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朝曦 韩林 +4 位作者 张所军 游学俊 陆翔 刘争 舒凯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37例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恶性肿瘤27例,... 目的探讨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37例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10例,肿瘤直径4.7~8.5 cm,平均直径6.3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颈部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后行开颅显微手术+颅底重建,恶性肿瘤术后进一步行放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恶性肿瘤随访5~10年,平均8.3年;良性肿瘤随访1~11年,平均6.7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63.0%(17/27);1例良性肿瘤(非典型脑膜瘤)术后5年复发再次经双侧额底入路手术治疗。结论神经外科首诊的鼻颅底沟通性肿瘤往往颅内肿瘤为主体,开颅手术全切或大部分切除+妥善颅底修复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性肿瘤 嗅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外科 重建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莹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鼻咽癌是临床中多发的恶性肿瘤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位于鼻咽腔顶部与侧壁,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患者带来了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且在治疗后易出现反复发作几率[1]。... 鼻咽癌是临床中多发的恶性肿瘤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位于鼻咽腔顶部与侧壁,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患者带来了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且在治疗后易出现反复发作几率[1]。随着手术技术的逐渐发展,鼻内镜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逐渐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收获了患者更多的认可,相较于常规手术方法,鼻内镜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是该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视野与操作范围较为狭小,且在术后仍会诱导患者出现并发症,引起患者产生身心上的应激反应,因此,还需对患者开展科学的护理干预,有效规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日恢复。本文对鼻内镜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内容进行了叙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基于此,本文针对鼻内镜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肿瘤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下载PDF
鼻内镜鼻颅底肿瘤手术1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继远 陆灵娟 +1 位作者 龙增勇 吴荣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应用于鼻颅底肿瘤手术中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9例鼻颅底肿瘤患者,其中鼻窦乳头状瘤6例,垂体瘤6例,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3例,嗅母细胞瘤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残灶2例。...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应用于鼻颅底肿瘤手术中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9例鼻颅底肿瘤患者,其中鼻窦乳头状瘤6例,垂体瘤6例,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3例,嗅母细胞瘤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残灶2例。均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肿瘤中有恶变者予以放疗。结果 19例患者肿瘤均全部切除,3例患者出现脑脊液鼻漏,以自体中鼻甲修补成功。术后随访2~4年无复发。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条件下,应用鼻内镜技术能安全有效处理鼻颅底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内镜术 疗效
下载PDF
78例鼻颅底肿瘤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伟 詹晓东 +1 位作者 强化龙 程忠强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2期56-58,共3页
对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考察其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并总结可供临床参照的手术操作要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 对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考察其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并总结可供临床参照的手术操作要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活检确诊,如为恶性肿瘤,患者还需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考察手术完成、肿瘤切除情况(切除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随访的结果。7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肿瘤全切率80.8%(63/78),次全切除率14.1%(11/78),大部分切除率5.1%(4/78)。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占53.8%(42/78),恶性肿瘤占46.2%(36/78)。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4/78)。无致死病例。持续随访,术后1年良性肿瘤复发率11.9%(5/42),恶性肿瘤复发率25.0%(9/36)。术后3年恶性肿瘤复发率52.8%(19/36),病死率44.4%(16/36)。经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侵犯至颅底或颅底的原发良、恶性肿瘤是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则鼻内镜下微创术切除或部分切除鼻颅底的肿瘤在临床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内镜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鼻颅底肿瘤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别国梁 黄维平 +1 位作者 尹中普 朱萍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鼻颅底肿瘤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和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鼻颅底肿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入选... 目的:探讨鼻颅底肿瘤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和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鼻颅底肿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入选对象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数据,分析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及强度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患者4~18个月的随访结果进行分组,将随访期间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死亡等任意一项的患者纳入不良组,其余纳入良好组。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鼻颅底肿瘤患者血清中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分别为58.06%(36/62),54.84%(34/62),反应强度分别为4 089.26±263.76 SFC/106 PBMC,2 389.17±167.53 SFC/106 PBMC。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及强度在患者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侵袭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I^II期与III^IV期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期4~18个随访统计,预后不良者30例(48.39%),预后良好者32例(51.61%)。通过ROC曲线分析及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出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及强度的AUC面积为SALL4(0.853),MAGE-A3(0.765)。以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得出SALL4,MAGE-A3指标的最大AUC面积相应参数截止值,其中SALL4截止值为3 789.178 SFC/10~6 PBMC(灵敏度=81.70%,特异性=92.60%),MAGE-A3截止值为2 342.275 SFC/10~6 PBMC(灵敏度=77.40%,特异性=81.30%)。结论:鼻颅底肿瘤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及强度与患者TNM分期密切相关,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鼻颅底肿瘤患者血清SALL4,MAGE-A3免疫反应水平对预后诊断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 黑色素瘤抗原-A3 酶联免疫斑点法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华 董林萍 +2 位作者 李瑾 公培培 王洪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8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记录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神经系...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2年,记录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将其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其手术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31例(28.18%)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2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合并脑卒中、有无周围血管神经包绕、核分裂象及肿瘤有无侵袭性是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5年、有周围血管神经包绕、肿瘤有侵袭性、核分裂象≥10个/10 HPF是患者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结合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情况及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判断,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肿瘤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患者内镜下经鼻入路颅底肿瘤术后呼吸循环监护 被引量:1
7
作者 孟蕾蕾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4期33-34,共2页
对29例内镜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术后24~72 h在做好专科护理观察的同时,加强呼吸循环监护。结果无继发大出血和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无死亡病例;15例术后未出现明显呼吸循环障碍和其他异常情况,10~12 d出院;14例术后出现呼吸循... 对29例内镜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术后24~72 h在做好专科护理观察的同时,加强呼吸循环监护。结果无继发大出血和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无死亡病例;15例术后未出现明显呼吸循环障碍和其他异常情况,10~12 d出院;14例术后出现呼吸循环障碍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12~20 d康复出院。提出做好术后24~72 h呼吸、心率(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监护,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能够避免严重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肿瘤 内镜 呼吸监护 循环监护
下载PDF
前颅底额鼻眶区肿瘤切除颅底重建的手术配合
8
作者 权爱莲 赵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6期13-14,共2页
对45例前颅底额鼻眶区沟通肿瘤患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导航技术及内镜切除肿瘤及颅底重建,手术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提出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充分了解病情,针对不同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 对45例前颅底额鼻眶区沟通肿瘤患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导航技术及内镜切除肿瘤及颅底重建,手术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提出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充分了解病情,针对不同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保证颅底修补特殊器械准备到位及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熟悉手术流程,监督术者无菌技术操作,密切观察手术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器械护士熟悉颅底解剖知识及手术步骤,掌握手术所用特殊器械正确使用方法,台上物品准备充分、到位,是该手术配合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区沟通肿瘤 肿瘤切除术 重建 手术配合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鼻颅底肿瘤切除术中超前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思源 黄毅 +3 位作者 王前 王红梅 王天龙 王小华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鼻颅底肿瘤切除术中超前镇痛的近远期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拟行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DEX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鼻颅底肿瘤切除术中超前镇痛的近远期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拟行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DEX组麻醉诱导前持续泵入1.5μg/(kg·h)DEX 15 min,对照组输注等量等时生理盐水。观察和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室基线期和诱导插管期SBP、DBP、MAP和HR,诱导插管和维持期的伤害敏感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2,IOC2)、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和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phy,EMG),及术毕不同时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亚临床慢性疼痛发生率的差异。结果DEX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术中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诱导期及维持期的IOC2,诱导前1 min及诱导即刻的BI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EX组的EMG和HR在部分时间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生理值范围。DEX组术后即刻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0)分比0(0,3),P=0.002],术后1个月内的亚临床慢性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比20.0%,P=0.001))。结论DEX超前镇痛在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围术期能提供较好的近远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肿瘤切除术 超前镇痛 伤害敏感指数 中枢敏化
下载PDF
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尹丽霞 高婷 +2 位作者 钱海鹏 刘燕 陈宝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6-180,共5页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endoscopic endonasal skull base surgery,EESBS)患者共...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行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endoscopic endonasal skull base surgery,EESBS)患者共150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基础疾病信息、手术信息、术后信息、抗菌药物使用信息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50例手术患者中27例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18.0%;脑脊液培养结果阳性8例,阳性率为29.6%。27例颅内感染患者中18例(66.7%)发生脑脊液漏,脑脊液漏发生平均9.28天。23例患者(85.2%)术中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引流,22例患者(81.5%)颅底重建。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未在术前0.5~1.0 h使用抗菌药物、术中脑室外引流或腰大池引流、术中颅底重建、BMI≥25 kg/m^2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筛选EESBS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实现颅内感染精准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颅肿瘤切除术 颅内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婧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6期193-193,共1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7月的56例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资料,归总护理经验。结果:56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结论: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7月的56例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资料,归总护理经验。结果:56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治疗。结论: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手术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多学科的护理经验,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影响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颅肿瘤切除术 手术护理
下载PDF
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8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收集50例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围术期常规化护理组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手术25例患者采取基础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收集50例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围术期常规化护理组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手术25例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方案,围术期综合化护理组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手术25例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化护理。分析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治疗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正常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汉密尔顿抑郁情绪评分、Lund-Kennedy症状积分。结果:围术期综合化护理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围术期常规化护理组,手术失血总量少于围术期常规化护理组(P<0.05)。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情绪评分、Lund-Kennedy症状积分低于围术期常规化护理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围术期常规化护理组(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化护理对于内镜导航系统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改善其生存质量,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和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导航系统 肿瘤 切除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治疗前颅底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高坤 姚雨卉 崔丙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7期1646-1650,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治疗前颅底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某医院(50例)与河南某医院(30例)颅底外科收治的80例良性前颅底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措施分为...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治疗前颅底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某医院(50例)与河南某医院(30例)颅底外科收治的80例良性前颅底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39例接受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和研究组(41例接受亚低温联合鼻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术)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D-二聚体(D-D)、血小板平均聚集率(Ara)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亚低温技术实施鼻颅底肿瘤切除手术可有效促进前颅底肿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血液循环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肿瘤切除术 前颅肿瘤 亚低温 认知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与直接经济损失
14
作者 胡爱香 李静 +4 位作者 于鑫玮 程实 韩玮 李储忠 张越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4-1538,共5页
目的分析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 目的分析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匹配因素,做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比较感染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住院时长。结果385例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共发生颅内感染33例,颅内感染率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腹腔分流管、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脑室外引流管的使用和手术时长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住院总费用较非感染组多19951.95元(P<0.05),各项分类费用中,中位数差值最高的是抗菌药物费,感染组抗菌药物费较非感染组多9828元(P<0.05),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术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天数(中位数)增加了5 d(P<0.05)。结论经鼻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有脑室腹腔分流管、脑室外引流管、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尽量严格植入物的使用指征并尽早拔除。患者感染后直接经济损失显著,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切除术 术后感染 神经内镜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经济损失
原文传递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值在鼻咽癌颅底病变放疗前的研究价值
15
作者 刘念龙 张秀明 +1 位作者 朱向帜 韩晶 《交通医学》 2013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放射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初次鼻咽癌颅底侵犯放疗后有复发或转移24例为复发组,无复发转移24例作对照组,对两组病例在弥散加权成像上测量其放疗前颅底ADC值进行t检验,研...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鼻咽癌颅底骨质侵犯放射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初次鼻咽癌颅底侵犯放疗后有复发或转移24例为复发组,无复发转移24例作对照组,对两组病例在弥散加权成像上测量其放疗前颅底ADC值进行t检验,研究ADC值在鼻咽癌颅底复发和转移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放疗前患者颅底病灶ADC均值复发组为(0.804±0.031)×10-3mm2·s-1,对照组为(0.813±0.035)×10-3mm2·s-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P>0.05)。且T3、T4期颅底病灶ADC均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结合常规序列可更准确地诊断鼻咽癌颅底的侵犯情况,而在放射治疗前测出的颅底病灶ADC值,不能作为判断鼻咽癌颅底病灶是否会复发或转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癌 咽颅肿瘤 放射治疗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术
下载PDF
组建以鼻科与神经外科为核心的MDT团队是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的大趋势
16
作者 杜进涛 钟兵 +3 位作者 周培志 刘锋 姜曙 刘亚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3-807,共5页
鼻颅底外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优化诊疗策略。通过构建鼻科与神经外科为核心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可对肿瘤患者进行全过程管理,从而产生更好的临床结果,并在多个维度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我... 鼻颅底外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优化诊疗策略。通过构建鼻科与神经外科为核心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可对肿瘤患者进行全过程管理,从而产生更好的临床结果,并在多个维度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的团队协作经验表明,对于晚期鼻颅底肿瘤患者,由于瘤体大、侵犯广、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受累,鼻科与神经外科的联合手术利于肿瘤的完全切除及缺损的修补,可减少并发症及复发,利于鼻腔功能的保留和术后的恢复,也会扩大内镜颅底肿瘤手术的适应证等。但临床上对于鼻颅底肿瘤的MDT团队协作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医生的价值无法体现,MDT合作形式不够灵活,手术界限不清等,迫切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外科 多学科团队 神经血管 神经外科 诊疗策略 联合手术
原文传递
模块式护理干预对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病人疼痛和焦虑的影响
17
作者 喜燕 刘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33-135,共3页
观察模块式护理干预对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经鼻内镜开展颅底肿瘤切除术者80例。40例(普通干预组):普通护理干预;40例(模块式护理干预组):模块式护理干预。研究效果。结果 ①模块式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 观察模块式护理干预对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经鼻内镜开展颅底肿瘤切除术者80例。40例(普通干预组):普通护理干预;40例(模块式护理干预组):模块式护理干预。研究效果。结果 ①模块式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HAMA评分、PSQI评分,均更低,p<0.05。模块式护理干预组护理1周后的WHOQOL-BREF评分更高(p<0.05)。③模块式护理干预组护理1周后的术前、术后1、2、3、4、5d的NRS评分均更低[(5.75±1.16)分、(4.42±1.08)分、(3.07±0.17)分、(2.48±0.23)分、(2.02±0.02)分,与普通干预组(6.48±1.54)分、(5.39±1.42)分、(4.33±1.24)分、(3.51±1.17)分、(3.09±0.26)分比较](p<0.05)。④模块式护理干预组的临床临床护理满意率更高[95.00%,与普通干预组的65.00%比较](p<0.05)。结论 在鼻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术治疗者中,实施模块式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术后疼痛,减轻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颅肿瘤切除术 模块式护理干预 效果
下载PDF
鼻内镜下口-鼻联合入路切除鼻底累及硬腭巨大肿瘤两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婷婷 王学海 +3 位作者 蔡晓岚 田泽静 张立强 李学忠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对于术前经CT确诊的鼻底尤其是累及硬腭的肿瘤,传统采用经硬腭径路,偶尔也可经唇龈沟入路,其中硬腭径路采用较多。但是对鼻底累及硬腭的巨大肿瘤,尤其是有一定侵袭性的肿瘤,传统手术存在鼻腔内肿瘤切除不彻底、肿瘤易复发、二次手... 对于术前经CT确诊的鼻底尤其是累及硬腭的肿瘤,传统采用经硬腭径路,偶尔也可经唇龈沟入路,其中硬腭径路采用较多。但是对鼻底累及硬腭的巨大肿瘤,尤其是有一定侵袭性的肿瘤,传统手术存在鼻腔内肿瘤切除不彻底、肿瘤易复发、二次手术风险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外科技术 硬腭 鼻底肿瘤 口腔联合路径
原文传递
3D打印联合影像导航技术辅助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切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谷佳 李京 +4 位作者 尚紫薇 郭星 姜学钧 韩涛 魏宏权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4期6644-6647,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影像导航技术在内镜鼻颅底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实施内镜下鼻颅底手术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9例),分别采用3D打印联...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影像导航技术在内镜鼻颅底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实施内镜下鼻颅底手术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9例),分别采用3D打印联合影像导航系统辅助和单纯影像导航系统辅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脑脊液鼻漏、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联合影像导航技术辅助内镜治疗鼻颅底肿瘤可以减少术中并发症及副损伤,实现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3D打印 影像导航 内镜
原文传递
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诊断(附123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文斌 苏振忠 +4 位作者 文卫平 史剑波 廖冰 吴星辰 许庚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929-933,共5页
目的:探讨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病理学特点为小圆细胞的鼻颅底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比较其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结果:123例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鼻塞,头痛,涕中带... 目的:探讨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病理学特点为小圆细胞的鼻颅底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比较其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结果:123例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鼻塞,头痛,涕中带血,复视,视力下降伴体重减轻等。体检发现多数患者单侧鼻腔鼻窦有粗糙易出血的肿物。影像学检查发现鼻颅底软组织肿块,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骨壁破坏。组织学上是分化差的小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多数患者在进行5~6个标记物的检测后作出诊断,个别甚至检测20多个标记物才确诊。透射电镜检查5例,可找到桥粒、肌丝等特征性表现。结论: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对肿物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病理组织学特征可进一步确定病变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但往往难以单凭此作出具体诊断;各种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是确诊关键之一;透射电镜检查是诊断的有力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圆细胞性肿瘤 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