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常德鼓盆歌的调查报告
1
作者 上官皓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第8期0131-0133,共3页
鼓盆歌是澧州“五鼓”之一,是中国传统说唱音乐 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 文献资料,对鼓盆歌的名称、民俗特色、传承情况三个方面 进行描述研究,解析鼓盆歌独特的湘楚文化特色。
关键词 鼓盆歌 曲艺艺术 民俗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庄子“何以”鼓盆而歌——逍遥游的非超越性
2
作者 赵卫国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对于庄子“鼓盆而歌”的奇特举动,如果只用想开了或看透了,达到齐生死、知天命的境界来解释,就会错失这个场景所蕴含的思想精髓。鼓盆而歌首先是在描述一个当下正在发生着的、真实的情景,一个“本体论”事件。庄子用夸张的手法,一方面... 对于庄子“鼓盆而歌”的奇特举动,如果只用想开了或看透了,达到齐生死、知天命的境界来解释,就会错失这个场景所蕴含的思想精髓。鼓盆而歌首先是在描述一个当下正在发生着的、真实的情景,一个“本体论”事件。庄子用夸张的手法,一方面告诉我们,跨越生死并非神秘难事,正如夜旦之相代,梦醒之交替,就发生在日常生活和生命活动之中,不只是“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将妻死和鼓盆而歌这悲喜两极之事,拉入同一情境中做强烈对比,是为了凸显真实发生着生命之“游”和“化”,与意识所建构的有待世界并行不悖,在这个世界中,妻死之因,引发悲伤之果被认为是“客观”规律。庄子借助绝妙的夸张,让我们看到两个世界或生命两种形态的交织,逍遥游的非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 逍遥游
下载PDF
庄子“鼓盆而歌”新解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向来被认为是庄子表现自己对死采取的一种旷达的态度。本文根据文献中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习俗"娱死"丧葬仪式的大量记载,探明庄子承受的文化渊源,而认为他的"鼓盆而歌",只不过是当... 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向来被认为是庄子表现自己对死采取的一种旷达的态度。本文根据文献中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习俗"娱死"丧葬仪式的大量记载,探明庄子承受的文化渊源,而认为他的"鼓盆而歌",只不过是当时民间习俗"唱斋""娱死"这种丧葬仪式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文化 丧葬仪式
下载PDF
湘北鼓盆歌的艺术特征探究
4
作者 何潇鸿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111,共3页
湘北鼓盆歌是一种"击鼓说唱"的鼓书形式,已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湘北鼓盆歌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体现出浓郁的地域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民俗民风的叙事性、风味独特的音乐性、深... 湘北鼓盆歌是一种"击鼓说唱"的鼓书形式,已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湘北鼓盆歌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体现出浓郁的地域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民俗民风的叙事性、风味独特的音乐性、深入人心的娱乐性、传播教育的实效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音乐 非遗研究 鼓盆歌 艺术特征
原文传递
曲艺鼓盆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基于非遗形态学视角
5
作者 路琼 《大观(论坛)》 2023年第12期96-98,共3页
鼓盆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曲艺活化石”之称。近年来,尽管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对此,从形态学视角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探索全新的保护和传承路径... 鼓盆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曲艺活化石”之称。近年来,尽管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对此,从形态学视角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探索全新的保护和传承路径,为这门古老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形态学 鼓盆歌 传承保护
原文传递
从“鼓盆而歌”看庄子的生命美学
6
作者 罗惠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0-64,共5页
庄子生命智慧的核心,无疑是安变的生命美学。随着生存环境的递嬗,面对着人为物累、心为形役之朝不保夕的社会现实困境,庄子从其"鼓盆而歌"的精神面向入手,由"偃然巨室,向死而生"至"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的... 庄子生命智慧的核心,无疑是安变的生命美学。随着生存环境的递嬗,面对着人为物累、心为形役之朝不保夕的社会现实困境,庄子从其"鼓盆而歌"的精神面向入手,由"偃然巨室,向死而生"至"气聚则生,气散则亡"的生命形式;升华为"虽死犹生,生不如死"到"如如来之,如如去之"的美学姿态。参悟"未始有物"从而提出"一气之化"的救赎之道,并以此作为超越现实桎梏、顺适生命自然,于死生如如的善待价值中,重获逍遥生命的意义劲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死 一气之化 美学
下载PDF
由鼓盆到劈棺——论庄子鼓盆故事在戏曲小说中的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万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31,共7页
出自《庄子》的鼓盆故事经过戏曲小说的演绎,变成了情节丰富、内涵复杂的试妻故事。演绎试妻故事的戏曲分为两种倾向,神仙度化倾向被文人借用,演绎出表达文人理想和情怀的剧作;世俗道德谴责倾向则存在于面向普通百姓的剧作中。从鼓盆到... 出自《庄子》的鼓盆故事经过戏曲小说的演绎,变成了情节丰富、内涵复杂的试妻故事。演绎试妻故事的戏曲分为两种倾向,神仙度化倾向被文人借用,演绎出表达文人理想和情怀的剧作;世俗道德谴责倾向则存在于面向普通百姓的剧作中。从鼓盆到劈棺,这一流变过程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试妻 劈棺
下载PDF
诠释学视域下“临尸而歌”的经典化路径
8
作者 张文虎 《阴山学刊》 2021年第1期57-63,共7页
“临尸而歌”的经典化路径有两条:第一,隐存的路径;第二,显在的路径。隐存的路径是指庄子与庄子后学在通达“齐生死”的逻辑进路上有所不同。在“临尸而歌”中,庄子把生死问题置于“心——道”结构的内向人生修养框架下予以消化。在“... “临尸而歌”的经典化路径有两条:第一,隐存的路径;第二,显在的路径。隐存的路径是指庄子与庄子后学在通达“齐生死”的逻辑进路上有所不同。在“临尸而歌”中,庄子把生死问题置于“心——道”结构的内向人生修养框架下予以消化。在“鼓盆而歌”中,庄子后学把生死问题置于“气化论”的视角下理解。显在的路径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庄子后学把“临尸而歌”改编为“鼓盆而歌”而凸显。改编主要体现为人物“主体”的转换,即庄子后学把故事的核心人物由孟子反、子琴张、子桑户、孔子与子贡改编为庄子与其妻子。第二阶段由第一阶段的改编而引发,庄子与其妻子的登场把生死问题置于一种现实的家庭场景之下,使后代读者更容易体悟庄子“齐生死”的生命感受。薛恭祖、戴良、阮籍面对“临尸而歌”与“鼓盆而歌”所提供的现实图像,分别表达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独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庄子》 “临尸而 “齐生死”
下载PDF
从“鼓盆而歌”看庄子的“逍遥”与“入世”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勇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0,共7页
《庄子·至乐》中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是关于庄子婚姻的唯一记载,但可由此契入,窥探庄子的婚姻世界。妻始死时庄子"概然",与《礼记·檀弓》"慨然"的用法比较,非如一些注家所说是"同于众人而... 《庄子·至乐》中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是关于庄子婚姻的唯一记载,但可由此契入,窥探庄子的婚姻世界。妻始死时庄子"概然",与《礼记·檀弓》"慨然"的用法比较,非如一些注家所说是"同于众人而哀",人哭亦哭的哀背后更多的是有所感叹,处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而先秦"歌""哭"对言语境下"鼓盆而歌"是乐歌;"逍遥游"的独立自由与"人间世"的入世随顺决定了有独身气质的庄子选择婚姻"寄""寓"于世,但这只是"不得已"的无心之举,"鼓盆而歌"是两种思想交织的题中之义;庄子对儒家"五伦"进行消解,虽特重"朋友",与惠施却不能达"外死生、无终始"之境,终至"朋友"一伦也被推翻。庄子由此真正在"逍遥游"与"人间世"间"两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概然 逍遥游 人间世 五伦
原文传递
从“鼓盆而歌”说起——我与罗奇二三事
10
作者 吉仁维 《美术文献》 2013年第4期77-79,共3页
我曾经是如此地恨一个人!你们一定以为这是某个女人幽怨的哀叹,不是!这里面似乎夹杂着某些复杂的东西,但绝对不是性别问题。我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早已习惯了独自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他人对于我来说总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即使在1990... 我曾经是如此地恨一个人!你们一定以为这是某个女人幽怨的哀叹,不是!这里面似乎夹杂着某些复杂的东西,但绝对不是性别问题。我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早已习惯了独自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他人对于我来说总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即使在1990年考上了师范学校,这种喜悦也没有改变我的孤僻与怪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问题 独自一人 油画系 广州美术学院 山水画家 泥土气息 芥子园画谱 下象棋 不知道
原文传递
论庄子的无情理论与多情性格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松辉 张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庄子是中国首位提出"圣人无情"的思想家,目的是为了消除多情引起的烦恼,以利于养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庄子却是一位多情之人;事实上,为了消除多情烦恼而提倡"无情"的庄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无情,他一直纠结于现实... 庄子是中国首位提出"圣人无情"的思想家,目的是为了消除多情引起的烦恼,以利于养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庄子却是一位多情之人;事实上,为了消除多情烦恼而提倡"无情"的庄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无情,他一直纠结于现实的多情生活与理想的无情境界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圣人无情 多情
下载PDF
伊壁鸠鲁的人生哲学与庄子人生哲学的比较
12
作者 李燕华 王国胜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文通过对伊壁鸠鲁和庄子在人生哲学的形成背景、内容体系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的比较,得出伊氏和庄子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而表现出的人生哲学的相同,相异,相似的特点的结论,为从整体上对中西方... 本文通过对伊壁鸠鲁和庄子在人生哲学的形成背景、内容体系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的比较,得出伊氏和庄子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而表现出的人生哲学的相同,相异,相似的特点的结论,为从整体上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壁鸠鲁 精神自由 儒家道德 人间世 至德之世 秦失 人生目的 阿那克西曼德 坐忘
下载PDF
超越一切,崇尚自然,企盼逍遥——庄周《逍遥游》延伸学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雪华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6年第4期76-77,共2页
博大精深的《庄子》,只靠一篇《逍遥游》是不可能领会到其精髓的,但在课堂上去完整地解读完《庄子》也不现实。笔者试图通过对庄周故事和《庄子》中的成语典故的讲解,让学生用一堂课的时间了解庄子“超越一切,崇尚自然,企盼逍遥”的思想... 博大精深的《庄子》,只靠一篇《逍遥游》是不可能领会到其精髓的,但在课堂上去完整地解读完《庄子》也不现实。笔者试图通过对庄周故事和《庄子》中的成语典故的讲解,让学生用一堂课的时间了解庄子“超越一切,崇尚自然,企盼逍遥”的思想,及其对后世文人的影响。让学生多角度、全面而客观地理解、批判地继承庄子思想。一、导入我们学习了庄子的《逍遥游》,觉得庄子是一个遗世独立、可望而不可即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庄周 庄子思想 凿破浑沌 无己 批判地继承 众人重利 后世文人 天地万物
下载PDF
道家与环境主义
14
作者 保罗.戈尔丁 梁燕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24-29,共6页
正如人们所熟知,环境的持续恶化及其对地球生命的危害已经成为21世纪亟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事实上,它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一如人们逐渐认识到的,环境问题总是以各种各样相互关联的形式出现,比如危及人类食物、水源... 正如人们所熟知,环境的持续恶化及其对地球生命的危害已经成为21世纪亟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事实上,它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一如人们逐渐认识到的,环境问题总是以各种各样相互关联的形式出现,比如危及人类食物、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臭氧层空洞 地球生命 庄子哲学 人类食物 寓言故事 庄周 系统生态学 蔺且
下载PDF
试论庄子散文的风格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景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87-90,共4页
庄子所著《庄子》一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同时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庄子》散文在文学上的价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真正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文学散文的,《庄子》应占首位。鲁迅在《汉文学史... 庄子所著《庄子》一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同时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庄子》散文在文学上的价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真正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文学散文的,《庄子》应占首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说:“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学 杂篇 监河侯 至德之世 挥斥八极 哲学著作 齐物论 正言若反 汪洋辟阖
下载PDF
中西寓言史上的两部杰作——《拉封丹寓言》与《庄子》寓言的寓意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荣 《乐山师专学报》 1991年第4期70-79,4,共11页
《拉封丹寓言》共十二卷,分为三个部分,有二百四十余则寓言故事。作者写寓言的初衷是为了给年幼的(6岁)皇太子(路易十四的儿子)讲故事,对其进行启蒙教育。寓言诗集的第一部分(1—6卷)就是献给他的。作者晚年时写的第三部分(第12卷)也是... 《拉封丹寓言》共十二卷,分为三个部分,有二百四十余则寓言故事。作者写寓言的初衷是为了给年幼的(6岁)皇太子(路易十四的儿子)讲故事,对其进行启蒙教育。寓言诗集的第一部分(1—6卷)就是献给他的。作者晚年时写的第三部分(第12卷)也是献给一个孩子(12岁,路易十四的孙子)。(第二部分,7—11卷,是献给路易十四的情妇,德·蒙黛丝邦夫人)。为了适应孩子的特点,拉封丹借用了许多伊索寓言和费德尔寓言中的题材,写了大量的动物寓言。构建了一个由狮子、狼、狐狸、羊、驴、狗、猫、老鼠等组成的动物世界。这些动物和人一样都有各自的性格、感情、优点和缺点。正如其序诗中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封丹 寓言故事 庄子哲学 动物世界 路易十四 动物寓言 庄周 序诗 费德尔
下载PDF
《庄子》哲理表达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怀祖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26-29,共4页
《庄子》一书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庄书问世两千多年来,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过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候外庐说:“庄子思想从其影响于中国士大夫的历史来看,实在不是‘异端’,而是‘正统’.上自秦、汉、魏、晋的黄老与玄学,中至宋... 《庄子》一书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庄书问世两千多年来,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过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候外庐说:“庄子思想从其影响于中国士大夫的历史来看,实在不是‘异端’,而是‘正统’.上自秦、汉、魏、晋的黄老与玄学,中至宋、元、明的理学,下至现代的唯心主义都有其血液贯注着.……这个战国时代的一家之言,……降服了不少学者,……‘饰人之心,易人之意’,更以‘胜人之口’,服人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思想 先秦道家 艺术风格 中国士大夫 秦、汉 吕梁丈夫 庄周 《齐物论》 指喻
下载PDF
庄子生命美学的展现与启示
18
作者 李群娟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2期54-56,共3页
生死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不容回避,时时困扰着芸芸众生。对生死问题的正确知解和对待,有利于生命质量的提高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庄子的学说认为生死只是气的聚散,视生死为一体,把它们等量齐观,主张惜生安死、保身、全生,以尽其寿... 生死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不容回避,时时困扰着芸芸众生。对生死问题的正确知解和对待,有利于生命质量的提高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庄子的学说认为生死只是气的聚散,视生死为一体,把它们等量齐观,主张惜生安死、保身、全生,以尽其寿。在现今社会,他这种淡泊名利,顺遂自然,回归生命本真的思想仍有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生死问题 保身 生命质量 生命本真 庄周 《齐物论》 宇宙万物 哲学阐释
下载PDF
如何将美育融入语文学科
19
作者 郭以平 《学子(理论版)》 2014年第05A期59-59,共1页
语文课除了教授学生有关语文的知识外,很大的一个功用在于它能对学生的身心进行陶冶,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让他们在学习文本之余,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但与思想政治课不一样的是,语文课对学生施加这些影响的途... 语文课除了教授学生有关语文的知识外,很大的一个功用在于它能对学生的身心进行陶冶,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让他们在学习文本之余,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但与思想政治课不一样的是,语文课对学生施加这些影响的途径不是直白的说教,而是对课文的分析讲解。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学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所以在语文课本中,不仅有字词、语法,还有文学、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美感教育 发现美 使人 中国文化 美学理论 一叶扁舟 职中生 教育科学
下载PDF
利用课本的材料充实作文素材浅谈 被引量:1
20
作者 修贺洋 《作文成功之路》 2015年第4期29-29,共1页
在考试时同学们的思路上总是"向课外想",向"新处"想:我最近读的什么材料能用上呢,我在《读者》《格言》上读过哪篇文章可以参考呢,电视、广播上哪条新闻于此相关呢,结果一时什么也想不起来。其实,在最紧迫的时候你应该"向课内想"... 在考试时同学们的思路上总是"向课外想",向"新处"想:我最近读的什么材料能用上呢,我在《读者》《格言》上读过哪篇文章可以参考呢,电视、广播上哪条新闻于此相关呢,结果一时什么也想不起来。其实,在最紧迫的时候你应该"向课内想",向"旧处"想。前面在"八个走进"中谈到要"走进名篇",这些名篇有时不必外求,主要是课内文章,考试的时候要回忆,要"从头捋一捋"学过的课文。也许你"捋"了几篇,思路就打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 凤头猪肚豹尾 叙事散文 说理散文 方仲永 《岳阳楼记》 《木兰辞》 抒情散文 陈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