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黔西高原地区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顾璟冉
张兴奇
顾礼彬
郭新亚
杨光檄
顾再柯
-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204-20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喀斯特地区人类活动主导下的生态环境变化与流域水文循环响应耦合机理研究"(41371045)
"贵州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坡度
+3 种基金
坡长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KT201007)
贵州省水利厅重点科研项目(KJZD200801
200620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
文摘
[目的]对黔西高原地区侵蚀性降雨特性进行分析并探索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为该区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基于毕节小区2012—2014年53次降雨过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降雨量(P)和最大60min降雨动能(E60)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两个主要因子。坡面产流、产沙与最大60min雨强(I_(60))显著相关;(2)坡面产流产沙与二元复合因子的相关系数显示,EI_(60),PI_(60)和I30I_(60)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3类主要降雨复合指标,EI30和EI_(60)与坡面产流产沙的相关系数间相差较小;(3)基于坡面产流、产沙与降雨单指标和降雨复合指标的相关关系,确定了简易算法的参数。[结论]基于可比性,以R=EI30作为参照值对3种简易算法的结果进行决定系数和偏差率比较后,得到研究区便捷、快速的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为:R=0.344(PI_(60))。
-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产流产沙
简易算法
黔西高原地区
-
Keywords
rainfall erosivity
runoff and sediment
simple algorithm of rainfall erosivity
West Guizhou plateau area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黔西高原侵蚀性降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顾璟冉
张兴奇
顾礼彬
居祥
杨光檄
顾再柯
-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3,4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045
KT201007)
+2 种基金
贵州省水利厅重点科研项目(KJZD200801
200620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
文摘
侵蚀性降雨的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研究密切相关。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以及黔西高原地区典型小流域的降雨、径流与泥沙资料,对黔西高原地区侵蚀性降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降雨总动能(E)和最大60分钟雨强(I60)的乘积是研究区降雨侵蚀力(R)的计算指标;(2)中雨以上降雨事件的产沙量约占总产沙量的99.5%,6次暴雨事件的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9.4%。对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的土壤侵蚀模数与降雨特征拟合分析得到:M=1.319EI60以及M=0.328PI60;(3)降雨侵蚀力大于500 MJ·mm/(h·hm2)等级的降雨事件的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3.6%,对降雨侵蚀力大于100 MJ·mm/(h·hm2)等级的降雨事件的土壤侵蚀模数与降雨特征拟合分析得到:M=1.269EI60以及M=0.324PI60;(4)降雨集中时间在1~6h的降雨发生概率大,且泥沙侵蚀量大。6月、7月份降雨事件的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78%左右,汛期(尤其是6月、7月份)的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6月、7月份降雨事件的土壤侵蚀模数与降雨特征拟合分析得到:M=1.378EI60以及M=0.346PI60。
-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
降雨特征
土壤侵蚀模数
黔西高原地区
-
Keywords
erosiv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rianfall
soil erosion modulus
west Guizhou plateau area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