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粘膜损伤对风疹病毒再感染的影响
1
作者 付汉东 谢圣高 +1 位作者 宁勇 邹光楣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鼻粘膜损伤对风疹病毒再感染的影响。方法把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的144只豚鼠分为A、B、C、D 4组,A组仅破坏鼻粘膜上纤毛和纤毛细胞及少部分粘液毡,B组则进而破坏1/3的鼻粘膜,c组则进而破坏1/2的鼻粘膜,D组为对照组。再把A... 目的研究鼻粘膜损伤对风疹病毒再感染的影响。方法把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的144只豚鼠分为A、B、C、D 4组,A组仅破坏鼻粘膜上纤毛和纤毛细胞及少部分粘液毡,B组则进而破坏1/3的鼻粘膜,c组则进而破坏1/2的鼻粘膜,D组为对照组。再把A、B、C、D组又各分为3亚组,分别用4.5×10^2、4.5×10^3、4.5×10^4 IU/mL的风疹病毒悬液进行鼻腔内感染,7~10天后各组豚鼠断头采血测风疹病毒以及CD4^+、CD8^+细胞以及CD4^+/CD8^+比值,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者定量测血清风疹病毒RNA含量;同时取鼻粘膜,观察纤毛及纤毛细胞的情况,以及对鼻粘膜进行免疫组化和HE染色,计数粘膜中CD4^+/CD8^+细胞以及CD4^+/CD8^+比值。结果同种浓度的病毒悬液感染的各组中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以及血液中风疹病毒RNA含量随鼻粘膜损伤程度加大而升高,鼻粘膜损伤各组中血液及鼻粘膜组织中CD4^+/CD8^+细胞以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非损伤组,且随鼻粘膜损伤程度加大而降低。结论鼻粘膜损伤易于风疹病毒的生长增殖和再感染发生,从而增大了病毒的再感染率,因此及时治疗修复患者损伤的鼻粘膜可降低风疹病毒的再次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粘膜损伤 CD4^+细胞 CD8^+细胞 风疹病毒 再感染
下载PDF
自拟鼻炎Ⅱ号治疗鼻粘膜损伤
2
作者 宋爱军 颜延贤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8-28,共1页
1987年5月,在对某厂喷漆车间工人查体中,发现从事压缩空气法喷漆工作的54人中,大部分鼻粘膜存在程度不同的充血和糜烂.我们以自拟“鼻炎Ⅱ号”进行试治,取得较好的疗效. 临床资料喷漆工54人,均为成年男性。18~25岁17人,26~35岁26人,36... 1987年5月,在对某厂喷漆车间工人查体中,发现从事压缩空气法喷漆工作的54人中,大部分鼻粘膜存在程度不同的充血和糜烂.我们以自拟“鼻炎Ⅱ号”进行试治,取得较好的疗效. 临床资料喷漆工54人,均为成年男性。18~25岁17人,26~35岁26人,36~45岁9人,46~55岁2人。工龄最短3个月,最长3年10个月.1年以下17人,1~2年19人,2~3年10人,3~4年8人.鼻粘膜损伤分三级统计.O级:粘膜呈粉红色,光洁,无分泌物及结痂,血管清晰,1级:粘膜充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粘膜损伤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几种粉尘对鼻粘膜损伤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叶贻彪 赖玉熔 +2 位作者 林忠宁 吴家敦 陈荣英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报道144例接触木、煤、金属粉尘工人的鼻粘膜细胞学检查结果。这三种粉尘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损伤程度与接尘工龄、粉尘浓度、种类量明显相关。其回归方程有助于作业环境危害程度的判断,亦可为防尘措施评... 报道144例接触木、煤、金属粉尘工人的鼻粘膜细胞学检查结果。这三种粉尘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损伤程度与接尘工龄、粉尘浓度、种类量明显相关。其回归方程有助于作业环境危害程度的判断,亦可为防尘措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鼻粘膜损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泪囊鼻腔吻合术中鼻粘膜及泪囊粘膜瓣损伤的处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志锋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707,共1页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粘膜损伤 泪囊粘膜损伤 泪囊炎
下载PDF
铬对鼻粘膜损伤86例调查报告
5
作者 杜庆富 李风云 《耳鼻喉学报》 1993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鼻粘膜损伤 粉尘 铬酸盐
原文传递
丝裂霉素C对粘膜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丽 陈文弦 +3 位作者 成诗银 崔鹏程 陈剑秋 刘志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观察高浓度和长时间接触丝裂霉素C(MitomycinC ,MMC)对创面损伤修复的作用,以期为临床上MMC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使用同种方法致鼻粘膜损伤的4 0只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A)和3组MMC实验组,... 目的 观察高浓度和长时间接触丝裂霉素C(MitomycinC ,MMC)对创面损伤修复的作用,以期为临床上MMC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使用同种方法致鼻粘膜损伤的4 0只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A)和3组MMC实验组,B组药物浓度0 .4mg·ml-1、接触时间5min ;C组药物浓度0 .4mg·ml-1、留置;D组浓度2 .0mg·ml-1、接触时间5min。术后1月对各组粘膜愈合情况、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A组9例粘连,B组仅有2例粘连发生,B组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 <0 .0 5 )。C组、D组均未有粘连发生。C组有6例鼻中隔穿孔,D组2例。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A组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B组、C组、D组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B组创面修复良好,C组、D组中可见大量坏死细胞,粘膜上皮不连续,D组有结构异常的合胞纤毛和裸纤毛出现。结论 MMC能有效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但是高浓度和长时间接触MMC对于创面愈合均有不良影响。应用浓度0 .4mg·ml-1MMC ,接触时间5min对于鼻粘膜修复是安全、简单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实验研究 修复作用 成纤维细胞增殖 病理形态学变化 接触时间 药物浓度 鼻粘膜损伤 氯化钠溶液 鼻中隔穿孔 MMC 损伤修复 愈合情况 电镜检查 创面修复 坏死细胞 粘膜上皮 结构异常 不良影响 创面愈合 粘膜修复
下载PDF
鼻腔术后鼻粘膜粘连46例分析
7
作者 李玲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75-375,共1页
目的 探讨鼻腔术后粘连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 46例鼻腔术后粘连的部位及诊治方法。结果  46例术后定期复诊 34例未发生鼻粘连 ,1 1例鼻腔置硅胶扩张管 ,1例在鼻前庭置扩张管半年后未再发生粘连。结论 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目的 探讨鼻腔术后粘连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 46例鼻腔术后粘连的部位及诊治方法。结果  46例术后定期复诊 34例未发生鼻粘连 ,1 1例鼻腔置硅胶扩张管 ,1例在鼻前庭置扩张管半年后未再发生粘连。结论 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术中避免损伤过多鼻粘膜以及术后患者坚持定期复诊用药、清理术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外科手术 鼻粘膜/损伤 鼻腔粘连
下载PDF
紫草素对大鼠鼻黏膜机械性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盛琳 晏小蓉 +1 位作者 黄翔悦 张雪娟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1期1613-1617,共5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SD大鼠鼻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为临床使用紫草素治疗鼻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制备鼻粘膜机械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各12只,分别为紫草素高(紫草素溶液4 mg/kg涂抹鼻腔)、中(紫草素溶液2 mg...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SD大鼠鼻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为临床使用紫草素治疗鼻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制备鼻粘膜机械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各12只,分别为紫草素高(紫草素溶液4 mg/kg涂抹鼻腔)、中(紫草素溶液2 mg/kg涂抹鼻腔)、低剂量组(紫草素溶液1mg/kg涂抹鼻腔)、阳性药物对照组(0.1m红霉素软膏涂抹鼻腔)及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连续用药21天。观察不同时间各组动物一般情况,鼻黏膜病理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3种不同剂量组的紫草素均能改善鼻黏膜损伤大鼠的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剂量的紫草素处理后,大鼠受损鼻黏膜上皮细胞修复、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浸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剂量组效果更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3种剂量的紫草素对鼻黏膜损伤的修复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中、高剂量效果更优,发挥作用与用药剂量、时间有关;其机制可能与紫草素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SD大鼠 鼻粘膜损伤 修复
下载PDF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永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3期164-164,共1页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鼻腔填塞为常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观察到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往往是盲目填塞。反复出血的病人,多次填塞对鼻粘膜损伤较大,患者也难以接受。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好。
关键词 鼻内镜 双极电凝治疗 鼻出血 鼻粘膜损伤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
10
作者 钟兴明 阳建国 +1 位作者 汪一棋 郑惠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3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单鼻孔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显微切除手术 治疗 鼻粘膜损伤 蝶窦开口 手术路径
下载PDF
导引导丝在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洪敏 宋艳 赵巧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10X期106-107,共2页
留置胃管是心脏术后带气管插管期间常用的护理操作方法。它既可以排出胃肠道内积气和积液,减轻胃肠道压力;也可以利用鼻饲方法满足长期带管不能经口进食患者机体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根据胃液的性质、颜色、量来协助诊断。但临床工作中... 留置胃管是心脏术后带气管插管期间常用的护理操作方法。它既可以排出胃肠道内积气和积液,减轻胃肠道压力;也可以利用鼻饲方法满足长期带管不能经口进食患者机体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根据胃液的性质、颜色、量来协助诊断。但临床工作中常会遇见一些诸如鼻咽腔狭窄或粘膜水肿的患者,特别是心脏术后患者,因术中需要测量鼻咽温以及体外循环过程中肝素的应用,都易导致术后胃管置入过程中鼻粘膜损伤、出血不止,这就需要护士操作成功率要极高,避免反复试插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胃管 插管患者 导引导丝 气管 心脏术后 鼻饲方法 胃肠道压力 鼻粘膜损伤
下载PDF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
12
作者 王丽燕 《医疗装备》 2006年第12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鼻内镜下 双极电凝治疗 鼻出血 鼻腔填塞 双极电凝止血 耳鼻咽喉科 鼻粘膜损伤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