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鼻上颌复合体对称性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晓琳 范存晖 +3 位作者 韩欣颖 陈秀娟 房晓旭 田忠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患者鼻上颌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的对称性。方法:选择20例替牙期UCLP患者颅面部锥形束CT(CBCT)图像,运用Mimics图像分析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描记... 目的:探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患者鼻上颌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的对称性。方法:选择20例替牙期UCLP患者颅面部锥形束CT(CBCT)图像,运用Mimics图像分析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描记鼻根点及鼻上颌复合体健、患侧32个同名标记点,建立三维参考平面、分别测量32个点到三维平面的距离。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水平方向上,与非裂隙侧相比,裂隙侧点INM、SPC处上颌骨的宽度小,点LPA、SPr处上颌骨宽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方向上,与非裂隙侧相比,裂隙侧点LPA、Maz、SPr处深度大,点SPM、SPC处深度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垂直方向上,裂隙侧点LPA、INM、Maz低于非裂隙侧,点SPC、SPr高于非裂隙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牙期UCLP患者鼻上颌复合体在三维方向上均不对称,不对称部位集中在鼻腔和牙槽骨处。眶部及远离裂隙的上颌骨区域未发现明显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鼻上颌复合体 对称性 锥形束CT
下载PDF
唇腭裂新生儿鼻上颌复合体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乔鞠 田卫东 +2 位作者 刘磊 段玉贵 陈伟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 对唇腭裂患儿鼻上颌复合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三维立体的测量分析。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 ,对 6例正常胎儿及 5例唇腭裂新生儿标本的鼻上颌复合体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测量。结果 唇腭裂患儿上颌骨及邻近结构宽度异常 ;牙槽... 目的 对唇腭裂患儿鼻上颌复合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三维立体的测量分析。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 ,对 6例正常胎儿及 5例唇腭裂新生儿标本的鼻上颌复合体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测量。结果 唇腭裂患儿上颌骨及邻近结构宽度异常 ;牙槽弓组织不足 ,且主要表现在前段牙槽 ;前段牙槽上倾 ,提示前段组织错位或垂直向生长不足 ,而后段牙槽高度接近正常。结论 唇腭裂患儿出生时即存在上颌骨不同方向的错位和发育异常 ,因此 ,对畸形的矫正 ,可以提供接近正常的解剖结构基础 ,有助于上颌骨正常生长发育 ,并为外科修复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有助于颜面形态和口腔功能的更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鼻上颌复合体 三维重建 新生儿
下载PDF
后牵引矫形力的方向对鼻上颌复合体内部位移和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强 张筱薇 +1 位作者 赵志河 赵美英 《广东牙病防治》 2000年第4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后牵引矫形力的方向与鼻上颌复合体内部位移和应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测量受不同方向的后牵引力的鼻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牵引角度为 +30°、0°、- 30°时 ,上颌骨呈顺时针旋转 ,旋转... 目的 探讨后牵引矫形力的方向与鼻上颌复合体内部位移和应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测量受不同方向的后牵引力的鼻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牵引角度为 +30°、0°、- 30°时 ,上颌骨呈顺时针旋转 ,旋转的量逐渐增大。结论 应力是组织学改建的始动因素 ,本研究的结果也为组织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上颌复合体 三维有限元法 后牵引矫形力
下载PDF
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陈江浩 周洪 代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与鼻上颌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及位移的关系,以达到为临床矫治力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在鼻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5种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内部应力...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与鼻上颌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及位移的关系,以达到为临床矫治力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在鼻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5种大小的后方牵引力对鼻上颌复合体内部应力分布和位移的影响。结果:随着后方牵引力值的增大,A点和ANS点向后位移也逐渐增大,而N点向前移动,但N点的位移量很小,变化呈线性关系。且A点、ANS点和N点的应力值也逐渐增大。结论:施加不同大小的后方牵引力,鼻上颌复合体的应力和位移随牵引力值的增大而增大,而每侧3~5N后牵引力即可引起上颌骨明显的后方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牵引力 鼻上颌复合体 三维有限元方法 位移 应力发布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吉坤 张桂荣 +2 位作者 郭艳明 李济强 刘继辉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变化,为临床治疗上颌后缩的患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9 ~11(平均1...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变化,为临床治疗上颌后缩的患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9 ~11(平均10.5)岁,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采取上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前方牵引时间6~8个月.试验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并测量各项鼻部形态及口颌部软组织侧面形态指标,综合分析矫治前后差异.结果 矫治前后鼻部软组织鼻根点距离(Ns-Y)、鼻尖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中点距离(M-Y)增大(P<0.05),鼻尖点距离(Prn-Y)、鼻额角增大(P<0.01),鼻唇角减小(P<0.05).唇部及颏部软组织上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As-Y)、上唇突点至Y轴的距离(UL-Y)、上唇凸距(UL-E)、上唇基角(S-Ns-Sn)均增大(P<0.01);下唇凸距(LL-E)、软组织颏前点距离(Pos-Y)均减小(P<0.05);矫治前后下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Bs-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不仅可以早期矫治上颌后缩Ⅲ类错(牙合)、改善上下颌骨不调关系,同时有助于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良好外形的形成.鼻部及上唇前移、颏部后移,使患儿侧貌突度更趋于协调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 上颌后缩 骨性Ⅲ类错(牙合) 鼻上颌复合体 面部软组织
原文传递
上颌铸造式Hyrax快扩后鼻上颌复合体三维形态变化的锥体束CT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骆英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 使用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生长期儿童快速扩弓后鼻-上颌复合体、牙槽骨和牙齿的变化.方法 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1.0±1.5岁)上牙弓狭窄的患者,经过上颌铸造式Hyrax快速扩弓,扩弓前后拍摄C... 目的 使用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生长期儿童快速扩弓后鼻-上颌复合体、牙槽骨和牙齿的变化.方法 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1.0±1.5岁)上牙弓狭窄的患者,经过上颌铸造式Hyrax快速扩弓,扩弓前后拍摄CBCT,重建上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三维结构,分别测量颌骨、牙槽骨在不同平面的变化以及磨牙间宽度和倾斜角度的变化,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铸造式Hyrax快扩后颌骨变化明显,骨性扩弓∶牙性扩弓=1∶1,鼻腔宽度平均增加(3.88±1.92) mm,第一磨牙区牙槽骨宽度平均增加(5.72±1.8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磨牙颊向倾斜度右侧平均增加(2.12±3.99)&#176;,左侧平均增加(3.27±4.32)&#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铸造式Hyrax快扩对生长发育期患者鼻-上颌复合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鼻腔、颌骨宽度增加和牙槽骨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CT 上颌发育不足 上颌快速扩弓 -上颌复合
原文传递
译文摘要
7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39-143,共5页
译文摘要本期本栏译文由谢以岳审校矫形性头帽的作用力方向与鼻上颔复合体骨缝反应之间的联系[TanneK,etal.AngleOrthod,1996;66:125-130]本研究旨在探索用头帽限制上颌体发育时,鼻上颌复合... 译文摘要本期本栏译文由谢以岳审校矫形性头帽的作用力方向与鼻上颔复合体骨缝反应之间的联系[TanneK,etal.AngleOrthod,1996;66:125-130]本研究旨在探索用头帽限制上颌体发育时,鼻上颌复合体的骨缝对不同角度的作用力产生的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分析 正畸治疗 鼻上颌复合体 头颅侧位片 前方牵引 牙弓形态 生长发育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Ⅱ型胶原 中切牙间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