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墓文、买地券与汉鼓吹曲《上邪》古辞的誓词结构
1
作者 曾智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153,共9页
汉鼓吹曲《上邪》古辞独特的艺术特质主要源于其采用了中国早期盟誓文化中比较少见的条件型誓词结构。这种誓词结构主要流行于东汉以来的镇墓文、买地券之中。《上邪》古辞很可能是受到了后者的影响。这一结论对《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创... 汉鼓吹曲《上邪》古辞独特的艺术特质主要源于其采用了中国早期盟誓文化中比较少见的条件型誓词结构。这种誓词结构主要流行于东汉以来的镇墓文、买地券之中。《上邪》古辞很可能是受到了后者的影响。这一结论对《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创作于西汉时期的主流说法提出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鼓吹铙歌十八 《上邪》 镇墓文 买地券
下载PDF
鼓吹曲的传播与齐梁时代鼓吹曲辞的创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4,共4页
鼓吹经历了民间音乐、宫廷俗乐、雅乐鼓吹的变迁,形成了铙歌俗乐鼓吹和朝廷雅乐鼓吹两个音乐系统。雅乐鼓吹经由乐府机构传承、乐人的音乐活动、师徒相授的传承模式以及乐谱的记录特点等增加了鼓吹传播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传播效果。铙歌... 鼓吹经历了民间音乐、宫廷俗乐、雅乐鼓吹的变迁,形成了铙歌俗乐鼓吹和朝廷雅乐鼓吹两个音乐系统。雅乐鼓吹经由乐府机构传承、乐人的音乐活动、师徒相授的传承模式以及乐谱的记录特点等增加了鼓吹传播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传播效果。铙歌俗乐鼓吹通过给赐方式流向民间,留存数量多,传播范围广,是齐梁鼓吹曲辞创作的主要音乐背景。齐梁鼓吹曲辞的创作在乐府史上具有新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吹曲 传播 鼓吹曲 齐梁 新变
下载PDF
浅谈魏晋应制鼓吹曲礼仪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谈悠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8期287-288,共2页
改制后的鼓吹曲均叙述王朝发展历史大事,是记录王朝发展历程史诗性的组曲.在作品的应用上,成为了内容统一、相互联系、次第井然的组曲,继承了汉鼓吹部分的用途.
关键词 魏晋 应制 鼓吹曲 礼仪功能
下载PDF
三位一体:梁鼓吹曲句式、用韵、解的内在生成
4
作者 李建栋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梁鼓吹曲曲辞句式既有对魏鼓吹曲的因循,又有由散漫而整饬、由杂言而齐言的自身衍变。梁鼓吹曲用韵基于句式承变、层次承转而生发,句式的齐言化、对称化引发了其用韵由多韵向一韵的倾向性选择。梁鼓吹曲的解基于用韵方式、层次承转而生... 梁鼓吹曲曲辞句式既有对魏鼓吹曲的因循,又有由散漫而整饬、由杂言而齐言的自身衍变。梁鼓吹曲用韵基于句式承变、层次承转而生发,句式的齐言化、对称化引发了其用韵由多韵向一韵的倾向性选择。梁鼓吹曲的解基于用韵方式、层次承转而生发,在无乐曲旋律存世的情况下,要对解进行切分,需根据曲辞用韵、层次承转予以逆向寻绎。梁鼓吹曲由句式至用韵,由用韵至解,体现为前后相续、环环相扣的内在生成特点。句式、用韵和解是基于乐曲旋律的三位一体存在,其律动生成也标示出永明声律论影响下的一种曲辞生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吹曲 句式 用韵 生成
下载PDF
唐五代鼓吹曲风貌
5
作者 马婧 《乐器》 2009年第12期41-43,共3页
鼓吹,是我国古代历朝官方使用的一种器乐合奏曲,主要用于给赐、出行、征战,代表国家的威严,对使用场合有严格规定,在各乐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历朝对使用鼓吹曲的具体要求不尽一致,
关键词 风貌 使用场合 唐五代鼓吹曲 器乐合奏
下载PDF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组诗性质考辨
6
作者 宋怡心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或称汉铙歌、汉鼓吹铙歌、鼓吹曲辞、汉短箫铙歌,最早著录见于《宋书·乐志》。作为一组汉代乐府歌诗,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对于研究早期乐府、汉代歌诗乃至于“风雅颂”的传统,都有着重要意义。关于铙歌鼓吹曲的肇体...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或称汉铙歌、汉鼓吹铙歌、鼓吹曲辞、汉短箫铙歌,最早著录见于《宋书·乐志》。作为一组汉代乐府歌诗,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对于研究早期乐府、汉代歌诗乃至于“风雅颂”的传统,都有着重要意义。关于铙歌鼓吹曲的肇体、源流、题解、笺释,历代典籍着墨甚多。关于铙歌鼓吹十八曲的肇体、题解及组诗性质,历代学人聚讼纷纭。铙歌鼓吹曲中,有纪念凯旋的“恺乐”,哀叹战事的“军乐”,颂扬德泽的礼乐;有近于“街陌谣讴”的谣谚文字及接续风人之旨的讽刺诗篇;也有纯然声辞杂写不可索解之作。其组诗的性质往往给历代学人以杂糅不明的印象。通过还原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文献情况,可以对其组诗性质作出比较明确的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铙歌鼓吹曲 清代 题解 笺释
下载PDF
汉铙歌《战城南》考——并论汉铙歌与后代鼓吹曲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户仓英美 《乐府学》 2007年第1期1-18,共18页
《战城南》是在难解句甚多的汉铙歌中相对容易理解且唯一和军事有明显关系的作品。但它的后半部分意思难以把握,至今未成定论。本文拟从英灵镇抚祭祀的视角出发对其歌词做出新的解释,并对汉饶歌的性质作了一些考察。
关键词 汉铙歌 《战城南》 鼓吹曲
原文传递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文本类型与解读方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姚小鸥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7,共8页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自沈约以来就被认为最难解读,本文将其分为三个主要类型,举其代表性篇目进行解读。《石留》篇的解读方法是在剥离乐工标记语的基础上判别“辞”“声”;《朱鹭》篇的解读是在判别“辞”、“声”的基础上引入文献学...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自沈约以来就被认为最难解读,本文将其分为三个主要类型,举其代表性篇目进行解读。《石留》篇的解读方法是在剥离乐工标记语的基础上判别“辞”“声”;《朱鹭》篇的解读是在判别“辞”、“声”的基础上引入文献学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远如期》篇则主要从汉代乐府歌诗的文体性质出发,指出其中含有科范字。本文的方法和结论对于《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解读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汉魏六朝乐府歌诗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吹铙歌十八 文本类型 乐府 歌诗
下载PDF
汉鼓吹曲《战城南》新释——以考古发现材料为证 被引量:5
9
作者 曾智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63,共10页
汉乐府名篇《战城南》曲辞多有难解之处。本文从其中的关键难句"梁筑室,何以南?梁何北"入手,大量利用考古发现材料,指出其内容主要与汉代人对阴间世界的想象及其所信奉的生死有别、阴阳异路等观念有关,着力于表现"野死&q... 汉乐府名篇《战城南》曲辞多有难解之处。本文从其中的关键难句"梁筑室,何以南?梁何北"入手,大量利用考古发现材料,指出其内容主要与汉代人对阴间世界的想象及其所信奉的生死有别、阴阳异路等观念有关,着力于表现"野死"者渡过冥河后无法重返人世的悲痛,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是表现人间战场之景。进而指出,汉鼓吹曲《战城南》主要用于朝廷赏赐给功臣作为丧葬仪式,采取角色分工表演的乐曲形态,通过设身处地表现忠臣"野死"后在阴间的悲惨境遇,向战死者家属表达哀悼和抚慰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吹铙歌十八 战城南 梁筑室 生死观念
原文传递
谢胱《齐随王鼓吹曲》研究
10
作者 白敏 《乐府学》 2013年第1期362-371,共10页
谢胱是南朝"竟陵八友"集团的重要文士之一,在其乐府诗创作中,鼓吹曲辞占有很大比例。其曲题来源大致有两种:应制之作和模拟旧题。这些作品在曲名、曲调、体式、风格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竟陵八友&... 谢胱是南朝"竟陵八友"集团的重要文士之一,在其乐府诗创作中,鼓吹曲辞占有很大比例。其曲题来源大致有两种:应制之作和模拟旧题。这些作品在曲名、曲调、体式、风格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竟陵八友"集团的乐府诗创作的一些倾向。本文对谢胱的鼓吹曲辞的创作、表演、流变等进行全面考察,初步勾勒出谢胱和"竟陵八友"集团乐府诗创作的一些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齐梁时代乐府诗创作的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随王鼓吹曲 赋题法 辞结构
原文传递
歌功颂德为哪般--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赏析
11
作者 吴同和 《语文月刊》 2022年第3期83-86,共4页
“铙歌,军乐也,又谓之骑吹。行军时,马上奏之,通谓之鼓吹。”按《辞源》这个诠释,铙歌有鼓舞士气,扬威耀武的作用。它盛行于汉魏,而“唐独不列”。柳宗元“以罪居永州”时,虽名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其实只是个闲员,既无公务,也... “铙歌,军乐也,又谓之骑吹。行军时,马上奏之,通谓之鼓吹。”按《辞源》这个诠释,铙歌有鼓舞士气,扬威耀武的作用。它盛行于汉魏,而“唐独不列”。柳宗元“以罪居永州”时,虽名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其实只是个闲员,既无公务,也无官舍;名为六品官员,实则囚徒而已。因“无治事,时恐惧”,乃“窃取魏晋义,用汉篇数,为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他做了一件承前启后的大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铙歌 鼓吹曲 永州 柳宗元 歌功颂德 员外置同正员 《辞源》 承前启后
原文传递
论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的复古意蕴
12
作者 方丽萍 《乐府学》 2021年第2期170-183,共14页
《唐铙歌》是柳宗元的“自救之文”,它歌颂了高祖和太宗的辉煌武功,也婉曲表达了他的治国理念与政治理想。一是礼制的复古,主张将被后妃、公主、藩镇僭用的《铙歌鼓吹曲》回归原初功能,恢复雅乐传统,用于歌颂帝王神奇武功和军队凯旋;二... 《唐铙歌》是柳宗元的“自救之文”,它歌颂了高祖和太宗的辉煌武功,也婉曲表达了他的治国理念与政治理想。一是礼制的复古,主张将被后妃、公主、藩镇僭用的《铙歌鼓吹曲》回归原初功能,恢复雅乐传统,用于歌颂帝王神奇武功和军队凯旋;二是回归古代的仁德政治,要求君王着重考虑百姓的幸福、安乐生活;三是回归古雅省净、言畅意美的古诗传统。《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是中唐复古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铙歌鼓吹曲 柳宗元 复古思潮
原文传递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朱鹭》集解与重考
13
作者 张玉 《保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4-42,共9页
《朱鹭》是乐府古辞《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中争议较大的曲目,该曲约于武帝时期被编入乐府,极有可能是来自江浙一带的民间歌谣;以往研究对《朱鹭》曲辞考订的分歧集中于篇首“朱鹭鱼以乌路訾邪”与篇末“诛(一作谏)”字,在这一点上,考之... 《朱鹭》是乐府古辞《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中争议较大的曲目,该曲约于武帝时期被编入乐府,极有可能是来自江浙一带的民间歌谣;以往研究对《朱鹭》曲辞考订的分歧集中于篇首“朱鹭鱼以乌路訾邪”与篇末“诛(一作谏)”字,在这一点上,考之当以“鱼以乌路,訾邪”为声字,并取“诛”字为正;以江苏民歌为参照可以发现,《朱鹭》清简鲜活,是一首在劳动中产生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民歌,前辈学者对《朱鹭》旨意持有的战阵说与政谏说超出了阐释边界,情爱说与祈福说亦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鼓吹铙歌十八·朱鹭》 声辞杂写 汉乐府
下载PDF
浅谈宋代鼓吹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冬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鼓吹乐是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先用于军乐,后还用于仪仗、宴乐、宫廷活动。历代鼓吹都有曲词,宋代鼓吹曲采用依调填词的方式进行歌词创作,实际上是宋词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不同词牌构成的在某一次活动中有不同用途的一套词。
关键词 鼓吹 鼓吹曲 成套使用
下载PDF
汉鼓吹铙歌《朱鹭》篇新解——以汉代画像、器物造型为证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智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7,共7页
汉鼓吹铙歌《朱鹭》篇的来历、主题、音乐形态等问题困扰学界千有余年,历来歧说纷纭。利用出土的汉代画像、器物造型,结合曲辞大意,对汉鼓吹铙歌《朱鹭》曲的主题及音乐形态进行新的解读,可以认为,《朱鹭》是采用歌舞对唱形式,隐喻男女... 汉鼓吹铙歌《朱鹭》篇的来历、主题、音乐形态等问题困扰学界千有余年,历来歧说纷纭。利用出土的汉代画像、器物造型,结合曲辞大意,对汉鼓吹铙歌《朱鹭》曲的主题及音乐形态进行新的解读,可以认为,《朱鹭》是采用歌舞对唱形式,隐喻男女欢合、子孙昌盛这一汉代普遍流行的思想观念与艺术主题。这一结论并对聚讼数百年的"汉鼓吹铙歌为军乐说"构成根本性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鼓吹铙歌十八 《朱鹭》 画像石 雁鱼灯
下载PDF
“铙歌十八曲”发展流变简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古玉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53-55,共3页
"铙歌十八曲"是汉代乐府中一组十分特殊的作品,因产生年代久远,流传上存在讹误,引起了许多讨论和争议。这组作品虽有着文本解读上的困难,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的。本文主要对"鼓吹铙歌十八曲"的诗歌性质、创作情况和... "铙歌十八曲"是汉代乐府中一组十分特殊的作品,因产生年代久远,流传上存在讹误,引起了许多讨论和争议。这组作品虽有着文本解读上的困难,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的。本文主要对"鼓吹铙歌十八曲"的诗歌性质、创作情况和流变过程作一个简要的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乐府 鼓吹铙歌十八 性质 流变
下载PDF
铙歌与北歌的民族文化源流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人雄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2年第5期126-129,1,共4页
铙歌和北歌同属乐府歌曲中的鼓角横吹曲,音乐源自北狄和西域。铙歌作为军乐。汉铙歌十八曲歌词是杂凑作,内容庞杂,多民间情感色彩。北歌即北朝乐府民歌,歌词多虏音,内容涉及当时北方社会状况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其音乐的特异性,相... 铙歌和北歌同属乐府歌曲中的鼓角横吹曲,音乐源自北狄和西域。铙歌作为军乐。汉铙歌十八曲歌词是杂凑作,内容庞杂,多民间情感色彩。北歌即北朝乐府民歌,歌词多虏音,内容涉及当时北方社会状况和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其音乐的特异性,相应的歌词节奏灵活多变,开启了杂言体诗歌。铙歌北歌豪爽奔放,语言刚劲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铙歌 北朝乐府 鼓吹曲 横吹
下载PDF
汉魏声乐伴奏形态略论
18
作者 孔繁昕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3-95,共3页
汉魏声乐伴奏艺术经过先秦几千年的孕育,逐渐走向中国音乐艺术大发展的时期,鼓吹曲、琴歌、相和大曲以及郊祀、房中乐等艺术中不同程度的体现出了各自的声乐伴奏形态,成为汉魏最突出的代表。另外,随着声乐演唱技艺的提升和乐器的发展以... 汉魏声乐伴奏艺术经过先秦几千年的孕育,逐渐走向中国音乐艺术大发展的时期,鼓吹曲、琴歌、相和大曲以及郊祀、房中乐等艺术中不同程度的体现出了各自的声乐伴奏形态,成为汉魏最突出的代表。另外,随着声乐演唱技艺的提升和乐器的发展以及笳、角、箜篌和琵琶等外来乐器的不断传入也为汉魏唱奏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伴奏 伴奏形态 琴歌 鼓吹曲 相和大
下载PDF
天书仪仗与宋鼓吹“别有《导引》二曲”之体制
19
作者 李骜 《乐府学》 2022年第2期77-92,共16页
宋鼓吹曲辞中的“别有《导引》二曲”,《宋会要辑稿》《宋史》等皆误合为一首曲辞,《钦定词谱》《词系》《全宋词》等皆承其误。本文首先考证这一鼓吹体制的形成与大中祥符元年天书仪仗的创立密切相关,凡大祀奉天书行事,其天书仪仗鼓吹... 宋鼓吹曲辞中的“别有《导引》二曲”,《宋会要辑稿》《宋史》等皆误合为一首曲辞,《钦定词谱》《词系》《全宋词》等皆承其误。本文首先考证这一鼓吹体制的形成与大中祥符元年天书仪仗的创立密切相关,凡大祀奉天书行事,其天书仪仗鼓吹和卤簿鼓吹皆“别有《导引》二曲”。然后辨析乾兴元年天书从葬真宗后,大祀卤簿鼓吹“别有《导引》二曲”之体制又延续至景祐二年。最后以《中兴礼书》所载《亲耕籍田》“导引第一”和“第二”的文本实例,印证宋鼓吹“别有《导引》二曲”之体制。本文汇集相关文献记载,揭示北宋天书仪仗的独特存在,复原宋鼓吹“别有《导引》二曲”体制的历史真相,并纠正今存鼓吹曲辞中将“《导引》二曲”合为一首的文献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书仪仗 鼓吹曲 《导引》 体制
原文传递
南京的别称
20
作者 张宏星 《语文知识》 2006年第10期7-7,共1页
1.金陵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高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南京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古称“金陵”。南朝齐谢跳《鼓吹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关键词 南京 别称 鼓吹曲 金陵 公元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