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学及其源流新论 被引量:2
1
作者 聂济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齐学之名起于齐地,通常认为其源流为齐稷下学和汉之齐学,是地域之学,并随汉之今文经学的歇息而戛然而止。实际上,齐学具有强大的延伸力和包容性,远非齐地之学可以概括。稷下学、汉之太学的官学性质及其思想文本的经典化,促成它渐变为中... 齐学之名起于齐地,通常认为其源流为齐稷下学和汉之齐学,是地域之学,并随汉之今文经学的歇息而戛然而止。实际上,齐学具有强大的延伸力和包容性,远非齐地之学可以概括。稷下学、汉之太学的官学性质及其思想文本的经典化,促成它渐变为中国学术主流之一。魏晋时,齐学的支流渐与道教相合。魏晋后,齐学的主流因学术重心的迁移而式微。在清代中晚期,齐学又随着今文经学的复兴而再兴。反观齐学的演进轨迹,我们看到自由之学术,要以回应时代的呼唤为内容,要为时代之进步而张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学 稷下学 汉之齐学 清今文经学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中的齐学和鲁学 被引量:3
2
作者 傅荣贤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8-71,共4页
《汉志》以书目著录为主要形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中可以甄别出西汉今文经学内部齐学和鲁学之间的纷争。认为鲁学以《礼》、《鲁诗》、《谷梁春秋》、《鲁论语》为主要经典,它以礼乐为学术重心,重视家法和师承;齐学则是以《齐诗... 《汉志》以书目著录为主要形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中可以甄别出西汉今文经学内部齐学和鲁学之间的纷争。认为鲁学以《礼》、《鲁诗》、《谷梁春秋》、《鲁论语》为主要经典,它以礼乐为学术重心,重视家法和师承;齐学则是以《齐诗》、《公羊春秋》、《尚书》和《易经》为主要经典,其学罕言礼乐,长于发挥,而其所发挥又多以“天人之学”为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齐学 鲁学 书目 古文经学
下载PDF
齐学、鲁学与稷下学宫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德贵 《东岳论丛》 1987年第3期13-17,30,共6页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适应“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政治形势,诸子“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汉书·艺文志》),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齐学与鲁学之间,包罗众多学派,互相争鸣,互相影响,互相交融,至齐国稷下学宫,一个新的文化...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适应“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政治形势,诸子“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汉书·艺文志》),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齐学与鲁学之间,包罗众多学派,互相争鸣,互相影响,互相交融,至齐国稷下学宫,一个新的文化系统,齐学化的鲁学便开始形成了。这是我国思想史上各种思想通过对立斗争而趋向融合统一的典型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学 稷下学宫 汉书·艺文志 学术思想 齐国 战国时期 孔子 齐鲁之学 政治形势 孟子
下载PDF
齐学刍议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孚琛 《管子学刊》 1987年第1期76-80,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同一性,又有地域性。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政权的统一和强大,所以传统文化的同一性较为明显。又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生态各异,交通不便,使传统文化的地域性也很突出。特别是秦汉以前,地理因素对传统文化的形成曾起过不可...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同一性,又有地域性。由于中国封建专制政权的统一和强大,所以传统文化的同一性较为明显。又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生态各异,交通不便,使传统文化的地域性也很突出。特别是秦汉以前,地理因素对传统文化的形成曾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学 神仙方术 中国传统文化 方士 道家文化 黄老道家 黄老之学 儒家文化 神仙思想 专制政权
下载PDF
儒学的地域变体一齐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德增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61-65,共5页
一、儒学的另一发展方式:地域传播 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学的发展不只是纵向的传授、祖述,另一个具有同等意义的发展方式,是儒学在地域上的传播、拓展。纵向的传授,从孔子到子思再到孟子……,构建起绵延不绝的发展世系;横向的传播... 一、儒学的另一发展方式:地域传播 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学的发展不只是纵向的传授、祖述,另一个具有同等意义的发展方式,是儒学在地域上的传播、拓展。纵向的传授,从孔子到子思再到孟子……,构建起绵延不绝的发展世系;横向的传播,由鲁播及卫、宋、梁、齐,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中南半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齐学 《公羊传》 孔子 《谷梁传》 《鲁论》 《春秋》 汉书 公孙弘 武帝
下载PDF
简论董仲舒对儒学的齐学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永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6,共3页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长期被历史学家称为“醇儒”,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一直受到儒家学者之推崇。但细检董仲舒之思想,虽有对孔孟儒学之继承,但更有对齐文化中各种思想之吸收,董仲舒的思想绝非对孔孟儒学的简单继承,...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长期被历史学家称为“醇儒”,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一直受到儒家学者之推崇。但细检董仲舒之思想,虽有对孔孟儒学之继承,但更有对齐文化中各种思想之吸收,董仲舒的思想绝非对孔孟儒学的简单继承,而是将鲁文化之儒学与齐文化之公羊学、阴阳家思想融合为一的结果,也可以说,董仲舒完成了对儒学的齐学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孔孟儒学 齐学 《公羊传》 天人感应 公羊学 “天” 齐文化 受命于天
下载PDF
略论邹衍对鲁学与齐学的融通 被引量:1
7
作者 藏明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37-41,69,共6页
鲁国与齐国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统治政策的不同,造成了鲁学与齐学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到了战国中后期,阴阳家邹衍对鲁学与齐学进行了兼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学说。特别是其五德终始说,既对稷下的学术著作《黄帝... 鲁国与齐国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统治政策的不同,造成了鲁学与齐学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到了战国中后期,阴阳家邹衍对鲁学与齐学进行了兼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阴阳五行学说。特别是其五德终始说,既对稷下的学术著作《黄帝四经》、《管子》有所借鉴,又对鲁学的主体儒学的仁义思想、经世致用理论有所吸收,进而使鲁学与齐学达到了初步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五德终始说 齐学 鲁学
下载PDF
从公孙弘看汉代齐学与墨学的融合 被引量:4
8
作者 范学辉 《管子学刊》 1996年第4期50-55,共6页
从公孙弘看汉代齐学与墨学的融合范学辉齐学存在广、狭二义之分,广义齐学泛指战国时代形成兴盛或流传于齐地的诸家学说,主要以“稷下学”为代表;狭义的齐学则专指儒学传入齐后与齐地的齐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相融合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 从公孙弘看汉代齐学与墨学的融合范学辉齐学存在广、狭二义之分,广义齐学泛指战国时代形成兴盛或流传于齐地的诸家学说,主要以“稷下学”为代表;狭义的齐学则专指儒学传入齐后与齐地的齐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相融合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齐地儒学。本文所谈齐学即是狭义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弘 墨学 齐学 墨子思想 正统儒学 董仲舒 墨家 《晏子春秋》 自耕小农 《汉书·艺文志》
下载PDF
《易传》与楚学齐学
9
作者 陈鼓应 王博 《管子学刊》 1992年第1期38-44,71,共8页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具有地区性,恐怕现在没有人否认这一点。按任继愈先生的看法,在先秦,主要可以区分出四种地区性的文化类型,即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和荆楚文化。(参见任继愈《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地区性》,《中华学术论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具有地区性,恐怕现在没有人否认这一点。按任继愈先生的看法,在先秦,主要可以区分出四种地区性的文化类型,即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和荆楚文化。(参见任继愈《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地区性》,《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881年)这四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各自具有特殊的文化精神,因而孕育出了不同的思想果实:邹鲁文化孕育了儒家,三晋文化诞生了法家,而荆楚文化和燕齐文化则培育出了道家和阴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传 荆楚文化 孔子 邹鲁文化 系辞 齐文化 老子 齐学 刚柔 任继愈
下载PDF
盛世之音——从齐鲁相较看西汉齐学的兴盛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允亮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2-86,共5页
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齐学骤然兴盛。主要有三个原因,即西汉前期的国策对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的影响,齐鲁两派学说在通变精神上的差别,两派学者在政治舞台上的活动及其治学方法的差别。齐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质同西汉的时代精神相合,是齐... 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齐学骤然兴盛。主要有三个原因,即西汉前期的国策对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的影响,齐鲁两派学说在通变精神上的差别,两派学者在政治舞台上的活动及其治学方法的差别。齐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质同西汉的时代精神相合,是齐学之所以兴盛的根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学 鲁学 齐文化 黄老之学
下载PDF
汉代齐学与鲁学研究综述
11
作者 李沈阳 《管子学刊》 201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自晚清以来,研究者围绕着齐学与鲁学的含义、典籍、差异、冲突及其联系进行探讨,形成了一些共识:汉代齐学与鲁学的内涵应当从经学派别的角度去界定,它们各以不同的典籍为载体,在学术旨趣上有很大的不同,进行过四次交锋,又因同属儒学和... 自晚清以来,研究者围绕着齐学与鲁学的含义、典籍、差异、冲突及其联系进行探讨,形成了一些共识:汉代齐学与鲁学的内涵应当从经学派别的角度去界定,它们各以不同的典籍为载体,在学术旨趣上有很大的不同,进行过四次交锋,又因同属儒学和今文经学而具有融合的天然联系。但是,在五经中一些典籍的学派归属、齐学和鲁学的特点与齐文化、鲁文化特点的关系等问题上,研究者之间还存在差异。共识是学术积累的体现和学术进步的基础,差异则是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学 鲁学 研究 差异 共识
下载PDF
齐学与汉初黄老之学
12
作者 丁原明 《管子学刊》 1988年第4期70-76,64,共8页
汉初黄老之学主要是来自齐学,已被许多学者所承认。任继愈先生曾说:“汉初黄老之学源于齐境。”(《中华学术论丛》,中华书局出版,第467页)但是,齐学在西汉初年是怎样传播的?汉初黄老之学对齐学作了哪些继承和发展?对此,学术界尚缺乏深... 汉初黄老之学主要是来自齐学,已被许多学者所承认。任继愈先生曾说:“汉初黄老之学源于齐境。”(《中华学术论丛》,中华书局出版,第467页)但是,齐学在西汉初年是怎样传播的?汉初黄老之学对齐学作了哪些继承和发展?对此,学术界尚缺乏深入地研究。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粗陈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之学 汉初 齐学 黄帝 阴阳五行 神仙思想 秦始皇 老庄道家 无为 西汉
下载PDF
《公羊传》中的齐学气象
13
作者 朱松美 《管子学刊》 2018年第1期76-84,97,共10页
《公羊》《谷梁》二传本是同源,但在后来公羊氏的"展转授受"后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义解说和系统传承。《公羊传》在时代交替与齐风齐韵的影响下,解说风格明显呈现出了齐、鲁观念交汇与新、旧思想掺杂的地域与时代... 《公羊》《谷梁》二传本是同源,但在后来公羊氏的"展转授受"后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义解说和系统传承。《公羊传》在时代交替与齐风齐韵的影响下,解说风格明显呈现出了齐、鲁观念交汇与新、旧思想掺杂的地域与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尊王""尊周"的等级思想、仁政爱民的理想情怀、"讥变古"与崇权变的情感纠结,以及浓厚的血亲"复仇"观和夷夏新民族观。这些思想观念既继承了鲁国《春秋》的原典精神,更凸显出社会转型下的齐学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传》 齐学 气象
下载PDF
登上数字出版的战略高地——访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齐学进
14
作者 邸荣芬 《出版参考》 2010年第17期15-17,共3页
2010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前夕,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齐学进对外宣布:自2010年1月1日起,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所有纸质新书,将全部增加跨媒体智能功能,读者在购买纸书的同时,将同步得到原版原式电子书,点击书中的医学名词... 2010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前夕,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齐学进对外宣布:自2010年1月1日起,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所有纸质新书,将全部增加跨媒体智能功能,读者在购买纸书的同时,将同步得到原版原式电子书,点击书中的医学名词还可以进入总容量达4.5亿字的医学数据库深度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社 总编辑 军医 人民 数字出版 社长 齐学 北京图书订货会
下载PDF
文史汇通的精品之作——读宣兆琦教授的《齐学漫步》
15
作者 张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宣兆琦教授的《齐学漫步》一书是经世致用、文史汇通、普及齐文化的精品之作,它主要具有学术性、文学性、现实性、人文性等四个特点。
关键词 齐学漫步》 学术性 文学性 现实性 人文性
下载PDF
齐学进:军医出版领军人
16
作者 孙继芬 《出版参考》 2005年第11S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出版人 军人 军医 齐学 工作者 第五届 采访
下载PDF
在缅甸殉国的中国抗日远征军齐学启将军
17
作者 王介南 《东南亚之窗》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今年是中国抗日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侵华日军的战争,所有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而牺牲的英雄烈士,都应该获得人们的崇敬,他们的事迹永远值得人们怀念。本刊特发表王介南先生一文,以资纪念。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远征军 中国 将军 齐学 殉国 缅甸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荀子思想是齐学化的鲁学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宗贤 蔡德贵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75-78,共4页
荀子思想是齐学化的鲁学刘宗贤,蔡德贵荀子是儒学大师,他的思想继承孔子、孟子而又与孔孟有所不同,融百家之学而别成儒学中的荀派。但对于荀子为什么出于儒而又不局限于儒,而能独树一帜的原因,至今学者还较少谈到。本文想从齐学与... 荀子思想是齐学化的鲁学刘宗贤,蔡德贵荀子是儒学大师,他的思想继承孔子、孟子而又与孔孟有所不同,融百家之学而别成儒学中的荀派。但对于荀子为什么出于儒而又不局限于儒,而能独树一帜的原因,至今学者还较少谈到。本文想从齐学与鲁学融合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兼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思想 鲁学 齐学 思想继承 儒学 孔子 孔孟 孟子
下载PDF
齐学应独树一帜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毓璜 《管子学刊》 1988年第1期5-8,共4页
从历史的深度进行反思,在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齐学”应否独树一帜,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孔子说过:“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论语·雍也》)表明齐鲁两国虽地处比邻,世为婚娅,毕竟不是同姓连宗,在“道”的造就上隔... 从历史的深度进行反思,在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齐学”应否独树一帜,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孔子说过:“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论语·雍也》)表明齐鲁两国虽地处比邻,世为婚娅,毕竟不是同姓连宗,在“道”的造就上隔了一层。“变”在这里意味着差异.“变”得小一些,优势就越大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学 独立性 管子 齐国 独立发展 文化遗产 政治关系 法治建设 战国中叶 黄老之学
下载PDF
齐学的历史命运——读《临淄县志》 被引量:1
20
作者 东方木 《管子学刊》 1989年第2期65-66,共2页
司马光留下一篇《稷下赋》,对学宫盛况有生动的描述。特别是写了荀卿与齐王的对话,也颇为得体。只是其中提到“行其言不必饱其腹,用其道不必满其屋”。这不可能是荀况的观点,而是从孟轲到韩愈,到二程,到朱熹一派的观点,董仲舒有一句名言... 司马光留下一篇《稷下赋》,对学宫盛况有生动的描述。特别是写了荀卿与齐王的对话,也颇为得体。只是其中提到“行其言不必饱其腹,用其道不必满其屋”。这不可能是荀况的观点,而是从孟轲到韩愈,到二程,到朱熹一派的观点,董仲舒有一句名言:“明其道不计其功,正其谊不谋其利。”把这一派人的观点表述得最清楚。中国哲学史上有所谓“义利之辨”,反映了鲁学(即儒学)与齐学的分歧。荀况的思想基本上是属于齐学的。司马光对荀况思想的这种篡改,反映了鲁学与齐学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学 司马光 鲁学 义利之辨 中国哲学史 荀况 董仲舒 历史命运 儒学 思想观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