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唐宋词中的“鼎足对”
1
作者 苏锡仁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51-53,共3页
“鼎足对”,顾名思义,乃是一种“鼎足而三”的对仗格式,即三句互为对仗。这种形式,历来被认为是散曲中“一种特殊的对仗格式”。对此,元明以来的学者文士均无异辞;而且,论曲名著如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等书... “鼎足对”,顾名思义,乃是一种“鼎足而三”的对仗格式,即三句互为对仗。这种形式,历来被认为是散曲中“一种特殊的对仗格式”。对此,元明以来的学者文士均无异辞;而且,论曲名著如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等书中又均有论列。这就易于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鼎足对”乃是散曲特有的对仗格式。比如著名学者王季思先生就曾明确指出:元代散曲中,“对仗的种类也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足 《中原音韵》 唐宋词 周德清 《太和正音谱》 鼎足而三 王季思 行香子 诉衷情令 明初
下载PDF
现代出版家研究的新收获
2
作者 李贝贝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70,共1页
现代出版史上,世界书局是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并列的三大书局,常被称为“鼎足而三”。世界书局的创办人沈知方,也是民国书业的“枭雄”式人物。在出版史的叙述之中,沈知方和世界书局既鲜明又模糊。鲜明,是指沈知方和世界书局的出版... 现代出版史上,世界书局是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并列的三大书局,常被称为“鼎足而三”。世界书局的创办人沈知方,也是民国书业的“枭雄”式人物。在出版史的叙述之中,沈知方和世界书局既鲜明又模糊。鲜明,是指沈知方和世界书局的出版成就。无论是教科书出版、社会科学丛书、大时代文艺丛书等,都是现代出版史上的有数之作。模糊,则是沈知方与世界书局的历史形象。相较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而言,有关沈知方与世界书局的研究明显不足,不少史实还是以讹传讹、面目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书局 出版家 创办人 沈知方 鼎足而三 商务印书馆 出版史 中华书局
下载PDF
论新媒介文学的界定及其内涵 被引量:5
3
作者 郝学华 《百家评论》 2015年第3期9-15,共7页
随着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人类社会日益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生存"、"数字化生存"、"信息化生存"、"媒介化生存"的时代,而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带来了文学艺... 随着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人类社会日益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生存"、"数字化生存"、"信息化生存"、"媒介化生存"的时代,而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带来了文学艺术与审美文化生产的媒介化转型,媒介逐渐显现为当下文学艺术生产活动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要素。而经由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十余年的迅猛发展,以网络文学为代表性形态的新媒介文学已经蔚为大观,成为与传统期刊文学、图书市场文学"鼎足而三"的新型文学形态,并以其旺盛的生产力、创造力与影响力而逐渐被主流文学界及文学研究界所接纳。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文学研究界 当下文学 文本形态 鼎足而三 话语形式 数字媒介 基本构成要素 艺术生产 文字性
下载PDF
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摘要)
4
作者 钱志熙 《唐代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219-223,共5页
在初盛唐诗歌体裁的研究方面,与近体、乐府歌行鼎足而三的古体诗在初盛唐时期的发展与确立,是一直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的问题。由于唐代古体从逻辑上讲,是唐人在近体确立后对其前的古体的一种保存,古体创作具有很强的复古性质,所以通常的理... 在初盛唐诗歌体裁的研究方面,与近体、乐府歌行鼎足而三的古体诗在初盛唐时期的发展与确立,是一直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的问题。由于唐代古体从逻辑上讲,是唐人在近体确立后对其前的古体的一种保存,古体创作具有很强的复古性质,所以通常的理解,会强化古体的“古”的特点,而对于古体作为唐诗之一体,在与近体、乐府歌行鼎足而三的唐诗体裁系统中的自身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足而三 初盛唐 古体 近体 乐府歌行 唐诗 体裁系统 复古
下载PDF
文人书法:正脉与创造
5
作者 邱世鸿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6期74-79,共6页
文人本来就是雅士,社会的先知先觉。从书法存在的历史空间来看,民间书法、宫廷书法、文人书法鼎足而三,而以文人书法家占多、留名者众。民间书法分散、率意、质朴,宫廷书法集中、精致、典雅,而二者很难有交流沟通之机会。而处于二者之... 文人本来就是雅士,社会的先知先觉。从书法存在的历史空间来看,民间书法、宫廷书法、文人书法鼎足而三,而以文人书法家占多、留名者众。民间书法分散、率意、质朴,宫廷书法集中、精致、典雅,而二者很难有交流沟通之机会。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文人书家连接庙堂与江湖,上可顺达天听,下可混迹巷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接触机会。文人从古代的"士"演变而来,最初为低级"武士",最后变为高级的"文士",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听 人文精神 鼎足而三 生命精神 黄州寒食诗帖 妙悟 祝允明 马宗霍 《兰亭序》 孙过庭
下载PDF
宋代四川史学家王称与《东都事略》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崇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3-29,共7页
宋代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繁盛时期,崇尚当代史的编修则是这一时期史学的显著特征。两宋,主要是南宋涌现了众多的当代史家,撰写出大量的当代史著,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留下宝贵财富。王称的《东都事略》(下称《事略》)就是其中极可赞赏的一部... 宋代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繁盛时期,崇尚当代史的编修则是这一时期史学的显著特征。两宋,主要是南宋涌现了众多的当代史家,撰写出大量的当代史著,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留下宝贵财富。王称的《东都事略》(下称《事略》)就是其中极可赞赏的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称《四库提要》)称许它: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下称《系年要录》)在宋人私史中鼎足而三,历来为治宋史者所宝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都事略 当代史 王称 《四库提要》 史著 实录院修撰 宋大诏令集 鼎足而三 四朝实录 吕余庆
下载PDF
黛玉与妙玉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扬华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5-22,共8页
怡红院里有个“容长脸面,细挑身材,却十分俏丽甜净”的机伶丫环,她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本名“红玉”,因“玉”字犯了宝玉、黛玉的名,便改唤她做“小红”,可见这个“玉”字非同一般,并非人人都可以用它来作名字的。可是在大观园里除了小... 怡红院里有个“容长脸面,细挑身材,却十分俏丽甜净”的机伶丫环,她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本名“红玉”,因“玉”字犯了宝玉、黛玉的名,便改唤她做“小红”,可见这个“玉”字非同一般,并非人人都可以用它来作名字的。可是在大观园里除了小红的名字本有一个“玉”字外,却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中有“玉”字,成为全园中与宝、黛鼎足而三的以“玉”字命名的人,她就是妙玉。大家知道,曹雪芹给许多人物起的名字往往是含有用意的,特别是金陵十二钗可以说是个个不例外。本来通过小红的名字作者是有意告诉大家此“玉”字是不可随意使用的,在此情况下,作者偏偏还要让一个人也名叫“玉”,不仅“玉”之,还冠之以“妙”,它究竟“妙”在何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玉 黛玉 怡红院 金陵十二钗 鼎足而三 贾宝玉 潇湘馆 史湘云 宝钗 贾母
下载PDF
“用心读书 亲近正人”——论《歧路灯》作者的教育观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吕洪 《大理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69-77,共9页
《歧路灯》是清代李绿园的一部长篇小说.绿园,名海观,字孔堂,号绿园,以号行.生于康熙四十六年,卒于乾隆五十五年(1707——1790).绿园著《歧路灯》约在1749年到1779年间,历时三十年.成书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广传于世,直到二百多年后,经栾... 《歧路灯》是清代李绿园的一部长篇小说.绿园,名海观,字孔堂,号绿园,以号行.生于康熙四十六年,卒于乾隆五十五年(1707——1790).绿园著《歧路灯》约在1749年到1779年间,历时三十年.成书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广传于世,直到二百多年后,经栾星历时十载的精细校勘,才得以使这颗文学史上独具异彩的明珠重现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路灯》 李绿园 栾星 孔堂 儒林外史 谭绍闻 谭孝移 败子回头 孔慧娘 鼎足而三
下载PDF
散曲研究的空前硕果——-读羊春秋教授的《散曲通论》
9
作者 谌东飚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始盛于元的散曲,是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新诗体。自元迄清,散曲的创制经久不衰,作品逾万,作家近千,实在是我国古代艺苑中一份珍贵的遗产。但历来治曲学者寥若晨星,治曲著作则大多在内容上涉及不广,或在时代上包举不全,而加以综合论述... 始盛于元的散曲,是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新诗体。自元迄清,散曲的创制经久不衰,作品逾万,作家近千,实在是我国古代艺苑中一份珍贵的遗产。但历来治曲学者寥若晨星,治曲著作则大多在内容上涉及不广,或在时代上包举不全,而加以综合论述的只有任中敏先生《散曲概论》一书。是书成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仅两卷、六万字左右,其开创之功自不可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足而三 新诗体 羊春秋 清丽派 论词 豪放派 带过曲 审美趣味 辞采 语言风格
下载PDF
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
10
作者 胡水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6-18,共3页
夏布,因多用于夏天制服作帐而得名。我国的夏布的产地以闽、粤、赣、湘、川五省为最著名。早在春秋时期,江西就有苎麻种植。据《新唐书》记载,唐代万载的夏布被列为贡品。自古以来,江西的夏布除供本省需要外,还远销国内外,成为久负盛名... 夏布,因多用于夏天制服作帐而得名。我国的夏布的产地以闽、粤、赣、湘、川五省为最著名。早在春秋时期,江西就有苎麻种植。据《新唐书》记载,唐代万载的夏布被列为贡品。自古以来,江西的夏布除供本省需要外,还远销国内外,成为久负盛名的特产,与造纸、瓷器鼎足而三。江西近代的夏布生产,最旺盛时期是清末民初。万载县当时机杼之声处处可闻,有一百多家作坊从事夏布生产;上高县最盛时每年都有百万元的夏布进行交易;宜黄为“各处夏布集中之地。”光绪年间以后,江西夏布产量除供省内人民自用外,还外销一万担以上。随着夏布生产的发展,清政府于一八八一年在樟树、上高、贵溪、吴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溪 宜黄 春秋时期 鼎足而三 《新唐书》 光绪年间 九江关 盛时 东北三省 三年
下载PDF
《形式逻辑基础》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11
作者 苏天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80-,共1页
张静虚教授主编的《形式逻辑基础》(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对初学逻辑的人和对逻辑研究有素的人都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综观全书,具有如下四大特色: 一、该书具有许多独到见解。如关于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 逻辑基础 逻辑研究 张静虚 一本 居维叶 思维方法 下定义 鼎足而三 思维规律 生命物质
下载PDF
湖南红茶
12
作者 《茶叶通讯》编辑部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辉煌历史,照耀湖南红茶。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红茶始创于1854年,因其"清香厚味",自道光年间问世就名传天下,列为贡品,风靡全国,直至西方上层社会而享誉世界。据《湖南省之茶》记载:"湖南红茶与祁红、建红鼎足而... 辉煌历史,照耀湖南红茶。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红茶始创于1854年,因其"清香厚味",自道光年间问世就名传天下,列为贡品,风靡全国,直至西方上层社会而享誉世界。据《湖南省之茶》记载:"湖南红茶与祁红、建红鼎足而三,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1915年,湖南红茶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世界顶尖红茶的代表之一;主产县有新化、安化、石门、桃源、平江等。1993年,湖南红茶出口4.6万t,占全国出口量的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茶 茶祖 鼎足而三 博览会金奖 上层社会 祁红 厚味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寓言繁荣的文化心理原因
13
作者 胡立根 《云梦学刊》 1993年第2期53-58,共6页
在中国、印度、欧洲这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中,中国寓言体系呈现出相当突出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它源远流长,是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过寓言创作的,且数量巨大,艺术成就很高,以一国之力与整个欧洲、印度(南亚中东),鼎足而三,可谓甚矣... 在中国、印度、欧洲这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中,中国寓言体系呈现出相当突出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它源远流长,是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过寓言创作的,且数量巨大,艺术成就很高,以一国之力与整个欧洲、印度(南亚中东),鼎足而三,可谓甚矣!而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寓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却基本上始终处在一种自然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 鼎足而三 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诗歌 世界寓言通论 含蓄蕴藉 矛盾现象 虚实相生 二律背反 陈蒲清
下载PDF
《湖南红茶》宣传片(解说词)
14
作者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湖南红茶,千年积淀,百年传承。站在历史的高度,凝望岁月;湖南红茶,从流淌的时光深处走来,那淡淡的悠香,萦绕在心中。1854年,湖南红茶始创,因其"清香厚味",自同治年间就名传天下,列为贡品,风靡全国乃至欧美上层社会。据中国工... 湖南红茶,千年积淀,百年传承。站在历史的高度,凝望岁月;湖南红茶,从流淌的时光深处走来,那淡淡的悠香,萦绕在心中。1854年,湖南红茶始创,因其"清香厚味",自同治年间就名传天下,列为贡品,风靡全国乃至欧美上层社会。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所著《茶经》记载:"湖南红茶与祁红、建红鼎足而三,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中国红茶 中国工程院院士 鼎足而三 同治年间 陈宗懋 上层社会 解说词
下载PDF
“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对《长恨歌》主题的探讨
15
作者 郭鲸鲲 徐洪耀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3年第1期55-63,共9页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题材和主题都很单纯的长篇历史叙事诗。这是谁都承认的事实。但是,人们一讨论到它的主题时,则主讽谕说者有之,倡爱情说者有之,提双重主题说者有之,真是群雄并立,鼎足而三,谁也说服不了谁。一篇题材和主题都很...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题材和主题都很单纯的长篇历史叙事诗。这是谁都承认的事实。但是,人们一讨论到它的主题时,则主讽谕说者有之,倡爱情说者有之,提双重主题说者有之,真是群雄并立,鼎足而三,谁也说服不了谁。一篇题材和主题都很单纯的诗歌,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看法呢?我们从作品的本身和参加讨论的文章中悟出,原来《长恨歌》虽然写得单纯,却并不简单,而是蕴藉含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讽谕说 李夫人 玄宗 文章合为时而著 鸿都客 长恨歌传 讽谕诗 鼎足而三 思想倾向
下载PDF
回族诗人马祖常
16
作者 赵越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27-29,共3页
(一)在元代少数民族诗人中,马祖常颇负盛名,是屈指可数的杰出诗人之一。他与同时的萨都剌、乃贤,可鼎足而三,互相媲美。他们以自己优秀的诗作,丰富着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祖国的文学宝库。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号石田,回族。本为居延... (一)在元代少数民族诗人中,马祖常颇负盛名,是屈指可数的杰出诗人之一。他与同时的萨都剌、乃贤,可鼎足而三,互相媲美。他们以自己优秀的诗作,丰富着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祖国的文学宝库。马祖常(1279—1338),字伯庸,号石田,回族。本为居延海雍古部人,七世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都剌 鼎足而三 雍古 乃贤 居延海 古乐府 世祖 兵马判官 许浑 应制诗
下载PDF
文艺随笔二题
17
作者 赖丹 《龙岩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27-29,共3页
丁玲与莎菲 丁玲与冰心、庐隐是现代文学史上鼎足而三的女作家之一,而丁玲又是其中著名的革命左翼文艺战士的党员作家。而《莎菲女士的日记》就是丁玲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显示了她勇于冲破封建樊笼的藩篱,写出了“五四”觉醒新女性叛逆封... 丁玲与莎菲 丁玲与冰心、庐隐是现代文学史上鼎足而三的女作家之一,而丁玲又是其中著名的革命左翼文艺战士的党员作家。而《莎菲女士的日记》就是丁玲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显示了她勇于冲破封建樊笼的藩篱,写出了“五四”觉醒新女性叛逆封建礼教、不与世俗相浮沉的震人心魄的抗议呼声。同时也以细腻揭示女性内心秘密的卓越技巧,表现了她初登文坛的惊人的写作才华,令人耳目一新,的确是出手不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随笔 莎菲 左翼文艺 鼎足而三 庐隐 杨沫 林道静 现代文 早期作品 《青春之歌》
下载PDF
变迁中的国民党党营事业
18
作者 高群服 《统一论坛》 1994年第3期37-40,共4页
国民党党营事业集团是台湾的超级大财团,其经济实力远超过一般人的想像,它在台湾与公营、各大民间企业形成鼎足而三的态势,其雄厚的财力傲视全球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最近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用数页篇幅报道国民党党营事业,说国民党... 国民党党营事业集团是台湾的超级大财团,其经济实力远超过一般人的想像,它在台湾与公营、各大民间企业形成鼎足而三的态势,其雄厚的财力傲视全球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最近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用数页篇幅报道国民党党营事业,说国民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党,被称为世界政坛上一大奇迹。各方评估国民党党营事业财产,从六百亿到一万亿以上新台币不等。国民党党营事业当前已成为众矢之的。在刚结束的国民党十四大上,‘国代’冯定国发言要求国民党中央公开党产;台北市党部代表江克宇也质询党产问题,认为党营事业向来黑箱作业,从未发挥功能,他要求‘党营事业党营处理化’、‘党营事业党员股份化’,在内外一片责询声中,国民党中央不得不作出姿态回应,以谢国人。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八日国民党中央投资公司总经理刘维琪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克宇 《时代》周刊 全球资本主义 民间企业 鼎足而三 谢国 在野势力 澄社 世界政坛 投资公司
下载PDF
玄深美富的“老庄派”散文——《中国文学流派史》节选
19
作者 李旦初 《运城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5-20,共6页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与文学尚未分家,诸子的作品“不惟成了哲学上的名著,也成了文学上的名著”。这一历史特点决定了先秦散文流派与学术流派的重合。“老庄派”就是由道家学派构成的一个最富文学色彩的散文流派。 道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与文学尚未分家,诸子的作品“不惟成了哲学上的名著,也成了文学上的名著”。这一历史特点决定了先秦散文流派与学术流派的重合。“老庄派”就是由道家学派构成的一个最富文学色彩的散文流派。 道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与儒、墨鼎足而三同为“显学”的道家学派,也是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形成的。它的创始人是与孔子同时或略早的老子,而继承并发展老子学说的则是战国中期与孟子同时的庄子。“老庄”并称,自西汉始,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流派 散文艺术 文学色彩 战国中期 先秦散文 鼎足而三 道家学派 寓言故事 社会大动荡 列子注
下载PDF
梨园情——季仁葵画作欣赏
20
作者 蒋玲莉 张佳艺(译)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第4期34-37,共4页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也是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班子、剧团称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情”...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也是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班子、剧团称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情”这组戏剧人物的画作中,季仁葵先生不仅主张形态上准确传神,更追求线条的节奏与韵律的美,以不同风格、不同笔调、不同构思的特点,来体现“梨园子弟”的风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足而三 节奏与韵律 乐器演奏 戏剧人物 戏曲演员 太常寺 季仁 梨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