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6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源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与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伟娜 陶晶 +3 位作者 何梦婷 王紫苇 马佰贺 赵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4,共11页
鼠伤寒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影响养禽业的健康发展,还对禽类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主要是对鸡源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毒力基因的测定。首先采集病死产蛋鸡的脾脏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和染色镜检,以... 鼠伤寒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影响养禽业的健康发展,还对禽类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主要是对鸡源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毒力基因的测定。首先采集病死产蛋鸡的脾脏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和染色镜检,以及16S rRNA基因的PCR鉴定,然后用圆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株对26种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的28个毒力基因。结果显示,分离株在普通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为无色菌落,在BS培养基上为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染色镜检结果显示分离株为革兰阴性的红色短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株与鼠伤寒沙门菌OLF-FSR1-WB-Sparrow-ST-87的相似性为99.86%,与10个鼠伤寒沙门菌参考菌株的同源性介于99.5%~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最为敏感,抑菌圈直径达30 mm;除sseC基因未检测出外,其余27个毒力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参考菌株对应毒力基因的相似性介于98.58%~100%。本研究成功从病死产蛋鸡分离鉴定出一株鼠伤寒沙门菌菌株FY2021,为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理和禽源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PCR检测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2
作者 李兆龙 孔祥瑞 +4 位作者 林锋强 王秀萍 赵冉 彭小莉 陈常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9-750,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其增殖条件及增殖的稳定性;采用琼脂扩散抑菌试验、耐酸碱、耐热及紫外光稳定性试验、电镜观察及小鼠动物试验等以评估该Ec-12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的初步机制。结果显示:筛选到一株有较强抑制鼠伤寒沙门菌作用的冠突散囊菌Ec-12,抑菌圈分别为10.4 mm±1.5 mm。根据形态学、生长特征及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冠突散囊菌,并命名菌株Ec-12。粗分离的菌株Ec-12上清在pH近中性条件产生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稳定好。经电镜观察可见粗分离菌株Ec-12上清导致鼠伤寒沙门菌的菌体变形,表层粗糙等抑菌现象。并明显降低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小鼠绒毛的完整度和增加黏液蛋白的分泌(P<0.05),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P<0.05),抑制鼠伤寒沙门菌对小鼠的危害。冠突散囊菌Ec-12菌株上清作用于鼠胃肠道内的鼠伤寒沙门菌,破坏了鼠伤寒沙门菌结构完整性,同时又作用于鼠的肠道,提高肠绒毛完整性,促进结肠黏液蛋白的分泌,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进而降低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及死亡,它具备一定益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 上清 伤寒沙门 抑制
下载PDF
1例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伴呕吐患者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闫静雯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182-184,共3页
本文总结1例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伴呕吐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肠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呕吐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伤寒沙门 消化道 呕吐 出血 饮食护理
下载PDF
脓肿分枝杆菌合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1例
4
作者 曹丽娇 范敏娟 +3 位作者 袁开芬 王瑞丽 杨晓蕾 宋焕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2,共5页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其误诊率高、抗生素耐药快、治疗效果差、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大、治愈率低,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且在我国一直没有统一且成熟的治疗方案[1],已成为威胁人类...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其误诊率高、抗生素耐药快、治疗效果差、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大、治愈率低,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且在我国一直没有统一且成熟的治疗方案[1],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鼠伤寒沙门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主要因食用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以胃肠炎型为多见,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表现为败血症型,也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病灶[3]。本文就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脓肿分枝杆菌合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者诊治进行汇总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分枝杆 伤寒沙门 肺炎 皮肤疾病 淋巴结病
下载PDF
sRNA GcvB对鼠伤寒沙门菌毒力的调控作用研究
5
作者 马忠梅 李能秀 +5 位作者 焦健 左雨霏 令一汕 才学鹏 孟庆玲 乔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8-1056,共9页
小RNA(sRNA)是一种调节分子,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改变细菌的生理特征。为了研究sRNA GcvB在鼠伤寒沙门菌毒力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GcvB基因缺失株、互补株及示踪菌,检测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及泳动能力的影... 小RNA(sRNA)是一种调节分子,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改变细菌的生理特征。为了研究sRNA GcvB在鼠伤寒沙门菌毒力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GcvB基因缺失株、互补株及示踪菌,检测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及泳动能力的影响;分析亲本株与缺失株在毒力及感染动力学上的差异,预测并分析了GcvB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探究了GcvB对ST生物被膜、氧化应激和毒力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与亲本株和回补株相比,GcvB缺失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升高、抗氧化应激能力显著增强;半数致死量(LD50)上升至3.98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靶基因gcvA、bapA、hilA、igaA及sitD,结果显示gcvA、bapA、igaA及sitD的转录水平表达量上调,而hilA下降。本研究证实sRNA GcvB参与了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氧化应激和毒力作用,为揭示sRNA GcvB在ST生物被膜、氧化应激和毒力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GcvB基因 生物被膜 毒力作用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肉鸡肝组织炎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王栋 柳可欣 +3 位作者 何炎峻 邓守翔 刘云 马卫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9-639,共11页
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sodium humate,HNa)对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感染肉鸡肝组织炎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健康的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3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 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腐殖酸钠(sodium humate,HNa)对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感染肉鸡肝组织炎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健康的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3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CON组,基础饲粮)、模型组(ST组,基础饲粮)、低剂量HNa组(L-HNa组,基础饲粮+0.2 g·kg^(-1) HNa)、中剂量HNa组(M-HNa组,基础饲粮+0.4 g·kg^(-1) HNa)、高剂量HNa组(H-HNa组,基础饲粮+0.6 g·kg^(-1) HNa)。在试验第22~24天,CON组肉鸡每天灌胃1 mL PBS,ST、L-HNa、M-HNa和H-HNa组肉鸡每天灌胃1 mL 3×10^(9) CFU·mL^(-1)的S.Typhimurium,试验周期24 d。结果显示:1)与ST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6 g·kg^(-1)的HNa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2)与CON组相比,ST组肉鸡肝组织表现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脏指数增加,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Na均缓解了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P<0.05)。3)ST组肉鸡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相较于ST组,L-HNa、M-HNa和H-HNa组肉鸡血清中AKP、ALT和AST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ST组肉鸡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饲粮中添加HNa缓解了S.Typhimurium感染对肉鸡肝组织抗氧化功能的损伤(P<0.05)。5)与ST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Na显著降低了肉鸡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8、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 68)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了IL-10、精氨酸酶-1(ARG 1)和CD 163的mRNA表达(P<0.05)。6)与CON组相比,S.Typhimurium感染显著提高了肉鸡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 p65)、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天冬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降低了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蛋白表达(P<0.05);饲粮中添加HNa抑制了S.Typhimurium感染引起的肉鸡肝组织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HNa可以通过降低肝组织炎症反应、提高肝抗氧化功能、抑制肝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缓解S.Typhimurium感染引起的肉鸡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钠 伤寒沙门 肝组织炎症 抗氧化 肉鸡
下载PDF
脂磷壁酸对肉鸡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影响
7
作者 贾俊鹏 林建 +1 位作者 庾庆华 杨倩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脂磷壁酸(LTA)对感染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将96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仔鸡随机分成空白组(Con,基础日粮),脂磷壁酸组(LTA,基础日粮+200μg/mL LTA),鼠伤寒沙... 本研究旨在探讨脂磷壁酸(LTA)对感染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将96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仔鸡随机分成空白组(Con,基础日粮),脂磷壁酸组(LTA,基础日粮+200μg/mL LTA),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组(ST,基础日粮)和脂磷壁酸预防组(LTA+ST,基础日粮+200μg/mL LTA),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LTA+ST组和ST组在14日龄感染鼠伤寒沙门菌,试验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LTA+ST组缓解了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导致的肉鸡体重下降(P<0.05),提高了肉鸡生存率;与ST组相比,饲喂LTA增加了肉鸡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比值(P<0.05),降低了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P<0.05);LTA+ST组肉鸡空肠和回肠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显著低于ST组(P<0.01);LTA+ST组肉鸡回肠中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数量显著高于ST组,鸡黏蛋白2(Muc2)和鸡防御素α6(DEFA6)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饲喂LTA能够改善肉鸡肠道形态,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分泌细胞数量,促进抗菌肽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屏障发育,有效缓解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对肉鸡肠道的损伤,维护肉鸡的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健康 脂磷壁酸 杯状细胞 伤寒沙门
下载PDF
基于NCBI数据库的全球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和分布特点
8
作者 华苗苗 曹小利 沈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07-613,共7页
目的分析全球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和分子特点。方法从NCBI数据库批量下载全球沙门菌基因组和相应血清型及meta信息。使用在线软件ResFinder、PlasmidFinder、Mobile Element Finder和MLST分析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质粒、移动遗传元件(M... 目的分析全球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和分子特点。方法从NCBI数据库批量下载全球沙门菌基因组和相应血清型及meta信息。使用在线软件ResFinder、PlasmidFinder、Mobile Element Finder和MLST分析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质粒、移动遗传元件(MGEs)在鼠伤寒沙门菌中的分布及其序列分型(STs)。结果323株鼠伤寒沙门菌中共检出101种ARGs,其中最常见的是aac(6′)-Iaa(322/323,99.69%),其次为sul2(155/323,47.99%)、aph(3″)-Ib(128/323,39.63%)、aph(6)-Id(127/323,39.32%)、tet(B)(109/323,33.75%)和blaTEM-1B(106/323,32.82%)。共检出36种质粒,以IncFⅡ(S)(110/323,34.06%)和IncFⅠB(S)(108/323,33.44%)最为常见。另外,鉴定到376个MGEs,包括367种插入序列和9种转座子,以MITEEc1(322/323,99.69%)和ISSen1(308/323,95.36%)最为流行。323株鼠伤寒沙门菌鉴定到32种不同的STs,其中,ST19(157/323,48.61%)和ST34(105/323,32.51%)是最为常见的2种STs,占82%以上。人类来源的115株细菌中鉴定出18种STs,也是以ST19(52/115,45.22%)和ST34(39/115,33.91%)最为常见。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携带有多种类型的ARGs,并伴有大量插入序列和质粒的流行为耐药的流行播散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该菌应加强感染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耐药基因 质粒 移动遗传元件 序列分型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诱导耐药株的转录组测序和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琳 冯帅 +3 位作者 汪莹 代兴杨 杨艳菲 曾明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88-1094,1111,共8页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和其诱导耐药株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使用环丙沙星为诱导药物,采用梯度浓度诱导法,诱导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产生耐药性。构建ATCC13311和其诱导耐药株TW4的转录组测序文库并进行Illumina RNA-seq双向测...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和其诱导耐药株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使用环丙沙星为诱导药物,采用梯度浓度诱导法,诱导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产生耐药性。构建ATCC13311和其诱导耐药株TW4的转录组测序文库并进行Illumina RNA-seq双向测序及数据分析。诱导获得ATCC13311对环丙沙星MIC值为4mg/L的耐药菌TW4。测序获得了4.46G有效数据,通过de novo拼接,获得了311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15 587bp。拼接所得到的全序列长度为4 847 532bp,经预测4 998条基因中有4 902条得到GO注释。采用COG功能将注释基因划分为25类。初步确定TW4有3 434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32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7条代谢途径表达差异显著。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和其诱导耐药株TW4进行研究,揭示了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诱导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和显著变化的代谢途径,为深入研究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与细菌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atcc13311 氟喹诺酮 耐药性 转录组测序
原文传递
oppCDF基因缺失对鼠伤寒沙门菌致病性的影响
10
作者 叶景芬 张家莉 +3 位作者 陈世雄 杨婉 武绍碧 杨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19-3527,共9页
[目的]沙门菌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引发多种食源性疾病,鼠伤寒沙门菌是沙门菌的重要血清型之一,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研究意义。本试验旨在研究转运蛋白相关基因oppCDF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特性的影响,为新型沙门菌减毒疫苗的制备提供... [目的]沙门菌是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引发多种食源性疾病,鼠伤寒沙门菌是沙门菌的重要血清型之一,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研究意义。本试验旨在研究转运蛋白相关基因oppCDF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特性的影响,为新型沙门菌减毒疫苗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通过比较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及已成功构建的oppCDF基因缺失株的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耐药性、黏附性、侵袭力、半数致死量(LD_(50))及小鼠肝脏、脾脏载菌量,分析oppCDF基因与鼠伤寒沙门菌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oppC、oppD和oppF基因分别缺失后鼠伤寒沙门菌生化特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且能稳定遗传,表明oppCDF基因表型未发生变化;与野生株STM LT2相比,基因缺失株STM LT2ΔoppC对红霉素变为敏感、氯霉素敏感性降低,STM LT2ΔoppD对头孢氨苄敏感性降低,STM LT2ΔoppF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增强,3株基因缺失株均对氨苄西林不敏感。3株基因缺失株LD_(50)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STM LT2相比,STM LT2ΔoppC毒力下降,但STM LT2ΔoppD、STM LT2ΔoppF毒力分别上升1.6和8.6倍;STM LT2ΔoppC的黏附性显著降低(P<0.05),侵袭力降低,定植力极显著下降(P<0.01);STM LT2ΔoppD的黏附性、侵袭力降低,但定植力极显著上升(P<0.01);STM LT2ΔoppF的黏附性显著降低(P<0.05),但侵袭力显著增强(P<0.05),定植力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oppC基因缺失可降低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性,但oppD、oppF基因缺失可增强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性,以上结果为沙门菌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oppCDF基因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及其在湿米粉中的应用
11
作者 胡瑞琦 郑钧 +1 位作者 林以琳 余以刚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226,共8页
为了研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的抑菌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绘制生长曲线评估ε-PLH对S.typhimur... 为了研究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的抑菌作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绘制生长曲线评估ε-PLH对S.typhimurium的抑菌效果。通过碘化丙啶渗透和胞内大分子泄露实验探究ε-PLH对S.typhimurium细胞膜的作用,并测定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ATP酶活性和ATP含量,探究ε-PLH对S.typhimurium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ε-PLH对S.typhimurium有良好抑菌性,MIC为128μg/mL,能够有效抑制S.typhimurium的生长,经MICε-PLH处理后的S.typhimurium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渗透性改变,活性氧过量积累,处理6 h后核酸泄露量和ROS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45倍和1.99倍,SOD和ATP酶活性以及ATP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9.60%、10.00%和67.63%。ε-PLH作用于细胞膜,造成S.typhimurium氧化损伤,破坏细菌胞内能量平衡,进而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导致死亡。此外,将ε-PLH应用于湿米粉,发现ε-PLH对S.typhimurium仍有一定抑菌效果,并且具有良好保鲜效果。综上,ε-PLH具有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伤寒沙门 效果 湿米粉
下载PDF
STM2503调控鼠伤寒沙门菌的生物被膜形成和压力适应性
12
作者 王南威 李莉莉 +6 位作者 陈凯风 周洲平 潘鹏 关晋 徐成刚 廖明 张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294-3304,共11页
【目的】通过揭示c-di-GMP通路基因STM2503调控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进而影响其环境应激能力的机制,以期挖掘调控鼠伤寒沙门菌压力适应性的关键因子,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λ-Red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TM2503缺失株... 【目的】通过揭示c-di-GMP通路基因STM2503调控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进而影响其环境应激能力的机制,以期挖掘调控鼠伤寒沙门菌压力适应性的关键因子,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λ-Red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TM2503缺失株,并利用质粒PBAD表达STM2503来构建相应的基因回补株。然后通过检测不同STM2503表达水平菌株中信号分子c-di-GMP的含量揭示STM2503对菌株胞内c-di-GMP水平的影响。接下来,利用细菌运动性检测、结晶紫染色等试验检测了STM2503对菌株运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从基因层面揭示其对菌株运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最后,通过抗生素处理、氧化应激、消毒剂应激等试验探究了STM2503对鼠伤寒沙门菌压力适应性的影响。【结果】与野生株(WT269)相比,STM2503的缺失使菌株胞内c-di-GMP含量升高了37.51%(P<0.001),且不影响菌株的正常生长。另外,STM2503的缺失提高了菌株各胞外基质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缺失株胞外多糖、胞外DNA和胞外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0.30%(P<0.01)、33.59%(P<0.001)和27.60%(P<0.01),最终使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增强了1.63倍(P<0.01)。并且,269ΔSTM2503通过降低鞭毛合成相关基因fliA与flhC的表达使其在6 h的运动直径较野生株相比下降了17.22%(P<0.01)。这些变化最终导致269ΔSTM2503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阿莫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1—3倍,且在氧胁迫和SDS消毒剂胁迫下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能力。【结论】STM2503参与信号分子c-di-GMP的降解,并通过抑制胞外基质的合成降低鼠伤寒沙门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通过上调鞭毛合成基因的表达增强菌株的运动性,进而降低菌株的耐药性和环境压力适应能力,本研究为鼠伤寒沙门菌关键防控靶点的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C-DI-GMP STM2503 生物被膜 运动性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yibT和csgD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13
作者 刘晓彤 王冰冰 +3 位作者 王治梅 刘菲凡 赵威 齐永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887,共9页
【目的】通过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yibT、csgD双基因缺失株及缺失株的回补株,探究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沙门菌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策略。【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CVCC541(wild-type,WT)为研... 【目的】通过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yibT、csgD双基因缺失株及缺失株的回补株,探究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沙门菌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策略。【方法】以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CVCC541(wild-type,WT)为研究对象,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yibT和csgD基因缺失株;利用重组载体技术构建其基因回补株;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比较鼠伤寒沙门菌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半固体平板测定运动能力的变化;比较不同突变菌株自聚集能力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结构;最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yibT和csgD的双基因缺失株WTΔyibTΔcsgD和csgD基因单缺失株WTΔcsgD及基因缺失株的回补株WTΔcsgDΔyibT/pcsgD和WTΔcsgD/pcsgD。yibT和csgD基因的缺失降低了生物膜的形成能力、胞外多糖含量和自聚集能力,增强了运动能力;invF和sdi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结论】yibT和csgD基因缺失会降低鼠伤寒沙门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yibT基因 csgD基因 生物膜
下载PDF
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乳酸菌细菌素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机制初步研究
14
作者 潘果 王云飞 +5 位作者 钟忻桐 苏惠 马明瑞 董文龙 李国江 尹柏双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5-12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拮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新型乳酸菌细菌素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机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基因组信息,琼脂扩散法和透析法测定细菌素抑菌活性及分子量范围,有机酸、过氧化氢排除试验和蛋白酶敏感试验确定细菌... 试验旨在研究拮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新型乳酸菌细菌素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机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基因组信息,琼脂扩散法和透析法测定细菌素抑菌活性及分子量范围,有机酸、过氧化氢排除试验和蛋白酶敏感试验确定细菌素性质,通过设置pH值与温度梯度测定乳酸菌生长曲线与细菌素抑菌曲线,研究细菌素生物学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初步探索细菌素抑菌机制。结果显示,试验筛选出的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PG-9,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发酵黏液乳杆菌。全基因组大小为1985177 bp,包含1947个编码基因。其产细菌素PG-9B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抑菌活性良好,分子量小于1 kDa,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影响后发现其对多种蛋白酶敏感,在pH值3.0~7.0、-20~121℃范围内均保留了较高的抑菌活性。扫描电镜显示,发酵黏液乳杆菌细菌素PG-9B通过破坏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胞表面形态而抑制和杀死细胞。研究表明,发酵黏液乳杆菌细菌素PG-9B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抑菌活性,在饲料工业中可作为潜在的替抗添加剂防治鼠伤寒沙门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黏液乳杆 伤寒沙门 机制
下载PDF
34例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防治分析探讨
15
作者 钟伟明 李红森 +2 位作者 张天貌 欧汉贞 谢佳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6-0080,共5页
分析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防治方法,旨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1.1.5~2023.12.5本院儿科收治的34例已经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儿患者为研究样本。患者入院后,对其开展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病患开展以哌... 分析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防治方法,旨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1.1.5~2023.12.5本院儿科收治的34例已经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儿患者为研究样本。患者入院后,对其开展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病患开展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曲松为主要方案的临床治疗。分析结果。结果 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 88.24%,和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更低,P<0.05;干预后患者的血清内PCT以及hsCRP值明显更低,P<0.05;和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WBC、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更低,P<0.05;患者接受疾病治疗期间内,未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对于疾病治疗耐受;患者对于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阿米卡星敏感率最高,为96.8%;极少数菌株表现出耐药性,耐药率仅为4.2%。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58.1%;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5.8%,中敏率则为32.3%;环丙沙星和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9.4%和45.2%。结论 对于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者,应用以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曲松为主的方案治疗疾病能取得满意成效。该法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患者 伤寒沙门感染 防治方法
下载PDF
猪产业链中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增海 滕霖 +3 位作者 贺安文 刘言言 乐敏 何启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9-1209,共11页
旨在探究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基因组学特征。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91株河南省猪产业链中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分离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其血清型的预测、多位... 旨在探究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基因组学特征。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91株河南省猪产业链中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分离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其血清型的预测、多位点序列的分型以及质粒类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南省猪产业链中沙门菌4,[5],12:i:-的流行率(1.58%,50/3173)已经超过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率(1.29%,41/3173);91株沙门菌的序列型分为ST34(71.42%,65/91)和ST19(28.57%,26/91);鼠伤寒沙门菌/ST34菌株和4,[5],12:i:-/ST34菌株都是IncHI2A_1、IncHI2_1和Col440I_1质粒的偏好宿主;沙门菌血清型4,[5],12:i:-携带率较高的耐药基因是blaTEM-1B_1(72%)、tet(B)_2(90%)、sul2_3(66%)、blaOXA-1_1(34%)等;相比鼠伤寒沙门菌菌株,沙门菌血清型4,[5],12:i:-菌株中质粒的携带率更高,且携带更多种类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本研究首次证实,河南省猪产业链中沙门菌血清型4,[5],12:i:-的流行已经超过鼠伤寒沙门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血清型在河南省病人中主要流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血清型4 [5] 12:i:- 伤寒沙门单相变种 猪产业链 基因组学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鼠伤寒沙门菌的药敏及分子特征分析
17
作者 王燕 王云英 +3 位作者 蒋敏 张雨虹 任艳丽 孙滨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3-819,共7页
目的分析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及分子特征,为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CYEY-S001,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纸片法对药敏结果进行检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基因和分子特征,... 目的分析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及分子特征,为临床治疗和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CYEY-S001,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K-B纸片法对药敏结果进行检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基因和分子特征,并进行质粒接合试验,研究质粒的可转移性。利用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检测其实所含的碳青霉烯酶类型,PCR确认其携带的耐药基因,质粒复制子分型确定质粒类型。结果该鼠伤寒沙门菌CYEY-S001对除氨曲南之外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其为ST34型鼠伤寒沙门菌,含有bla_(NDM-5)、aac(6’)-Iaa、floR、cmlA1、sul3和tet(A)等多种耐药基因。携带的质粒类型为IncHI2,bla_(NDM-5)位于该质粒上,可通过水平转移,结合子获得了与鼠伤寒沙门菌完全一致的耐药结果。3种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均正确识别出了其携带碳青霉烯酶的类型为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碳青霉烯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对感染治疗和预防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发现的IncHI2-bla_(NDM-5)质粒存在向其他细菌物种横向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 碳青霉烯耐药 表型检测 质粒复制子分型 IncHI2-bla_(NDM-5)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5'-nucleotidase基因缺失对小鼠盲肠菌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满 路思阳 +7 位作者 张梦珂 李静 陈松彪 尚珂 丁轲 程相朝 张春杰 廖成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9-345,共7页
为探究5'-nucleotidase基因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盲肠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15只6周龄BALB/c雌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野生株SL1344组和缺失株SL1344Δ5'-nucleotidase组,对照组小鼠灌胃200μL无菌PBS,SL1344组和SL1344Δ5'... 为探究5'-nucleotidase基因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盲肠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15只6周龄BALB/c雌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野生株SL1344组和缺失株SL1344Δ5'-nucleotidase组,对照组小鼠灌胃200μL无菌PBS,SL1344组和SL1344Δ5'-nucleotidase组分别灌胃200μL含1.0×10^(6) cfu的菌液。灌胃72 h后剖杀各组小鼠,收集盲肠内容物,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测定各组小鼠盲肠样品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序列,并比较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L1344和SL1344Δ5'-nucleotidase组操作分类单元(OTU)以及Alpha多样性指数Chao1和Observed species均下降,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SL1344组部分样品分布偏远,表明SL1344和SL1344Δ5'-nucleotidase感染使小鼠盲肠微生物数目减少,且SL1344对盲肠菌群影响较大。门、纲和属水平微生物种群分析结果显示,与SL1344组相比,SL1344Δ5'-nucleotidase组产短链脂肪酸的有益菌增多而条件致病菌减少,且主要富集在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和新陈代谢等信号通路。上述结果首次表明5'-nucleotidase作为毒力基因在鼠伤寒沙门菌导致盲肠菌群失调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减毒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nucleotidase基因 伤寒沙门 16S rRNA 盲肠
下载PDF
鹅源鼠伤寒沙门菌crp、hfq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仕楷 刘佳琪 +6 位作者 李荣旭 苏文楠 陈亦杏 郑炜鸿 朱婉君 陈济铛 张济培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为构建鹅鼠伤寒沙门菌单基因缺失株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广东地区鹅源鼠伤寒沙门菌流行株A29为研究对象,采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分别构建crp、hfq基因缺失株(A29Δcrp和A29Δhfq)及相应基因回补株,并分别采用相应引物经PCR鉴定... 为构建鹅鼠伤寒沙门菌单基因缺失株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以广东地区鹅源鼠伤寒沙门菌流行株A29为研究对象,采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分别构建crp、hfq基因缺失株(A29Δcrp和A29Δhfq)及相应基因回补株,并分别采用相应引物经PCR鉴定。通过细菌培养,对各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通过PCR鉴定各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各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将各菌株纯培养物经腹腔注射4周龄小鼠,测定各菌株对小鼠的毒力,并观察感染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及各组织剖检病变与组织病理变化。PCR和测序结果表明,正确构建各基因缺失株和相应回补株。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相比,A29Δcrp菌落直径极显著变小(P<0.001),不产酸、不产生H_(2)S,菌体极显著变短(P<0.001);A29Δhfq菌落边缘不整齐,不产生H_(2)S,菌体极显著变长(P<0.001),表明crp、hfq基因影响细菌的菌落形态、生化特性和形态特征。菌株遗传稳定试验结果显示,菌株传至60代时,基因缺失株仍能够稳定缺失。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株比较,A29Δcrp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环丙沙星、甲氧苄啶、阿奇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对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增强,A29Δhfq对除青霉素类、头孢唑啉以外的12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的LD_(50)(2.479×10^(4)cfu)相比,A29Δcrp的LD_(50)(5.379×10^(5) cfu)和A29Δhfq的LD_(50)(5.012×106 cfu)均明显上升。各菌株感染小鼠后的临床症状及各组织剖检病变基本一致;组织病理变化观察显示,与亲本株相比,A29Δcrp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多量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脾组织红髓面积增大、白髓面积减小,A29Δhfq对小鼠脾脏、肝脏及脑组织损伤均较小。本研究为探究鼠伤寒沙门菌crp和hfq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研发鹅沙门菌病疫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源伤寒沙门 基因敲除 crp基因 hfq基因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天蚕素抗菌肽对肉鸡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卜华超 孔新悦 +8 位作者 温黎俊 王海荣 赵栋栋 代珍青 黄敏 李伟 刘李雪 曲正秀 吕晓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6,共8页
为研究抗菌肽对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肉鸡的保护作用,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天蚕素抗菌肽对感染肉鸡生长性能、病理变化、血清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40只1日龄红玉380肉仔鸡(公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为研究抗菌肽对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肉鸡的保护作用,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天蚕素抗菌肽对感染肉鸡生长性能、病理变化、血清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40只1日龄红玉380肉仔鸡(公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g/t、1000 g/t和1500 g/t天蚕素抗菌肽,试验鸡10日龄时各组灌服1 mL 1×10^(8) cfu/mL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8日龄肉鸡血清IgM、IgG、IgA、IL-6、IL-10含量和肠道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紧密连接蛋白(ZO-1)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天蚕素抗菌肽能改善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免疫力,对感染肉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添加量为1500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伤寒沙门 生长性能 血清免疫球蛋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