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澧县‘红地球’葡萄表面黑色组曲霉种群结构及产毒情况研究
1
作者 页非 黄晓庆 +4 位作者 王忠跃 孔繁芳 陈湘云 杨国顺 张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30,135,共8页
葡萄和葡萄制品面临着真菌毒素的威胁,这些真菌毒素主要来自于黑色组曲霉Aspergillus section Nigri。本研究对采自湖南省澧县‘红地球’葡萄上的黑色组曲霉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种群结构分析,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ltra perfo... 葡萄和葡萄制品面临着真菌毒素的威胁,这些真菌毒素主要来自于黑色组曲霉Aspergillus section Nigri。本研究对采自湖南省澧县‘红地球’葡萄上的黑色组曲霉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种群结构分析,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对12株代表菌株产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和伏马毒素B 2(fumonisin B 2,FB 2)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澧县地区‘红地球’葡萄带菌率为92%。基于钙调素序列,分离得到的131株黑色组曲霉分属于5个种,其中A.aculeatinus为优势种。12株代表菌株均不产生OTA;A.welwitschiae(4/5)及A.niger(2/2)可产生FB 2,平均产毒量分别为3.36 ng/g及741.37 ng/g。上述结果为评估国内葡萄表面黑色组曲霉及其毒素的污染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黑色组曲霉 曲霉毒素(OTA) 伏马毒素B 2(FB 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