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孟子的对话论辩艺术——读《齐桓晋文之事章》
1
作者 邱振贵 《政工学刊》 1988年第5期38-38,共1页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章》是一篇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说服力的优秀论说文,读后使人受益非浅。特别是孟子论辩和说服齐宣王的高超艺术性,给予我们如何通过对话,做好今天部队中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很多宝贵的启示。首先,调查研究,了解和掌...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章》是一篇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说服力的优秀论说文,读后使人受益非浅。特别是孟子论辩和说服齐宣王的高超艺术性,给予我们如何通过对话,做好今天部队中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很多宝贵的启示。首先,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对方心、理,这是说服人教育人的前提。文章的开头,就使我们知道孟子深知齐宣王有想称霸诸侯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民而王 齐桓晋文之事章 齐宣王 齐桓晋文之事章
下载PDF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艺术特色
2
作者 夏麟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8-79,共2页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散文不但富有哲理性,而且有高度的艺术性.它既不同于《庄子》汪洋恣肆,妙趣横生,也不同于《荀子》《韩非子》浑厚绵密,峻峭犀利;而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明快畅达,跌宕多姿,富于雄辩性和鼓动性,对后世的说理散文产...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散文不但富有哲理性,而且有高度的艺术性.它既不同于《庄子》汪洋恣肆,妙趣横生,也不同于《荀子》《韩非子》浑厚绵密,峻峭犀利;而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明快畅达,跌宕多姿,富于雄辩性和鼓动性,对后世的说理散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散文的代表作,它不但集中地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而且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雄辩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桓晋文之事章 艺术特色 说理散 先秦诸子散 《韩非子》 保民而王 汪洋恣肆 以羊易牛 不事雕琢 便嬖
下载PDF
先秦文学教学管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子固 《天中学刊》 1990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古代文学,特别是先秦文学,文字艰涩,佶屈聱牙;内容又远离现实,难与“现代文化”搭界;教学中困窘烦恼不暇,又何有于改革创新!回顾起来,近几年的先秦文学教学,简直如在泥淖困境中挣扎。前进速度当然很慢,成绩更微昧不显。所幸前进的追求... 古代文学,特别是先秦文学,文字艰涩,佶屈聱牙;内容又远离现实,难与“现代文化”搭界;教学中困窘烦恼不暇,又何有于改革创新!回顾起来,近几年的先秦文学教学,简直如在泥淖困境中挣扎。前进速度当然很慢,成绩更微昧不显。所幸前进的追求目标尚非常清楚。针对先秦文学艰涩难懂等特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着力点放在了下列这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学教学 古代 孔子删诗说 美感享受 教学大纲要求 齐桓晋文之事章 知识联系 前进速度 见志
下载PDF
孟子散文论辩技巧浅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颜廷文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93-97,共5页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家大师,在当时他是以继承孔子自居的,他自己就曾经明确地说过:“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下》,)所以,他对孔子也备极颂赞:“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可是在战国中期,儒家之...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家大师,在当时他是以继承孔子自居的,他自己就曾经明确地说过:“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下》,)所以,他对孔子也备极颂赞:“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可是在战国中期,儒家之道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时随着社会的急遽变革,诸子蠭起,出现了一些与儒家相对立的学派,而且其中某些学派的影响又非常之大,对于这些,孟子看得很清楚,所以他曾不无感慨地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滕文公下》)这种形势就逼使他为捍卫孔子之道而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丑 战国中期 杨朱 齐桓晋文之事章 以羊易牛 湍水 水信 写作 性善说
下载PDF
高中文言文疑难辨正六题
5
作者 夏麟勋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5-98,共4页
一、若无罪而就死地 (《齐桓晋文之事章》) 句中的“若”,中学课本未注。郭饧良等编《古代汉语》(中册)译为:“好象没有罪过的人走向死地一样。”把“若”理解为“好象”,不妥。从上下文看,这一句紧承上文“舍之,吾不舍其觳觫”,齐宣王... 一、若无罪而就死地 (《齐桓晋文之事章》) 句中的“若”,中学课本未注。郭饧良等编《古代汉语》(中册)译为:“好象没有罪过的人走向死地一样。”把“若”理解为“好象”,不妥。从上下文看,这一句紧承上文“舍之,吾不舍其觳觫”,齐宣王不忍心看到牵去祭钟的牛恐惧发抖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死地,所以下令放了它,用羊替换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桓晋文之事章 中学课本 《古代汉语》 承上 信陵君 古代学作品 宪问 《战国策》 自意 陈涉
下载PDF
试论孟子散文的特色
6
作者 曹文星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52-58,共7页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儒家代表人物,忠实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他生在战国中期,正是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由于论敌众多:逼使他不可能照搬他的祖师爷那种无可争辩的雍容含蓄的文风,而把语录体发展...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儒家代表人物,忠实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说。他生在战国中期,正是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由于论敌众多:逼使他不可能照搬他的祖师爷那种无可争辩的雍容含蓄的文风,而把语录体发展成独树一帜的雄辩犀利的论辩散文。这是时代使然.他自己说:“扬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战国中期 处士横议 语录体 儒家代表人物 知言养气 齐桓晋文之事章 儒家学说 上枢密韩太尉书 刘大
下载PDF
初探古代散文的意蕴(之二)——简析古文十篇
7
作者 李伯英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82年第1期47-53,共7页
篇首开门见山,文笔利落。秦王以地易安陵之语,说得何等轻巧,显然是借势凌人,想不动刀剑侵吞小国。安陵君不识大势,但回话婉转,也颇顽强,“愿终宁之”四字,见国虽小而气不可凌。唐且“使于秦”,他面对的是强敌,显然使命艰难,文章逐层铺... 篇首开门见山,文笔利落。秦王以地易安陵之语,说得何等轻巧,显然是借势凌人,想不动刀剑侵吞小国。安陵君不识大势,但回话婉转,也颇顽强,“愿终宁之”四字,见国虽小而气不可凌。唐且“使于秦”,他面对的是强敌,显然使命艰难,文章逐层铺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 安陵君 秦王 唐且 刀剑 曾皙 齐桓晋文之事章 大盗窃国 惠子 公西华
下载PDF
情理贯通 融理于情——语文教学语言技艺谈之二
8
作者 万恒德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89-94,107,共7页
我们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优秀作品和精美文章,都是既有情,又有理的,都是包含着情和理两方面的因素的。“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理是经,文辞是纬。经正纬成,理定辞畅。这是写作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优秀作品和精美文章,都是既有情,又有理的,都是包含着情和理两方面的因素的。“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理是经,文辞是纬。经正纬成,理定辞畅。这是写作的根本要求。“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赋 相鼠 诗歌作品 被剥削者 经正 三语 情与理 齐桓晋文之事章 思想意义 伐檀
下载PDF
《<大学语文>“则”字释例》校正
9
作者 李尚礼 《运城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84-,共1页
阅读《中文自学指导》1986年第三期《〈大学语文〉“则”字释例》,见该文引例颇多脱漏、讹误或颠倒之处,今略提数则,试加校正。 该文第5例引《燕昭王求士》:“诎指而事之,此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 按:“此面而受学”,“此”误,应为“... 阅读《中文自学指导》1986年第三期《〈大学语文〉“则”字释例》,见该文引例颇多脱漏、讹误或颠倒之处,今略提数则,试加校正。 该文第5例引《燕昭王求士》:“诎指而事之,此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 按:“此面而受学”,“此”误,应为“北。” 11例引《谏太宗十思疏》:“竭诚则吴越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 释例 燕昭王 自学指导 谏太宗十思疏 吴越 齐桓晋文之事章 教战守策 《前赤壁赋》
下载PDF
从“张”和“章”说开去
10
作者 崔屹 《陕西教育(教学)》 1994年第9期44-45,共2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的形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如“张”,说“弓长张”。因其形体由“弓”和“长”两部分组成。《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关键词 造字法 弓长 书写符号 表意体系 字形结构 表意功能 表义 齐桓晋文之事章 义符 中小学语教学
下载PDF
论先秦诸子散文的夸张艺术
11
作者 章沧授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33-39,47,共8页
先秦诸子散文就总体而言,说理论道,或直接阐述,或类比推论,或引证史实,大凡以充分的事实作为依据,除了虚妄怪诞的《庄子》散文以外,都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不过,诸子们在争鸣论辩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感,表达激情,强调事理,也大... 先秦诸子散文就总体而言,说理论道,或直接阐述,或类比推论,或引证史实,大凡以充分的事实作为依据,除了虚妄怪诞的《庄子》散文以外,都可谓“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不过,诸子们在争鸣论辩中,有时为了加强语感,表达激情,强调事理,也大量地运用夸张手法,通过言过其实的语言,使表达的内容更强烈突出,更富有感人的力量。至今的学术界,只注重《庄子》散文的夸张艺术,论文所及,尚未见到从整体上来总结诸子散文的夸张艺术成就。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以补其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散 艺术成就 语言艺术 八千岁 齐桓晋文之事章 鼓腹而游 苏秦始将连横 张袂成阴 曾晰 天地之间
下载PDF
《孟子》中的譬喻概说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志民 王则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98-105,71,共9页
一《孟子》一书,是以孟轲为代表的儒家的一个学派,企图改变分裂混乱的社会局面而宣传其政治理想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们合著的儒家经典,是杰出的先秦散文;
关键词 中国散 先秦散 离娄 孟轲 社会局面 政治理想 援之以手 油然作云 子思 齐桓晋文之事章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的比喻特色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楚森 《丽水学院学报》 1983年第Z1期87-90,共4页
善用比喻来生动形象地说明抽象的道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共有特点,然而诸子在使用比喻方面,又各有不同的特色。庄子独树一帜,他的比喻,丰富生动,神奇雄健,尤富艺术魅力。本文仅对他的代表作《逍遥游》的比喻特色,试作粗浅分析。连珠式的... 善用比喻来生动形象地说明抽象的道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共有特点,然而诸子在使用比喻方面,又各有不同的特色。庄子独树一帜,他的比喻,丰富生动,神奇雄健,尤富艺术魅力。本文仅对他的代表作《逍遥游》的比喻特色,试作粗浅分析。连珠式的寓言故事统观全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用一个接一个连珠式的寓言故事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的虚无的人生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寓言故事 姑射 比喻词 无待 无何有之乡 疵疠 大而无用 齐桓晋文之事章 垂天
下载PDF
假借简论(续完)
14
作者 周盈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89-96,共8页
假借字与古今字有些假借字长期借用,久借不归,喧宾夺主,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假字变为“正字”了。如容貌之“容”(《说文》:“容,盛也”),歌颂之“颂”(《说文》:“,颂兒也”),仁义之“义”(《说文》:“义,已之威仪也”),友谊之“谊”(... 假借字与古今字有些假借字长期借用,久借不归,喧宾夺主,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假字变为“正字”了。如容貌之“容”(《说文》:“容,盛也”),歌颂之“颂”(《说文》:“,颂兒也”),仁义之“义”(《说文》:“义,已之威仪也”),友谊之“谊”(《说文》:“谊,人所宜也”)。也有些后来又特地为它新造了字。如作突然解的“猝”(《汉书李广传》:“然虏卒犯之,无以禁。”师古曰:“卒读曰猝”)。又如回避之“避”《论语微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经传均作“辟”。)有了新造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字 假借字 李广传 同音通假 黄季刚 师古注 齐桓晋文之事章 陈涉 萧统《选》 通假字
下载PDF
王力《古代汉语》注商
15
作者 贾子烔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8年第3期58-62,共5页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影响深远,很受推重的教科书。自六十年代沿用以来,几经修改,内容日趋完善。本文不打算对它做全面的评论,只是对其中续有发现的误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问题大致是,或沿袭旧说,忽略古注;或不审文意,有悖...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影响深远,很受推重的教科书。自六十年代沿用以来,几经修改,内容日趋完善。本文不打算对它做全面的评论,只是对其中续有发现的误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问题大致是,或沿袭旧说,忽略古注;或不审文意,有悖事理;或望文生义,增字为训。我的看法是否正确,谨祈广大读者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王力 增字 邑落 古注 通训定声 论语注疏 齐桓晋文之事章 卒乘 千古奇谈
下载PDF
简论郑玄在训诂学上的成就
16
作者 唐文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0-45,79,共7页
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发源,如果以众所周知的《国语》中的“叔向说诗”为起点的话,那无疑应当追溯到先秦,不过,就其成熟的发展来说,实滥觞于两汉。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期,它不仅表现在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繁荣上,而且与之相... 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发源,如果以众所周知的《国语》中的“叔向说诗”为起点的话,那无疑应当追溯到先秦,不过,就其成熟的发展来说,实滥觞于两汉。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期,它不仅表现在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繁荣上,而且与之相适应,在文化上也是高度的繁荣和发达,贾谊、司马相如,司马迁、扬雄、张衡、班固、许慎、郑玄等辈,都是彪炳千古的人物,他们的著作,也是足以流传千古的不刊之典籍。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一个门类,语言学中的训诂一门,它在汉代的发展成就,也是斐然可观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注 《国语》 说诗 流传千古 两汉时期 社会化事业 叔向 齐桓晋文之事章 经学 礼经
下载PDF
记言与写心——谈经史与小说的渊源关系
17
作者 汪道伦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6-21,共6页
言为心声,从中国的记言文学来看,确实如此。中国经史中的记言,实际上是记志、记性、记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指出:'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期于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主也。'这话说得不错。
关键词 记言 谈经 十弊 史通义 于适 齐桓晋文之事章 为质 知言 知人 婉而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