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式ND:YAG激光治疗鼻Little’s区糜烂出血112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继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9,共1页
关键词 脉冲式ND:YAG激光 治疗 鼻little′s区糜烂出血
下载PDF
射频加致康胶囊治疗鼻中隔Little区出血138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妙丽 张向红 +3 位作者 张江平 汪立 张正民 李宝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 :探讨射频加致康胶囊治疗鼻中隔 Little区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 3 8例鼻中隔 L ittle区出血的患者进行射频加致康胶囊治疗 ,随机选取对照组 50例患者采用常规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1 3 8例患者治疗后 2... 目的 :探讨射频加致康胶囊治疗鼻中隔 Little区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 3 8例鼻中隔 L ittle区出血的患者进行射频加致康胶囊治疗 ,随机选取对照组 50例患者采用常规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1 3 8例患者治疗后 2周复查 ,痊愈 1 3 1例 ,占94.93 % ;有效 7例 ,占 5.0 7% ;对照组 50例患者鼻腔填塞治疗后 2周复查 ,痊愈 3 2例 ,占64 % ;有效 1 3例 ,占 2 6% ;无效 5例 ,占 1 0 %。结论 :射频加致康胶囊治疗鼻中隔 L ittle区出血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鼻腔油纱条填塞法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致康胶囊 治疗 中隔 little出血 出血 治疗 对比研究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铬酸烧灼治疗Little区鼻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邹亚平 尤慧华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975-976,共2页
目的 观察铬酸烧灼治疗Little区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81例Little区鼻出血患者行铬酸烧灼止血治疗,统计1次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分析再出血原因。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1次治愈率96.3%(78/81),2次治愈率3.7%(3/81),未见黏... 目的 观察铬酸烧灼治疗Little区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81例Little区鼻出血患者行铬酸烧灼止血治疗,统计1次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分析再出血原因。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1次治愈率96.3%(78/81),2次治愈率3.7%(3/81),未见黏膜糜烂、肉芽增生或粘连、鼻腔感染、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3例患者再出血原因与创面痂皮过早脱落有关。结论 铬酸烧灼止血操作方便、起效迅速,对于门急诊治疗Little区鼻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铬酸 little 烧灼 疗效
下载PDF
微波治疗鼻中隔Littles区出血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郑玉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3年第5期307-307,共1页
对 2 43例鼻中隔Little s区出血点或出血面患者行微波点射热凝治疗 ,有效率为 98.4% ,无
关键词 微波 治疗 中隔littles出血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壳聚糖喷剂治疗儿童Little氏区黏膜糜烂性鼻出血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刘白梅 龙益兴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喷剂治疗儿童Little氏区黏膜糜烂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Little氏区黏膜糜烂性鼻出血患者8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壳聚糖喷剂组(n=45)和明胶海绵组(n=42)。明胶海绵组采用明胶海绵填塞治疗,壳聚糖喷剂组采用... 目的探讨壳聚糖喷剂治疗儿童Little氏区黏膜糜烂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Little氏区黏膜糜烂性鼻出血患者8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壳聚糖喷剂组(n=45)和明胶海绵组(n=42)。明胶海绵组采用明胶海绵填塞治疗,壳聚糖喷剂组采用喷雾型鼻腔过敏原阻隔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鼻腔通气正常时间、鼻腔黏膜修复时间、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壳聚糖喷剂组的止血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及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均短于明胶海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93、4.05、5.00,P均<0.05),壳聚糖喷剂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明胶海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壳聚糖喷剂组治疗后3 d、6 d及9 d的复发率均低于明胶海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8.84、31.04、42.09,P均<0.05)。结论壳聚糖喷剂可以有效治疗儿童Little氏区黏膜糜烂性鼻出血,且可以降低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tle 出血 壳聚糖喷剂 疗效
下载PDF
射频治疗鼻中隔Little区出血1249例
6
作者 张旭 宗小娜 +3 位作者 柏亚玲 谢娟 娄皓 王锦玲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射频治疗 中隔little出血 出血 卡因棉片
下载PDF
微波治疗仪治疗鼻Little区出血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侯亚丽 徐青 刘晓梅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出血 little出血 微波治疗仪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鼻中隔C形切口治疗little区鼻出血
8
作者 卫丽红 周锦荣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40-340,共1页
对于顽固、严重的little区出血,尤其是伴有little区黏膜糜烂者,我们采用鼻中隔C形切口治疗little区鼻出血,疗效满意.鼻出血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11~72岁.
关键词 中隔little出血 切口治疗 出血 1%麻黄素 黏膜糜烂 局部浸润麻醉 1%利多卡因 出血患者 压迫出血 表面麻醉
下载PDF
血管断端粘膜切除治疗鼻中隔Little区喷口状出血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郭洪源 《贵州医药》 CAS 1999年第5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出血 中隔little 血管断端 粘膜切除
下载PDF
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Little氏区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广弼 谭业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1251-1252,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红霉素眼膏和康复新液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Little氏区鼻出血(血瘀鼻窍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符合Little氏区鼻出血(血瘀鼻窍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 目的对比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红霉素眼膏和康复新液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Little氏区鼻出血(血瘀鼻窍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符合Little氏区鼻出血(血瘀鼻窍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用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对照组用康复新液联合红霉素眼膏治疗,共治疗7日。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显效3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中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红霉素眼膏的疗效比用康复新液联合红霉素眼膏的效果要好,为Little氏区鼻出血(血瘀鼻窍型)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tle出血 血瘀 红霉素眼膏 自拟中药汤剂
下载PDF
大黄液与冷冻法治疗鼻Little区出血疗效对比
11
作者 史三岭 张智民 +1 位作者 周军 徐夕廷 《人民军医》 2001年第12期731-732,共2页
关键词 大黄液 冷冻法 治疗 little出血
下载PDF
液氮冷冻治疗鼻中隔Little区出血500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谢治年 綦利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16-117,共2页
1999年6月-2002年3月,我院门诊采用液氮冷冻治疗500例鼻中隔Little区出血,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出血 little 液氮冷冻治疗 疗效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鼻中隔Little区浅层黏膜破坏治疗鼻出血
13
作者 张庶 苏路 楼文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2期54-54,共1页
鼻中隔Little区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诊断并不困难,经鼻腔填塞能够有效、迅速地达到止血目的,但患者常常感觉痛苦,难以耐受。再如有鼻中隔偏曲、高血压等因素长期作用,患者可能出现短期内反复、顽固性鼻出血,单纯行前鼻孔填塞... 鼻中隔Little区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诊断并不困难,经鼻腔填塞能够有效、迅速地达到止血目的,但患者常常感觉痛苦,难以耐受。再如有鼻中隔偏曲、高血压等因素长期作用,患者可能出现短期内反复、顽固性鼻出血,单纯行前鼻孔填塞治疗不能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加重患者身体及心理负担。我科于2008年4月至2011年2月采用破坏鼻中隔Little区浅层黏膜的方法治疗Little区出血19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隔little出血 顽固性出血 填塞治疗 黏膜 浅层 止血效果 咽喉科 中隔偏曲
下载PDF
Little氏区鼻出血三种疗法对比分析
14
作者 林良夏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little出血 三氯醋酸烧灼治疗 微波治疗 电灼治疗 疗效对比
下载PDF
鼻Little氏区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
15
作者 李漫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硬化剂注射、微波、电离子、化学烧灼等治疗 Little氏区出血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将960例鼻Little氏区出血患者分成5组,分别采用手术、硬化剂注射、化学烧灼、电离子烧灼、微波凝固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有效率 94. 2%... 目的 探讨手术、硬化剂注射、微波、电离子、化学烧灼等治疗 Little氏区出血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将960例鼻Little氏区出血患者分成5组,分别采用手术、硬化剂注射、化学烧灼、电离子烧灼、微波凝固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有效率 94. 2%,硬化剂注射治疗为 91. 5%,化学烧灼治疗为70.7%,电离子烧灼治疗为72%,微波治疗为 90.3%。结论 手术、硬化剂、微波治疗鼻 Little氏区出血疗效高于化学烧灼、电离子烧灼两种方法(P <0.05),但每一种方法各有其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tle出血 治疗方法 硬化剂注射 电离子烧灼 化学烧灼 微波凝固治疗 烧灼治疗 微波治疗 治疗有效率 出血患者 注射治疗 适应症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紫草油治疗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68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建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年第4期179-179,共1页
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最为普遍的是局部烧灼。但烧灼后不易很快恢复,经常出现鼻出血复发。笔者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治疗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者124例,尝试在化学药物... 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最为普遍的是局部烧灼。但烧灼后不易很快恢复,经常出现鼻出血复发。笔者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治疗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合并鼻出血者124例,尝试在化学药物烧灼后用紫草油敷于烧灼处,可有效减少鼻出血复发,促使糜烂面愈合,并与单纯烧灼病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症 作用机理 紫草油 治疗 中隔黎氏 粘膜糜烂 出血
下载PDF
重#形划痕手术治疗反复性Little氏区出血83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陶祥明 《淮海医药》 2003年第2期114-114,共1页
目的 探讨根治反复性 L ittle氏区出血的方法。方法 采用鼻中隔前下区重 #形划痕术治疗反复性 L ittle氏区出血患者 83例。结果 随访 3个月~ 3年 ,1次手术后治愈 76例 ,2次手术后治愈 7例。结论 此法操作简单 ,对单纯 L ittle氏区... 目的 探讨根治反复性 L ittle氏区出血的方法。方法 采用鼻中隔前下区重 #形划痕术治疗反复性 L ittle氏区出血患者 83例。结果 随访 3个月~ 3年 ,1次手术后治愈 76例 ,2次手术后治愈 7例。结论 此法操作简单 ,对单纯 L ittle氏区出血可达根治目的 ,无近、远期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little 重#形划痕术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Little区出血疗效比较
18
作者 窦晓宁 任雪莲 +3 位作者 杨燕燕 王华 秦胜民 徐荣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对学龄前Little区出血儿童采用不同局部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方法:将Little区出血学龄前儿童512例分成4组,分别给予硝酸银、微波、麻黄素进行局部治疗,并设组对照,对各组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麻黄素治疗组有... 目的:对学龄前Little区出血儿童采用不同局部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方法:将Little区出血学龄前儿童512例分成4组,分别给予硝酸银、微波、麻黄素进行局部治疗,并设组对照,对各组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麻黄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硝酸银组、微波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麻黄素局部治疗可作为学龄前儿童Little区出血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出血 little
下载PDF
砒枣散治疗鼻黎氏区黏膜糜烂出血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柯为洵 高青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咽喉科 黏膜糜烂 疗效观察 黎氏 出血 治疗 局部覆盖 常见病 处理方
下载PDF
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Little区出血68例疗效观察
20
作者 杨秀刚 万明 蒋正举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应用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鼻腔Little区出血68例,有效率达97%,认为用此治疗机治疗Little区出血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绝大多数1次治疗即可,并无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little 出血 电离子 手术治疗机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