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尔维亚·普拉斯:用生命锻造黑色艺术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嘉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0-34,共5页
自白派诗歌应被视作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追求。普拉斯的诗歌不仅仅 与诗人的生活感受有关,更与她低调、黑色的艺术追求有很大的关系,而对后者的 追求最终导致她的自杀身亡。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主 义哲学对... 自白派诗歌应被视作是一种文化和艺术追求。普拉斯的诗歌不仅仅 与诗人的生活感受有关,更与她低调、黑色的艺术追求有很大的关系,而对后者的 追求最终导致她的自杀身亡。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主 义哲学对普拉斯的黑色艺术追求有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斯 自白派 黑色艺术 存在主义
下载PDF
《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艺术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艳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27-28,共2页
本文对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艺术手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小说表面上混乱的结构和语言正是海勒用于制造荒诞概念的独特手段,它抹去了人们应有的理性成分,用散乱重复、顺序颠倒的结构来不断积累... 本文对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艺术手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小说表面上混乱的结构和语言正是海勒用于制造荒诞概念的独特手段,它抹去了人们应有的理性成分,用散乱重复、顺序颠倒的结构来不断积累意义突出和强调荒诞的主题;用极度夸张、矛盾的语言反映出人们在这个失去理性的世界里逻辑丧失感和恐慌感。烘托了荒诞的气氛,正是这些独特的黑色幽默艺术手法使小说在内容、形式和主题上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十二条军规》 黑色幽默艺术 结构 语言 悲喜并置
下载PDF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艺术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6-69,共4页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以质朴清新、富含哲理见长,具有节奏明快、和谐流畅、抒情浓郁的特点。本文从古典与现代、现实与理想两个视角探析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通过透视其口语化的诗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以质朴清新、富含哲理见长,具有节奏明快、和谐流畅、抒情浓郁的特点。本文从古典与现代、现实与理想两个视角探析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通过透视其口语化的诗词运用及传统的象征手法、黑色艺术和荒原意象的袭用,论述了弗罗斯特诗歌中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口语化语言 象征手法 黑色艺术 荒原意象 结合.
下载PDF
《说服的艺术》
4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说服的艺术 哈利·米尔斯 美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黑色艺术 社会心理学 销售策略
下载PDF
黑色维纳斯之旅——论《黑色维纳斯之旅》中的视觉艺术与黑人女性身份建构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卓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2,共8页
美国黑人女诗人罗宾·路易斯的处女诗集《黑色维纳斯之旅》斩获201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取材于版画作品的标题、以视觉艺术品的名字命名的诗歌、以视觉艺术史架构的诗集都表明,这部作品以独特的方式与视觉艺术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国黑人女诗人罗宾·路易斯的处女诗集《黑色维纳斯之旅》斩获201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取材于版画作品的标题、以视觉艺术品的名字命名的诗歌、以视觉艺术史架构的诗集都表明,这部作品以独特的方式与视觉艺术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路易斯把黑人女性的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置于西方视觉艺术品、视觉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三个维度之中加以审视,生动揭示了黑人女性刻板形象生产的元形象——考古发现的史前黑色维纳斯的生成机制、历史沿革和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宾·考斯特·路易斯 黑色维纳斯之旅》视觉艺术 黑人女性 身份建构
原文传递
Jean-Paul Sartre, Europeans, the "Feminine" and the Negritude Poems in the Black Orpheus
6
作者 Nathalie Ny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9期669-680,共12页
The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Negro poetry" from the Negritude mov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artre as featured in Black Orpheus (1976).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Sartre, the author looks at the Black/... The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Negro poetry" from the Negritude mov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artre as featured in Black Orpheus (1976). Following the analysis of Sartre, the author looks at the Black/White binary and it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which is based on the dominance of Europeans over Blacks. Then the author examines how Blacks have attempted to subvert this binary through alternative political stands, such as the practice of anti-racism, and innovative cultural art and literary forms, such as the Negritude movement. Like Sartre, the author focuses on "Negro poetry" and examines its limits and the challenges it put forth against the White supremacist elements in White dominant culture.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while "Negro poetry" reflects a step forward in the anti-racist development of Black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it is a limiting method of approach that does not subvert enough White dominant culture. This position enables the author to argue that, for example, the essentialist, racist, and gender--and sex--biases within the representations and images of the "feminine" and Black women are not sufficiently critically re-represented in "Negro poetry" of the Negritude movement. The method of this approach is (1) to look at Sartre's writing in Black Orpheus, (2) to include the secondary literature of this text within my analysis, (3) to examine sections of "Negro poetry" as featured in Black Orpheus, and (4) to critically access the racial, sex, and gender dimensions of "Negro poetry" as they relate to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men or artists of the Negritude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ropeans/Whites BLACKS COLONIALISM race ANTI-RACISM gender negritude "feminine"
下载PDF
伦敦的春天每一件事都和色彩有关!
7
作者 Simon Wang 《纺织信息周刊》 2005年第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时装周 设计风格 个性化 田园生活 高级女装 流行风 现代艺术 英国式 黑色艺术 传统服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