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3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宝东 陈瑛 +2 位作者 孙爱华 吴建 邓彬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04-2606,共3页
目的:揭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和P-选择素(CD62p)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鼻息肉标本32例,炎性鼻甲黏膜11例,正常鼻黏膜12例作对照,应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标本内表达这两种黏附分子的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目的:揭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和P-选择素(CD62p)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鼻息肉标本32例,炎性鼻甲黏膜11例,正常鼻黏膜12例作对照,应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标本内表达这两种黏附分子的阳性细胞数量。结果:鼻息肉和炎性鼻甲黏膜ICAM-1和P-选择素的细胞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鼻黏膜(P<0.001);鼻息肉和炎性鼻甲黏膜之间ICAM-1和P-选择素的细胞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ICAM-1和P-选择素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有正相关关系(r=0.9001,P<0.001)。结论:ICAM-1和P-选择素在鼻炎和鼻息肉发病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在鼻息肉中二者表达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胞间黏附分子1 P选择素
下载PDF
鼻息肉组织半乳凝素3和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在嗜酸细胞浸润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孔红 刘巍巍 +2 位作者 郑军 高鸽 张旭鹤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79-380,共2页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鼻息肉是鼻黏膜的慢性、持续性嗜酸细胞(eosinophil,Eos)性炎症。Bachert等曾指出揭示局部大量Eos浸润机制是了解鼻息肉本质的首要问题。国内、外一些研究,包括我们以前的报道证明鼻...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鼻息肉是鼻黏膜的慢性、持续性嗜酸细胞(eosinophil,Eos)性炎症。Bachert等曾指出揭示局部大量Eos浸润机制是了解鼻息肉本质的首要问题。国内、外一些研究,包括我们以前的报道证明鼻息肉组织中Eos大量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Nanal Polyps)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 3) 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嗜酸细(Eosinophils)
下载PDF
鼻息肉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大英 张燕 +2 位作者 李胜水 李双标 许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4,共2页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鼻息肉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众多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是鼻息肉最显著的病理特征。因此,探讨以Eos为代表的炎性细胞聚集和活化成为研究鼻息肉发病机制的...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鼻息肉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众多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是鼻息肉最显著的病理特征。因此,探讨以Eos为代表的炎性细胞聚集和活化成为研究鼻息肉发病机制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分析鼻息肉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E-选择素的表达,探讨其与Eos浸润及鼻息肉形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Nasal Polyps) 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E选择素(E-Selectin) 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鼻息肉的关系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娇娇 吴奕 吴国民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0期1705-1706,共2页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nasal polyps,NP)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黏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其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2%,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易被忽视和低估,导致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1...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nasal polyps,NP)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黏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其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2%,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易被忽视和低估,导致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1-2].迄今为止,NP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黏附分子作为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1 鼻息肉 慢性鼻-鼻窦炎 膜表面糖蛋白 发病机制 外基质 重力作用 鼻窦黏膜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肌病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
5
作者 穆巴拉克·亚库甫 热甫开提·阿不都哈力克 +1 位作者 孙娟 艾力曼·马合木提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因ICM入院的患者64例为IC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38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因ICM入院的患者64例为IC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38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标本并提取DNA。应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检测ICAM-1基因rs12462944、rs281430、rs281434、rs3093030、rs5491、rs923366共6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ICM易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ICM组rs5491位点变异基因型AT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等位基因T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显性遗传模型中,rs281434位点变异基因型(AG+GG)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5491位点AT型携带者ICM风险是AA型的3.428倍(95%CI:1.152~7.7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5491位点AT基因型是ICM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HR=5.075,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T基因型ICM患者较AA基因型3年内死亡风险更高(P<0.05)。结论ICAM-1rs5491基因型的变异提高了ICM的患病风险,AT型ICM患者较AA型预后较差。ICAM-1rs281434多态性可能与ICM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1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心肌病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相关性
6
作者 杨震宇 刘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含量及相关性。方法 将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非老年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老年... 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含量及相关性。方法 将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非老年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老年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老年组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老年组(均P<0.05);糖尿病老年组外周血中CRP与ICAM1含量、CRP含量与患者年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RP和ICAM1含量升高,且两者及CRP与患者年龄具有相关性,因此检测外周血CRP和ICAM1含量可作为临床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进程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 黏附分子1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孔红 董震 +2 位作者 郭永清 杨占泉 卜国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鼻息肉组织中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9例正常鼻粘膜和19例鼻息肉组织冰冻切片,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 目的探讨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鼻息肉组织中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9例正常鼻粘膜和19例鼻息肉组织冰冻切片,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nasociatedantigen1,LFA1)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其与MGG(MayGrüwaldGiemsa)双染,光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鼻息肉组织ICAM1和LFA1的表达均显著增加,组织局部ICAM1的表达与大量LFA1阳性的嗜酸粒细胞浸润密切相关。结论鼻息肉组织ICAM1和LFA1的高表达,ICAM1/LFA1相互作用促进了嗜酸粒细胞浸润,参与了局部的炎症过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LFA1)的高表达是鼻息肉发生、发展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嗜酸细 粘附分子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泡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量与肺炎黏液栓形成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刘阳 李宝雯 李树军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5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肺泡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量与肺炎黏液栓形成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小儿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镜下黏液分泌的特点将此80例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肺泡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量与肺炎黏液栓形成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小儿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镜下黏液分泌的特点将此8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即黏液栓组)55例,对照组(即非黏液栓组)25例,分析ICAM-1表达量与肺炎黏液栓形成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WBC)、中粒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N、CRP、LDH、ICAM-1为影响肺炎黏液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研究组肺泡灌洗液中ICAM-1水平与WBC、N、CRP、LDH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PP患儿疾病越重,患儿体内的炎性反应也越强烈,ICAM-1的表达水平对MPP儿童炎性反应进程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其浓度升高时,可能导致肺炎黏液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肺泡灌洗液 黏附分子-1 肺炎黏液栓
下载PDF
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宋金辉 余丹华 +1 位作者 周金丽 施婵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分析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 目的分析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SAH并发CVS患者7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活血通络汤。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MMP-9、Hcy和sICAM-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头痛、恶心呕吐和颈项抵抗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颈内动脉颅外段平均注速(VICA-Vm)和大脑中动脉平均注速(MCA-Vm)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P-9、Hcy和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MP-9、Hcy和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窍汤辅助治疗SAH并发CVS患者疗效良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可降低MMP-9、Hcy和sI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治疗结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同型半胱氨酸 可溶性细黏附分子-1
下载PDF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肌酸激酶同工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研究
10
作者 贺兰 王健 杜燕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689-1692,1698,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HIE患儿125例为HIE组,另选择健康新生儿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HIE患儿125例为HIE组,另选择健康新生儿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ICAM-1、CK-MB、IGF-1水平。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HIE患儿分为轻、中、重度组,分析HIE患儿血清sICAM-1、CK-MB、IGF-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随访结果将HIE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HIE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HIE组血清sICAM-1、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HIE患儿血清sICAM-1、CK-MB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IGF-1水平则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病情重度占比、血清sICAM-1和CK-M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开始治疗日龄晚于预后良好组,Apgar评分和血清IGF-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HIE患儿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开始治疗日龄>3 d、疾病重度、高水平sICAM-1和CK-MB、低水平IGF-1(均P<0.05)。HIE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开始治疗日龄与血清sICAM-1、CK-MB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GF-1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HIE患儿血清sICAM-1、CK-MB水平升高,IGF-1水平下降。HIE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sICAM-1、CK-MB水平呈正相关,与IGF-1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可溶性细黏附分子1 肌酸激酶同工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预后 影响因素 新生儿
下载PDF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1
作者 张世芳 马海燕 刘晓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2期3364-336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SCH患者作为SCH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SCH患者作为SCH组,另选取同期60例产前检查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SCH组和对照组血清ICAM-1、CTRP9水平。根据妊娠结局将SCH组又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和妊娠结局不良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CAM-1、CTRP9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CAM-1、CTRP9对妊娠期SCH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SCH组血清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CTRP9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妊娠不良组血清ICAM-1水平高于妊娠良好组,CTRP9水平低于妊娠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CAM-1水平与TSH水平呈正相关(r=0.612,P<0.05),CTRP9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9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CAM-1、CTRP9预测SCH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95%CI:0.769~0.927)、0.835(95%CI:0.763~0.908),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22(95%CI:0.874~0.971),大于二者单独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AM-1水平升高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CTRP9水平升高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SCH患者血清ICAM-1水平升高,CTRP9水平降低,与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关系,可能是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黏附分子-1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12
作者 高雅 罗慧娟 张李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95-97,116,共4页
目的 检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水平与ROP预后... 目的 检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4,ANGPTL4)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水平与ROP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出生的180例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视网膜病变的36例早产儿为ROP组,无视网膜病变的144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CAM-1、ANGPTL4的表达水平,通过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ICAM-1、ANGPTL4表达水平对ROP的诊断价值,分析ICAM-1、ANGPTL4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 ROP组血清ICAM-1、ANGPTL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CAM-1、ANGPTL4诊断RO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1、0.731,截断值分别为542.24 pg/m L、40.77μg/m L;联合诊断ROP的AUC为0.946,特异度为98.6%,高于单项诊断(77.8%、89.6%)。高表达ICAM-1、ANGPTL4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低ICAM-1、ANGPTL4组(P<0.05)。结论 ROP患儿血清ICAM-1和ANGPTL4表达水平升高,与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黏附分子-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P选择素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3
作者 李雁翔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CD62P)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月天津市北辰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CD62P)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月天津市北辰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50例。患者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大剂量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150 mg/(d·次)进行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次)进行治疗。比较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血清ICAM-1和CD62P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CAM-1和CD62P指标均下降,且大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均降低,大剂量组IL-6、hs-CRP和TNF-ɑ指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血清ICAM-1、CD62P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炎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血清细黏附分子-1 P选择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影响
14
作者 陈素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n=50)与中西医组(n=50)。西医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中西医组予以左氧氟沙星联合妇炎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ICAM-1与MMP-2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主证、次证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白介素-6、白介素-2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ICAM-1水平低于西医组,MMP-2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症状及炎症反应,改善ICAM-1与MMP-2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舒胶囊 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 炎症因子 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高糖状态下内脂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强 邓华聪 +4 位作者 冯正平 龙健 秦登优 李永玲 糜公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高糖状态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mmol/L葡萄糖处理)、生理葡萄糖组(5.5mmol/L葡萄糖处理... 目的探讨内脂素在高糖状态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mmol/L葡萄糖处理)、生理葡萄糖组(5.5mmol/L葡萄糖处理)、高糖组(25mmol/L葡萄糖处理),分别用不同浓度内脂素(0、10、50、100ng/ml)培养24h。另取HUVEC,在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30min后,加入内脂素(100ng/ml)及葡萄糖(0、5.5、25mmol/L)培养24h。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UVEC中p38MAPK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HUVEC中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MCP-1、ICAM-1蛋白表达量。结果空白对照组、生理葡萄糖组中,内脂素促进HUVEC中p38MAPKmRNA转录、p38MAPK蛋白磷酸化以及MCP-1、ICAM-1蛋白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葡萄糖组相比,高糖组内脂素进一步增强HUVEC中p38MAPKmRNA、磷酸化p38MAPK蛋白和MCP-1、ICAM-1蛋白的表达(P<0.05)。SB203580预处理后,内脂素(100ng/ml)在3种不同浓度葡萄糖状态下对HUVEC内p38MAPK蛋白磷酸化以及MCP-1、ICAM-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HUVEC表达MCP-1和ICAM-1蛋白,并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25mmol/L)葡萄糖可增强内脂素促进HUVEC内MCP-1和ICAM-1蛋白表达的作用,进一步加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葡萄糖 趋化因子CCL2 黏附分子1 内皮细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促进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 被引量:23
16
作者 毛洋 刘小琼 +4 位作者 王洪梅 季晓平 赵玉霞 张运 张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 25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球囊拉伤及1%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于建模后第4、6、8、10、12...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 25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球囊拉伤及1%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于建模后第4、6、8、10、12周末随机选取5只实验兔行安乐死,取腹主动脉组织脱水,包埋制石蜡切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小鼠抗兔巨噬细胞抗体11、ICAM-1、V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从4周到12周,斑块体积逐渐增大,巨噬细胞数量、ICAM-1与VCAM-1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加。通过HE染色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标记,第8周斑块内可见新生血管出现,并且新生血管的数量在第10周与第12周逐渐增多。相关性分析显示ICAM-1与VCAM-1的表达与斑块内的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结论 ICAM-1、VCAM-1与斑块内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它们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分子1 血管细黏附分子1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新生 斑块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脂肪酶、白细胞介素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17
作者 矫树华 刘鹏亮 温艳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肪酶(LPS)、白细胞介素(IL)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及变化,评价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AP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肪酶(LPS)、白细胞介素(IL)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水平及变化,评价多种指标联合检测在AP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进行治疗的AP患者86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39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47例。于入院第1、3、5、7天分别采集患者血清,另选取1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RP、IL-1β和ICAM-1水平,干片速率法测定血清LPS的浓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MAP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CRP、IL-1β和L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126、-60.135、-364.153,P值均<0.001);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的CRP、ICAM-1、IL-1β、LP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355、-25.728、-89.422、-415.840,P值均<0.001);各检测指标浓度的峰值出现在入院第1天或第3天,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浓度呈进行性下降;与MAP患者相比,SAP患者血清中CRP、LPS、IL-1β和ICAM-1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CRP、LPS、IL-1β和ICAM-1水平对于AP严重程度的早期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C反应蛋白质 脂肪酶 白细介素1Β 黏附分子1 诊断
下载PDF
玫瑰糠疹表皮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爱学 李玉平 +3 位作者 胡玉贤 四荣联 李艳玲 刘亚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玫瑰糠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表皮内VCAM-l、ICAM-1的表达。结果:VCAM-1在玫瑰糠疹皮损表皮基底层、棘层表达高于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及正... 目的:研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玫瑰糠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表皮内VCAM-l、ICAM-1的表达。结果:VCAM-1在玫瑰糠疹皮损表皮基底层、棘层表达高于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及正常人皮肤,在皮损周围正常皮肤棘层表达高于正常人皮肤。ICAM-1在皮损、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基底层的表达高于正常人皮肤,在皮损棘层的表达高于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及正常人皮肤。结论:玫瑰糠疹表皮VCAM-1、ICAM-1的高表达可能与玫瑰糠疹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糠疹 血管细黏附分子1 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影响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5
19
作者 沈赟 金星 +2 位作者 陶沙 蒋兰兰 吴锦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65-1667,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缓解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高尿酸血症伴痛风(缓解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服用40 mg非布司他片,1片/次,1次/d;B组患者服用80 mg非布司他片,1片/次,1次/d;C组患者服用300 mg别嘌呤醇片,1片/次,3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结果组内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sICAM-1、尿酸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248,P=0.007)。结论 40 mg非布司他、80 mg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血清sICAM-1、尿酸水平,可能对改善炎症状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别嘌呤醇 可溶性细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介素1β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辛伐他汀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弋南 金建生 张燕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1β(IL-1β)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及辛伐他汀治疗DN的机制。方法 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UAER<20μg/min)31例(正... 目的探讨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1β(IL-1β)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及辛伐他汀治疗DN的机制。方法 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UAER<20μg/min)31例(正常组)、微量清蛋白尿(20μg/min≤UAER<200μg/min)28例(微量组)、显性清蛋白尿(UAER≥200μg/min)30例(显性组)及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各组中AOPP、ICAM-1、IL-1β的水平,微量组及显性组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1)3组糖尿病患者AOPP、ICAM-1、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性组AOPP、ICAM-1、IL-1β水平高于微量组、正常组(P<0.01);微量组AOPP、ICAM-1、IL-1β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AOPP、ICAM-1、IL-1β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AOPP、ICAM-1、IL-1β水平与UAER均呈正相关(P<0.01)。(2)微量组及显性组患者经辛伐他汀治疗前后的UAER、血清AOPP、ICAM-1、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OPP、ICAM-1、IL-1β可成为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的早期预测因子,与UAER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中有重要意义。辛伐他汀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和抑制炎症反应,直接或间接抑制肾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细胞外基质沉积,延缓DN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黏附分子1 白介素1Β 辛伐他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