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E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研究
1
作者 叶宗媛 许雪 胡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 目的:探究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F基因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变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同期无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比较两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差异。分析两指标与研究组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分析两指标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与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及GDF-15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TC患者肿瘤直径和是否包膜侵犯有关(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GDF-15阳性表达对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均P<0.05)。BRAF V600E基因突变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BRAF V600E基因未突变患者,GDF-15阳性表达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GDF-15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及GDF-15表达变化与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均可能参与了PTC病情发生及进展过程,可以作为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1 v600e基因 生长分化因子-15 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BRAF^(V600E)基因突变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任俊玲 陈斌 程伟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发生率及其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7...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的发生率及其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76例经临床病理诊断为PTMC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直接测序法对甲状腺癌组织中的BRAF^(V600E)突变和TERT启动子突变进行检测。结果:76例PTMC中21例(27.6%)在BRAF T1799A处发生突变;45例(59.2%)在TERT启动子C228T处发生突变,其中2例(2.6%)合并TERT启动子C250T处发生突变。76例PTMC中,12例(15.8%)BRAF^(V600E)和TERT启动子同时突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央区淋巴结有无转移和是否多灶性间BRAF^(V600E)突变、TERT突变、BRAF^(V600E)和TERT共突变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V600E)基因和TERT启动子突变常见于PTMC,但其不能预测PTMC中央区淋巴结有无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1^(v600e)基因突变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突变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TRAP1表达、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观察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慧玲 贺晓燕 +2 位作者 杨文秀 王龙 杨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表达、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V_(600E)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PTC组织100例份(A组)、甲状腺腺瘤组织38例份(B组)、结节性甲状...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表达、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V_(600E)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PTC组织100例份(A组)、甲状腺腺瘤组织38例份(B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38例份(C组),观察各组TRAP1蛋白表达及BRAFV_(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RAP1表达、BRAFV_(600E)基因突变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B、C组TRAP1阳性率分别为71.00%、13.16%、10.53%,BRAFV_(600E)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2.00%、0、0,A组分别与B、C组比较,P均<0.05。BRAFV_(600E)基因突变与PTC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相关(P均<0.05)。A组中TRAP1表达与BRAFV_(600E)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0.445,P<0.05)。结论 PTC组织中TRAP1阳性率及BRAFV_(600E)基因突变率升高,且TRAP1高表达与BRAFV_(600E)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肿瘤坏死因子受相关蛋白1 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b1v600e基因
下载PDF
不同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基因V600E突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玲娜 符鸿俊 +4 位作者 李玉晶 王秋鹏 曹飞麟 吴丽娜 甘梅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01-22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方法分析4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结果411例甲状腺乳头...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方法分析4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结果4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普通型BRAF基因V600E突变率为88.4%(321/363),滤泡亚型突变率为41.7%(5/12),高细胞亚型突变率为100.0%(23/23),嗜酸细胞亚型突变率为80.0%(4/5),χ2检验结果显示普通型与滤泡亚型BRAF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5,P=0.001),普通型与高细胞亚型在肿瘤大小和是否侵犯包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3,P=0.000;χ2=4.115,P=0.04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普通型与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V600E是否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等无明显相关(P值分别为0.530、0.683、0.274、0.623、0.551,0.921、1.000、0.560、0.560、0.999)。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高危亚型的BRAF基因突变率大体上高于低危亚型;高细胞亚型总体比普通型乳头状癌肿瘤大小更大,侵犯包膜更多。普通型、高细胞亚型、滤泡亚型中BRAF是否突变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等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亚型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1 v600e
原文传递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密码子600的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杨建辉 贾勐 +4 位作者 李竹瑶 秦波 李翔 陶梅 卢秀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密码子600的突变(BRAF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RAFV600E突变,探讨BRAFV600E突变与患...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密码子600的突变(BRAF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2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RAFV600E突变,探讨BRAFV600E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BRAF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突变率为91.5%(183/200),与病理诊断率相近,与患者的性别(χ2=0.799,P>0.05)、年龄(χ2=1.110,P>0.05)、肿瘤大小(χ2=0.999,P>0.05)、淋巴结转移(χ2=0.948,P>0.05)以及病灶数量(χ2=0.783,P>0.05)无明显相关。结论BRAF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1密码子600突变基因 基因突变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丽云 龚健 +3 位作者 徐晋珩 鄢丽敏 崔永兴 张志勇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450-1454,1458,共6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及BRAF、粘蛋白15(MUC15)及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PTC组织标本56例作为研究组(A组),另选滤泡状癌组织标本18例(B组)、甲状腺腺瘤组织标...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及BRAF、粘蛋白15(MUC15)及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PTC组织标本56例作为研究组(A组),另选滤泡状癌组织标本18例(B组)、甲状腺腺瘤组织标本13例(C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标本7例(D组)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PCR产物测序检测上述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组织中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和R×C表有序资料的线性趋势χ2检验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A组56例PTC组织中检测到24例BRAF 15外显子有T1799A杂合突变(BRAFV600E突变),突变率42.86%;在BRAF 11外显子上未检测到突变病例;B、C、D组患者组织中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TC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率逐步升高(7.14%→8.33%→61.11%→91.67%,χ2=27.255,P=0.000)。有淋巴结转移PTC患者BRAF 15外显子基因突变率(57.58%)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1.73%)显著增加(χ2=7.108,P=0.008)。A组患者组织中BRAF、MUC15、RKI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3%、76.79%、12.50%。BRAF、MUC15、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在A、B、C、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有淋巴结转移患者BRAF和MUC15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P均<0.01),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PTC组织中BRAF和MUC15蛋白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的增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逐步升高(χ2=12.658,P=0.005;χ2=20.047,P=0.000);RKIP蛋白阳性表达率的降低则与临床分期的增高无相关性(χ2=6.005,P=0.111)。BRAF蛋白表达与BRAF基因突变有关(χ2=14.439,P=0.000);而MUC15和RKIP蛋白表达与BRAF基因突变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BRAF基因在PTC中易发生V600E型突变,其突变可能通过上调BRAF蛋白表达,参与PTC发生进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PTC组织中MUC15蛋白表达的上调及RKIP蛋白表达的下调也参与PTC淋巴结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1基因 粘蛋白15 RAF激酶抑制蛋白 bRAF-v600e突变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突变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鹏 翟渊鹏 李潜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V600E基因突变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PTC患者34例,其中有颈部淋...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V600E基因突变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PTC患者34例,其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11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记录肿瘤直径、边缘、纵横比、有无钙化等特征;取手术切除的PTC组织和癌旁组织各34份,采用DNA测序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比较有、无颈部淋巴结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及超声声像特征。结果PTC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52.94%)高于癌旁组织(0)(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超声声像示肿瘤钙化比率(81.82%)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43.48%)(P<0.05),肿瘤直径[(21.36±7.54)mm]、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45.45%)、纵横比>1比率(63.64%)和肿瘤边缘不光整比率(72.73%)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8.29±6.93)mm、56.52%、78.26%、69.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较高,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超声声像示肿瘤钙化者可能更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 v600e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
原文传递
适合手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石臣磊 郭勇 +5 位作者 吕一辰 南丁阿比雅思 高文超 石铁锋 秦华东 刘绍严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在预后影响因素和疾病复发率间的差异,分析适合手术的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51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鼠类肉瘤滤...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在预后影响因素和疾病复发率间的差异,分析适合手术的PTM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251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情况,以及术后随访结果。251例PTC患者中,PTMC 169例,大PTC(肿瘤直径〉1 cm) 82例。结果PTMC和大PTC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率分别为65.1%(110/169)和78.0%(6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患者的腺外侵袭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12/169)和27.2%(46/169),大PTC患者的腺外侵袭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9%(13/82)和46.3%(3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MC和大PTC的随访时间分别为(45.6±3.6)个月和(45.0±3.4)个月(P〉0.05)。PTMC和大PTC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PEDF表达和复发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危因素PTMC患者的复发率为1.6%(2/122),大PTC患者的复发率为4.9%(4/82)。结论腺外侵及、淋巴结转移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PTMC复发的高危因素,合并高危因素的PTMC应考虑采取与大PTC相同的治疗策略。对于出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PTMC,更建议早期手术治疗。对于具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高细胞亚型的PTMC患者,初次手术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以降低潜在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1 v600e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预后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华 薛文萍 +3 位作者 喻诗哲 邓真 张素琴 夏总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21-222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DC-STAM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新鲜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DC-STAM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新鲜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中DC-STAM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芯片中DC-STAMP蛋白、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蛋白和BRAF V600E突变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DC-STAMP表达量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DC-STAMP mRNA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分析DC-STAMP与BRAF V600E突变的相关性。结果 DC-STAMP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升高(3.354±2.938)倍,t=5.886,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多灶性明显相关(χ^(2)=4.396,P<0.05)。DC-STAMP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DC-STAM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BRAF V600E突变明显相关(χ^(2)=3.962,P<0.05)。结论 DC-STAM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明显过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肿瘤多灶性明显相关。DC-STAMP与BRAF V600E突变明显相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1 v600e突变
原文传递
不同因素对成釉细胞瘤治疗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王攀攀 魏凯通 +3 位作者 马雅晴 赵军方 孙明磊 孙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成釉细胞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至2019年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88例成釉细胞瘤病历资料,对其发病年龄、部位、组织结构、手术方式以及复发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成釉细胞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至2019年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88例成釉细胞瘤病历资料,对其发病年龄、部位、组织结构、手术方式以及复发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31例成釉细胞瘤组织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测序并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手术治疗的288例成釉细胞瘤病例中,58例开窗减压后刮治(磨除骨壁),复发36例(62.1%),71例采用刮治术(术中磨除骨壁),复发29例(40.8%),101例采取单纯摘除术,复发84例(83.2%),58例截骨术,复发10例(17.2%)。在31例成釉细胞瘤样本中检测BRAF-V600E突变率64.5%,其中性别、年龄、部位和肿瘤结构分别经组内卡方检验比较,与BRAF-V600E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AF-V600E的阳性率与成釉细胞瘤复发呈正相关(χ^(2)=8.952,P<0.01),且经单侧Fisher精确检验,P<0.01,可认为复发病例的BRAF-V600E突变率高于无复发病例。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成釉细胞瘤疗效差异明显,BRAF-V600E突变与成釉细胞瘤的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手术方式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b1-v600e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