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余年来缙云山黛湖鼓藻类植物的演变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明书 周亚宁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对黛湖鼓藻类植物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黛湖鼓藻类植物的种类逐年减少,1986—1988年为108种,减少了24种,1990—1992年为63种,减少了69种,1993—1995年为52种,减少了80种,1997—2000年为48种,减少了84种,2002—2004年为50种,减少了82种.... 对黛湖鼓藻类植物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黛湖鼓藻类植物的种类逐年减少,1986—1988年为108种,减少了24种,1990—1992年为63种,减少了69种,1993—1995年为52种,减少了80种,1997—2000年为48种,减少了84种,2002—2004年为50种,减少了82种.利用Shannon-Wiever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黛湖水质除1990~1992年为中度污染外,其余年份为微污水质,与Whittaker多样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指示藻类反映出的水质状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湖 鼓藻 演变 水质
下载PDF
缙云山黛湖中胶网藻的分离纯化及其中文命名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涂波 郭杨 +2 位作者 曹敏 刘曾曦 杨晓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111,共4页
探明胶网藻的形态特征,为其命名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缙云山黛湖中采集的含藻水样为材料,采用5000r/min离心10rain分离,用BBM固体培养基培养纯化,获得单克隆藻胞群,经鉴定其中1株为胶网藻(Dictyosphaeriumehrenbergianum)。... 探明胶网藻的形态特征,为其命名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缙云山黛湖中采集的含藻水样为材料,采用5000r/min离心10rain分离,用BBM固体培养基培养纯化,获得单克隆藻胞群,经鉴定其中1株为胶网藻(Dictyosphaeriumehrenbergianum)。该藻类多为4个、8个、16个、32个或64个细胞组成的原始群体,细胞群体未见明显胶被;细胞呈椭圆形或卵形,长4~10μm,宽3~7μm;色素体呈杯状、周生,1个蛋白核;无性繁殖方式为母细胞内色素体裂成2片或4片,随后从中部缢裂成2个或4个大小一致的孢子发育成子细胞群体,群体中各细胞彼此分离,但又由母细胞所在群体的四分叉胶质丝或胶质膜连接,形成树枝状结构。经探讨Dictyosphaerium的中文学名为胶网藻更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网藻 分离纯化 形态特征 黛湖 缙云山
下载PDF
缙云山黛湖小流域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鹏 陈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217-218,223,共3页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缙云山小流域森林土壤的采样和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含量的测定分析,得出了该小流域自然土壤和森林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森林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性相关,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磷、速效...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缙云山小流域森林土壤的采样和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含量的测定分析,得出了该小流域自然土壤和森林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森林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性相关,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还和土壤海拔高度具有相关性;海拔与土壤养分变化的相关性不明显,不同坡位土壤养分表现出向下汇集的趋势。并从自然环境、母质影响等方面讨论影响土壤养分变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湖小流域 自然土壤 森林土壤 土壤养分 重庆市 缙云山
下载PDF
黛湖
4
作者 强雯 《红岩春秋》 2022年第9期79-79,共1页
心之所至,便是身之所至。想黛湖的一湖清凉,便一脚油门,驱车向山。山,即缙云山,现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黛湖是缙云山的眼睛。这里碧水深潭,有安静的、幽沉的绿色,有灵动的、沉稳的水底世界。海拔不过800余米的缙云山,即便在盛夏,仍可... 心之所至,便是身之所至。想黛湖的一湖清凉,便一脚油门,驱车向山。山,即缙云山,现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黛湖是缙云山的眼睛。这里碧水深潭,有安静的、幽沉的绿色,有灵动的、沉稳的水底世界。海拔不过800余米的缙云山,即便在盛夏,仍可以提供二十七八度的凉意。当然,一定要在树荫里,在湖畔,或是傍晚,或是清晨。黛,即青黑色。黛湖,其湖水之净,绿到青黑,是流动的宝玉,是深不可测的温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 黛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温婉
下载PDF
山城黛湖的一缕情愫
5
作者 程华 《城市地理》 2024年第9期127-128,共2页
远离尘埃的湖水/再小也是令人的《夜雨寄北》如清泪汨汨流消:君尊敬的/再小,也无法测量出幽深的/幽深的,从巴山夜雨/一路深深过来的意境……诗人傅天琳的《黛湖》,廖廖数十行,勾勒出黛湖的前世今生。
关键词 傅天琳 《夜雨寄北》 巴山夜雨 前世今生 黛湖 情愫 幽深
下载PDF
公牍
6
《船山学报》 1936年第1期205-218,共14页
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执行委员会训令民字第二九一三号令湖南船山学社案准湖南省教育厅经字第四零五五九号公函为奉教育部谦代电催填二十三年度全国学术团体调查表一案请转饬所属学术团醴迅即填就汇送过厅以便转賷等由准此除分令外合行检发... 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执行委员会训令民字第二九一三号令湖南船山学社案准湖南省教育厅经字第四零五五九号公函为奉教育部谦代电催填二十三年度全国学术团体调查表一案请转饬所属学术团醴迅即填就汇送过厅以便转賷等由准此除分令外合行检发原调查表三份令仰该社即便遵照填记于文到三日内呈賷来会以便存转为要此令附原调查表三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省教育厅 中国国民党 此令 黛湖 执行委员会 令民 学术团体 仿印 南省 中圈
下载PDF
游石笋山(外一首)
7
作者 韩矿 《岷峨诗稿》 2014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石笋山 外一首 黛湖 竹海 听涛 茜裙
原文传递
李增古诗词
8
作者 李增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第8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李增 古诗词 玉霄 莽昆仑 黛湖 龙脊 大江东 启元 程锦 衣带渐宽
原文传递
显现历史的光辉——平山郁夫日本画展感怀
9
作者 王观泉 《美术》 1979年第10期46-47,32,共3页
在人类的足迹已经踏上月球的今天,却有人深入亚洲腹地,踏过沙漠瀚海,跨越葱岭,对着曾经是文化发祥地的一片废墟,追寻历史久远的光荣的“丝绸之路”。这就是日本画家平山郁夫。 平山以《佛教传来》(1959年)一画发韧,
关键词 文化发祥地 黛湖 日中友好 致平 黑田寿男 中国大使 展览大厅 同天 华国锋 甸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