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溴索对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诱导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MES23.5损伤的预防作用观察
1
作者 郑淑荣 杨巍巍 +1 位作者 高华 杜婷婷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氨溴索(AMB)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寡聚体诱导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MES23.5(帕金森病模型细胞)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MES23.5细胞分为A、B、C、D组4组,A组细胞加入二甲基亚砜,B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的α-syn寡聚体,... 目的观察氨溴索(AMB)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寡聚体诱导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MES23.5(帕金森病模型细胞)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MES23.5细胞分为A、B、C、D组4组,A组细胞加入二甲基亚砜,B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的α-syn寡聚体,C组细胞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AMB,D组细胞先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AMB预处理12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5μmol/L的α-syn寡聚体。各组继续培养24 h后,采用ELISA法测算细胞β-葡萄糖脑苷脂酶(GCase)活性和α-syn寡聚体水平,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OD_(450)值表示),使用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磷酸化水平。结果B组细胞GCase活性均低于其余三组(P均<0.05),C组细胞GCase活性均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B组细胞中α-syn寡聚体水平均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C组细胞中α-syn寡聚体水平均低于其余三组(P均<0.05)。与A组相比,B组细胞培养24、48、72 h的OD_(450)值均降低(P均<0.05),D组细胞培养72 h的OD_(450)值降低(P<0.05);与B组相比,C、D组细胞培养24、48、72 h的OD_(450)值均升高(P均<0.05);与C组相比,D组细胞培养24、72 h的OD_(450)值均降低(P均<0.05)。B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低于其余三组(P均<0.05),D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低于A、C组(P均<0.05)。B组细胞TH磷酸化水平均低于其余三组(P均<0.05),C组细胞TH磷酸化水平均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结论AMB可通过升高GCase活性、降低α-syn寡聚体水平,恢复MES23.5细胞增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TH磷酸化水平,对α-syn寡聚体诱导的细胞损伤起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氨溴索 β-葡萄糖脑苷脂酶 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 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
下载PDF
转录因子组合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2
作者 武月 王娜娜 +4 位作者 汪婧雯 周少聪 余爽 李景梅 张京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转录因子组合诱导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转分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表型的效率。方法:构建表达特定的转录因子的重组慢病毒,包括MLN组合(Mash1、Lmx1a和Nurr1)、MNNg组合(Mash1、Nurr1和Ngn2)、LNNg组合(Lmx1a、Nurr1... 目的:探究不同转录因子组合诱导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AS)转分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表型的效率。方法:构建表达特定的转录因子的重组慢病毒,包括MLN组合(Mash1、Lmx1a和Nurr1)、MNNg组合(Mash1、Nurr1和Ngn2)、LNNg组合(Lmx1a、Nurr1和Ngn2)以及MLNg组合(Mash1、Lmx1a和Ngn2),分别感染大鼠AS,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神经元微管蛋白(Tuj1)、酪氨酸羟化酶(TH)、微管相关蛋白2(MAP2)、多巴脱羧酶(DDC)和突触素1(SYN1)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出携带有不同转录因子组合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且能够在细胞内正常表达。在慢病毒感染海马AS第14和28 d,MLN组合分别诱导出20%和60%左右的TH阳性DA能神经元,第28 d时LNNg组合诱导出20%左右TH阳性的DA能神经元,MLNg和MNNg组合仅诱导出Tuj1阳性神经元,进一步染色发现MLN组合能够诱导出多种成熟神经元标记物MAP2、DDC及SYN1表达。结论:转录因子间的协同作用是DA能神经元诱导成功的重要条件,MNNg、LNNg和MLNg组合未能有效诱导大鼠海马AS表达DA能神经元表型,MLN组合仍是高效诱导DA能神经元表型的转录因子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星形胶质细胞 转分化 多巴能神经元 转录因子
下载PDF
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罗常月 屠淑敏 +3 位作者 焦鹏 申霖 赵春艳 范层层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0期3749-3753,共5页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巴丝肼片250 mg/kg)、曲克芦丁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巴丝肼片250 mg/kg)、曲克芦丁低剂量组(12.5 mg/kg)、曲克芦丁中剂量组(25.0 mg/kg)、曲克芦丁高剂量组(50.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建立PD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染色观察大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病理学损伤及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黑质中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黑质组织结构被破坏,神经元排列紊乱,间质水肿,出现空泡,视野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0.05),行为学能力下降(P<0.05);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和IL-6、IL-1β含量升高(P<0.05);脑黑质组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p38MAPK/p38MAPK、磷酸化-NF-κB(p-NF-κB)/NF-κB比值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曲克芦丁各剂量组脑黑质组织受损减轻,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行为学能力提高(P<0.05);血清SOD、GSH-Px活性升高(P<0.05),MDA与IL-6、IL-1β含量降低(P<0.05);脑黑质组织p-ERK/ERK、p-JNK/JNK、p-p38MAPK/p38MAPK、p-NF-κB/NF-κB比值均降低(P<0.05),且曲克芦丁各剂量组间具有剂量效应。结论:曲克芦丁可能通过抑制MAPK/NF-κB信号通路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抵抗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发挥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曲克芦丁 多巴能神经元 核因子Κ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祖细胞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佳佳 李洋洋 +6 位作者 仲光尚 方祝玲 刘淳博 马彩云 王春景 郭俣 刘长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目的 探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体外高效定向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祖细胞(DAPs)的方法体系。方法 人iPSCs诱导分化为DAPs遵循两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是化学诱导产生中间态细胞,人i PSCs在含小分子化合物组合的神经诱导培养基中培... 目的 探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体外高效定向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祖细胞(DAPs)的方法体系。方法 人iPSCs诱导分化为DAPs遵循两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是化学诱导产生中间态细胞,人i PSCs在含小分子化合物组合的神经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至第13天,其表观特征类似于原始神经上皮细胞。第2阶段,特异性诱导DAPs,将中间态细胞在神经分化培养基中诱导至第28天获得DAPs。CM-DiI染色后,定向移植帕金森(PD)大鼠模型右前脑内侧束(MFB),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和DAPs移植组。移植后2周的大鼠全脑冷冻切片免疫荧光检测移植细胞在宿主脑内微环境中存活、迁移及分化状况,移植后8周,对细胞移植组PD大鼠进行行为学鉴定。结果 人iPSCs可在基质胶上稳定传代,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表达多潜能性标记物OCT4、SOX2和Nanog,且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诱导分化至第13天获得原始神经上皮细胞形成玫瑰花结样结构,且能够表达其表面特征性标记物(SOX2、Nestin和PAX6,91.3%~92.8%)。诱导至第28天的DAPs高表达其特异性的标记物(TH、FOXA2、LMX1A和NURR1,93.3%~96.7%)。而且,DAPs移植PD大鼠脑内2周后,可分化为TH^(+),FOXA2^(+)与Tuj1^(+)神经元,移植后8周,移植组较模型组相比,经水迷宫实验(P<0.0001)和阿扑吗啡(APO)诱导的旋转实验(P<0.0001)检测,PD大鼠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人iPSCs经多级诱导可高效分化为中脑DA能神经元祖细胞,具备体内和体外分化为功能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潜能,并可显著改善PD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为hiPSCs-DAP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奠定细胞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多巴能神经元细胞 原始神经上皮细胞 细胞移植 帕金森模型大
下载PDF
丘脑室旁核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莎莎 宋苗苗 +2 位作者 冯洁 王会生 王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丘脑室旁核(PVT)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在大鼠焦虑样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0.2 mg/kg LPS)的方法构建炎性相关焦虑行为大鼠模型。对照组(control)接受等量盐水注射。通过比较LPS组(n=6)和control组(n=6... 目的探讨丘脑室旁核(PVT)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在大鼠焦虑样行为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0.2 mg/kg LPS)的方法构建炎性相关焦虑行为大鼠模型。对照组(control)接受等量盐水注射。通过比较LPS组(n=6)和control组(n=6)动物在旷场中央区和高架十字开放臂停留时间的差异,评价LPS组动物焦虑水平的变化。将LPS注射建立的焦虑模型大鼠,分为普拉克索组(n=6)和生理盐水组(n=6),观察PVT内微量注射D2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6μg/μl)对动物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将D2特异性环化重组酶大鼠分为光敏感通道蛋白组(ChR2,n=6)和红色荧光蛋白组(mCherry,n=6)。采用470 nm光选择性刺激两组大鼠的PVT,观察两组动物焦虑水平的差异。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大鼠出现焦虑样行为,在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P=0.002),开放臂停留时间减少(P=0.004)。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普拉克索组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减轻,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增长(P=0.008),开放臂停留时间增加(P=0.041)。与mCherry组比较,ChR2组大鼠出现焦虑样行为,在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P=0.013),开放臂停留时间减少(P=0.018)。结论PVT内多巴胺D2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过度激活促进大鼠焦虑样行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样行为 多巴D2受体 丘脑室旁核 神经元 脂多糖 多巴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加强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PD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洪梅 丁艳霞 +1 位作者 王炎强 高殿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3-575,622,共4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能否加强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保护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方法:大鼠右侧纹状体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并行为学分析筛选PD动物模型。将动物模型随机分...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能否加强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保护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方法:大鼠右侧纹状体内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并行为学分析筛选PD动物模型。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EGF+GDNF组(右侧黑质内注射EGF+GDNF)和GDNF组(右侧黑质内注射GDNF)。动物继续存活至第21天,取一部分动物中脑黑质节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方法,以抗钙结合蛋白D28K(CB)和胶质源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免疫反应阳性分别检测右侧黑质含CB的神经元及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光镜下观察并进行细胞计数;另一部分动物被快速断头取脑,分离右侧黑质,用免疫印迹法分析黑质CB及GFAP蛋白的表达,蛋白条带用图像处理仪扫描,结果用LabWorks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EGF+GDNF组大鼠黑质内CB及GFAP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GDNF组;免疫印迹法检测表明EGF+GDNF组大鼠黑质内CB及GFAP蛋白表达量高于GDNF组。结论:EGF可能通过促进PD模型大鼠黑质内神经元表达CB和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从而加强GDNF对黑质内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 多巴能神经元 表皮生长因子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Desert Hedgehog诱导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彩侠 赵焕英 +3 位作者 赵春礼 刘靖 徐群渊 高福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研究Desert Hedgehog(DHH)对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NP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大鼠DHH病毒上清感染COS7、NIH/3T3和9L细胞,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HH表达。分离培养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 目的研究Desert Hedgehog(DHH)对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NP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大鼠DHH病毒上清感染COS7、NIH/3T3和9L细胞,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HH表达。分离培养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条件细胞表达DHH成功后分别与上述NPCs共培养10 d,免疫荧光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DHH在COS7、NIH/3T3和9L细胞中成功表达;同时,分离培养的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分化特性,但两者共培养10 d后偶见TH阳性的细胞。结论DHH编码的蛋白不能或不能单独诱导NPCs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ERT HEDGEHOG 神经前体细胞 多巴能神经元 分化
下载PDF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与分化的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艳霞 刘洪梅 +2 位作者 王红军 王炎强 高殿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促进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存活和分化过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可能作用。方法生后大鼠中脑脑片培养,并依培养基内加入的不同物质分为空...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促进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存活和分化过程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可能作用。方法生后大鼠中脑脑片培养,并依培养基内加入的不同物质分为空白对照组、GDNF组、PI3K通路阻断组、MAPK通路阻断组。培养6 d后,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统计学处理;同时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脑片中TH的表达。结果GDNF组TH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形状更趋向成熟,其TH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密度、胞体大小和TH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13K通路阻断组TH表达阳性神经元几乎消失,其TH表达水平显著低于GDNF组而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别;MAPK通路阻断组TH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及TH表达水平与GDNF组无显著区别,但TH表达阳性神经元胞体显著小于GDNF组。结论P13K通路参与介导GDNF对DA能神经元的促存活作用,而MAPK通路参与介导其促形态学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能神经元 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6-OHDA所致PD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思源 齐建国 +1 位作者 章为 何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应用6-羟多巴(6.OHD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方法将6-OHDA立体注入大鼠前脑内侧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OHDA注射后第3、7及14天后多巴胺能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用显微镜专业摄像头采集图... 目的 应用6-羟多巴(6.OHD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方法将6-OHDA立体注入大鼠前脑内侧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OHDA注射后第3、7及14天后多巴胺能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用显微镜专业摄像头采集图像,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平均灰度值。结果 损伤侧与对侧相比,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损伤侧平均灰度值增加;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生,二者损伤侧的平均灰度值下降,经配对t检验,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增生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 6-OHDA能成功建立PD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OHDA PD 动物模型 黑质 多巴能神经元 胶质细胞 6-羟多巴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鼠胚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体外发育及靶细胞对其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林音 谷华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95-200,309-310,共8页
14天大鼠胚中脑腹侧神经元在体外进行分散培养,用抗酪氨酸羟化酶血清(TH)检测多巴胺(DA)神经元。培养24小时即可见TH阳性神经元,3天后数量开始增加,高峰出现在14天左右,此后逐渐减少。TH阳性神经元胞体随培养时... 14天大鼠胚中脑腹侧神经元在体外进行分散培养,用抗酪氨酸羟化酶血清(TH)检测多巴胺(DA)神经元。培养24小时即可见TH阳性神经元,3天后数量开始增加,高峰出现在14天左右,此后逐渐减少。TH阳性神经元胞体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渐增大,核浆比例减少,表明神经元趋向成熟。收集培养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仪(HPLC-EC)测定其中DA递质的含量,在培养最初的72小时内其浓度极低,至15天时为初72小时的50余倍,此后开始下降,与DA神经元的形态发育同步。将中脑腹侧多巴胺神经元与其靶细胞纹状体神经元共培养时.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培养液中的DA浓度均为同期中脑腹侧神经元单纯培养时的一倍,TH活性也较单纯培养时为高,表明靶细胞能明显提高DA神经元的存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神经元 纹状体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羊膜细胞对帕金森病鼠纹状体中残存多巴胺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斌 田新良 +2 位作者 王晓雯 李奇林 管兴志 《解剖与临床》 1999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非多巴胺能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注射破坏一侧黑质,制成PD大鼠模型,然后将鼠的成活羊膜细胞悬液植入受损侧纹状体,与鼠的死羊膜细胞移植及生理盐水假移植对照。结果:发... 目的:探讨非多巴胺能组织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注射破坏一侧黑质,制成PD大鼠模型,然后将鼠的成活羊膜细胞悬液植入受损侧纹状体,与鼠的死羊膜细胞移植及生理盐水假移植对照。结果:发现活羊膜细胞移植可减少大鼠的异常旋转行为,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活羊膜细胞移植靶点周围出现了(TH)疫阳性物质。结论:说明活羊膜细胞诱导了宿主纹状体残存多巴胺(DA)神经元的再生,提示羊膜细胞能够分泌对在体DA神经元具营养作用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细胞 帕金森病 纹状体 多巴神经元 PD 治疗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
12
作者 朱红灿 卢欣 +4 位作者 赵鹏 臧卫东 张华 任秀花 张博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取孕14.5d的S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将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6-羟基多巴(6-OHDA)组和6-OH-DA+不同剂量EPO(0.10、1.00、3.25、1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取孕14.5d的SD大鼠胚胎中脑原代培养。将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6-羟基多巴(6-OHDA)组和6-OH-DA+不同剂量EPO(0.10、1.00、3.25、10.00和32.50U)组。在培养的第6天给实验组加入不同剂量的EPO,第8天加入6-OHDA(100μmol/L)作用0.5h,收集各组细胞,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TH阳性神经元生长情况,用MTT法测定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OHDA组TH阳性细胞数减少,为(27.2±3.4)个/mm2,而预先给予EPO干预的各组细胞6-OHDA的毒性作用明显减轻,TH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8.0±1.1)、(39.2±1.9)、(41.8±1.3)、(66.4±4.2)和(65.3±3.0)(F=48.29,P=0.02)个/mm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OHDA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为(51.2±1.2)%,而预先给予EPO干预的各组细胞6-OHDA的毒性作用明显减轻,细胞活力分别为(52.2±1.0)%、(60.5±3.5)%、(68.1±2.7)%、(89.6±3.1)%和(76.5±4.0)%(F=28.42,P=0.01)。结论:EPO能够对抗6-OHDA的毒性作用,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多巴能神经元 细胞活力 帕金森病 SD大 体外
下载PDF
音速波状蛋白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13
作者 付文玉 吕翠 +4 位作者 庄文欣 陈丹丹 吕娥 王晓萃 杨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音速波状蛋白(SHH)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GF-8)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大鼠BMS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24h后,SHH与FGF-8联合诱... 目的探讨音速波状蛋白(SHH)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GF-8)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大鼠BMS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24h后,SHH与FGF-8联合诱导大鼠BM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12d,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的表达。结果诱导后大鼠BMSCs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PCNA、CDK2、CyclinB1表达降低,高表达Nestin、NSE、TH和VMAT2,低表达GFAP。诱导后大鼠BMSCs与对照组BMSCs的TH阳性率分别为(46.7±3.3)%和(3.6±2.2)%(P<0.01)。结论 SHH与FGF-8可以在体外诱导大鼠BMSCs定向分化为DA能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多巴能神经元 音速波状蛋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徐波涛 周晓平 钱国正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508-510,共3页
目的在体外多种条件下诱导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比较各自分化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例。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出大鼠胚胎中脑腹侧神经前体细胞并传代,通过白介素-1α(IL-1α)、白细胞抑制因子(LIF)、胶质细胞衍生物神经营养因子(GDNF... 目的在体外多种条件下诱导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前体细胞,比较各自分化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例。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出大鼠胚胎中脑腹侧神经前体细胞并传代,通过白介素-1α(IL-1α)、白细胞抑制因子(LIF)、胶质细胞衍生物神经营养因子(GDNF)、纹状体条件培养液和中脑膜裂解碎片诱导分化后,比较子代中酪胺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结果IL-1α能增加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出的TH细胞数量,但形态不成熟;其他条件不能增加TH细胞数,但与IL-α共同作用时可使TH免疫阳性细胞形态变得成熟。结论IL-1α可以诱导中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多巴胺能神经元,LIF、GDNF、纹状体条件培养液和中脑膜裂解碎片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形态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神经前体细胞 体外诱导 多巴能神经元 IL-1Α 白介素-1Α 细胞抑制因子 LIF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荷剑 柴立辉 +2 位作者 吴素霞 高林 贺维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胎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向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分化的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细胞移植替代治疗诸如帕金森病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获取胎龄14.5d的SD大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白细胞介素-...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胎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向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分化的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细胞移植替代治疗诸如帕金森病等神经精神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获取胎龄14.5d的SD大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10μg/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0μmol/L)分别或联合对胎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进行诱导。诱导2周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RT-PCR检测NSE、TH及转录因子Nurr1和Lmx1b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IL-6处理组、BDNF处理组及2者联合处理组均较对照组NSE和TH阳性率高,且IL-6和BDNF联合处理组较单用IL-6或BDNF处理组的细胞阳性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仅有NSE的表达,而IL-6处理组、BDNF处理组及2者联合处理组均有NSE、Nurr1、Lmx1b和TH mRNA的表达。结论:IL-6和BDNF均可在体外诱导胎鼠纹状体神经前体细胞向DA神经元分化,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前体细胞 多巴神经元 细胞介素-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邓汝东 李伊为 +8 位作者 陈东风 黎晖 张赛霞 赵丹 孟令杰 周健洪 盂冬雪 张瑞 张海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1-306,共6页
为探讨补肾中药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本研究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arkinson病(PD)模型,同时设立龟板组(灌胃补肾中药龟板2g/次,2次/d,连续1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为探讨补肾中药龟板抗Parkinson病大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本研究用6-羟基多巴胺(6-OHDA,0.2%)于大鼠左侧黑质致密带注射2μl造成Parkinson病(PD)模型,同时设立龟板组(灌胃补肾中药龟板2g/次,2次/d,连续1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其行为改变,再用HE、TH染色或DIG-dUTP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龟板组PD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善明显,黑质致密部的TH染色阳性神经元增多,DIG-dUTP染色阳性率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和Bax蛋白表达减少。本文结果提示,长期龟板治疗对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龟板升高Bcl-2和降低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PARKINSON病 多巴能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芍药苷对MPP^+所致大鼠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曹碧茵 孔岩 +2 位作者 徐耑 杨亚萍 刘春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MPP+所致大鼠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PF对α-synuclein(α-syn)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SD大鼠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的d10给予不同浓度的MPP+(0.1、0.5、1.0mmol·L...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MPP+所致大鼠黑质脑片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PF对α-synuclein(α-syn)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SD大鼠黑质器官型脑片,培养的d10给予不同浓度的MPP+(0.1、0.5、1.0mmol·L-1)处理24h,并在0.5mmol.L-1MPP+处理的基础上,给予1μmol·L-1或10μmol·L-1的PF进行干预。免疫组化法计数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定量RT-PCR法检测α-syn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MPP+(0.1、0.5、1.0mmol.L-1)处理导致黑质致密部TH+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P+(0.5mmol.L-1)使α-sy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F(10μmol·L-1)有效增加了TH+细胞的数量(P<0.01),并明显下调了α-syn mRNA的表达(P<0.05)。结论PF能有效拮抗MPP+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死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α-sy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多巴能神经元 黑质脑片 MPP+ α-synu-clein
下载PDF
氯化锰对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悦 段春礼 +4 位作者 张海燕 苏忆兰 王元身 邓一夫 徐群渊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通过锰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及其可能的神经化学机制的研究 ,进而探讨锰中毒与帕金森病发病的相互关系。分离培养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用不同剂量 Mn Cl2 处理后 ,用荧光染料进行染色 ,观察了凋亡神经元数量。用腹腔注射及... 本文通过锰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及其可能的神经化学机制的研究 ,进而探讨锰中毒与帕金森病发病的相互关系。分离培养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用不同剂量 Mn Cl2 处理后 ,用荧光染料进行染色 ,观察了凋亡神经元数量。用腹腔注射及脑内单侧注射 Mn Cl2 染毒方法处理大鼠 ,并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方法 (HPLC-ECD)在活体检测了术后不同时间的纹状体细胞外液中 DA及其代谢产物 DOPAC、HVA以及 5 -HT的代谢产物 5 -HIAA等的含量 ;同时作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结果发现 ,凋亡神经元的细胞核缩小、不规则、染色质呈块状深染 ,凋亡细胞数量随 Mn Cl2 剂量升高而增多。Mn Cl2 脑内注射侧与注射对侧相比 ,术后 4、7、10、2 0 d的 DA、DOPAC、HVA和 5 -HIA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腹腔染毒高、低剂量组 2 0 d后大鼠整体纹状体匀浆的上述指标也明显降低。此外 ,染毒大鼠纹状体中丙二醛水平随染毒剂量增高而增高 ,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染毒剂量增高却下降。以上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多巴能神经元 丙二醛 过氧化物歧化酶 帕金森病 神经毒性
下载PDF
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陆艳 张亚杰 +6 位作者 阮杰 周芙琼 朱维娜 陈畅 唐莉莉 梁艳 赵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27-2931,I0028,I0029,共7页
目的:探讨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双靶点颅内定向注射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3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 目的:探讨肉苁蓉颗粒剂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双靶点颅内定向注射法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3周后据阿朴吗啡诱导的不自主运动,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肉苁蓉颗粒剂低剂量组(1 g·kg-1·d-1)和肉苁蓉颗粒剂高剂量组(3 g·kg-1·d-1),灌胃相应药物共4周。记录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向健侧旋转的圈数;采用免疫组化研究观察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和免疫印迹法检测(Western-blot)观察纹状体内α-突出核蛋白(α-synuclein)、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检测定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用药4周后,肉苁蓉组向健侧旋转的圈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黑质内TH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纹状体内α-synuclein表达下调、TH、DAT表达上调。纹状体DA、DOPAC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结论:肉苁蓉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黑质和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颗粒 帕金森病大模型 多巴能神经元保护
下载PDF
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Parkinson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突触素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燕 张志军 +2 位作者 杨学峰 何志贤 倪衡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1-306,共6页
为了探讨genistein(GST)对离体培养的Parkinson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突触素的影响,取孕14~16d SD大鼠胚胎中脑腹侧部,常规体外培养。将培养的中脑腹侧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雌二醇(E2)+MPP+组、GST+MPP+组、MPP+组。进行四... 为了探讨genistein(GST)对离体培养的Parkinson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突触素的影响,取孕14~16d SD大鼠胚胎中脑腹侧部,常规体外培养。将培养的中脑腹侧细胞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雌二醇(E2)+MPP+组、GST+MPP+组、MPP+组。进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代谢状态。采用TH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各组TH阳性神经元的生长状况以及突触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E2+MPP+组以及GST+MPP+组相比,MPP+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少,SYN免疫活性产物表达亦减少,细胞活力差。而E2+MPP+组、GST+MPP+组中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提示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类似雌激素样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多巴能神经元 突触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