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秀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4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行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行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行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经鼻切除 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全鼻切除术治疗鼻中隔恶性黑素瘤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亚辉 冯青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本文报道鼻中隔粘膜恶性黑素瘤7例,男4例,女3例。年龄32~75岁。7例全部手术治疗,全鼻切除术3例,次全鼻切除术4例,经随访治疗效果3年生存率为71.4%(5/7),5年生存率为40%(2/5)。文中对鼻中隔恶性黑素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本文报道鼻中隔粘膜恶性黑素瘤7例,男4例,女3例。年龄32~75岁。7例全部手术治疗,全鼻切除术3例,次全鼻切除术4例,经随访治疗效果3年生存率为71.4%(5/7),5年生存率为40%(2/5)。文中对鼻中隔恶性黑素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肿瘤 黑素瘤 鼻切除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1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行垂体瘤经鼻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行垂体瘤经鼻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经鼻切除 临床护理路径 垂体腺瘤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8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4例行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实施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4例行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实施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经鼻切除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书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 目的探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疾病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鼻切除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临床路径护理用于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国建立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0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用于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用于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3±0.5)d,平均住院费用(21445.5±1578.3)元,护理满意者38例(9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4±1.7)d,平均住院费用(26728.5±1729.6)元,护理满意者28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护理 垂体瘤 鼻切除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张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22期94-94,99,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102例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分为实验组50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在手术基础上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102例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分为实验组50例和参照组52例,参照组在手术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手段;实验组患者则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前等待时间均少于参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也更高(P<0.05)。结论: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治疗期间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垂体瘤经鼻切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八珍汤加减辅助对鼻咽癌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后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柳淑洪 彭军 +2 位作者 唐立滨 刘春秋 张立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91-94,100,共5页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辅助对鼻咽癌(NPC)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后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行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的NPC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所有...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辅助对鼻咽癌(NPC)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后放疗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行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的NPC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行术后放疗,对照组给予放疗后常规营养干预和不良反应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八珍汤加减。比较2组临床疗效、唾液分泌功能、疼痛程度、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82.89%(39/47)较对照组63.83%(30/4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唾液腺分泌指数、鼻咽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CD3+和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能改善NPC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术后放疗患者的放疗效果,缓解疼痛,提高唾液分泌功能,还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癌 咽扩大切除 内镜 放疗 八珍汤 免疫功能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前后视野分析
9
作者 廖华萍 王晶 袁华曦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垂体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进行分析,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视野变化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瑞金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患者,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变化。结果入... 目的通过对垂体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进行分析,探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视野变化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瑞金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36例患者,分析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野变化。结果入组患者中,视野缺损组与视野正常组垂体瘤的诊断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8例术前双眼视野正常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单眼视野缺损;术前存在不同程度视野缺损的28例患者中,视野缺损改善者18例;视野缺损未明显改善者8例,视野缺损较前严重者2例(单眼)。结论垂体瘤患者出现视野缺损的概率、视野缺损的严重程度与诊断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有关;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视野得到改善,视野改善与诊断年龄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中心静态视野 蝶垂体瘤切除 视野缺损
下载PDF
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与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CRSwNP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晨晨 杜辉虎 +2 位作者 汪永宽 刘建敏 李玲 《西部医学》 2024年第6期910-915,共6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与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94例,随机分为鼻甲成形组和鼻甲部分切除组,每组47例... 目的探讨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与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94例,随机分为鼻甲成形组和鼻甲部分切除组,每组47例。鼻甲成形组选择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治疗,鼻甲部分切除组选择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鼻功能和粘膜组织炎症生化指标含量[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白介素细胞-6(IL-6)、MUC5AC阳性表达面积百分率]变化,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结果与鼻甲部分切除组比较,鼻甲成形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性提升(93.62%vs 76.60%,P<0.05);观察各项鼻功能指标和粘膜组织炎症生化指标发现,两组进行组间、时间点及组间·时间点的交互效应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术后1周及3个月后的鼻粘膜纤毛输送速率相比术前有显著性提高,鼻气道阻力、内镜Lund-Kennedy、嗅觉功能评分和粘膜组织YKL-40、IL-6含量及MUC5AC阳性表达面积百分率相比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甲成形组随访1年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鼻甲部分切除组(P<0.05)。结论CRSwNP患者选择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治疗,能提升临床疗效,促使患者的鼻功能、鼻粘膜炎症改善,效果比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更好,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复发率也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窦炎伴息肉 内镜Messerklinger中甲成形术 内镜中甲部分切除 复发率
下载PDF
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苏航 罗永川 +1 位作者 廖可立 张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1-314,共4页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PA)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的66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分组,将复发的17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未...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PA)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的66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分组,将复发的17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未复发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共有17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5.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肿瘤大小、肿瘤侵袭性、手术方式和肿瘤切除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袭性肿瘤[OR=7.996,95%CI:1.050~60.880]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神经内镜手术方式[OR=0.081,95%CI:0.008~0.846]和肿瘤次全切[OR=0.044,95%CI:0.003~0.612]、全切除[OR=0.037,95%CI:0.002~0.655]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PA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后复发风险较高,肿瘤性质、手术方式选择和肿瘤切除情况可能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蝶入路切除 术后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刘兵霞 葛慕莲 +3 位作者 葛东明 胡娟 陈杰 徐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19例。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8例),将未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无感染组(101例... 目的分析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19例。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8例),将未发生颅内感染者纳入无感染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垂体瘤组织相关因子水平,并对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9例行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18例发生术后颅内感染,占15.13%(18119)。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术中出血量≥120 ml、合并脑脊液漏、合并糖尿病、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合并脑脊液漏、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 h、合并脑脊液漏、生长激素型肿瘤是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路垂体瘤切除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峰 魏秀川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1-14,18,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6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6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嗅觉、视觉功能恢复情况[视野平均缺损值(MD)、视野模式标准差(PSD)、视野指数(VFI)]、垂体相关激素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嗅觉阈评分低于对照组,MD和PSD均小于对照组,V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CTH、GH、PRL、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改善嗅觉、视觉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手术相关指标、垂体相关激素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蝶垂体瘤切除 嗅觉功能 生命质量 视觉功能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用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应用效果及对血清MMP-9和IGF-1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韩莹 陈兴河 +2 位作者 王永恒 赵锦程 吴磊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PA)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P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PA)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PA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观察组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联合应用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肿瘤切除效果、围术期指标、视力改善情况、MMP-9和IGF-1水平,以及鼻腔功能的鼻气道阻力(NAR)、T&T嗅觉测试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肿瘤切除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86,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0、11.438、11.842,P<0.05);术后3 d、7 d时观察组血清MMP-9和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26、4.985,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NAR及T&T嗅觉测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59、8.436,P<0.05);两组视力视野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用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可提高肿瘤切除效果,优化手术操作,减少创伤,有利于减轻疼痛,改善嗅觉功能与视力视野,并能降低血清MMP-9、IGF-1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蝶窦入路垂体腺瘤(PA)切除 3D打印技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扁桃体切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影响
15
作者 胡峰 石军 +2 位作者 朱明 赵媛媛 于乐涛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9期17-25,共9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扁桃体切除术(TE)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ETA)患儿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反应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扁桃体伴腺样体肥大患...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扁桃体切除术(TE)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ETA)患儿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反应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扁桃体伴腺样体肥大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患儿均行TE联合ETA,并给予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于手术结束前20 min,观察组静脉注射0.5 mg/kg艾司氯胺酮,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和麻醉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即刻(T_(1))、拔管后10 min (T_(2))、拔管后20 min (T_(3))、拔管后30 min (T_(4))和拔管后60 min (T_(5))儿童行为疼痛评估量表(FLACC)和小儿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评分。分别于入室建立心电监护后即刻(T0)和T5时点,检测两组患儿应激反应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T_(1)、T_(2)、T_(3)、T_(4)和T_(5)时点FLACC和PAE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T5时点血清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NF-α和IL-1β水平高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5时点,观察组血清Cor、AngⅡ、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6%和24.49%,P <0.05)。结论 将艾司氯胺酮应用于儿童TE联合ETA,可发挥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能有效地减轻患儿因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ETA) 儿童 扁桃体切除术(TE)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卡麦角林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老年垂体瘤对PRL HGH及ACTh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王磊 周新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卡麦角林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联用对老年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HGH)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5—2023-05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垂体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卡麦角林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联用对老年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HGH)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5—2023-05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垂体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麦角林。比较2组总有效率、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较对照组(75.61%)更高(P<0.05)。2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PRL、ACTH、HG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研究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Xklp2靶蛋白(TPX2)、P5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典术式与卡麦角林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蝶窦入路切除 神经内镜 卡麦角林 泌乳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下载PDF
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孟晓敏 任忠亮 +4 位作者 高登文 高富成 薛佳杰 郝青晔 郭雷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08-909,共2页
目的探讨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将85例于我院完成鼻部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n=43)和参照组(常规自体皮瓣移植修复,n=42)。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后住院... 目的探讨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将85例于我院完成鼻部恶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n=43)和参照组(常规自体皮瓣移植修复,n=42)。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术后换药次数、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的面部感觉恢复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可降低创面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与随访面部感觉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恶性肿瘤切除 额部带蒂扩张皮瓣 并发症 面部感觉恢复功能
下载PDF
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张辉 娄飞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7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PA)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6例PA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48例)和显微镜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PA)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6例PA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48例)和显微镜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神经内镜组行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显微镜组在显微镜辅助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肿瘤切除率、激素水平、视觉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镜组,手术用时、术后住院天数短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神经内镜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高于显微镜组,次切除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肿瘤部分切除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两组患者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神经内镜组低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0 d,两组患者视野平均缺损(VFMD)、视野指数(VFI)高于术前,视野模式标准差(VFPSD)低于术前,且神经内镜组VFMD、VFI较显微镜组高,VFPSD较显微镜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神经内镜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PA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相比于显微镜下,能够有效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视觉功能、激素水平,加快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蝶入路切除 神经内镜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
19
作者 阙晓文 陈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医院接受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并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于医院接受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并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的PSQI评分,分析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的PSQI评分为(11.55±2.62)分。有吸烟史、有并发症及焦虑抑郁、疲乏患者的PSQI评分高于无吸烟史、未合并并发症及无焦虑抑郁、疲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及有无饮酒史、有无慢性病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并发症、焦虑抑郁及疲乏均是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可能与吸烟史、并发症、焦虑抑郁及疲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息肉切除 睡眠质量 疲乏 焦虑抑郁
下载PDF
鼻内筛窦切除与鼻息肉摘除手术配合对鼻息肉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黄如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36-0139,共4页
评价鼻内筛窦切除与鼻息肉摘除手术配合对鼻息肉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接受了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而... 评价鼻内筛窦切除与鼻息肉摘除手术配合对鼻息肉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接受了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而参照组接受了鼻息肉摘除术治疗,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们将对比两组在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鼻内筛窦切除术和鼻息肉摘除术可以显著提升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减少手术指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筛窦切除 息肉摘除术 息肉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