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茶1号试制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品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强 张小琴 +4 位作者 罗金龙 杨肖委 刘晓霞 周良书 郑文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17-125,共9页
【目的】探明黔茶1号制成红茶、绿茶和黄茶的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为黔茶1号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感官审评、理化成分测定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茶样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进... 【目的】探明黔茶1号制成红茶、绿茶和黄茶的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为黔茶1号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感官审评、理化成分测定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茶样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多元统计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进行判别。【结果】感官品质得分依次为绿茶(93.18分)>红茶(92.57分)>黄茶(92.29分);水浸出物含量依次为黄茶(46.60%)>绿茶(45.40%)>红茶(40.00%),氨基酸含量依次为红茶(3.81%)>黄茶(3.53%)>绿茶(3.36%),茶多酚含量依次为绿茶(17.85%)>黄茶(17.77%)>红茶(12.37%);绿茶和黄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是红茶的21.47倍和21.00倍,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是红茶的4.68倍和4.64倍。鉴定出香气成分50种,其中,红茶45种、绿茶28种和黄茶30种,共有香气成分23种,包括6-甲基-5-庚烯-2-酮、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戊醛、己醛及庚醛等;对50种香气成分进行PLS-DA模型和HCA聚类分析,筛选出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大于1.00的特征香气成分25种,包括己醛、(Z)-3-己烯-1-醇、α-荜澄茄油烯、氧化芳樟醇、柠檬烯、3-甲基丁醛及反式-菖蒲烯等,PLS-DA的得分图和HCA聚类图结果一致,绿茶和黄茶较近,红茶则较远,此特征香气成分可用于黔茶1号红茶、绿茶和黄茶的判别区分。【结论】黔茶1号适宜加工红茶、绿茶和黄茶,且加工绿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1号 绿 化学成分 感官品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黔茶历史文化资源浅探
2
作者 刘庭玉 杨佳京 曾丽容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5期125-127,共3页
在我国历史上,早已经有了茶叶的记载,小小的茶叶,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贵州的茶叶发展同样受到了重视,但是关于茶叶历史文化资源的分析还不够系统,本文从茶树的起源,文献中的黔茶和贵州各地县志中关于茶叶的文献介绍,具体分析... 在我国历史上,早已经有了茶叶的记载,小小的茶叶,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贵州的茶叶发展同样受到了重视,但是关于茶叶历史文化资源的分析还不够系统,本文从茶树的起源,文献中的黔茶和贵州各地县志中关于茶叶的文献介绍,具体分析了黔茶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作用,为我们了解黔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 文化资源 县志
下载PDF
黔茶1号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的动态变化
3
作者 张拓 杨婷 +3 位作者 戴宇樵 李琴 刘忠英 潘科 《农技服务》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分析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探究主要呈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碾茶加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黔茶1号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碾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碾茶加工阶... 分析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探究主要呈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碾茶加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黔茶1号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制成碾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碾茶加工中氨基酸及儿茶素组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碾茶加工阶段分别检测出18种氨基酸组分,6种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在加工过程中呈波动趋势,总量逐步下降,杀青阶段变化最为显著;呈味氨基酸含量整体下降,鲜、甜、苦味氨基酸在杀青阶段降幅分别为51%、54%、61%,说明呈味氨基酸对工艺的温度敏感性存在差异;儿茶素组分含量在加工中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表儿茶素含量下降最显著;呈苦涩味的儿茶素在摊青及杀青阶段显著下降,尤以杀青阶段降幅较大。以黔茶1号为原料加工碾茶,摊青可有效降低碾茶的苦涩味,杀青会大幅降低氨基酸含量及儿茶素含量,进一步降低苦涩而显鲜爽,干燥阶段是固定已形成的良好品质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1号 氨基酸 叶加工
下载PDF
化肥减施对‘黔茶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声传 龙毅 +3 位作者 林开勤 李燕 陈正武 周玉锋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6期60-64,共5页
为开展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比较分析不施肥(CK)、基肥(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撒施(T1)、基肥(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沟施(T2)(化肥减施量21.8%)、基肥(金正大控释肥+油饼)+追肥+沟施(T3)(化肥减施量43.5%)、基肥(恩泰克... 为开展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比较分析不施肥(CK)、基肥(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撒施(T1)、基肥(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沟施(T2)(化肥减施量21.8%)、基肥(金正大控释肥+油饼)+追肥+沟施(T3)(化肥减施量43.5%)、基肥(恩泰克复合肥+油饼)+追肥+沟施(T4)(化肥减施量44.8%)对‘黔茶1号’春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K、T1、T2、T3、T4之间产量和品质差异显著,CK的效果最差;T2、T3、T4的产量分别较T1增产6.9%、21.1%、15.1%;T3、T4与T1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一定范围内,化肥减施量与春茶产量、发芽密度、百芽重和咖啡碱含量呈高度负相关,与茶多酚含量中度负相关,与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低度正相关,与酚氨比低度负相关。茶园肥料沟施效果好于撒施,新型肥料与有机肥搭配施用,减施增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1号’ 控释肥 减施增效 恩泰克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视角的黔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罗以洪 陈涛 谢孝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文章在分析黔茶主要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黔茶产业转型升级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挖文化内涵提高品牌软实力,夯实茶文化基础设施,构建有竞争力的黔...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但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文章在分析黔茶主要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黔茶产业转型升级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挖文化内涵提高品牌软实力,夯实茶文化基础设施,构建有竞争力的黔茶文化体系,加大黔茶文化产品开发力度,培育茶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等政策建议,以期促进黔茶产业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产业 文化产业 转型升级 路径研究
下载PDF
HS-SPME/GC-MS法分析黔茶新品种绿茶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6
作者 龚雪 刘忠英 +4 位作者 李燕 姜艳艳 尹荣秀 杨春 陈正武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69-72,75,共5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黔茶新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黔茶8号绿茶(Q8G)、黔茶1号绿茶(Q1G)及福鼎大白茶绿茶(FDG)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3种绿茶样品中共检测到105种香气物质,其中(E)-4,8-二甲基-1,3,7...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黔茶新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黔茶8号绿茶(Q8G)、黔茶1号绿茶(Q1G)及福鼎大白茶绿茶(FDG)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3种绿茶样品中共检测到105种香气物质,其中(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吲哚、己酸叶醇酯、顺-茉莉酮、戊醛、庚醛、6-甲基-5-庚烯-2-酮、苯乙烯和香叶醇这9种物质在FDG、Q1G和Q8G中存在极显著性差异;Q8G绿茶样品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醇类(37.2%)、含硫化合物(26.3%)、萜烯烃类(11.4%)和酯类(11.1%),Q1G绿茶样品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醇类(37.3%)、含硫化合物(19.5%)、醛类(12.1%)和酯类(10.9%),FDG绿茶样品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醇类(24.8%)、酯类(16.1%)、萜烯烃类(16.0%)和含硫化合物(14.1%);依据保留时间将挥发性物质分为低沸点和中高沸点2大类,Q8G和Q1G以低沸点物质为主,含量分别为74.7%和76.9%,FDG以中高沸点物质为主,含量达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 黔茶1号 黔茶8号 挥发性香气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互联网众筹视角下黔茶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涛 罗以洪 龙卫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11-119,共9页
"黔茶如何出山"已成为黔茶产业当前进一步做强做大的重要课题。采用"黔茶众筹"的市场拓展模式是解决"黔茶出山"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具体提出了"古茶树众筹"和"茶基地众筹"以及&qu... "黔茶如何出山"已成为黔茶产业当前进一步做强做大的重要课题。采用"黔茶众筹"的市场拓展模式是解决"黔茶出山"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具体提出了"古茶树众筹"和"茶基地众筹"以及"中介组织参与型"的"黔茶众筹"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了"黔茶安全实时视频溯源与销售平台",并构思以二维码导入实时播放技术,实现可视化的茶生产与销售,增强消费体验。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众筹 可视化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娟 郭燕 +2 位作者 杨春 乔大河 陈正武 《中国茶叶》 2020年第5期21-23,共3页
黔茶8号是以在昆明中叶群体种茶园中发现的优异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绿茶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和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春季发芽早,比福鼎大白茶提早5~8 d,芽叶肥壮,分枝密,产量与福鼎大白茶相当;内含成分丰富,春... 黔茶8号是以在昆明中叶群体种茶园中发现的优异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绿茶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和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春季发芽早,比福鼎大白茶提早5~8 d,芽叶肥壮,分枝密,产量与福鼎大白茶相当;内含成分丰富,春季一芽二叶蒸青样含水浸出物43.8%,茶多酚16.7%,咖啡碱3.4%,游离氨基酸4.9%,酚氨比较福鼎大白茶低;适制显毫类绿茶,制茶品质优良,香气高有花香。抗性较强,适合在贵州、湖北、广东、广西及相似地区栽培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黔茶8号
下载PDF
大数据与茶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以黔茶为例
9
作者 陈涛 杨春明 罗以洪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30期38-41,共4页
发展大数据是贵州经济发展战略性部署,黔茶产业是贵州传统产业中支柱产业。研究大数据如何推动推动黔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价值。分析认为,大数据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备、推动茶叶种植与加工环节、流通环节、... 发展大数据是贵州经济发展战略性部署,黔茶产业是贵州传统产业中支柱产业。研究大数据如何推动推动黔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价值。分析认为,大数据与茶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备、推动茶叶种植与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市场建设环节等方面大数据应用力度不够、以及人才缺乏问题。为此,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大数据赋能传统茶产业,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产业 大数据 转型升级
下载PDF
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的选育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正武 王家伦 刘红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5期20-21,共2页
以昆明中叶种群体茶园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特早生、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品比试验表明,黔茶8号其春季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对照)提早5 d以上;适制绿茶,产量与品质略超过福鼎大白茶;茶多酚比福鼎大白茶低25.8%... 以昆明中叶种群体茶园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特早生、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品比试验表明,黔茶8号其春季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对照)提早5 d以上;适制绿茶,产量与品质略超过福鼎大白茶;茶多酚比福鼎大白茶低25.8%,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0.8%;黔茶8号抗旱性略低于福鼎大白茶,抗病虫力与对照相当。该品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黔茶8号 品质 产量 抗逆性
下载PDF
优良茶树品种‘黔茶1号’试制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子平 梁光志 +5 位作者 莫小燕 阳景阳 刘汉焱 罗莲凤 冯红钰 徐冬英 《中国热带农业》 2018年第6期53-54,共2页
利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种植的茶树良种‘黔茶1号’分别试制绿茶、红茶和白茶3个产品。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广西龙州茶区气候条件下适合加工绿茶、红茶及白茶等产品,且生产出的茶叶产品在香气上都具备着浓郁的毫香,滋味甘甜... 利用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种植的茶树良种‘黔茶1号’分别试制绿茶、红茶和白茶3个产品。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广西龙州茶区气候条件下适合加工绿茶、红茶及白茶等产品,且生产出的茶叶产品在香气上都具备着浓郁的毫香,滋味甘甜滑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1号 试制 绿
下载PDF
黔茶贸易考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庆芳 《农业考古》 2017年第2期129-132,共4页
贵州是茶的重要原产地。在贵州茶跨越发展的今天,如何将贵州茶推向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力求从历史的角度弄清这些问题,为打开贵州茶畅销渠道提供重要的启示,从而推动贵州茶进一步向前发展。
关键词 黔茶贸易 销路问题 考略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探析——基于黔茶金三角地区茶园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妮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3期52-54,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此背景下,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茶旅产业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有效模式,对传统茶园转型...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此背景下,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茶旅产业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有效模式,对传统茶园转型升级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黔茶金三角”地区代表性茶园湄潭永兴茶海、湄潭象山茶博园、凤岗茶海之心、铜仁思南张家寨、都匀高寨茶场和贵定云雾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在产业融合理论指导下,剖析该地区茶产业与旅游开发现状,提出旅游景点模式传统化、产业发展不协调、配套设施滞后、旅游服务意识局限等制约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最后,从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提升茶文化内涵、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多元化旅游活动项目等方面,提出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融合 黔茶金三角
下载PDF
黔茶品牌建设路径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萍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期109-110,共2页
贵州茶叶行业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出口或销售的茶叶只能由茶叶原料组成,茶叶市场难以开拓。为了推动贵州茶叶市场的发展,亟需打造黔茶系列品牌,建设独特的品牌形象。基于此,就黔茶品牌进行SWOT分析,提出黔茶品牌发展策略,并就... 贵州茶叶行业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出口或销售的茶叶只能由茶叶原料组成,茶叶市场难以开拓。为了推动贵州茶叶市场的发展,亟需打造黔茶系列品牌,建设独特的品牌形象。基于此,就黔茶品牌进行SWOT分析,提出黔茶品牌发展策略,并就黔茶品牌建设路径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 品牌建设 路径
下载PDF
“黔茶1号”夏秋季原料制作“贵安”红茶技术
15
作者 孔继林 《基层农技推广》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具有海拔高、纬度低、空气优、降水充沛和光照充足等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以安顺市平坝区羊昌布依族苗族乡龙海村种植的“黔茶1号”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法研制“贵安”红茶,并利用“黔茶1号”茶...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具有海拔高、纬度低、空气优、降水充沛和光照充足等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以安顺市平坝区羊昌布依族苗族乡龙海村种植的“黔茶1号”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法研制“贵安”红茶,并利用“黔茶1号”茶青进行夏秋季茶产品开发,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摊青(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干燥—提香的工艺试制红茶。结果表明,采用科学化、数据化及经验化的方法制茶,所制红茶汤色红亮,滋味甜爽醇厚,香气为红薯香带花果香,品质优越。通过加工试验总结工艺参数,优化制作工艺,提升加工技术水平,提高茶园产值,夏秋季的黔茶得到了开发利用,提高了红茶价值,为平坝区红茶加工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坝区 黔茶1号” 原料 工艺 “贵安”红
原文传递
‘黔茶1号’鲜叶挥发性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分析
16
作者 马驰宇 方仕茂 +5 位作者 姚键梅 刘惠芳 刘垚果 雷志伟 杨文 陈瑶 《贵茶》 2023年第1期42-53,共12页
为探明‘黔茶1号’鲜叶挥发性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分析其挥发物质积累规律。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黔茶1号’1~3月一芽二叶鲜叶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6次检出化合物中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醛类、烃类、酮类... 为探明‘黔茶1号’鲜叶挥发性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分析其挥发物质积累规律。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黔茶1号’1~3月一芽二叶鲜叶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6次检出化合物中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醛类、烃类、酮类及其他类挥发物共计189种,在不同时间均被检出的化合物52种。其中醇类占比最高达到50.79%~72.69%,酯类占比7.33%~31.77%、醛类占比4.02%~12.19%、烃类占比2.34%~10.12%、酮类及其他类占比0.65%~1.70%,从时间上来看,醇类物质含量在逐渐下降,其他挥发物质的含量在逐渐上升,从温度变化上看,温度升高后,各类物质种类增多,相对含量也在增加。芳樟醇、香叶醇、反-氧化芳樟醇、1-辛醇、顺-氧化芳樟醇、橙花醇、苯甲醇、苯乙醇、α-松油醇、柠檬醛为‘黔茶1号’挥发性成分6次检测中含量较高的物质,通过分析‘黔茶1号’鲜叶挥发物组分,对进一步研究茶树挥发物积累规律、响应病虫害及非生物因子胁迫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1号 鲜叶 挥发物质 芳樟醇 水杨酸甲酯 香叶醇
原文传递
基于SWOT-AHP视阈下黔茶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战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敏 刘亚兵 +3 位作者 陈娟 李燕 王家伦 胡伊然 《贵茶》 2022年第1期58-65,共8页
为科学地制定黔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合理开发与利用黔茶文化旅游资源,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茶产业结构。本文借助SWOT-AHP方法,分析黔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劣势,外部机会与挑战,得出黔茶文化旅游宜采用开拓型发展战略... 为科学地制定黔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合理开发与利用黔茶文化旅游资源,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茶产业结构。本文借助SWOT-AHP方法,分析黔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劣势,外部机会与挑战,得出黔茶文化旅游宜采用开拓型发展战略(OS战略),以期黔茶文化旅游应如何加速发展,怎样进一步挖掘黔茶综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 文化旅游 SWOT AHP
原文传递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构建黔茶品质现场快速检测模型
18
作者 赵华富 周顺珍 +4 位作者 王家伦 胡华健 曹雨 姜艳艳 杨婷 《贵茶》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项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多组分同时测定的检测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对操作人员要求低,同时对分析环境要求低,可应用于实验室各种现场的在线检测,既能进行“离线”分析...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是一项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多组分同时测定的检测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对操作人员要求低,同时对分析环境要求低,可应用于实验室各种现场的在线检测,既能进行“离线”分析,也能直接进行“在线”过程控制。为贵州绿茶生产品质现场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构建了茶叶水分在线快速检测模型、绿茶近红外快速检测校正模型、红茶近红外感官审评校正模型,构建模型的应用效果好,可应用于实践生产,并提出来构建模型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分析技术 快速检测 黔茶品质
原文传递
贵州黔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分析
19
作者 黄正松 闫冉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第23期18-19,共2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贵州将黔茶作为融入"一带一路"、切实做好贸易相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近年出口成绩斐然,但黔茶在下一步深度融入中还存在品牌、产品、人才三大短板,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黔茶 一带一路 深度融入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期不同黔茶1号茶产品品质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强 张小琴 +3 位作者 李燕 杨肖委 罗金龙 郑文佳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8期106-110,共5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黔茶1号资源,以不同时期黔茶1号茶树的鲜叶(1芽1叶),经不同加工工艺制成的绿茶和黄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分析方法和Duncan多重比较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茶类的生化成分和呈味物...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地方特色茶树新品种黔茶1号资源,以不同时期黔茶1号茶树的鲜叶(1芽1叶),经不同加工工艺制成的绿茶和黄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分析方法和Duncan多重比较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茶类的生化成分和呈味物质变化的特点,建立呈味物质和生化成分之间的联系,为黔茶1号系列产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绿茶和黄茶茶样中春季感官品质最优,秋季次之,夏季最差;相同时期的黄茶感官品质优于绿茶,而卷曲形绿茶较直条形绿茶品质好;酚/氨值大小为春季<秋季<夏季,茶氨酸含量和儿茶素品质指数大小为春季>秋季>夏季。黔茶1号茶树新品种非常适合制作卷曲形优质绿茶,加工黄茶系列产品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茶1号 绿 感官审评 品质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