例龈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的检出情况。发现随着牙周病损的加重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菌、中间型普氏菌检出率明显增加。...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2例牙周健康者、31例慢性成人牙周炎、36例龈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的检出情况。发现随着牙周病损的加重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菌、中间型普氏菌检出率明显增加。推测这些细菌与牙周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口腔细菌学 黑色素类杆菌 龈下菌斑
下载PDF
感染根管中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薛毅 许丽华 史俊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60-61,共2页
本文应用免疫荧光法对80例尖周病变之感柒根管内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产黑色素类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尖周炎,且根管内产黑菌群与多组临床症状育关。认为产黑菌群为感柒根管的关键性厌氧菌。
关键词 感柒根管 尖周病 黑色素类杆菌群
下载PDF
黄芩对产黑色素类杆菌内毒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汤亚玲 谭红 +3 位作者 李继遥 肖晓蓉 朱珠 张静仪 《广东牙病防治》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黄芩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基础理论。方法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对产黑色素类杆菌———牙髓卟啉单胞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 ;采用鲎试验测定低于MIC 4个浓度的黄芩对两种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黄芩对两种... 目的 探讨黄芩在牙髓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基础理论。方法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对产黑色素类杆菌———牙髓卟啉单胞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MIC ;采用鲎试验测定低于MIC 4个浓度的黄芩对两种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黄芩对两种细菌的MIC皆为 1mg/ml;黄芩减少了两种细菌内毒素含量。结论 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内毒素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鲎试剂法 黄芩 黑色素类杆菌 内毒素 BPB 牙髓根尖周病 牙髓卟啉单胞菌
下载PDF
产黑色素类厌氧杆菌质粒DNA的分离提取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毅 肖晓蓉 朱硃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7-68,71,共3页
采用碱解法从 11株产黑色素类厌氧杆菌 ( Black- Pigmented Anarobic Bod,简称 BPAB)中提取其质粒 DNA,其中有 5株有质粒 DNA,其分子量大小不等 ,有的有超螺旋、开环、闭环三种结构 ,有的只有开环一种结构 ,对这几株细菌质粒 DNA的深入... 采用碱解法从 11株产黑色素类厌氧杆菌 ( Black- Pigmented Anarobic Bod,简称 BPAB)中提取其质粒 DNA,其中有 5株有质粒 DNA,其分子量大小不等 ,有的有超螺旋、开环、闭环三种结构 ,有的只有开环一种结构 ,对这几株细菌质粒 DNA的深入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类厌氧杆菌 质粒NDA 提取
下载PDF
根管超声清理器械对产黑色素类杆菌群的体外实验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毅 许丽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28-29,共2页
本研究评价了超声根管清理器材对6株产黑色素类杆菌国际标准菌标菌株的效应。结果表明:经5min的超声处理,细胞数仅减少40~55%,说明单纯超声的物理作用不会使根管内重要厌氧菌数明显减少。
关键词 超声 根管清理 黑色素类杆菌
下载PDF
产黑色素类杆菌蛋白抗原的化学分析
9
作者 潘亚萍 张萍 +1 位作者 肖晓蓉 张蕴惠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8-40,共3页
产黑色素类杆菌是牙周可疑致病菌之一,对这些细菌的抗原分析是防治牙周病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其中5种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的可溶性蛋白抗原进行了较细致的分子水平及化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SDS-PAGE凝胶系统分析5种细菌的主要蛋白区带是... 产黑色素类杆菌是牙周可疑致病菌之一,对这些细菌的抗原分析是防治牙周病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其中5种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的可溶性蛋白抗原进行了较细致的分子水平及化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SDS-PAGE凝胶系统分析5种细菌的主要蛋白区带是一致的,但付带可见明显差异。通过糖蛋白及脂蛋白染色分析细菌可溶性蛋白抗原化学成份,证明部分蛋白是糖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类杆菌 蛋白抗原 化学分析
下载PDF
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免疫学特点研究
10
作者 薛毅 吴宝印 +1 位作者 谭巨莲 许丽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71-72,共2页
本研究测试了8株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免疫血清的特异性,发现所制备的抗血清均不与非类杆菌属的细菌发生反应,而在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间,抗血清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其中躯体类杆菌抗血清特异性相对较强。本文讨论了免疫方式对细... 本研究测试了8株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免疫血清的特异性,发现所制备的抗血清均不与非类杆菌属的细菌发生反应,而在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间,抗血清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其中躯体类杆菌抗血清特异性相对较强。本文讨论了免疫方式对细菌抗体效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类杆菌 免疫特点 口腔细菌 口腔疾病
下载PDF
牙源性脓肿标本中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分离鉴定
11
作者 薛毅 许丽华 史俊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7-8,共2页
本文对44例牙源性脓肿(尖周脓肿24例,牙周脓肿12例,冠周脓肿8例)脓液标本中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其中38例存在产黑菌群,以中间型类杆菌阳性率最高。牙龈类杆菌在牙周脓肿中检出率最高。24例尖... 本文对44例牙源性脓肿(尖周脓肿24例,牙周脓肿12例,冠周脓肿8例)脓液标本中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其中38例存在产黑菌群,以中间型类杆菌阳性率最高。牙龈类杆菌在牙周脓肿中检出率最高。24例尖周脓肿可分离出6株牙髓类杆菌而其它两种牙源性脓肿则无牙髓类杆菌,推测该菌与牙髓尖周感染的病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脓肿 黑色素类 杆菌群
下载PDF
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及其单克隆抗体
12
作者 许丽华 薛毅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53-56,共4页
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及其单克隆抗体许丽华,薛毅综述史俊南审校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已证实:口腔厌氧菌在牙周病、尖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产黑色素类杆菌群意义最大,对此细菌的... 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及其单克隆抗体许丽华,薛毅综述史俊南审校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已证实:口腔厌氧菌在牙周病、尖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产黑色素类杆菌群意义最大,对此细菌的鉴定和分离以及时其寄生特性和致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黑色素类 杆菌群 抗体
下载PDF
产黑色素类杆菌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海霞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541-543,533,共4页
目的:探讨产黑色素类杆菌(BPB)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30个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感染根管内5种BPB的定植情况,单因素分析5种BPB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Pg)、牙髓卟啉单胞菌(Pe... 目的:探讨产黑色素类杆菌(BPB)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30个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感染根管内5种BPB的定植情况,单因素分析5种BPB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牙龈卟啉单胞菌(Pg)、牙髓卟啉单胞菌(Pe)与慢性根尖周炎的疼痛、肿胀呈正相关(OR>2,P<0.05),与叩痛、窦道无相关性;变黑普氏菌(Pn)与慢性根尖周炎的叩痛、肿胀呈正相关(OR>2,P<0.05),与疼痛、窦道无相关性;中间普氏菌(Pi)和产黑普氏菌(Pm)与慢性根尖周炎的疼痛、叩痛、窦道和肿胀均无相关性。结论:Pg、Pe与慢性根尖周炎的疼痛和肿胀密切相关,Pn与叩痛和肿胀密切相关。尚未发现Pi和Pm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类杆菌 慢性根尖周炎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初次根管治疗与根管再治疗中产黑色素类杆菌的检出情况
14
作者 张杰卿 张明 +1 位作者 雷晓丽 谈海霞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3期83-8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根尖周炎初次根管治疗与根管再治疗中产黑色素类杆菌(BPB)进行培养鉴定及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用药及院内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医院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慢性根尖周炎未经治疗的患者(... 目的通过对慢性根尖周炎初次根管治疗与根管再治疗中产黑色素类杆菌(BPB)进行培养鉴定及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用药及院内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医院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慢性根尖周炎未经治疗的患者(初次根管治疗组),以及40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后根尖周再次感染的患者(根管再治疗组),比较两组根管治疗中BPB及粪肠球菌的检出情况及不同临床症状患者的BPB检出情况。结果两组BPB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再治疗组粪肠球菌检出率高于初次根管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再治疗组疼痛肿胀、叩痛、根管内渗出患者的BPB检出率均高于初次根管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窦道形成症状患者的BPB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B在初次感染根管与再感染根管中均有定植,其中,再感染根管中BPB与患牙疼痛肿胀、叩痛、根管内渗出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微生物学 黑色素类杆菌 粪肠球菌
下载PDF
感染根管内产黑色素类杆菌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都婷婷 仇丽鸿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431-434,共4页
产黑色素类杆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优势菌,与自发性疼痛、脓肿、根管内恶臭等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症状关系密切。有效地去除产黑色素类杆菌对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几种临床根管消毒方法对产黑色素类杆菌抑菌作用方... 产黑色素类杆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优势菌,与自发性疼痛、脓肿、根管内恶臭等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症状关系密切。有效地去除产黑色素类杆菌对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几种临床根管消毒方法对产黑色素类杆菌抑菌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类杆菌 感染根管 根管消毒
原文传递
产黑色素类杆菌与牙髓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珅 吕朋君 李桂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234-5235,5246,共3页
目的分析牙髓感染患者患牙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种属以及产黑色素类杆菌与牙髓感染临床症状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牙髓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口腔科就诊的102例牙髓感染患者依临床症状不同分为有症状组95例,无症状组... 目的分析牙髓感染患者患牙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种属以及产黑色素类杆菌与牙髓感染临床症状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牙髓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口腔科就诊的102例牙髓感染患者依临床症状不同分为有症状组95例,无症状组7例,检查并记录所有患者有无患牙疼痛、根尖暗影直径、瘘管和根管内的脓液等临床症状,培养根管中提取的厌氧菌,用多聚酶链反应鉴定产黑色素类杆菌种属。结果有症状组牙髓感染患者,产黑色素类杆菌检出率达80.0%,无症状组检出率仅为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出的137株产黑色素类杆菌中,解糖菌属达5种,总株数占70.1%,而不解糖菌属仅有2种,总株数占29.9%,两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牙痛、局部肿胀、根管内渗液等临床症状的患者,产黑色素杆菌的检出率高于无症状患者(P<0.05);有症状组患者牙髓根管中的总菌量也要显著高于无症状组。结论产黑色素类杆菌与牙髓感染的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尤以其中的解糖杆菌为主,应引起牙髓根管临床中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感染 黑色素类杆菌 临床症状 解糖菌属 不解糖菌属
原文传递
类黑色素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改性漆膜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高仁金 王莉玮 +1 位作者 何志贤 夏建荣 《中国生漆》 2021年第3期48-53,共6页
本文利用盐酸多巴胺制备类黑色素纳米粒子,并采用SEM、FT-IR、UV-vis、XRD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再利用类黑色素纳米粒子改性天然生漆,并对涂膜的常规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含量的类黑色素纳米粒子改性漆膜综合... 本文利用盐酸多巴胺制备类黑色素纳米粒子,并采用SEM、FT-IR、UV-vis、XRD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再利用类黑色素纳米粒子改性天然生漆,并对涂膜的常规机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含量的类黑色素纳米粒子改性漆膜综合机械性能较好,漆膜的固化时间缩短为300min,硬度5H,附着力(百格刀法)为4B,光泽度54.9%,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热稳定性和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黑色素 黑色素纳米粒子 生漆 抗紫外线性能
下载PDF
显示黑色素的改良Masson-Fontana银染色方法(摘要)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长青 于建宪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0-230,共1页
关键词 黑色素类 银染色法 技术改革 Masson-Fontana
下载PDF
PC/类黑色素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飞 张天宇 +2 位作者 李婷 汪洋 东为富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5,共6页
以左旋多巴为单体,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价格低廉的类黑色素纳米粒子,并与聚碳酸酯(PC)复合制备了PC/类黑色素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紫外屏蔽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天然黑色素相比,类黑色素纳米粒子同样具有优异的紫外... 以左旋多巴为单体,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了价格低廉的类黑色素纳米粒子,并与聚碳酸酯(PC)复合制备了PC/类黑色素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紫外屏蔽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天然黑色素相比,类黑色素纳米粒子同样具有优异的紫外吸收效果。添加少量的类黑色素纳米粒子(0. 5%~2%)可大幅度提高薄膜的紫外屏蔽性能,在1%附近薄膜的紫外屏蔽性能和透明性达到最优。同时热失重分析和光老化结果表明,当添加少量(1%)的类黑色素时,薄膜的光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聚碳酸酯 薄膜 紫外屏蔽
下载PDF
类黑色素纳米颗粒联合近红外光照射具有良好的抗卵巢癌作用
20
作者 杨洁容 陈小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81-1688,共8页
目的探讨类黑色素(PDA)纳米的制备、物化表征及其与光热治疗(PTT)/光动力治疗(PDT)协同抗肿瘤效率。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水合粒径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分析PDA纳米的形貌、粒径大小,利用近红外激发光(NIR)探究其光热及光动力性能。将... 目的探讨类黑色素(PDA)纳米的制备、物化表征及其与光热治疗(PTT)/光动力治疗(PDT)协同抗肿瘤效率。方法采用透射电镜(TEM),水合粒径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分析PDA纳米的形貌、粒径大小,利用近红外激发光(NIR)探究其光热及光动力性能。将卵巢癌细胞分别用全培(Control组)、单纯PDA、PDA+NIR(0.7 W/cm2与1.0 W/cm2)进行处理,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毒性试验(CCK-8)、Transwell实验与单侧皮下荷瘤模型评估类黑色素纳米的PTT/PDT协同抗肿瘤作用。结果制备的PDA纳米为-20 mV及100 nm左右的圆球颗粒。在NIR(0.7 W/cm2与1.0 W/cm2)照射下其变化温度值(ΔT)分别约为15℃或30℃,同时可产生大量单线态氧,具有优良的PTT/PDT性能。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组,PDA纳米不会引起卵巢癌细胞活性氧生成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PDA联合NIR照射可诱导卵巢癌细胞内活性氧显著上升以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01);且相比较于低功率NIR(0.7 W/cm2)光照组,高功率NIR(1.0 W/cm2)处理的细胞活性氧水平更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越显著(P<0.01)。CCK8实验表明:相比于空白组,PDA对肿瘤细胞无明显毒性,PDA联合NIR照射对卵巢癌细胞具有显著杀伤作用(P<0.001),且相比较于低功率NIR(0.7 W/cm2)光照组,高功率NIR(1.0 W/cm2)处理的细胞存活率越低(P<0.001)。Transwell实验表明:相比于空白组,PDA不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DA联合NIR照射能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01),且相比较于低功率NIR(0.7 W/cm2)光照组,高功率NIR(1.0 W/cm2)处理的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数目越少(P<0.001)。小鼠单侧皮下荷瘤模型表明:相比于生理盐水组和单独的PDA组,PDA联合NIR照射能发挥显著的体内抗肿瘤作用(P<0.001)。结论类黑色素联合近红外光照射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是卵巢癌治疗的一种潜在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纳米 纳米药物 近红外光照射 卵巢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