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磨机磨片齿刃比负荷对木纤维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龙 花军 +1 位作者 张绍群 陈光伟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选择8种热磨机磨片,通过计算齿刃比负荷(SEL),并测量其加工纤维样本的长度及长径比,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磨片齿刃比负荷与纤维长度、长径比之间的关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磨片齿刃比负荷对纤维长度和长径比有显著影响,均为负相关关系,... 选择8种热磨机磨片,通过计算齿刃比负荷(SEL),并测量其加工纤维样本的长度及长径比,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磨片齿刃比负荷与纤维长度、长径比之间的关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磨片齿刃比负荷对纤维长度和长径比有显著影响,均为负相关关系,其中对纤维长度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一特征可为生产中纤维形态质量预估、热磨机磨片选型及齿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片 齿刃比负荷(SEL) 纤维形态 纤维长度 纤维长径比
下载PDF
盘磨机的每秒切断长和齿刃比负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长恩 《北方造纸》 CAS 1994年第3期27-29,共3页
盘磨机的每秒切断长和齿刃比负荷刘长恩东北林业大学150040在盘磨机中,浆料纤维在动盘和定盘之间形成的间隙里,受到挤压和剪切作用。当刀齿彼此相遇时,产生法向应力R和剪切应力T。应力R产生的平均比压值P(图1)为:式中... 盘磨机的每秒切断长和齿刃比负荷刘长恩东北林业大学150040在盘磨机中,浆料纤维在动盘和定盘之间形成的间隙里,受到挤压和剪切作用。当刀齿彼此相遇时,产生法向应力R和剪切应力T。应力R产生的平均比压值P(图1)为:式中:X-互相重叠刀齿的宽度,m。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磨机 每秒切断长 齿刃比负荷
下载PDF
广东首次发现齿刃铜镰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大礼 《农业考古》 1985年第1期69-69,共1页
1983年11月,在广东省罗定县背夫山战国墓出土了一件齿刃铜镰,这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仅见的一件齿刃铜镰。该铜镰器薄,一面光平,另一面器上边缘和柄下部边缘有一道宽带,柄中有一园孔,刃缘有一细密的锯齿.刃面饰平行细密而凸起的斜线纹,前... 1983年11月,在广东省罗定县背夫山战国墓出土了一件齿刃铜镰,这是目前我国南方地区仅见的一件齿刃铜镰。该铜镰器薄,一面光平,另一面器上边缘和柄下部边缘有一道宽带,柄中有一园孔,刃缘有一细密的锯齿.刃面饰平行细密而凸起的斜线纹,前端斜出收尖锋。器长15.2厘米,高4.2厘米,刃长11厘米。我国出土的青铜齿刃镰,主要分布在江汉及长江下游地区。考古界认为齿刃铜镰的存在与水稻的种植有关。罗定县是广东西部偏远山区,这件齿刃铜镰的出土,已引起考古学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刃 南方地区 长江下游地区 战国墓 出土 广东省 首次发现 偏远山区 上边缘 考古学
下载PDF
正交直齿面齿轮车齿刀具精确设计方法
4
作者 谈永旭 彭先龙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48,共9页
为提高正交直齿面齿轮的加工精度,提出了一种针对正交直齿面齿轮的车齿刀具精确设计方法。基于齿轮交错轴啮合原理,对面齿轮的车齿加工过程进行解析;通过与面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渐开线齿廓,包络出车齿刀齿面方程;基于法向平面,设计了刀... 为提高正交直齿面齿轮的加工精度,提出了一种针对正交直齿面齿轮的车齿刀具精确设计方法。基于齿轮交错轴啮合原理,对面齿轮的车齿加工过程进行解析;通过与面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渐开线齿廓,包络出车齿刀齿面方程;基于法向平面,设计了刀具结构并推导了刀具切削刃表达式;求解切削刃与面齿轮的啮合条件式,推导数控加工规律并对面齿轮齿面进行了理论计算与仿真加工;将结果与面齿轮理论齿面进行了数值对比。结果表明,当刀具不存在误差时,可以得到面齿轮理论齿面;通过Vericut仿真,齿面误差保持在10 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直齿齿 齿加工 齿切削 啮合方程 齿面误差
下载PDF
齿刃铜镰初论 被引量:9
5
作者 云翔 《考古》 1985年第3期257-266,共10页
镰刀,作为一种收割工具,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以后,一直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在广泛使用。镰刀的发生和发展,从质料来说,经历了非金属、青铜和钢铁三个发展阶段;其刃部特征,则有锋刃和齿刃之分。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考古... 镰刀,作为一种收割工具,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以后,一直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在广泛使用。镰刀的发生和发展,从质料来说,经历了非金属、青铜和钢铁三个发展阶段;其刃部特征,则有锋刃和齿刃之分。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考古发现中我国古代的齿刃青铜镰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刃 出土 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古代 考古发现 考古学 青铜 农业生产 新石器时代早期 镰刀
原文传递
宁波口岸首次截获十二齿小蠹伞滑刃线虫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炜 顾建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46,共4页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于2007年12月从来自德国的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经形态学比较、测量以及ITS-RFLP图谱比对,鉴定为十二齿小蠹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sexdentati)。目前国内尚无该线虫的报道。
关键词 木质包装 十二齿小蠹伞滑线虫 鉴定 ITS-RFLP
下载PDF
塑性地层宽刃齿破岩机理研究与提速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胡莉 况雨春 +2 位作者 韩一维 杨博 刘志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2-60,共9页
常规PDC钻头在钻进塑性地层时,存在吃入困难、机械钻速低的问题。为提高复合片吃入地层的能力,对常规PDC钻头布齿情况下的比钻压分布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宽刃齿齿形。建立了宽刃齿和常规平齿静态压入和切削破岩的有限元模型。... 常规PDC钻头在钻进塑性地层时,存在吃入困难、机械钻速低的问题。为提高复合片吃入地层的能力,对常规PDC钻头布齿情况下的比钻压分布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宽刃齿齿形。建立了宽刃齿和常规平齿静态压入和切削破岩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同压力下,宽刃齿压入深度比常规平齿深24%~430%,静压入体积也明显增多;在相同工况下,宽刃齿比常规平齿破碎比功更小,更易高效破碎岩石;同时,设计宽刃齿钻头时,前倾角和侧转角不宜过大。基于研究结果开发了新型宽刃齿钻头并在塑性泥岩地层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新型钻头平均机械钻速比同型号常规齿PDC钻头提高515%。研究结果可为解决难钻塑性地层的钻井提速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地层 PDC 齿 破岩机理 破碎比功
下载PDF
从反井钻机多刃镶齿盘形滚刀的发展谈标准的修订
8
作者 孙玉萍 《煤矿机电》 2010年第4期68-70,共3页
介绍了反井钻机多刃镶齿盘形滚刀的技术发展概况,通过对滚刀主要破坏形式的分析、滚刀适用范围变化、以及技术的发展,阐述标准修订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齿盘形滚刀 适用范围 轴承 启动扭矩
下载PDF
错齿三面刃铣刀柱齿槽宽度的计算
9
作者 李宗武 马红梅 赵会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齿三面铣刀 齿槽宽度 计算
下载PDF
R型切口铣刀刃齿后面的加工方法
10
作者 何志生 何荣才 《机械制造》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1-22,共2页
一、圆弧形油孔的加工在汽油机、柴油机等行业中,大量的活塞环油孔加工,以及其他类似的油孔加工,通常均是用标准的切口铣刀或细齿锯片铣刀进行的,其油孔截面形状为矩形(如图1)。但从国外先进国家进口的该类零件中,其孔形两端均是圆弧形... 一、圆弧形油孔的加工在汽油机、柴油机等行业中,大量的活塞环油孔加工,以及其他类似的油孔加工,通常均是用标准的切口铣刀或细齿锯片铣刀进行的,其油孔截面形状为矩形(如图1)。但从国外先进国家进口的该类零件中,其孔形两端均是圆弧形的(以下称圆弧形油孔).不难看出,其油孔是用 R 型切口铣刀加工的(如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铣刀 齿 制造
下载PDF
梳齿刀刃磨方法探究
11
作者 李瑞春 高新荣 《机械工程师》 2011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通过分析梳齿刀切削原理,得出适当增大梳齿刀侧刃前角利于提高梳齿表面光洁度结论。根据生产实际总结出几种实用可行的梳齿刀侧刃前角的刃磨方法,并进行相关参数计算,以便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 齿刀:侧前角:特殊
下载PDF
滚刀齿顶倒角切削刃参数的设计
12
作者 毛海澄 《装备机械》 2015年第3期38-41,共4页
齿顶倒角是齿轮的重要参数。对于滚齿加工有齿顶倒角的齿轮,需要使用齿形带有齿顶倒角切削刃semitopping的滚刀。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研究,对滚刀的齿顶倒角切削刃参数化设计进行分析,并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编程平台,简化... 齿顶倒角是齿轮的重要参数。对于滚齿加工有齿顶倒角的齿轮,需要使用齿形带有齿顶倒角切削刃semitopping的滚刀。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研究,对滚刀的齿顶倒角切削刃参数化设计进行分析,并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编程平台,简化了设计流程。经过与国外知名滚刀制造商的设计数据对比后可以验证,该设计方法与结论是适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顶倒角齿 滚刀齿顶倒角切削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On the beginning of the Japanese Upper Paleolithic:A review of recent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evidence
13
作者 Hiroyuki SATO Kazuki MORISAKI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87,共18页
The beginning of the Japanese Upper Paleolithic has mainly been examined using two major models:the Middle Paleolithic evolutionary model within the archipelago and the continental Upper Paleolithic diffusion/migratio... The beginning of the Japanese Upper Paleolithic has mainly been examined using two major models:the Middle Paleolithic evolutionary model within the archipelago and the continental Upper Paleolithic diffusion/migration model.However,recent archeological data from Japan and nearby countries are challenging such simple models.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s previous chronology of the Japanese Paleolithic,including possible Lower and Middle Paleolithic(LP/MP),and attempts to show an alternative model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Japanese Upper Paleolithic.This paper suggests several possible specimens of LP/MP and recommends further geo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to understand the reliability and 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sible LP/MP specimens and the Early Upper Paleolithic(EUP).The start of the Japanese EUP is presently characterized by a flake industry with trapezoids and denticulates around 39-37 kaBP cal on Paleo-Honshu Island,which has partial resemblance with contemporary assemblages in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although trapezoids are endemic only to the Japanese EUP and may have derived from the ancestral lithic tradition.Blade technology appeared earliest on Central Paleo-Honshu Island,about 1000 years later than the earliest flake technology.Although blade technology may have originated from the elongated flake technology of the previous period,the sudden simultaneous emergence implies that it diffused from the Korean Peninsula.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blade technology from the Korean Peninsula arrived on the northeastern Paleo-Honshu Island,including the Japan Sea coastal region of western Honshu,rather than the southwest,where flake technology long prospered,due to differences in ecological settings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anese Archipelago Early Upper Paleolithic migration route TRAPEZOID denticulate blade technology
下载PDF
连续管钻井个性化PDC钻头降扭机理及试验研究
14
作者 杨高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由于连续管自身管径小、柔性大等特性,在进行井下钻进时容易导致摩擦自锁和管柱屈曲,存在钻压施加困难、进尺低下等问题。为提高连续管在低钻压情况下的钻进能力,个性化设计了连续管钻井专用小尺寸PDC钻头。通过单齿切削试验、水平井钻... 由于连续管自身管径小、柔性大等特性,在进行井下钻进时容易导致摩擦自锁和管柱屈曲,存在钻压施加困难、进尺低下等问题。为提高连续管在低钻压情况下的钻进能力,个性化设计了连续管钻井专用小尺寸PDC钻头。通过单齿切削试验、水平井钻柱微钻头破岩试验、全钻头破岩试验开展小尺寸PDC钻头的降扭机理研究,对比不同齿形对破岩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DC切削齿前倾角较小时,破碎相同体积的岩石,宽刃齿所受切削力平均值比常规齿小10.35%~24.56%;同机械钻速情况下,宽刃齿钻头的扭矩小于常规齿钻头,最高降扭37.64%;同转速和钻压情况下,宽刃齿钻头最高降扭28.58%,钻压越大,降扭效果越显著。个性化设计的宽刃齿PDC钻头更适用于连续管实现低钻压、低扭矩、高转速破岩。研究结果可为改善连续管钻井技术在低钻压钻进时的适应性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钻井 PDC钻头 齿 降扭 托压
下载PDF
国外剃齿方法介绍
15
作者 赵愉松 杨家骏 《机械制造》 1982年第1期13-15,共3页
剃齿是齿轮精加工的重要工艺之一,特别是在汽车齿轮行业中使用更为广泛。西德的剃齿工艺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尤其是他们发展的径向剃齿法,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都在广泛采用。本文对国外现在使用的六种剃齿方法(平行剃齿法、对角线... 剃齿是齿轮精加工的重要工艺之一,特别是在汽车齿轮行业中使用更为广泛。西德的剃齿工艺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尤其是他们发展的径向剃齿法,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都在广泛采用。本文对国外现在使用的六种剃齿方法(平行剃齿法、对角线剃齿法、大对角线剃齿法、横向剃齿法、径向剃齿法、选择剃齿法)作了详细的叙述,现介绍如下.附表中列出五种不同剃齿方法的特性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 齿 齿刃 齿 对角线 齿轮刀具 齿 进给运动
下载PDF
考虑左旋切削刃切削连续性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铣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泽刚 王福吉 +2 位作者 卢晓红 赵猛 樊俊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1-996,共6页
采用右旋切削刃铣刀加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时,纤维层受单向轴向力作用而易产生分层、毛刺等损伤,采用左右旋切削刃共存的多刃微齿铣刀对纤维层施加双向轴向力能有效抑制损伤,但如何保证每层纤维都受到左右旋切削刃的切削... 采用右旋切削刃铣刀加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时,纤维层受单向轴向力作用而易产生分层、毛刺等损伤,采用左右旋切削刃共存的多刃微齿铣刀对纤维层施加双向轴向力能有效抑制损伤,但如何保证每层纤维都受到左右旋切削刃的切削作用成为抑制损伤的关键。以多刃微齿铣刀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的分屑槽螺旋角,获得左旋切削刃切削面积连续、重叠及未连续三种类型的铣刀。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切削面积连续时,CFRP加工表面有少量毛刺及翻边;切削面积重叠时,CFRP加工表面无毛刺及撕裂损伤,效果最好;切削面积未连续时,加工表面有大量毛刺和撕裂损伤;此外,表面粗糙度值会随着分屑槽螺旋角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齿铣刀 表面粗糙度 左旋切削切削面积
下载PDF
刃具测量中的两个问题
17
作者 王雪锋 《计量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52,共2页
一、刃齿不等分误差对直径测量的影响刃具的直径是刃具的最主要的参数,它直接形成被加工的孔径,往往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如铰刀、丝锥等等。但刃齿不等分给直径测量带来的影响,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而刃齿的分度一般是先由铣床铣槽,再... 一、刃齿不等分误差对直径测量的影响刃具的直径是刃具的最主要的参数,它直接形成被加工的孔径,往往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如铰刀、丝锥等等。但刃齿不等分给直径测量带来的影响,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而刃齿的分度一般是先由铣床铣槽,再由刃磨磨前刀面完成,客观上有可能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 测量
下载PDF
宽刃齿微钻头设计及破岩机理研究
18
作者 胡莉 况雨春 +2 位作者 龙伟 林伟 韩一维 《石油机械》 2024年第11期1-11,共11页
常规PDC钻头在钻进塑性地层时,存在吃入困难、机械钻速低等现象。为增强钻头吃入岩石的能力,提出一种新型PDC钻头——宽刃齿钻头。基于侧向力平衡布齿理论,完成微钻头的结构设计;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宽刃齿微钻头和常规齿微钻头破岩分... 常规PDC钻头在钻进塑性地层时,存在吃入困难、机械钻速低等现象。为增强钻头吃入岩石的能力,提出一种新型PDC钻头——宽刃齿钻头。基于侧向力平衡布齿理论,完成微钻头的结构设计;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宽刃齿微钻头和常规齿微钻头破岩分析模型,并开展了微钻头水平井试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探究宽刃齿钻头的破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宽刃齿钻头相比于常规齿钻头吃入岩石能力更好,破岩效率更高;同时,增加转速和布齿密度,钻头端的黏滑振动现象明显减弱;增加钻速导致钻压增加,钻头端黏滑振动现象加剧;在不同岩石种类的试验中,与砂岩相比,灰岩在同等条件下破碎时所需的钻压和扭矩更大,更难被破碎。研究结果可为深部难钻地层,尤其是塑性地层中的钻井提速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提速 PDC钻头 齿 破岩机理 数值模拟 黏滑振动
下载PDF
潜盾机切刃盘于卵砾石层开挖之特性
19
作者 王锦洋 陈建荣 陈昕诠 《隧道建设》 2011年第S1期388-393,共6页
潜盾工法于卵砾石层开挖需面对许多问题,诸如切刃盘开口尺寸及开口率之设计;滚轮切刃齿及切刃齿之配置、材质与成本问题等。潜盾机于卵砾石层中掘进时,通常无法期望以单一开口尺寸或开口率去应付长距离的挖掘,需要因应地质变化适时予以... 潜盾工法于卵砾石层开挖需面对许多问题,诸如切刃盘开口尺寸及开口率之设计;滚轮切刃齿及切刃齿之配置、材质与成本问题等。潜盾机于卵砾石层中掘进时,通常无法期望以单一开口尺寸或开口率去应付长距离的挖掘,需要因应地质变化适时予以改变;滚轮切刃齿及切刃齿的配置与材质应用,则悠关是否能以最小成本产生最大之开挖效率。本文以长距离卵砾石层潜盾洞道开挖为例,依据实际切刃盘改造型式与掘进管理图表,探讨开口尺寸与开口率的适用性,并于现场量测所得滚轮切刃齿及切刃齿之磨耗数据,加以汇整并以图表呈现,可明显得知其间之关键因素,值得提供作为日后设计与施工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盾机 卵砾石 滚轮切齿 齿 磨耗系数
下载PDF
整体立铣刀圆弧刃前刀面的磨削轨迹算法
20
作者 张潇然 罗斌 +1 位作者 陈思远 程雪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7-149,154,共4页
针对圆弧立铣刀磨削中周齿前刀面与端齿前刀面的过渡问题,提出磨削圆弧刃前刀面的砂轮轨迹算法,以此实现周齿与端齿前刀面的光滑连接。定义了一种切深磨削点轨迹曲线,可以同时约束圆弧前刀面的宽度和前角;定义了圆弧刃在平面中的瞬时前... 针对圆弧立铣刀磨削中周齿前刀面与端齿前刀面的过渡问题,提出磨削圆弧刃前刀面的砂轮轨迹算法,以此实现周齿与端齿前刀面的光滑连接。定义了一种切深磨削点轨迹曲线,可以同时约束圆弧前刀面的宽度和前角;定义了圆弧刃在平面中的瞬时前刀面,计算在瞬时前刀面中的砂轮磨削轨迹和姿态,再经过空间坐标变换,得出砂轮实际加工轨迹。通过C++将算法编写为相应程序,进行仿真和实际加工验证,所得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铣刀 磨削加工 齿圆弧 前刀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