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联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四联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治疗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采用ZBC41001-85晶体管超声雾... 目的:探讨四联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治疗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采用ZBC41001-85晶体管超声雾化器,自放疗开始每天雾化吸入四联液,每天2次,每次15~20min。检测两组放疗期间唾液分泌量变化,ELISA法检测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含量。结果:放疗至30Gy和60Gy时,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疗至30Gy和60Gy时唾液中EGF含量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放疗至30Gy时唾液中EGF含量较放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放疗至60Gy时唾液中EGF含量较放疗前下降(P〈0.05)。结论:四联液可用于综合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延缓唾液中EGF含量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液 表皮生长因子 鼻咽癌放射疗法 口腔黏膜
下载PDF
N0期鼻咽癌颈淋巴结区域预防照射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方云 彭苗 +3 位作者 胡伟汉 韩非 王馨 徐慧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阴性者颈部的区域预防照射范围及剂量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N0期患者颈部预防野照射方式,并分析颈部淋巴结复发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20...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阴性者颈部的区域预防照射范围及剂量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N0期患者颈部预防野照射方式,并分析颈部淋巴结复发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205例N0期鼻咽癌患者资料,治疗前均行鼻咽部和颈部影像学检查。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8MV高能X线,以面颈联合野为主的放疗技术,鼻咽原发灶照射剂量为60~80Gy,颈部剂量为46~64Gy。常规分割、连续照射。按颈部预防照射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半颈预防组和全颈预防组。60例进行了化疗。随访时间3~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计算,对生存率的差异采用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前进法。结果:205例N0期鼻咽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9%、91.9%。半颈、全颈预防组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2.27%、0,T1、T2、T3、T4期患者的颈部复发率分别为0、3.08%、0、0,鼻咽无复发时、复发时的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03%、0,各组淋巴结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颈预防组的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7%、94.2%,全颈预防组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4%、91.9%(P=0.950);半颈预防组的1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6%、92.9%,全颈预防组1年、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6%、90.9%(P=0.730)。N0期鼻咽癌预后多因素分析,性别(P=0.039)、T分期(P=0.004)为其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0期鼻咽癌行半颈预防(Ⅱ、Ⅲ、ⅤA区)应已足够。N0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与咽旁间隙受侵、T分期、鼻咽复发率无关。N0期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性别、T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疗法 预后 淋巴结
下载PDF
互补分野加量照射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三维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晓波 何智纯 +3 位作者 张卫东 胡丹 胡婧晔 夏云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311,共9页
【目的】探讨颅底、后颅窝和茎突后区广泛C形侵犯鼻咽癌(NPC)放射治疗中传统耳后野补量(PAP)、三维适形野推量(3DCRT)及互补分野加量照射(SF-SBI)计划的剂量学特征,为进一步改进其计划设计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例广泛颅底及脑干... 【目的】探讨颅底、后颅窝和茎突后区广泛C形侵犯鼻咽癌(NPC)放射治疗中传统耳后野补量(PAP)、三维适形野推量(3DCRT)及互补分野加量照射(SF-SBI)计划的剂量学特征,为进一步改进其计划设计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例广泛颅底及脑干侵犯NPC患者的增强CT模拟图像传输到三维放疗计划系统,在面颈联合野和面颈缩野加上颈后区电子线野照射50Gy的基础上,分别模拟设计传统PAP、3DCRT及改进的SF-SBI计划,计算出等剂量曲线分布,并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分析比较三种计划中原发肿瘤计划靶体积(PTVnx)和脑干等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特点。【结果】①三种计划均有满意的PTVnx靶区覆盖(接受95%处方剂量照射的PTVnx体积比V95%均>98%);②PAP计划存在明显的高剂量区,接受80Gy以上剂量照射的PTVnx体积比V80为59.4%,3DCRT和SF-SBI技术均能一定程度改善剂量均匀性,其中3DCRT计划V80仅为1.1%,而SF-SBI计划还能对常规50Gy照射计划欠量的颅底等区域同期大分割高剂量照射;③PAP计划和3DCRT计划中脑干的照射明显增加,接受60Gy以上剂量照射的V60分别为36.0%和30.2%,33%体积接受的最大照射剂量D33分别为61.0Gy和57.0Gy,SF-SBI计划能有效的减少脑干的照射,V60和D33分别降低为15.1%和55.5Gy,三种计划中同侧颞叶、颞颌关节与中耳的受照剂量和体积也以SF-SBI计划为最低。【结论】在C形后上侵犯局部晚期NPC患者后段放疗计划中,SF-SBI方法能在有效减少脑干等OARs照射的基础上予原发肿瘤靶区足够剂量和一定均匀性的照射,同时能提高颅底等区域的分割照射剂量和总剂量,但同期加量的合理分割剂量、如何设置优化互补射野和是否能于放疗计划开始时提前应用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疗法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体积直方图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布野方案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广涛 王静 +3 位作者 翟振宇 殷旭东 童建东 袁昕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逆向调强放疗三种常用的7野方案进行比较,确定符合临床要求的较佳布野方案。方法:对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方案,针对每例患者按不同方案设计3个计划,分别为方案A:7野均匀分布,方案B:前7野,方案C:后7野。...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逆向调强放疗三种常用的7野方案进行比较,确定符合临床要求的较佳布野方案。方法:对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方案,针对每例患者按不同方案设计3个计划,分别为方案A:7野均匀分布,方案B:前7野,方案C:后7野。每野的照射范围从颅底到锁骨上淋巴预防区。所有计划都用同样的物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比较三个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适形度指数(CI)等指标。结果:三个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方案A、C比方案B降低了口腔黏膜平均剂量的21.2%和31.3%,但是方案C计划增加了后颈部软组织的剂量。方案A、B比方案C分别降低了颞叶D5剂量的2.7%、3.5%和脑干D5剂量的1.7%、2.3%。A、B、C三种方案中脑干、脊髓的D1剂量无明显差别,腮腺、颞颌关节的D50剂量也无明显差别。适形度指数三种方案差别并不显著。结论:调强放疗7野计划可以满足鼻咽癌靶区的剂量要求。布野方向对剂量分布有较大影响,方案A优于方案B、C;但是若肿瘤侵犯到了鼻咽腔的顶壁、前床突、后床突等部位,方案A、C较难避开晶体,只能选择B方案,用非共面射野方式以避开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比较研究
下载PDF
4F-CRT治疗255例鼻咽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方正 将春儿 +4 位作者 闫风琴 王磊 傅真富 陈伟军 徐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分析大样本量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接受四野面颈联合野放疗(four faciocervical fields conformal radiotherapy,4F-CR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接受4F-CRT的25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临... 目的分析大样本量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接受四野面颈联合野放疗(four faciocervical fields conformal radiotherapy,4F-CR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接受4F-CRT的25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行鼻咽MRI,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 X线进行治疗,常规分割,2 Gy/f,每周5天连续放疗。其中231例Ⅱ-ⅣB期患者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法检验差异性。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43月(8-79月),所有患者3年与5年局控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是83.3%、82.0%、83.8%和76.1%、73.2%、76.3%。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T分期(P〈0.01)、N分期(P=0.001)和即时疗效(P=0.025)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4)、T分期(P〈0.01)、N分期(P〈0.01)和联合化疗(P=0.04)是影响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放射性黏膜炎和白细胞下降。结论 4F-CRT治疗鼻咽癌疗效好,无严重不良反应,联合化疗、T分期、N分期和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疗法 铂化合物/治疗应用 存活率 预后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茎突后间隙侵犯与淋巴结N2期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彭苗 谢方云 +2 位作者 胡伟汉 邹国荣 李济时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茎突后间隙侵犯对无远处转移且淋巴结分期为N2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49例淋巴结分期N2期初治鼻咽癌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均行CT扫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结合的方法分析茎突后间隙侵犯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149例患者... 目的探讨茎突后间隙侵犯对无远处转移且淋巴结分期为N2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49例淋巴结分期N2期初治鼻咽癌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均行CT扫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结合的方法分析茎突后间隙侵犯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149例患者中,茎突后间隙无受侵的56例,茎突后间隙受侵的9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茎突后间隙无侵犯、有侵犯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8.7%、49.7%(P=0.002)和86.4%、66.0%(P=0.0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茎突后间隙侵犯为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5年的总生存率为61.1%,5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为82.2%,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74.2%。结论茎突后间隙侵犯为淋巴结分期N2期鼻咽癌患者不利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疗法 颈淋巴结 茎突后间隙 预后
下载PDF
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余党凡 左传涛 +4 位作者 戴嘉中 董孟杰 赵军 林祥通 管一晖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38-1541,共4页
背景与目的:既往主要依靠CT、MRI、SPE/CT、PET检查来判断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放疗后局部复发、肿瘤残留或全身转移情况,本研究拟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FDG-PET/CT)在判断NPC放疗后局部复发及全身转移... 背景与目的:既往主要依靠CT、MRI、SPE/CT、PET检查来判断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放疗后局部复发、肿瘤残留或全身转移情况,本研究拟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FDG-PET/CT)在判断NPC放疗后局部复发及全身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NPC均已临床确诊并经放疗后行PET/CT检查,显像时间为放疗后3~36个月,分别观察PET/CT、PET、CT图像,PET以标准摄取值SUV>2.5定为18F-FDG代谢增高。注射18F-FDG7.4MBq/kg后30min后行脑显像,1h后行全身显像,部分患者行2h延迟显像。结合CT的形态学特征和PET图像表现将38例患者观察结果分4组:(1)局部无复发、全身无转移;(2)局部有复发全身无转移;(3)局部无复发、全身有转移;(4)局部有复发、全身有转移。所有病例的最后诊断依赖于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结果:PET/CT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5%,高于单独PET的100%和80%,明显高于单独CT的77.8%和84.2%。结论:PET/CT对NPC放疗后有无局部复发或肿瘤残留及全身转移的综合判断优于单独CT,略优于单独PET,在判断病灶是否为转移灶时,PET/CT的CT影像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对指导临床的诊治具有更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鼻咽癌/放射疗法 病灶残留 转移
下载PDF
广东地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IMRT联合化疗的初步临床研究
8
作者 韩冰 孙艳秋 +3 位作者 张雪芳 吴煜良 张纯 陈昱明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7期25-26,共2页
目的比较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2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同期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方案治疗。结果治疗后... 目的比较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2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同期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方案治疗。结果治疗后3年内复发24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19例);远处转移19例(观察组4例,对照组15例),3年内死亡19例(全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发射损伤及恶心呕吐50例(实验组35例,对照组15例),白细胞减少160例(实验组102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主要不良反应为皮下软组织纤维化68例(实验组32例,对照组36例),放射性脑病8例(实验组3例,对照组5例),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期放化疗及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虽然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纯放疗高,但远期不良反应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调强放射疗法 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法 预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Analysis of 80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by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Using A New-Type Applicator
9
作者 Zhongjie Chen Ruiying Li Pi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treated with combined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EBR) and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IB) using a new-type app...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treated with combined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EBR) and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IB) using a new-type applicator.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NPC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rapy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BR plus IB and a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with EBR. IB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en the external radiotherapy dose amounted to more than 60~65 Gy. The total dose of IB was 6~20 Gy and the total dose of EBR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0~75 Gy. RESULTS Follow-up was conducted for 97.5% of the patients with re- suits as follow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s (ORR) for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92.5% and 75.3% respectively (P〈0.05); th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87.5% and 74.2% and for the control group, 65.0% and 55.6% (P〈0.05);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3 and 5-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s were 72.5% and 64.5% and for the control group, 60.0% and 52.8% (P〉0.05).Some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radiotherapy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External irradiation plus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using a new-type applicator may improve the ORR and survival rates, reduce radiation complications and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external-beam radiotherapy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applicator.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wo boost treatments in residual tumor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radiotherapy
10
作者 Fan Zhao Oi Wang +1 位作者 Yanliang Sun Xinmei Luo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7年第2期204-206,共3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between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 and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brachytherapy) in residual tumor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after treating with conventional ex...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between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 and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brachytherapy) in residual tumor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after treating with conventional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residual tumor of NPC after radical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range 68 to 72 Gy) were randomized into SRT group (27 patients) and brachytherapy group (33 patients). Patients in SRT group received boost treatment of 10-20 Gy, 2-3 fractions, once every other day; patients in brachytherap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oost 10-20 Gy, 5 Gy per fraction, twice a week. Results: Efficacy in the near future: in SRT group, the complete recession (CR), partial recession (PR) and no change (NC) rates were 77.8% (21/27), 18.5% (5/27), 3.7% (1/27),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icacy rate was 96.3% (CR + PR); in brachytherapy group: the CR, PR and NC rates were 75.8% (25/33), 18.2% (6/33), 6.1% (2/33), respectively and the efficacy rate was 93.9% (CR + PR). The efficacy rates of the abov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x^2 = 0.032, P 〉 0.05). Long term efficacy: in SRT group, 1-year and 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96.3%, 66.5% respectively and the median live time was 48 months; in brachytherapy group: 1-year and 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93.9%, 60.2% respectively and the median live time was 46 months. The survival rat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x^2 = 0.172, P 〉 0.05). Conclusion: Both boost techniques of SRT and brachytherapy had elevated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residual tumor of NPC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fficacy of the near and long term in SRT and brachytherapy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 radiotherapy EFFICACY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研究
11
作者 周凌 陈佳 +5 位作者 黄爽 陶嫦娟 沈伟 陈明 余忠华 陈媛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剂量学参数,探索放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主要因素,寻找甲状腺最佳剂量参数。方法收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甲状腺、垂体剂量学参数,分析与甲减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剂量学参数,探索放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主要因素,寻找甲状腺最佳剂量参数。方法收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甲状腺、垂体剂量学参数,分析与甲减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甲减发生率为50.49%(104/20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Dmean、V20Gy、V25Gy、V30Gy、V35Gy、V40Gy、V45Gy与甲减发生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体积≤12.82 cm^(3)、Dmean是甲状腺功能的独立预测因素。甲状腺Dmean联合体积可显著预测放疗后甲减发生率。结论甲状腺Dmean≤47.21 Gy是放射性甲减的最佳剂量参数,尤其是甲状腺体积≤12.82 cm^(3)患者更需关注放疗过程中对甲状腺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射疗法 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鼻咽癌保护海马的IMRT计划对靶区及OAR剂量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文栋 李齐林 +2 位作者 田野 莫俊聪 裴红蕾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 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保护海马的IMRT计划对靶区及OAR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间的1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做回顾性剂量分析研究。MONACO5.10TPS设计常规VMAT、保护海马VMAT和9个野IMRT计划。评价PTV及PTVnx的D98%、D50%、D2%、D... 目的 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保护海马的IMRT计划对靶区及OAR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间的1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做回顾性剂量分析研究。MONACO5.10TPS设计常规VMAT、保护海马VMAT和9个野IMRT计划。评价PTV及PTVnx的D98%、D50%、D2%、Dmean、CI、HI值及海马和OAR剂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LSD法或配对t检验。结果 常规VMAT、保护海马VMAT、9个野IMRT计划PTVnx的D2%分别为7542、7 513、7462 cGy (P=0.016);PTV的D98%分别为5837、5812、5914 cGy (P=0.029),D2%分别为7399、7380、7333 cGy (P=0.047),HI分别为0.239、0.241、0.220(P=0.016);脑干V10分别为97.2%、88.1%、90.3%(P=0.001),V20分别为74.2%、62.3%、67.1%(P=0.032),V30分别为50.9%、35.8%、45.5%(P=0.020),V40分别为24.4%、14.75424%、23.3%(P=0.018);海马Dmean分别为1518、899、896 cGy (P=0.000),D40%分别为1379、642、639 cGy (P=0.000),V10分别为54.1%、25.1%、3.8%(P=0.000),V20分别为26.2%、12.6%、12.0%(P=0.001)。结论 保护海马的VMAT和9个固定野IMRT比常规VMAT可降低海马剂量,并不影响靶区及OAR剂量分布。保护海马的VMAT计划可同时降低脑干剂量,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肿瘤/放射疗法 保护海马 放射疗法 容积弧形旋转调强 放射疗法 调强
原文传递
鼻咽癌原发灶临床靶区勾画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琳 白永瑞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3-388,共6页
鼻咽癌临床靶区的准确勾画对预防肿瘤的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十分重要。早期调强放疗参照二维放疗经验勾画临床靶区(CTV),肿瘤局部无复发生存率高,但放疗不良反应严重、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缩小CTV范围,减轻... 鼻咽癌临床靶区的准确勾画对预防肿瘤的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十分重要。早期调强放疗参照二维放疗经验勾画临床靶区(CTV),肿瘤局部无复发生存率高,但放疗不良反应严重、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缩小CTV范围,减轻放疗的急性与晚期不良反应,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尽管有2010中国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设计专家共识与鼻咽癌临床靶区勾画国际指南作为参考,CTV理想的个体化、标准化勾画方案仍有争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鼻咽癌原发灶临床靶区勾画优化的变迁与进展,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调强放射疗法 临床靶区 靶区勾画 预后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鼻咽癌调强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不同勾画方式下个体化差异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彭应林 孙文钊 +10 位作者 程皖琴 夏海群 姚季金 肖巍巍 沈关驻 杨林 周树 李嘉欣 关颖 刘帅 邓小武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2-766,共5页
目的评估多中心医师对鼻咽癌IMRT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不同勾画方式的个体化差异,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质量控制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例鼻咽癌患者CT图像,分别由10名不同放疗中心医师以手工方式勾画IMRT的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OAR)... 目的评估多中心医师对鼻咽癌IMRT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不同勾画方式的个体化差异,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质量控制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例鼻咽癌患者CT图像,分别由10名不同放疗中心医师以手工方式勾画IMRT的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OAR),定义为"手工组";使用基于模板自动分区软件ABAS勾画OAR再由医师修改和确认,定义为"自动+手工组";比较两种勾画方式的各个PTV和OAR体积最大/最小比(MMR)和离散系数(CV)。结果手工组不同医师勾画的鼻咽癌计划靶区和OAR体积均有较明显的差异,PTV的MMR和CV分别为1.72~3.41和0.16~0.39,其中差异最大的为PTVnd(PTVnd-L的MMR=3.41,CV=0.39);各OAR的MMR和CV为1.30~7.89和0.07~0.67,其中颞叶、脊髓、啮合关节、视神经和垂体等的MMR均>2.0。与手工组相比,自动+手工组的平均勾画时间缩短了68%,不同医师间勾画的OAR体积差异缩小,其MMR下降到1.04~2.44,CV减小到0.01~0.37。结论不同中心临床医生对鼻咽癌放疗计划的PTV和OAR勾画可能存在较大差别,自动+手工勾画可以减少医生间的OAR勾画差异但小体积器官勾画差异仍达1.5倍以上。多中心临床试验需要统一审核PTV和OAR的勾画并评估勾画差异可能对临床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画差异 计划靶体积 危及器官 鼻咽癌/调强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国产放疗设备集成应用专家共识——鼻咽癌同质化IMRT设备质量控制篇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建国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IMRT设备构成的复杂性和临床放疗精确性的要求,对鼻咽癌IMRT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合理、可靠、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是精确放疗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放疗设备国产化推广应用进展迅速,各单位在放疗设备配置人员组成、质量控... IMRT设备构成的复杂性和临床放疗精确性的要求,对鼻咽癌IMRT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合理、可靠、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是精确放疗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放疗设备国产化推广应用进展迅速,各单位在放疗设备配置人员组成、质量控制保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距,放疗质量控制难以达到同质化,建立国产放疗设备质控的专家共识,明确质控项目、检测程序、检测条件以及人员资质要求等,能够有力保证各放疗单位质量控制的规范化、同质化,并能确立质量保证的责任、程序、流程、质量管理等,以期每位患者达到最好的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放疗设备 鼻咽癌/调强放射疗法 质量控制 人员资质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段非高发区鼻咽癌调强放疗预后影响因素及失败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文航 吴慧 +2 位作者 孙学明 董俊雅 王艳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2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非高发区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转移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初诊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711例。根据WHO成人年龄分段将患者分为<45岁、45~6...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段非高发区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转移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初诊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711例。根据WHO成人年龄分段将患者分为<45岁、45~60岁和>60岁组,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不同年龄组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年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45岁组分别为72.2%和77.1%,45~60岁组分别为67.4%和75.4%,>60岁组分别为63.2%和61.3%。多因素分析显示<45岁组影响OS因素为EBV DNA、体质量指数、T分期、N分期(均P<0.05),影响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辅助化疗(均P<0.05);45~60岁组影响OS因素为贫血、T分期、N分期和同步放化疗期间顺铂累计量(均P<0.05),影响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EBV DNA(均P<0.05);>60岁组影响OS因素为N分期、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均P<0.05),影响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均P<0.05)。3个组患者失败模式均为血道转移。结论非高发区鼻咽癌不同年龄段患者预后因素不尽相同,对不同年龄段的鼻咽癌患者治疗模式需要更精准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调强放射疗法 预后 不同年龄 非高发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