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齐鲁之学
1
作者 李红艳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66-70,共5页
齐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祥地,曾产生了孔子等思想文化巨擘。魏晋南北朝时期,齐鲁士人并没有因为政治上的失序而沉寂,相反,他们在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方面仍卓有建树,为齐鲁之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齐鲁之学 道教 佛教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齐鲁之学的变异
2
作者 李红艳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齐鲁文化从区域文化转变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首先经历了由区域文化向中原文化的转变,继而经历了由中原文化向民族主流文化的转变。在它向民族主流文化转变的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是它... 齐鲁文化从区域文化转变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首先经历了由区域文化向中原文化的转变,继而经历了由中原文化向民族主流文化的转变。在它向民族主流文化转变的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是它发生变异并进一步走向主流文化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齐鲁之学 变异
下载PDF
齐鲁之学与齐国政治
3
作者 陈启智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3-88,共6页
学术是文化精神的核心,文化是学术的宽泛体现.在这种意义上,齐鲁之学实际上即指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发韧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战国,当时正是政治风云激烈动荡的年代,学术的际遇,国家的兴亡,紧密地纠结在一起.学术与政治相互影响之深钜,... 学术是文化精神的核心,文化是学术的宽泛体现.在这种意义上,齐鲁之学实际上即指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发韧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战国,当时正是政治风云激烈动荡的年代,学术的际遇,国家的兴亡,紧密地纠结在一起.学术与政治相互影响之深钜,从中可见一斑.本文拟从齐鲁之学与齐国政治这一侧面,探讨一下两者的关系. 一、齐鲁文化的同源分合齐、鲁是西周立国之初,封邦建国,以屏周室的两个重要诸侯.太公与周公是周朝开国的两位最重要的功臣,他们参与了灭殷建国的一系列组织设计工作.对周文化、政治、经济都有重大贡献.封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之学 齐国灭亡 春秋战国 术与政治 周公 孔子 鲁国 史记 周文化 诸侯
下载PDF
齐学、鲁学与稷下学宫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德贵 《东岳论丛》 1987年第3期13-17,30,共6页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适应“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政治形势,诸子“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汉书·艺文志》),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齐学与鲁学之间,包罗众多学派,互相争鸣,互相影响,互相交融,至齐国稷下学宫,一个新的文化... 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适应“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政治形势,诸子“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汉书·艺文志》),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齐学与鲁学之间,包罗众多学派,互相争鸣,互相影响,互相交融,至齐国稷下学宫,一个新的文化系统,齐学化的鲁学便开始形成了。这是我国思想史上各种思想通过对立斗争而趋向融合统一的典型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 汉书·艺文志 术思想 齐国 战国时期 孔子 齐鲁之学 政治形势 孟子
下载PDF
《经学抉原》与民初经学之走向
5
作者 张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11,共9页
近代新史学接续清代学术复古求解放的精神,有意变经学为史学,经学史学化、史料化成为新学术建立的基础。整理国故运动兴起伊始,蒙文通即质疑以西学诠释经学,主张沿着中华文明演化的内在理路,条理经今古文之争的歧义。蒙文通撰述《经学... 近代新史学接续清代学术复古求解放的精神,有意变经学为史学,经学史学化、史料化成为新学术建立的基础。整理国故运动兴起伊始,蒙文通即质疑以西学诠释经学,主张沿着中华文明演化的内在理路,条理经今古文之争的歧义。蒙文通撰述《经学抉原》,阐发齐鲁之学超越今古门户,以家法条例分殊礼制,寻求孔学嫡派,考辨今古文之争中悬而未决的难题,澄清晚周秦汉魏晋经学流变,为"以经驭史"、"因制明义"埋下伏笔。以蒙文通从平议汉学到抉原经史的学术历程及其与民国学界的纠葛为线索,考察其探索中国文化义理与制度、史事间互动关联的旨趣与尝试,可呈现民初经学流变的多元线索,返本开新,贯通义理、制度与事功,当是时下创新儒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抉原》 齐鲁之学 经今古文之争 民初
下载PDF
汉末文化环境与诸葛亮成才 被引量:2
6
作者 雍际春 邹轩 《甘肃高师学报》 1999年第6期119-123,共5页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其成才道路颇具典型意义和特殊性。在汉末儒学地位动摇、士风变迁和儒学向玄学过渡的文化背景下,齐鲁之学以其博大兼容的气度,在汉末形成了以儒为主,兼收各家而富有进取精神的特点。荆襄文化在中原南...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其成才道路颇具典型意义和特殊性。在汉末儒学地位动摇、士风变迁和儒学向玄学过渡的文化背景下,齐鲁之学以其博大兼容的气度,在汉末形成了以儒为主,兼收各家而富有进取精神的特点。荆襄文化在中原南阳文化影响和中原士人参与以及当地学人的努力下生机勃发,它荟萃南北博采众长而士风淳朴。诸葛家族文化以学以致用和重节尚义形成家学传统和文化优势。这种适于变异创新的文化环境,为杰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富足的文化基础和纵横驰骋的选择空间。诸葛亮面对生逢乱世、家庭变故等灾难的考验,临难进取、趋利避害、心系天下,励志育德,终成一代伟人。这一切主客观条件综合造就了诸葛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汉末文化环境 齐鲁之学 荆襄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