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诗》诗学理论新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德兴 杨光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4-89,共6页
《齐诗》的理论主要包括四始五际和五性、六情、十二律等。虽然其理论的构建主要是附会阴阳五行等成说 ,但其中有值得肯定的成分。四始五际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 ,同时也体现了《齐诗》发展变革的进步历史观。五性、六情等... 《齐诗》的理论主要包括四始五际和五性、六情、十二律等。虽然其理论的构建主要是附会阴阳五行等成说 ,但其中有值得肯定的成分。四始五际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 ,同时也体现了《齐诗》发展变革的进步历史观。五性、六情等虽是为“明主”提供一种“知人之术”,但其把“知人性、见人情”用于《诗经》研究 ,提出了“《诗》原情性”说 ,这无疑具有文学批评的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齐诗》理论进行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 情性说 诗学理论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四始说 五际说 五性说 六情说 十二律说
下载PDF
改制与革命——汉代《齐诗》学兴废考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建国 唐艺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共13页
在汉代今文三家《诗》学中,学界于《齐诗》用力最勤。关于《齐诗》的议题也最多,然而无论是《齐诗》和谶纬关系,还是《齐诗》的兴衰亡佚之缘由,都有重新讨论之必要。实则在汉代《诗》学派别中,《齐诗》最具"革命"之精神。它... 在汉代今文三家《诗》学中,学界于《齐诗》用力最勤。关于《齐诗》的议题也最多,然而无论是《齐诗》和谶纬关系,还是《齐诗》的兴衰亡佚之缘由,都有重新讨论之必要。实则在汉代《诗》学派别中,《齐诗》最具"革命"之精神。它最先主动接受阴阳五行学说,与新莽朝的积极合作,都是"革命"精神的内驱力主导下的结果。而它最先退出历史舞台,也和汉世"革命"精神之衰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 谶纬 改制 革命 兴废
下载PDF
东汉“齐诗”衰落的原因
3
作者 李梅 俞艳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两汉三家《诗》中,"齐诗"学派因善于称言阴阳五行说而独具特色,并在西汉中后期臻于鼎盛。东汉盛行图谶符命之学,而图谶符命之学与阴阳五行说堪称一途,"齐诗"却在此时突然衰落。文章认为,"齐诗"由盛转衰... 两汉三家《诗》中,"齐诗"学派因善于称言阴阳五行说而独具特色,并在西汉中后期臻于鼎盛。东汉盛行图谶符命之学,而图谶符命之学与阴阳五行说堪称一途,"齐诗"却在此时突然衰落。文章认为,"齐诗"由盛转衰的关结点在于王莽篡汉。王莽秉政乃至篡汉以后,三家《诗》明显分为两大阵营,鲁、韩《诗》学者皆拒绝为新莽奔走,而"齐诗"学者则几乎全部为王氏集团奔走。不同的政治选择影响了东汉朝廷对待三家《诗》的态度和士子的选择,"齐诗"突然衰落和最早亡佚的命运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齐诗”说 兴盛与衰亡 王莽篡汉
下载PDF
汉初韩诗与齐诗廷辩索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强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0年第3期56-58,共3页
汉景帝刘启时,汉廷发生的汤、武受命之争实际上是韩诗与齐诗之间的学术之争。经考证,黄生属韩诗学派,所谓有孝景“不任儒者”,其原因是齐诗学派与韩诗学派在汉廷间的学术争论触及到了汉家统治的敏感问题,孰是孰非难以裁定,故景帝... 汉景帝刘启时,汉廷发生的汤、武受命之争实际上是韩诗与齐诗之间的学术之争。经考证,黄生属韩诗学派,所谓有孝景“不任儒者”,其原因是齐诗学派与韩诗学派在汉廷间的学术争论触及到了汉家统治的敏感问题,孰是孰非难以裁定,故景帝采取了和稀泥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 韩诗 廷辩 汤武受命
下载PDF
今文《诗经》之《齐诗》传授考
5
作者 左洪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4-162,共9页
有关《诗经》中《齐诗》的传授情况,前贤今哲的相关著作只是简略地提及,经学专著只有简略的、仅列人名的传授表,俱无考证内容,且彼此说法不一。根据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可以整理出来的《齐诗》传授情况如下:始授者为辕固生;第... 有关《诗经》中《齐诗》的传授情况,前贤今哲的相关著作只是简略地提及,经学专著只有简略的、仅列人名的传授表,俱无考证内容,且彼此说法不一。根据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可以整理出来的《齐诗》传授情况如下:始授者为辕固生;第二代传授者是通五经、明阴阳的夏侯始昌;第三代传授者是开创了用专著来授徒的后苍和孙氏;第四代传人为匡衡、翼奉、萧望之、白奇,他们大都身居高位,使《齐诗》发展达到了最高峰;第五代及以后的传人主要分三个群体:与王莽关系密切的满昌及其弟子张邯、皮容与马援;受到王莽重视的师丹及其弟子班伯、班固;见证《齐诗》由盛至衰的经学世家:伏理及其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齐诗 辕固生 汉代
下载PDF
《诗古微》对《齐诗》四始五际的发明
6
作者 黄开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1,共4页
在《诗古微》中,魏源发明四始说,基本上不引《齐诗》之说,这与三家诗的四始说的内容不同有一定关系。但是,魏源并不否定《齐诗》的四始说,只是与五际联系在一起相发明的。四始五际强调的是革命一说,这是魏源四始五际说的要害与实质,也... 在《诗古微》中,魏源发明四始说,基本上不引《齐诗》之说,这与三家诗的四始说的内容不同有一定关系。但是,魏源并不否定《齐诗》的四始说,只是与五际联系在一起相发明的。四始五际强调的是革命一说,这是魏源四始五际说的要害与实质,也是其时代价值所在。而对《齐诗》的齐学怪诞之说不加分析的维护,则是魏源发明《齐诗》学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古微 齐诗 四始五际 革命
下载PDF
论孟子《诗》说在汉代的影响——以齐诗为例
7
作者 李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汉代四家诗在《诗》义阐释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意义,而淡化对《诗》的原始意义的探寻,这是汉《诗》的经学化阐释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 汉代四家诗在《诗》义阐释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意义,而淡化对《诗》的原始意义的探寻,这是汉《诗》的经学化阐释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的源头何在,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齐诗与孟子诗学观的比照发现,齐诗的经学化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诗说 齐诗 经学化
下载PDF
近二百年“齐诗”研究述评
8
作者 胡建军 《长春大学学报》 2007年第9期42-45,共4页
"齐诗"失传较早,历来少有学者研究。但随着清中后期汉学及今文经学的兴起,"齐诗"研究繁盛一时,出现了魏源、廖平、刘师培等大师,但之后却又一度消沉,直至近期"齐诗"研究才又重新出现繁盛的趋势,由此可见... "齐诗"失传较早,历来少有学者研究。但随着清中后期汉学及今文经学的兴起,"齐诗"研究繁盛一时,出现了魏源、廖平、刘师培等大师,但之后却又一度消沉,直至近期"齐诗"研究才又重新出现繁盛的趋势,由此可见近二百年来"齐诗"研究大致经历创始、中衰、复兴三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研究 创始期 中衰期 复兴期
下载PDF
孟子《诗》说与齐诗的经学化——齐诗“匡扶邦家”的经学特征探源
9
作者 李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渊...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渊源何在,一向众说纷纭。文章认为,齐诗的这一经学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并肯定了孟子在汉《诗》经学化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诗说 齐诗 经学化
下载PDF
齐诗经学特征渊源考——论孟子诗学在汉代的影响
10
作者 李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0-22,共3页
汉代四家诗在《诗》义阐释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意义,而淡化对《诗》的原始意义的探寻,这是汉《诗》的经学化阐释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作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 汉代四家诗在《诗》义阐释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意义,而淡化对《诗》的原始意义的探寻,这是汉《诗》的经学化阐释的重要表现。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作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的源头何在,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齐诗与孟子诗学观的比照发现,齐诗的经学化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诗说 齐诗 经学化
下载PDF
汉代“齐诗”佚书及其著述体式考辨
11
作者 胡建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50-55,共6页
"齐诗"是汉代今文三家《诗》之一,有汉一代繁盛一时,但其衰亡较早,"‘齐诗’魏代已亡。"因此利用现有资料复现"齐诗"学派的历史面目,考辨其佚书及著述体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齐诗”佚书 著述体式 章句
下载PDF
汉代“齐诗”与孟子渊源考辨
12
作者 胡建军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24-27,共4页
汉代"齐诗"学派的解《诗》逻辑是以"阴阳五行"为形式,以"微言大义"为手段,以"通经致用"为目的。虽然"齐诗"与先秦《诗》学的联系因史料的缺乏存在着极大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但就解... 汉代"齐诗"学派的解《诗》逻辑是以"阴阳五行"为形式,以"微言大义"为手段,以"通经致用"为目的。虽然"齐诗"与先秦《诗》学的联系因史料的缺乏存在着极大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但就解《诗》方式而言,孔子、孟子的观念对其有巨大影响,特别是孟子及"始于孟子的齐学系统"对"齐诗"解经方式形成应有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 孟子 齐学系统 解《诗》观念
下载PDF
《齐诗》情性论新探
13
作者 李征宇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汉代儒家学者接续先秦学者对情性的关注,运用情性论《诗》,在汉代经学视野下对于文学内部规律进行了有益探讨。汉代四家诗中,《齐诗》学者的情性论颇有特色。同出一脉的匡衡与翼奉对此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翼奉以阴阳五行、天人感... 汉代儒家学者接续先秦学者对情性的关注,运用情性论《诗》,在汉代经学视野下对于文学内部规律进行了有益探讨。汉代四家诗中,《齐诗》学者的情性论颇有特色。同出一脉的匡衡与翼奉对此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翼奉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情性,体现出汉代阴阳五行思想对于诗学的渗透。作为同受儒家正统文艺思想牢笼的汉代各家诗学,不管"匡氏"学与"翼氏"学,还是《齐诗》学与《毛诗》学,其最终目的都是干预现实,经世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 情性论 阴阳五行 经世致用
下载PDF
“齐诗”源流考
14
作者 胡建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0-42,共3页
汉代"鲁"、"齐"、"韩"、"毛"四家诗中"齐诗"衰亡最早,但现存的文献中却依然保存着许多关于"齐诗"的资料,齐诗传授的脉络也因此可大致考出:齐诗酝酿于先秦,成于辕固生,发... 汉代"鲁"、"齐"、"韩"、"毛"四家诗中"齐诗"衰亡最早,但现存的文献中却依然保存着许多关于"齐诗"的资料,齐诗传授的脉络也因此可大致考出:齐诗酝酿于先秦,成于辕固生,发展、转折于夏侯始昌、后苍,鼎盛于西汉元、成之际的翼、匡、师、伏诸家,衰亡于东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诗》 齐诗”学派 授受源流
下载PDF
孟子《诗》说与齐诗的经学化——齐诗“匡扶邦家”的经学特征探源
15
作者 李华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2-94,123,共4页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渊源何自,一向众说纷纭、难有定见。通过对齐诗的特征和孟子诗学观的比较会发现,齐诗的这一经学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这也意味着,在汉《诗》经学化过程中,孟子的作用不容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诗说 齐诗 经学化
下载PDF
孟子《诗》说与齐诗的经学化——齐诗“匡扶邦家”的经学特征
16
作者 李华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作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的渊源...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作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的渊源,一向众说纷纭、难有定见。通过对齐诗的特征和孟子诗学观的比较发现,齐诗的这一经学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这也意味着,在汉《诗》经学化过程中,孟子的作用不容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诗说 齐诗 经学化
下载PDF
历代齐诗辑佚述评
17
作者 龙向洋 《琼州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75-77,共3页
一 汉代治《诗》有鲁、齐、韩、毛四家。其中以齐诗的著述为最多,据《汉书·艺文志》载:有《诗经齐诗》二十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八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齐杂记》十八卷,共计一六... 一 汉代治《诗》有鲁、齐、韩、毛四家。其中以齐诗的著述为最多,据《汉书·艺文志》载:有《诗经齐诗》二十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三十八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齐杂记》十八卷,共计一六○卷。而鲁诗共八十一卷,韩诗共七十八卷,毛诗共五十九卷。从著述的数量上足可反映出西汉齐诗学繁荣。然而,从四家诗的流传来看,除毛诗得以传到现在外,齐、鲁、韩三家先后亡佚,而以齐诗失传最早。《隋书·经籍志》谓:“齐诗魏代已亡”,是以《隋书》已无齐诗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 《汉书》 《白虎通》 三家诗 《汉书·艺文志》 引诗 述评 《毛传》 董仲舒 马国翰
下载PDF
汉代《齐诗》传授的特点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洲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67-76,共10页
汉代《齐诗》传授的特点王洲明《诗》在汉代的传授有四家:鲁诗、齐诗、韩诗、毛诗。鲁之申培公、齐之辕固生、燕之韩婴、赵之毛苌,就是它们最早的经师。特别是在文、景之际,鲁、齐是最重要的两大宗。研究《齐诗》传授的特点,就首先... 汉代《齐诗》传授的特点王洲明《诗》在汉代的传授有四家:鲁诗、齐诗、韩诗、毛诗。鲁之申培公、齐之辕固生、燕之韩婴、赵之毛苌,就是它们最早的经师。特别是在文、景之际,鲁、齐是最重要的两大宗。研究《齐诗》传授的特点,就首先遇到材料问题。据《隋书·经籍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 《诗》 《诗含神雾》 《毛诗》 《诗推度灾》 三家诗 《鸿雁》 毛序 《汉书》 《诗三家义集疏》
下载PDF
伏恭与东汉《齐诗》的发展及传播
19
作者 庞鸿志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4-77,共4页
东汉常山太守伏恭在常山郡兴教化,传授家学《齐诗》,影响深远。伏恭出身文化世家,又身处今文经衰落而古文经崛起的重要时期。他结合自身为官与教授的经历,对其父所作的九篇《解说》进行删修,力图恢复《齐诗》的本来面目。其举措使得伏... 东汉常山太守伏恭在常山郡兴教化,传授家学《齐诗》,影响深远。伏恭出身文化世家,又身处今文经衰落而古文经崛起的重要时期。他结合自身为官与教授的经历,对其父所作的九篇《解说》进行删修,力图恢复《齐诗》的本来面目。其举措使得伏氏之学在北方得以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儒学西渐,也给常山郡带来了朴实归真的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恭 伏氏《齐诗 常山郡
下载PDF
《诗纬》与《齐诗》关系考论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长华 刘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9,共9页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诗纬》源自《齐诗》,在谈到《齐诗》特色时往往直接引用《诗纬》文献来进行论证。本文通过对汉代《齐诗》学与《诗纬》文献进行比较,指出翼奉的《齐诗》学其实是《齐诗》中特立独行的一支,而《诗纬》则是在翼奉《齐...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诗纬》源自《齐诗》,在谈到《齐诗》特色时往往直接引用《诗纬》文献来进行论证。本文通过对汉代《齐诗》学与《诗纬》文献进行比较,指出翼奉的《齐诗》学其实是《齐诗》中特立独行的一支,而《诗纬》则是在翼奉《齐诗》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其在神学道路上较之翼奉《齐诗》学走得更远,几乎堕入了不可知的神秘境界。因此《诗纬》在说解《诗经》方面已经逸出了《齐诗》范围,它与《齐诗》并非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而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通行的引《诗纬》论《齐诗》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诗 诗纬 考论 直接引用 特立独行 《诗经》 文献 神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