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鲪仔、稚、幼鱼生长、发育与成活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立明 姜海滨 +1 位作者 王茂剑 杜荣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1,共7页
在人工池养条件下,根据2批黑鲪实验鱼苗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变化,将其早期发育阶段划分为A~P共16个阶段。黑鲪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系统要发生胃的分化、肠管的折叠、肝脏的形变和幽门垂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等显著变化,其中稚鱼期的J~... 在人工池养条件下,根据2批黑鲪实验鱼苗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变化,将其早期发育阶段划分为A~P共16个阶段。黑鲪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系统要发生胃的分化、肠管的折叠、肝脏的形变和幽门垂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等显著变化,其中稚鱼期的J~O阶段是消化系统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2批鱼苗的生长速度均表现为逐渐加快,且全长生长均可拟合为3段直线,出现2个生长转折点:第一批苗第一个生长转折点在15~17d(多数为G阶段仔鱼,全长(8.07±0.63)~(8.44±0.66)mm);第二个生长转折点在49~51d(多数为O阶段稚鱼,全长(20.27±2.15)~(2l.13±2.17)mm)。第二批苗的2个生长转折点分别发生于14~16d(多数为G阶段仔鱼,全长(8.19±0.73)~(8.80±1.01)mm)和38~40d(多数为O阶段稚鱼,全长(21.18±2.49)~(22.77±2.83)mm)。对仔、稚、幼鱼成活率变化研究表明,黑鲪早期发育阶段存在4个临界期("危险期"):A~B阶段、D~F阶段、L~M阶段和N~O阶段,以L~M阶段鱼苗死亡率最高,而且临界期和鱼苗的形态变化、器官分化密切相关。黑鲪早期发育的阶段划分、生长转折点和临界期的确立,丰富了其早期生物学的内容,对苗种培育措施的实施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 生活史早期 生长 发育 成活率 临界期
下载PDF
黑鲪早期发育与摄食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静 薛美岩 +2 位作者 姜海滨 杜荣斌 刘丽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5,共8页
对黑鲪Sebastes schlegelii早期发育及摄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5.4~16.0℃、盐度30~32、pH8.4的培养条件下,黑鲪初产仔鱼全长为6.07±0.25mm,腹部有残存的卵黄囊;1日龄仔鱼全长为6.21±0.31mm,大部分仔鱼进入摄食期... 对黑鲪Sebastes schlegelii早期发育及摄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5.4~16.0℃、盐度30~32、pH8.4的培养条件下,黑鲪初产仔鱼全长为6.07±0.25mm,腹部有残存的卵黄囊;1日龄仔鱼全长为6.21±0.31mm,大部分仔鱼进入摄食期,开口饵料为经小球藻强化过的褶皱臂尾轮虫;20日龄仔鱼全长为8.81±0.40mm,开始增投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仔鱼进入快速生长期。依照TL=aD3+bD2+cD+d方程式,对仔鱼个体的全长与日龄进行回归,得到其生长模型为:TL(mm)=0.0096D2-0.0415D+6.7503(R2=0.9877)。仔鱼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PNR)发生在产出后第4天(3日龄),不可逆转饥饿期的时间为2d。黑鲪仔稚鱼在24h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摄食。1日龄仔鱼的摄食高峰出现在8:00,5日龄仔鱼摄食高峰则出现在16:00,12日龄仔鱼的摄食强度在12:00达到最大,相应的摄食率高峰出现在16:00,19日龄仔鱼在12:00~0:00出现摄食率高峰,24日龄稚鱼的摄食强度在12:00达到最大,30日龄稚鱼的摄食高峰出现在12:00~16:00,且16:00的峰值明显高于12:00,24h内摄食率达到100%。结果表明,黑鲪仔稚鱼无明显的摄食节律,属于全天摄食型,摄食高峰出现在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 早期发育 不可逆转点 摄食节律
下载PDF
黑鲪(Sebastes schtegeli)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丽娟 任利华 +5 位作者 姜向阳 宋秀凯 刘爱英 杜荣斌 张静 姜海滨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9-483,共5页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分别取自青岛、日照、荣成、长岛的野生黑鲪及荣成黑鲪人工繁育的F1代共5个群体的等位酶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的5个群体13种等位酶的25个基因座位中,多态位点比例(P)为36.0%—20.8%...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分别取自青岛、日照、荣成、长岛的野生黑鲪及荣成黑鲪人工繁育的F1代共5个群体的等位酶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的5个群体13种等位酶的25个基因座位中,多态位点比例(P)为36.0%—20.8%,平均每个位点的预期杂合度(He)为0.076—0.036,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Ho)为0.063—0.040,证明所选5个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5个群体之间遗传距离(D)为0.024—0.001,根据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5个群体聚类次序与亲缘关系和地理位置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长岛群体与其它四个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0.024—0.020),达到居群间差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酶 黑鲪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黑鲪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立明 杜荣斌 +1 位作者 孙颖民 姜海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Houttuyn)]野生亲鱼进行了两次工厂化育苗实验。第一次布放仔鱼38.9×104尾,经过56~60 d的培育,共育成全长30.7~32.7 mm的鱼苗2.9×104尾,平均成活率7.5%;第二次布放仔鱼101.7×104尾,经... 采用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Houttuyn)]野生亲鱼进行了两次工厂化育苗实验。第一次布放仔鱼38.9×104尾,经过56~60 d的培育,共育成全长30.7~32.7 mm的鱼苗2.9×104尾,平均成活率7.5%;第二次布放仔鱼101.7×104尾,经过46~51 d培育,鱼苗全长30.2~35.7mm。项目验收时,鱼苗平均全长45.7mm,平均体质量1.53g,共出苗约32.1×104尾,单位水体出苗量1 529尾/m3,平均成活率31.6%,最高成活率52.1%。实验中研究了黑鲪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与摄食变化,提出了苗种培育阶段的4个"危险期",并探讨了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 (Houttuyn)] 苗种培育 关键技术
下载PDF
黑鲪幼鱼趋流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张硕 陈勇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7,共6页
在垂直循环回流水槽中对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幼鱼个体的趋流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测定黑鲪幼鱼个体的感应流速为0.10~0.15 m/s,喜爱流速为0.20~0.45 m/s,极限流速为0.6~0.7 m/s.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流速与体长的关系进行了... 在垂直循环回流水槽中对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幼鱼个体的趋流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测定黑鲪幼鱼个体的感应流速为0.10~0.15 m/s,喜爱流速为0.20~0.45 m/s,极限流速为0.6~0.7 m/s.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流速与体长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应用t检验的方法对相关性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t喜爱流速=31.06>t0.01(23)=2.81;t极限流速=47.71>t0.01(23)=2.81,因此,可以认为喜爱流速和极限流速与体长的相关关系是极显著的.为从触觉角度和鱼类的趋性对黑鲪的聚礁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 人工鱼礁 集鱼效果 鱼类行为 趋流性
下载PDF
磺胺二甲嘧啶在黑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残留消除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孙玉增 张世娟 +4 位作者 秦华伟 刘慧慧 邢红艳 徐英江 高继庆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14±1)℃水温条件下,对黑鲪单次口灌100 mg/kg体重的磺胺二甲嘧啶,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20±2)℃水温条件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磺胺类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推荐剂量对黑鮶连续5天口灌给予磺胺二甲嘧... 在(14±1)℃水温条件下,对黑鲪单次口灌100 mg/kg体重的磺胺二甲嘧啶,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20±2)℃水温条件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磺胺类药物水产养殖使用规范》推荐剂量对黑鮶连续5天口灌给予磺胺二甲嘧啶,研究其在黑鮶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血浆、肌肉和肝脏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DAS2.0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磺胺二甲嘧啶在黑鲪血浆、肌肉和肝脏中均符合一室模型,肝脏、血液和肌肉中药物达峰时间分别为6 h,8 h和10 h;峰值浓度分别为26.45μg/g、25.57μg/g和31.15μg/g;连续多次给药后,黑鮶血液、肌肉、肝脏中药物浓度分别在给药后12d、14d、15d后小于最大残留限量要求(0.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 磺胺二甲嘧啶 药代动力学 残留
下载PDF
磺胺甲噁唑在黑鲪肌肉中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任利强 王茂剑 +2 位作者 宫向红 孙玉增 张长坤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在13℃条件下,采用单剂量灌服的方法给黑鲪100mg/kg体重的磺胺甲噁唑(SMZ),以HPLC法测定黑鲪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用DAS2.0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药时数据,结果表明:在13℃条件下,黑鲪单次灌服SMZ的药动学房室模型符合无时滞的二房室... 在13℃条件下,采用单剂量灌服的方法给黑鲪100mg/kg体重的磺胺甲噁唑(SMZ),以HPLC法测定黑鲪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用DAS2.0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药时数据,结果表明:在13℃条件下,黑鲪单次灌服SMZ的药动学房室模型符合无时滞的二房室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为5.947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882h,达峰时间Tmax为8h,峰值Cmax为40.880μg/g。经过71d的代谢,肌肉中的药物含量下降到无公害食品中所规定的<0.1mg/kg鱼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 磺胺甲噁唑 药物代谢动力学 残留
下载PDF
温度对黑鮶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耀 郑冰 +1 位作者 张波 唐启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96-201,共6页
关键词 能量收支 温度
下载PDF
恩诺沙星在黑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佳蔚 刘慧慧 +3 位作者 于召强 邓旭修 邹荣婕 孙玉增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年第1期52-57,共6页
研究了单剂量灌服给药方式下,黑鲪肌肉和血液中恩诺沙星(EF)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F)的代谢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18℃条件下,黑鲪单次灌服剂量20mg.kg-1EF后,其肌肉和血液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房室模型符合二房室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 研究了单剂量灌服给药方式下,黑鲪肌肉和血液中恩诺沙星(EF)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F)的代谢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18℃条件下,黑鲪单次灌服剂量20mg.kg-1EF后,其肌肉和血液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房室模型符合二房室模型,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2.015和2.173h,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3.267和2.908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1.416和23.675h,达峰时间Tmax均为4h,峰值分别为10.250和2.765μg.mL-1。代谢物环丙沙星在黑鲪肌肉和血液中符合一房室模型,一级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422和0.501h-1,一级消除速率常数K分别为2.568和0.028h-1,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1.644和1.384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2.734和1.927h,达峰时间分别为4和6h,峰值分别为0.496和0.030μg.mL-1。建议18℃条件下休药期大于3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 恩诺沙星 药物代谢动力学 残留
下载PDF
密度对黑鲪生长及能量分配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波 唐启升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 2 1℃条件下 ,研究了密度对黑生长及能量分配模式的影响。黑在密度为 5 kg/m3和 8kg/m3下的能量收支模型分别为 :1 0 0 A=3 0 .3 7R+69.63 G和 1 0 0 A=48.89R+5 1 .1 3 G。结果表明 ,黑在低密度条件下摄入的食物能量比在高密... 在 2 1℃条件下 ,研究了密度对黑生长及能量分配模式的影响。黑在密度为 5 kg/m3和 8kg/m3下的能量收支模型分别为 :1 0 0 A=3 0 .3 7R+69.63 G和 1 0 0 A=48.89R+5 1 .1 3 G。结果表明 ,黑在低密度条件下摄入的食物能量比在高密度条件下更多地分配到生长上。但黑高密度组的湿重、能量摄食率分别比低密度组的高 40 .78%和 3 9.48% ,湿重、能量特定生长率分别高 46.40 %和1 7.2 3 % ,由此可见 ,在本实验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黑鲪 生长率 能量分配模式
下载PDF
黑鲪养殖技术之一 黑鲪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海岩 王世党 +1 位作者 宋宗岩 侯洪建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黑鲪 网箱养殖技术 海区选择 网箱制度 鱼种采集 鱼种放养 饲料投喂
下载PDF
黑鮶的人工育苗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蝉馨 《水产科学》 CAS 1988年第1期22-24,共3页
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是一种冷温性鱼类,无长距离洄游,卵胎生,4-6月产仔,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和鄂霍次克海南部.1967年前后日本开始从事黑鲪人工育苗的研究,至今育苗技术基本解决,已有许多报... 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是一种冷温性鱼类,无长距离洄游,卵胎生,4-6月产仔,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和鄂霍次克海南部.1967年前后日本开始从事黑鲪人工育苗的研究,至今育苗技术基本解决,已有许多报道,现在每年育苗一百余万尾,主要用于放流增殖、国内对此研究做得不多,196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从事试验研究,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 人工育苗 放流增殖 产仔 育苗技术 分布 鱼类 胎生 洄游 渤海
下载PDF
黑鲪亲鱼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凡光 王志刚 +2 位作者 吴志宏 张育 聂爱宏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9,共2页
黑鲪(Sebastodes fuscences)又称"许氏平鲉"、"黑寨"、"黑石鲈",属鲉形目、鲉亚目、鲉科、平鲉亚科、平鲉属,为卵胎生鱼类。其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国外见于朝鲜、日本及鄂霍次克海南部。黑鲪属于广温性、近礁栖性鱼... 黑鲪(Sebastodes fuscences)又称"许氏平鲉"、"黑寨"、"黑石鲈",属鲉形目、鲉亚目、鲉科、平鲉亚科、平鲉属,为卵胎生鱼类。其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国外见于朝鲜、日本及鄂霍次克海南部。黑鲪属于广温性、近礁栖性鱼类,营半定居式生活。较耐低温,适宜生长水温8~25℃,14~22℃时生长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技术 黑鲪 亲鱼 生长水温 鄂霍次克海 许氏平鲉 卵胎生 耐低温
下载PDF
四种方形鱼礁对黑鲪和大陇六线鱼的集鱼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德斌 栾凯 +5 位作者 刘克奉 陈卫 刘皓 姚新华 汪志清 陈广春 《河北渔业》 2019年第8期1-4,共4页
为了解不同构型的人工鱼礁对鱼苗的聚集效果,利用室内装置,在静水和流水条件下,研究了大窗箱型、大小窗箱型、“卍”字型和双层增殖型四种方形人工鱼礁及其不同组合对于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和黒鲪(Sebastes schlegelii)的聚... 为了解不同构型的人工鱼礁对鱼苗的聚集效果,利用室内装置,在静水和流水条件下,研究了大窗箱型、大小窗箱型、“卍”字型和双层增殖型四种方形人工鱼礁及其不同组合对于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和黒鲪(Sebastes schlegelii)的聚集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水条件下,大小窗箱型对黑鲪的诱集指数最高,为0.74,双层增殖型对大泷六线鱼的诱集指数达0.8;而在流水条件下,大小窗箱型和双层增殖型诱集指数均大于0.6。在实验的四种礁型中,上述两种礁型的诱鱼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集鱼效果 黑鲪(Sebastes schlegelii) 大陇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下载PDF
黑鲪养殖技术之二 黑鲪人工育苗技术
15
作者 郑春波 于诗群 +2 位作者 王世党 王同永 姜启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黑鲪 人工育苗技术 亲鱼来源 亲鱼暂养 仔鱼获得 苗种培育 水质管理
下载PDF
从患病黑鲪分离病原菌HV0811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鹏 战文斌 绳秀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4,共7页
从症状为渍疡瞎眼的养殖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病灶处分离到3株优势菌HV0811、PT0811和JH0811,以肌肉注射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V0811为致病菌,其对黑鳕的半致死浓度为7.15×10^5CFu/尾。通过对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生... 从症状为渍疡瞎眼的养殖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病灶处分离到3株优势菌HV0811、PT0811和JH0811,以肌肉注射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V0811为致病菌,其对黑鳕的半致死浓度为7.15×10^5CFu/尾。通过对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分析表明:菌株HV0811为革兰氏阴性菌,极生单鞭毛,短杆状,直径1~3mm,需Na+生长,低于4℃、高于42℃不生长。基于16SrRNA和HSP60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HV0811分别与哈维氏弧菌(AY750578和AY332571)相类聚,其中16SrRNA基因序列与哈维氏弧菌(AY750578)聚合置信度较低,仅有10%,不能有效地确定该种;HSP60基因序列与哈维氏弧菌(AY332571)聚合为一个分支的置信度达100%。综合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及HSP60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HV0811为哈维氏弧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哈维氏弧菌(HV0811)对庆大霉素、新霉素、氟哌酸等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 溃疡 瞎眼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16S RRNA基因 HSP60基因
下载PDF
黑鲪半同胞家系选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海滨 马海涛 +5 位作者 刘丽娟 周文江 贾超峰 史学营 赵中华 杜荣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75,共6页
为培育优良的黑鲪(Sebastes schlegeli)养殖新品种,作者于2005-2007年以采捕于荣成、日照、青岛和长岛的4个黑鲪野生地理群体及2006年荣成群体选育的F1代为亲本,采用杂交选育和半同胞家系选育的方法,从2009年到2011年成功构建了6个杂... 为培育优良的黑鲪(Sebastes schlegeli)养殖新品种,作者于2005-2007年以采捕于荣成、日照、青岛和长岛的4个黑鲪野生地理群体及2006年荣成群体选育的F1代为亲本,采用杂交选育和半同胞家系选育的方法,从2009年到2011年成功构建了6个杂交群体和41个半同胞家系。采用比较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其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个选育群体和半同胞家系间体重差异较大,体长变化较小。综合筛选获得2个优良杂交群体和10个优良半同胞家系: RCF1、WCF1为2009年最优杂交群体, CC2、QQ1、QC1、CC1为2010年最优半同胞家系,2RZ1、F27、F29、F28、F26、F23为2011年最优半同胞家系。当以种源(即杂交亲本)为单位时, RC、WC为2009年最优种源; QQ、CC为2010年最优种源;2RZ、F1为2011年最优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鲪(Sebastes schlegeli) 杂交 半同胞家系 选育
下载PDF
黑鲪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栾凯 《河北渔业》 2016年第2期39-41,共3页
研究了黑鲪亲鱼的选择、运输、暂养,苗种培育的适宜环境、饵料选择、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一套繁育流程。在240m^3育苗水体中,最终培育出3cm黑鲪鱼苗43.7万尾,成活率22.7%。
关键词 黑鲪 亲鱼 苗种培育 饵料
下载PDF
黑鲪鱼海水工厂化养殖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岩岩 张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9期78-,共1页
由于黑鮶鱼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肌间刺少,肉白味道鲜美倍受人们喜爱。通过对该鱼海水工厂化养殖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品种值得推广。
关键词 鮶鱼 海水 工厂化 养殖 试验
下载PDF
黑鲪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豪 刘晓亮 +3 位作者 权恒 王振洋 胡佳平 高滨 《科学养鱼》 2018年第5期47-47,共1页
黑鲪俗称黑石鲈,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近岸的一个温暖鱼种,其肉质鲜美,有较好的销路。目前,北方以网箱养殖模式为主,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流畅通的半封闭海湾打木橛固定网箱进行养殖。但是这种养殖模式存在诸多缺点:水质无法保证,若... 黑鲪俗称黑石鲈,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近岸的一个温暖鱼种,其肉质鲜美,有较好的销路。目前,北方以网箱养殖模式为主,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流畅通的半封闭海湾打木橛固定网箱进行养殖。但是这种养殖模式存在诸多缺点:水质无法保证,若有污染物流入海区无应对措施;受海区水温限制;受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影响无法控制;投喂量不好把握,饵料系数高,造成浪费并污染海区.封闭循环水养殖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黑鲪的封闭循环水养殖进行了整理总结,以供大家养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养殖技术 半封闭 黑鲪 养殖模式 西北太平洋 病原微生物 无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