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双微粒体2基因rs1625525和rs119633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玉丽林 李锦宏 +2 位作者 杨静梅 陈文艳 刘志昂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基因rs1625525,rs1196336两个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76例,乳腺良性瘤患者156例,同...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基因rs1625525,rs1196336两个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76例,乳腺良性瘤患者156例,同期女性健康体检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SNaPshot技术检测MDM2基因rs1625525A/G和rs1196336A/T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比较各组两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两个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MDM2基因rs1625525位点的AA,AG和GG基因型在乳腺癌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9%,39.2%和11.9%,在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7%,44.3%和5.0%。三种基因型在对照组与乳腺癌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P<0.05),GG基因型和隐性模型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2.522,95%CI:1.115~5.708,P=0.026;OR=2.699,95%CI:1.221~5.966,P=0.014)。rs1196336位点在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与乳腺癌患病风险均无明显相关性(OR=1.045,95%CI:0.686~1.591;OR=1.048,95%CI:0.402~2.728;OR=1.045,95%CI:0.694~1.574;OR=1.026,95%CI:0.403~2.613;OR=1.031,95%CI:0.747~1.423,均P>0.05)。结论MDM2基因rs1625525位点GG基因型和隐性模型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rs119633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双微粒体2基因 基因多态性 乳腺癌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MDM2 SNP309T/G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2
作者 玉丽林 苏靖凯 +2 位作者 阳丽华 李荣新 刘志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202-0206,共5页
研究鼠双微体基因2 SNP 309T/G的多态性与乳腺癌的易感性之间的联系。方法 应用多重SNaPshot技术,我们对231名乳腺癌患者、184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以及243名女性健康体检者的MDM2 SNP309T/G基因分型进行了检测,并进一步进行了哈-温平衡... 研究鼠双微体基因2 SNP 309T/G的多态性与乳腺癌的易感性之间的联系。方法 应用多重SNaPshot技术,我们对231名乳腺癌患者、184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以及243名女性健康体检者的MDM2 SNP309T/G基因分型进行了检测,并进一步进行了哈-温平衡的检验。本研究使用2检验来比较SNP309T/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不同组别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MDM2和SNP309T/G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31名乳腺癌患者中SNP309基因GG型5例(2.2%),GT型170例(73.6%),TT型56例(24.2%),184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GG型2例(1.1%),GT型108例(58.7%),TT型74例(40.2%),243名健康体检女性中GG型2例(0.8%),GT型130例(53.5%),TT型111例(45.7%),健康对照组的TT、GT、GG基因型以及T、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乳腺癌患者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组与乳腺癌患者组间的分布频率也显示出明显差异(P值均小于0.05)。将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作为参考,在将健康对照组与乳腺癌组进行对比时,G等位基因以及显性模型可能提升乳腺癌的罹患风险(OR=1.679,95%CI:1.269~2.222,P=0.000;OR=2.640,95%CI:1.766~3.948,P=0.000)。将乳腺良性肿瘤组与乳腺癌组进行比较,发现G等位基因及显性模型可能会提高患上乳腺癌的风险(OR=1.436,95%CI:1.044~1.974,P=0.026;OR=2.118,95%CI:1.331~3.370,P=0.002)。结论 MDM2 SNP309T/G的G等位基因和显性模型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体基因2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乳腺癌
下载PDF
鼠双微粒体-2基因沉默对人肝癌HepG2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燕颖 李亚刚 +4 位作者 孙远杰 刘海鹏 杨泽成 张舵舵 赵春燕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构建鼠双微粒体-2基因(MDM2)靶向小分子干扰RNA(siRNA)质粒,研究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构建MDM2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siRNA-MDM2(siMDM2),建立... 目的构建鼠双微粒体-2基因(MDM2)靶向小分子干扰RNA(siRNA)质粒,研究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构建MDM2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siRNA-MDM2(siMDM2),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分别给予阴性对照质粒和siMDM2质粒处理。监测肿瘤生长变化,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MDM2及p53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正态分布数据的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转染siMDM2-1和siMDM2-2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增长受到明显抑制,抑瘤率分别为60.6%和54.6%。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示MDM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下调,而p5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调。与空白组比较,转染siMDM2-1和siMDM2-2组的MDM2mRNA表达分别下调62.80/0和61.6%,MDM2蛋白表达分别下调60.7%和59.5%;p53mRNA表达分别上调47.1%和45.6%,p53蛋白表达分别上调45.9%和4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5.099、47.860、17.676和235.770,P值均〈0.01)。结论siRNA沉默MDM2基因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可能与其在体内有效下调MDM2和上调p53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沉默 RNA 小分子干扰 基因 p53 微粒体-2基因
原文传递
SUMO-1对p53基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增强作用
4
作者 卢星榕 易继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研究小分子泛素样修饰体1(smallubiquitin likemodifier1,SUMO1)在野生型p53基因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含人野生型p53基因质粒pcDNA3wtp53(pwtp53)、含人双微粒体基因2〔(humandoubleminutegene2(HDM2);鼠同源基因为MDM... 目的研究小分子泛素样修饰体1(smallubiquitin likemodifier1,SUMO1)在野生型p53基因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含人野生型p53基因质粒pcDNA3wtp53(pwtp53)、含人双微粒体基因2〔(humandoubleminutegene2(HDM2);鼠同源基因为MDM2〕质粒pCMV HDM1B(pMDM2)、含人SUMO1基因质粒pcDNA3His6SUMO1(pSUMO1)和空质粒pcDNA3分别或同时转染HepG2细胞,获得各转染细胞系,应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质粒蛋白的表达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结果转染pwtp53和pMDM2质粒的HepG2细胞均可见p53及MDM2蛋白条带,同时转染pSUMO1质粒的细胞分别可见被SUMO1修饰的相对分子量较大的p53和MDM2蛋白条带,在未转染任何质粒、仅转染空质粒和pSUMO1质粒的细胞中只检测到少量p53蛋白表达。转染pwtp53及pwtp53+pSUMO1质粒的HepG2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16.79±1.62)%和(18.15±1.36)%,转染pwtp53+pMDM2+pSUMO1质粒的细胞凋亡比例为(14.06±1.84)%,转染pwtp53+pMDM2质粒的细胞凋亡比例则下降至(5.17±1.23)%,与前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他转染系细胞中的细胞凋亡比例均≤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SUMO1通过与p53蛋白的结合或翻译后修饰,抑制MDM2等癌基因蛋白对p53蛋白的降解,可增强p53抑癌基因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泛素样修饰体-1 P53基因 微粒体基因2 HEPG2细胞 凋亡
下载PDF
SUMO-1、MDM2和P53对5-Fu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卢星榕 沈松菲 池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SUMO-1、MDM2和P53对化疗药5-Fu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Fu诱导HepG2细胞产生凋亡,以质粒pCMV-HDM1B(pMDM2)和pcDNA3-His6-SUMO-1(pSUMO-1)转染细胞,应用Westernblot检测经药物诱导及转染前后细胞中内源性P53蛋白的... 目的:探讨SUMO-1、MDM2和P53对化疗药5-Fu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Fu诱导HepG2细胞产生凋亡,以质粒pCMV-HDM1B(pMDM2)和pcDNA3-His6-SUMO-1(pSUMO-1)转染细胞,应用Westernblot检测经药物诱导及转染前后细胞中内源性P53蛋白的表达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变化.结果:HepG2细胞内源性P53蛋白表达强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于1×10-3mol/L浓度处最强(90.15%±4.22%vs11.27%±1.18%,P<0.05).随5-Fu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于1×10-2mol/L浓度处凋亡率最高(33.61%±3.15%vs3.22%±0.60%,P<0.05).转染pMDM2的细胞具有明显的抗凋亡特性,与同浓度未转染细胞相比,P53蛋白表达强度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51.80%±0.78%vs90.15%±4.22%;20.45%±2.23%vs33.61%±3.15%,均P<0.05).共转染pSUMO-1的细胞其浓度-蛋白表达强度-凋亡率曲线又接近未转染细胞,与单纯转染pMDM2细胞相比,P53蛋白表达强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85%±2.43%vs51.80%±0.78%,29.83%±0.53%vs20.45%±2.23%,均P<0.05).只转染pSUMO-1细胞的P53蛋白表达和凋亡率与未转染细胞相似,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UMO-1通过抑制MDM2对P53在胞质的降解及增强P53在细胞核内的表达,可促进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具有显著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泛素样修饰体-1 P53 微粒体基因2 化疗 HepG2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免疫共沉淀法用于肿瘤异质性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于莉娜 钟雪云 +4 位作者 陈运贤 刘致中 秦艳芳 王冰 杜彬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0,64,共4页
目的 探讨免疫共沉淀法在肿瘤异质性蛋白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可行性 ,为肿瘤异质性研究建立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用免疫共沉淀法研究来自同一遗传背景的 2株人类胶质瘤细胞亚系 (SWOZ1和SWOZ2 )中鼠双微粒体基因 2 (Mu rinedoubleminut... 目的 探讨免疫共沉淀法在肿瘤异质性蛋白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可行性 ,为肿瘤异质性研究建立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用免疫共沉淀法研究来自同一遗传背景的 2株人类胶质瘤细胞亚系 (SWOZ1和SWOZ2 )中鼠双微粒体基因 2 (Mu rinedoubleminute 2 ,MDM2 )相关蛋白表达的异质性。结果 在Mr370 0 0左右处可清楚看到有一蛋白条带SWOZ2明显深染于SWOZ1,提示在MDM2传导通路上此种Mr 在 370 0 0左右的蛋白可能与 2株亚系表现出的不同生物学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共沉淀 异质性 微粒体基因-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