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保护区白鹇的季节活动和结群行为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育仁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4-79,共6页
以诱饵定位观察的方法研究保护区白鹇活动规律。揭示了白鹇季节活动节律不但受光照因子 的作用,而且还受时间因子即生物体内生物钟的控制。进一步证实白鹇群体在每年繁殖季节进入雌 鸟孵卵期(4~5月)时才完全解体,6~8月起又重... 以诱饵定位观察的方法研究保护区白鹇活动规律。揭示了白鹇季节活动节律不但受光照因子 的作用,而且还受时间因子即生物体内生物钟的控制。进一步证实白鹇群体在每年繁殖季节进入雌 鸟孵卵期(4~5月)时才完全解体,6~8月起又重新集结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鹇 季节活动 光照 结群行为 鼎湖山保护区
下载PDF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钰华 杨桂梅 +2 位作者 欧阳学军 贺握权 黄柳菁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55-61,共7页
为了研究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起源与发展,于2019—2020年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对保护区内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物种特性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鼎湖山蕨类植物由29科62属12... 为了研究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起源与发展,于2019—2020年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对保护区内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物种特性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鼎湖山蕨类植物由29科62属123种组成;(2)科的组成以寡种科、单种科为主;属的组成以单种属为主;(3)从生态类型来看该区以土生蕨类为主,占总数61.78%;(4)蕨类植物区系分布在科、属、种层次都具有明显的热带特征,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的占比最多,含3个中国特有种;(5)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与香山自然保护区的联系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亚热带植物
下载PDF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翠珍 梁国华 +2 位作者 张一凡 申婷婷 欧阳斌 《乡村科技》 2023年第4期143-147,共5页
在野外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包含33科88属178种,优势科内属种分化程度较高,6个... 在野外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包含33科88属178种,优势科内属种分化程度较高,6个大型科内属数、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6.59%和53.93%,但属的组成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属内分化程度不高。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呈明显热带性质,热带性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100%、88.46%、74.42%,在科、属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在种水平上,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太平洋诸岛分布型优势性明显。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16种中国特有分布型种,种级水平特有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松类植物 蕨类植物 区系特征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林凋落物的分解及其营养动态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莫江明 布朗 +2 位作者 孔国辉 兰娜玛丽尼 张佑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35-542,共8页
本文报道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及其营养动态的情况。松针和混合凋落物的失重率在试验过程中均呈直线下降。松针和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系数(K)分别为0.44a-1和0.37a-1。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氮是5个元素... 本文报道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及其营养动态的情况。松针和混合凋落物的失重率在试验过程中均呈直线下降。松针和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系数(K)分别为0.44a-1和0.37a-1。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氮是5个元素中唯一的1个元素,它表现出浓度和绝对量均首先呈上升然后下降的变化。磷和钙的浓度和绝对量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表现相类似的变化模型。它们的释放速率较其它元素更类似于调落物的失重率。钾是5个元素中最活跃的元素。其浓度和绝对量的变化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相类似:在分解初期(3到50天)迅速下降后是缓慢的变化。镁的浓度和绝对量在分解初期以相对快的速率下降后,呈现两种绝然不同的变化:绝对量渐渐下降而浓度则慢慢上升。5个元素的流动性比较,在两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中,均是K>Mg>P>Ca>N的顺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 凋落物分解 营养动态
下载PDF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彭月 魏虹 +2 位作者 朱韦 田晓锋 熊春妮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9,共5页
以研究区1991年及1999年的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影像为原始数据,通过GIS软件的辅助并结合地面资料进行处理,利用Fragstats3.3计算景观格局指数,以此对研究区的森林资源的景观格局和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斑块水平上,混交林和常绿阔... 以研究区1991年及1999年的Landsat-TM假彩色合成影像为原始数据,通过GIS软件的辅助并结合地面资料进行处理,利用Fragstats3.3计算景观格局指数,以此对研究区的森林资源的景观格局和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斑块水平上,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是研究区内的主要斑块类型,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与景观的相似性增加.由于快速的演替,针叶林大面积的减少.非林地、其他林地、灌丛和水域等类型由于相互距离较远,破碎度较大,更多的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景观水平上,1991年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1999年要高,表明了1991年的景观分布更为平均,而1999年的异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遥感影像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评价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实施与调整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林艳 叶万辉 黄忠良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106,共9页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其建立之初景观生态学还不够完善,原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边界划分不尽合理,如核心区与过渡区直接相连、缓冲区干扰甚重等...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其建立之初景观生态学还不够完善,原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边界划分不尽合理,如核心区与过渡区直接相连、缓冲区干扰甚重等。2001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功能区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本文在探讨保护区15年间(1985–2000)各功能区植被景观变化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原功能区规划及管理进行了评估,并通过景观相似性系数度量了新旧区划方案中各功能区植被分布的相似性,对新功能区规划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原功能区划下各功能区的植被景观皆按顺向演替方向发展,十几年来植被的形状变得更不规则。各功能区由于原有植被状况和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植被景观变化亦呈现明显差异,其中核心区和过渡区的植被景观趋于集中和连续;缓冲区因为受到旅游活动的严重干扰,植被景观相对破碎。2001年调整后的功能区规划保证了核心区植被景观的完整性,与原功能区规划相比,各功能区植被景观相似性系数为:核心区>过渡区>缓冲区。建议将增设的缓冲区作为保护区实现和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开辟的科普旅游路线还可对游客量进行一定分流,缓解原有缓冲区游客过多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划 景观管理 景观格局 植被类型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被引量:23
7
作者 宋小玲 曹飞 +3 位作者 何云核 强胜 秦卫华 蒋明康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8-543,共6页
采用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都有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实验区样方内共发现53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4种,占植... 采用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都有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实验区样方内共发现53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4种,占植物总数的26.42%,外来入侵植物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小叶冷水花Pilea microphylla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缓冲区样方内共调查到62种杂草,其中外来入侵植物14种,占植物总数的22.58%,外来入侵植物小叶冷水花、胜红蓟和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核心区的样方内共调查到了24种植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占植物总数的12.50%,入侵植物数量明显低于实验区和缓冲区,优势度综合值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是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和胜红蓟。同时对外来植物入侵途径和对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本调查结果将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外来入侵植物 分布
下载PDF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者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56
8
作者 罗艳菊 吴章文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度量人类各种活动的生态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程度之中。用该方法计算并分析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01年旅游者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鼎湖山2001年全体旅游者的总生态足迹为11313.47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017hm2;远...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度量人类各种活动的生态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程度之中。用该方法计算并分析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01年旅游者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鼎湖山2001年全体旅游者的总生态足迹为11313.47hm2,人均生态足迹为0.017hm2;远程旅游者的生态足迹中以交通生态足迹所占比例最大;远、中、近程旅游者的生态足迹随旅行距离而增加,即旅行距离越远,生态足迹越大,对生态的影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者 生态足迹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的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月 魏虹 +1 位作者 朱韦 王永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在遥感和GIS系统支持下,以1991年和1999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TM合成影像为基础,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面积增加,除水域外,其它面积相应减少,到达稳定期,区域内大多为常绿阔叶林... 在遥感和GIS系统支持下,以1991年和1999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TM合成影像为基础,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面积增加,除水域外,其它面积相应减少,到达稳定期,区域内大多为常绿阔叶林,少量的混交林,其它类型几乎消失。这个趋势是和该地区森林的演替规律相符的,但是这种结果对维持保护区内的景观多样性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模型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景观 动态演变
下载PDF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动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国良 黄忠良 +1 位作者 欧阳学军 彭闪江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2期72-75,共4页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使之在生物进化史上一直是物种的繁育、演化中心之一。据初步调查 ,本区计有各类动物 6 8目 (亚目 ) ,34 7科 ,110 3种 ,其中有许多原始物种。本区动物具很强的热带亚热带特色 ,它的形成与本区地质、...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使之在生物进化史上一直是物种的繁育、演化中心之一。据初步调查 ,本区计有各类动物 6 8目 (亚目 ) ,34 7科 ,110 3种 ,其中有许多原始物种。本区动物具很强的热带亚热带特色 ,它的形成与本区地质、生物进化史和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在多种因素作用下 ,该区的动物群落处于不断变化中。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动物种质资源库 ,有必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动物 物种多样性 组成变化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夏季蝴蝶资源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立 陈维昊 +9 位作者 张洁 陈扬 林少妍 陈燕君 郑冬阳 梁享 吴惠贞 庆宁 卢文华 Richard LUTMAN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110,共8页
鼎湖山是中国陆地北回归线上唯一的季风阔叶林自然保护区.作者于2006年7月和2009年7月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采集蝴蝶标本240号,隶属7科69种,有9种为鼎湖山新纪录,其中拟四眼矍眼蝶Ypthima imitan还是广东省新... 鼎湖山是中国陆地北回归线上唯一的季风阔叶林自然保护区.作者于2006年7月和2009年7月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采集蝴蝶标本240号,隶属7科69种,有9种为鼎湖山新纪录,其中拟四眼矍眼蝶Ypthima imitan还是广东省新纪录.结合前人的研究,整理出鼎湖山蝶类资源名录,共有蝴蝶10科115属192种,多为东洋界的种类(69.28%),有10种为中国特有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易危种4种,近危10种.本研究对鼎湖山蝴蝶的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性开发利用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 物种多样性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生物主模式标本内容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欧阳学军 宋柱秋 +3 位作者 范宗骥 黄忠良 叶万辉 彭丽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亚种或变种),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其中植物界63种、动物界68种、菌物界71种。有194份标本(另8份无采集人信息)涉及77位采集人(或其团队),有67家机构的147人参与新种命名, 67种期刊的140条文献参与新种发表, 38个国内外机构保存了200种的标本,物种在30%的科、目、采集人、第1命名人、期刊和存放地各分配了约70%的数量,呈现类似"二八定律"所述的不平衡现象。1978至1997年是标本采集并命名的高峰期,标本采集率为55.45%、标本命名率为58.91%;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命名早于动物和真菌。鼎湖山物种的橱柜时间(标本采集到命名间隔的时间)平均为7.56 a,且植物的长于动物和菌物。鼎湖山主模式标本生物的物种密度比邻近保护区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主模式标本 植物界 动物界 菌物界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悦 聂勇 +1 位作者 吴茜茜 黄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100,共9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群体遗传结构、基因流、菌株分化、遗传变异和寄主类型,以及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为筛选优良生产菌株提供后备种质资源。【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对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 【目的】了解广东省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群体遗传结构、基因流、菌株分化、遗传变异和寄主类型,以及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为筛选优良生产菌株提供后备种质资源。【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对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DHS")采集的81株球孢白僵菌进行遗传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结果】使用8对SSR引物扩增81个菌株产生多态位点数为58个,多态位点比率为100%,其中,引物Ba12多态位点数最多(10个)。通过Popgene 32软件包分析发现,DHS球孢白僵菌种群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2 6,Shannon信息指数(I_s)为0.348 7,可见其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异质性较强。将群体分别按照寄主和土壤、不同寄主目划分为不同亚群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亚群遗传多样性水平(h=0.192 5,I_s=0.309 9)略高于寄主亚群(h=0.176 9,I_s=0.278 3),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N_m=1.662 9,G_(st)=0.130 7);不同寄主目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且基因流明显。基于UPGMA聚类分析发现,各分支菌株的分布趋势与分离基质、不同寄主目均没有相关性。【结论】DHS球孢白僵菌遗传谱系与分离基质和寄主来源均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生态环境和寄主类型的影响共同维持了DHS球孢白僵菌种群内遗传变异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层间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易俗 黄忠良 欧阳学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的层间植物 (含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维管植物 )的特点及其在 8个自然植被类型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低海拔的河岸林和沟谷雨林中的层间植物不仅物种数和个体数多 ,而且多样性指数高。反映了层间植物与环...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的层间植物 (含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维管植物 )的特点及其在 8个自然植被类型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低海拔的河岸林和沟谷雨林中的层间植物不仅物种数和个体数多 ,而且多样性指数高。反映了层间植物与环境湿度呈正相关。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藤本植物的种类和个体数最少 ,而且多样性指数最低 ,这与其郁闭度较大导致林下光照强度弱有关。就演替系列而言 ,附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顺序为 :季风常绿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稀树灌丛。但藤本植物多样性指数的顺序排列为 :稀树灌丛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季风常绿阔叶林。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条件下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 ,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减少。因此在某些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层间植物 演替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浅析——以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肖光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2-75,共4页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求比一般旅游地应该更高。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在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层次化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绿色开发和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方面比较成功 ,值得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借鉴 ;不足之处是有城镇化与...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求比一般旅游地应该更高。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在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层次化尤其是旅游产品的绿色开发和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方面比较成功 ,值得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借鉴 ;不足之处是有城镇化与盆景化的倾向 ,要坚决控制。鼎湖山未来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明确产品的目标市场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 旅游产品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产品
下载PDF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初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宋斌 邓旺秋 《贵州科学》 2001年第3期43-49,共7页
本文对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种类最多的科是口蘑科共有 90种(占总数的 15 % ) ,第二为多孔菌科共有 70种 (占总数的 11.6 % ) ,第三为红菇科共 6 0种 (占总数的 10 .0 % ) ,含 10种或以上的科依次还... 本文对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种类最多的科是口蘑科共有 90种(占总数的 15 % ) ,第二为多孔菌科共有 70种 (占总数的 11.6 % ) ,第三为红菇科共 6 0种 (占总数的 10 .0 % ) ,含 10种或以上的科依次还有牛肝菌科 (45种 )、丝膜菌科 (35种 )、粉褶蕈科 (2 6种 )、鹅膏科 (2 4种 )、伞菌科(2 4种 )、鬼伞科 (2 3种 )、刺革菌科 (2 2种 )、珊瑚菌科 (2 1种 )、炭角菌科 (18种 )、麦角菌科 (12种 )、球盖菇科(12种 )、松塔牛肝菌科 (11种 )、猴头菌科 (10种 ) ;种数 (包括种下单位 ) 10种以上的属有 13属 (占总属数的8.1% )共有种类 2 4 8种 (占全部种数的 4 1.2 % ) ,它们依次是红菇属 (48种 )、粉褶蕈属 (2 6种 )、小皮伞属 (2 2种 )、鹅膏属 (2 2种 )、小脆柄菇属 (19种 )、牛肝菌属 (18种 )、丝盖伞属 (17种 )、小菇属 (16种 )、炭角菌属 (13种 )、微皮伞属 (12种 )、虫草属 (12种 )、乳菇属 (12种 )、栓菌属 (11种 ) ;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 :(1)广布成分 (6 1.9% )、(2 )泛热带成分 (15 .6 % )、(3)旧世界热带成分 (0 .6 % )、(4)热带亚洲—热带美洲分布(1.2 % )、(5 )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 (0 .6 % )、(6 )北温带成分 (19.5 % )、(7)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区系组成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广东 口蘑料 孔菌科 红菇科
下载PDF
外来植物种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入侵及其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贺握权 黄忠良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入侵的监测和研究表明 ,鼎湖山的外来维管植物占所有维管植物种类的比例已达 2 3%。外来植物入侵程度在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差异明显 ,进一步证明人为干扰是影响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因素。自然保护区内外来种入... 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入侵的监测和研究表明 ,鼎湖山的外来维管植物占所有维管植物种类的比例已达 2 3%。外来植物入侵程度在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差异明显 ,进一步证明人为干扰是影响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因素。自然保护区内外来种入侵的来源主要是人工引入 ,少量自然侵入者也与人为干扰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 ,生物多样性水平愈高 ,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愈低 ,反之可入侵性越高。入侵性外来种通过影响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 ,破坏生态系统功能 ,同时亦干扰破坏群落原有种的生理活动和过程 ,成为植物杀手 ,从而降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文内还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防止外来种入侵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生物入侵 人为干扰 生态系统功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小煤炱菌名录
18
作者 宋斌 李泰辉 +1 位作者 沈亚恒 何青 《贵州科学》 2001年第2期77-80,共4页
报导了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所发现的小煤炱科真菌 5属 32种和变种 :其中附丝壳属Appen diculella1种、明孢炱属Armatella 1种、小光壳炱属Asteridiella 5种、针壳炱属Irenopsis 1种、小煤炱属Meli ola 2 4种和变种。所有标本保存在... 报导了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所发现的小煤炱科真菌 5属 32种和变种 :其中附丝壳属Appen diculella1种、明孢炱属Armatella 1种、小光壳炱属Asteridiella 5种、针壳炱属Irenopsis 1种、小煤炱属Meli ola 2 4种和变种。所有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HMI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小煤炱菌 广东 真菌 附丝壳属 明孢炱属
下载PDF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生态旅游客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欧阳学军 黄忠良 +1 位作者 周国逸 易俗 《热带地理》 200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的数量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鼎湖山年游客数量从 1996~ 2 0 0 0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增幅增大 ;公众假期是影响鼎湖山月客流量的主要原因 ;周末客流量占总客流量的一半以上 ,加权平均日客流量为 2... 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的数量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鼎湖山年游客数量从 1996~ 2 0 0 0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增幅增大 ;公众假期是影响鼎湖山月客流量的主要原因 ;周末客流量占总客流量的一半以上 ,加权平均日客流量为 2 5 90人次 ,工作日加权平均日客流量为 76 6人次 ;汽车尾气排放量与游客总量存在显著直线相关关系 ;自费的游客仍占大部分 ,学生游客是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 生态旅游 客流特征 公众假期 门票 游客
下载PDF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国华 洪雅琦 +4 位作者 李翠珍 方晓琪 申婷婷 余文雅 黄伟权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1,共10页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构建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并对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包含1 755种,隶属于171科783属;区系科属组成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区系表征科包括...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构建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并对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包含1 755种,隶属于171科783属;区系科属组成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区系表征科包括樟科、桑科、壳斗科、冬青科、五列木科、山茶科、山矾科、菝葜科、清风藤科和五味子科共10科。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成分占明显优势,热带性科97科及温带性科30科分别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76.38%和23.62%,热带性属566属及温带性属161属分别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77.86%和21.19%,科属的热带性成分与温带性成分的比值介于中亚热带地区与热带北缘地区之间,与该区域所处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性质相符。在种级水平上,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太平洋诸岛分布型种占非世界性种总数的45.25%,优势性明显,体现该区域植物物种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另外,中国特有分布型种217种,占非世界种总数的13.38%,种级水平特有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野生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分布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