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梁新变的成因与本质特征
1
作者 韩仪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5,共5页
"新变"是齐梁时代的关键性语词,齐梁文人于创作上追求变古新今的思想在刻意雕琢的诗文言说形式中有充分的展现,形成"永明体"和"宫体"等声律和谐、辞藻华美、意象绮靡的诗文体式,客观上使齐梁时代因形式... "新变"是齐梁时代的关键性语词,齐梁文人于创作上追求变古新今的思想在刻意雕琢的诗文言说形式中有充分的展现,形成"永明体"和"宫体"等声律和谐、辞藻华美、意象绮靡的诗文体式,客观上使齐梁时代因形式主义新变而著称于诗史。然而,"新变"不是"突变",它也有自身形成的远因与近因,而强调越古新今、反对因袭守旧,反对将思想禁锢于传统诗教"顺美匡恶"之功利主义诗学壁垒乃齐梁新变之本质;讲究骈偶、转拘声韵,选词轻险、篇制短巧,诗风哀婉、弥尚丽靡,吟咏情性、放荡声色乃齐梁新变之诗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新变 远因 近因 本质特征
下载PDF
从作者到读者:“读者意识”与齐梁诗歌“新变”
2
作者 蔡彦峰 黄美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43,共11页
魏晋以来,随着个体写作的发展,作者成为文学批评的重心。与此同时,读者也越来越多出现于文学活动之中,引起批评者的注意,在主流的作者批评视野之外,读者视角的文学批评也不断得到发展。读者视角的批评注重读者反应和阅读期待,体现了批... 魏晋以来,随着个体写作的发展,作者成为文学批评的重心。与此同时,读者也越来越多出现于文学活动之中,引起批评者的注意,在主流的作者批评视野之外,读者视角的文学批评也不断得到发展。读者视角的批评注重读者反应和阅读期待,体现了批评中的读者意识,由此形成不同于以作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观念,这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另一条发展路径。齐梁文学批评中一些基本范畴和观念,如沈约“三易”、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萧绎“情灵摇荡”等,都建构在读者意识的基础之上,发展为文学批评的主流观念,并深刻影响了诗歌写作实践。梁朝后期的宫体诗人,从阅读的角度突出诗歌的审美之用,自觉赋予自身读者身份,彻底变革了传统抒情言志观。齐梁诗歌的艺术性质、唐代以复古变革齐梁诗风等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都可以由读者意识这一个角度得到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读者意识 读者身份 齐梁新变
下载PDF
论《南齐书·文学传论》与齐梁文学新变
3
作者 张慧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8-22,35,共6页
南朝文学批评家萧子显是连接沈约与萧纲的桥梁,他继承沈约的新变观,进而启发了萧纲与萧绎的新变思想,其著《南齐书·文学传论》便是他文学新变观的宣言书。在齐梁文学从永明体到宫体的过渡中,萧子显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应从文学发... 南朝文学批评家萧子显是连接沈约与萧纲的桥梁,他继承沈约的新变观,进而启发了萧纲与萧绎的新变思想,其著《南齐书·文学传论》便是他文学新变观的宣言书。在齐梁文学从永明体到宫体的过渡中,萧子显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应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辩证地看待齐梁文学新变,齐梁文学对形式美的追求促进了文学的精进,也为唐诗的崛起作好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齐书·文学传论》 萧子显 齐梁文学
下载PDF
从《诫当阳公大心书》看萧纲的“谨重”与“放荡”
4
作者 任煜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7-43,共7页
魏晋以来,文学自觉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传至齐梁,文学在此基础上的新变也愈发凸显。大同元年,梁简文帝萧纲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中公然宣称:"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谨重"指向萧纲的为人与为政,是其固守儒家... 魏晋以来,文学自觉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传至齐梁,文学在此基础上的新变也愈发凸显。大同元年,梁简文帝萧纲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中公然宣称:"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谨重"指向萧纲的为人与为政,是其固守儒家本位思想的体现;"放荡"在新变之风的影响下则不关行事,而是审美理念、文学创作上的进一步追求。"立身"与"文章"一前一后,分别以谨重、放荡为指引,也关涉到了文、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文学独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诫当阳公大心书》 萧纲 谨重 放荡 齐梁新变 文学独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