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营养生长期4个籼稻品种中黄粟穗螟一龄虫和二龄虫的死亡率
1
作者 E.Rubia-Sanchez 向平 《国外作物育种》 2002年第5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抗性机制 早期死亡率 营养生长期 籼稻 品种 黄粟穗螟 龄虫 龄虫
下载PDF
黄粉虫不同虫龄油脂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胡艺涵 饶桂维 +3 位作者 陈瑶 雷超 张一艺 谢广发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目的:为了探索黄粉虫虫龄与黄粉虫含油率的关系,以黄粉虫为研究对象,饲喂不同虫龄的黄粉虫并对其油脂提取率进行研究,并对提取到虫油进行抗氧化性能和虫油手工皂制作及性能测试。方法:饲养30,40,50,60,70和80龄六种虫龄的黄粉虫,冻死干... 目的:为了探索黄粉虫虫龄与黄粉虫含油率的关系,以黄粉虫为研究对象,饲喂不同虫龄的黄粉虫并对其油脂提取率进行研究,并对提取到虫油进行抗氧化性能和虫油手工皂制作及性能测试。方法:饲养30,40,50,60,70和80龄六种虫龄的黄粉虫,冻死干燥后以石油醚为溶剂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粉虫油,而后分别将提取到六种虫龄的虫油进行抗氧化性能测试,还进行了虫油手工皂制作及测试性能评分。结果:黄粉虫在虫龄为80龄时提油率最高为31.96%,且虫龄与提油率之间成正相关关系,黄粉虫油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3.11 mg/mL,黄粉虫油的DPPH清除率IC50为3.12 mg/mL,黄粉虫油的ABTS+清除率IC50为3.48 mg/mL。各虫龄虫油手工皂的性能评分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 油提取 抗氧化性能 油手工皂
下载PDF
梨星毛虫虫龄的划分及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和感器观察
3
作者 张婷 师文丽 +3 位作者 樊楠楠 杨美红 张仙红 郑海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5-1763,共9页
为明确梨星毛虫Illidcris pruni的龄期,了解其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通过测量梨星毛虫的头壳宽度与体长两项指标,根据所得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结合Dyar定律明确幼虫虫龄数,并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得出的... 为明确梨星毛虫Illidcris pruni的龄期,了解其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通过测量梨星毛虫的头壳宽度与体长两项指标,根据所得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结合Dyar定律明确幼虫虫龄数,并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得出的结果进行验证;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及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梨星毛虫体长和头壳宽的频次分布均呈显著的5个峰,因此推断梨星毛虫为5个虫龄。各龄的体长变幅分别为2.96~4.04 mm、5.27~6.27 mm、7.76~8.36 mm、9.47~10.45 mm和11.83~12.11 mm,头壳宽变幅分别为0.316~0.358 mm、0.397~0.459 mm、0.538~0.598 mm、0.687~0.735 mm和0.947~1.011 mm。头壳宽符合戴氏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头壳宽可作为梨星毛虫龄期划分的重要指标,体长可作为分龄的辅助指标。梨星毛虫末龄幼虫头部感器共有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3种感器,主要分布于触角、口器、上颚和下颚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星毛 头壳宽 体长 感器
下载PDF
寄主虫龄和蜂虫比对麦蛾茧蜂繁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黄衍章 唐庆峰 +1 位作者 蒋兴川 缪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7-461,共5页
以印度谷螟幼虫为寄主,研究了不同寄主虫龄和蜂虫比对麦蛾茧蜂室内种群繁殖寄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虫龄越高,麦蛾茧蜂的化蛹率、羽化率、子代出蜂数及雌雄性比则越高。当麦蛾茧蜂与印度谷螟5龄幼虫按6(对)︰20(头)接入时,麦蛾茧... 以印度谷螟幼虫为寄主,研究了不同寄主虫龄和蜂虫比对麦蛾茧蜂室内种群繁殖寄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虫龄越高,麦蛾茧蜂的化蛹率、羽化率、子代出蜂数及雌雄性比则越高。当麦蛾茧蜂与印度谷螟5龄幼虫按6(对)︰20(头)接入时,麦蛾茧蜂的子代羽化成蜂数最多(87.5头),且雌蜂比例最大。室内寄生防治试验表明,当蜂虫比为20(对)︰100(头)时,麦蛾茧蜂对印度谷螟4龄幼虫的寄生率高达95.4%。本研究结果说明麦蛾茧蜂是防治印度谷螟等鳞翅目储粮害虫的优良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蛾茧蜂 印度谷螟 寄主
下载PDF
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夏涛 李召波 +6 位作者 吴国星 李凡 李强 田洋 马春花 曾千春 高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8-2223,共6页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分龄的合理性。【结果】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平均值分别为0.25、0.40、0.63、0.92和1.30 mm,体长平均值分别为2.09、3.69、6.10、10.09和12.93 mm,体宽平均值分别为0.34、0.57、0.94、1.33和1.92 mm。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头壳宽与虫龄间的三次和二次线性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最大(R2=0.9999),头壳宽与虫龄间指数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55)较高,拟合程度均较好。28℃下辣木瑙螟幼虫历期为10~13 d。【结论】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头壳宽为辣木瑙螟幼虫虫龄判定的最佳指标,体长和体宽不适合用于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其行为、体色和刚毛可为虫龄的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瑙螟 头壳宽 Crosby生长法则
下载PDF
米蛾卵繁育的螟黄赤眼蜂的适宜冷贮温度和虫龄 被引量:7
6
作者 袁曦 冯新霞 +2 位作者 李敦松 张宝鑫 王振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0-1019,共10页
为了全面评价冷贮对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卵繁育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米蛾卵为寄主, 以冷贮温度(3和10℃)、 冷贮虫龄(以接蜂开始时间为起点, 接蜂后1, 2, 3, 4, 5, 6, 7, 8和9... 为了全面评价冷贮对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卵繁育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米蛾卵为寄主, 以冷贮温度(3和10℃)、 冷贮虫龄(以接蜂开始时间为起点, 接蜂后1, 2, 3, 4, 5, 6, 7, 8和9日龄)和冷贮时间(1, 2, 3和4周)为试验因子, 研究了冷贮对螟黄赤眼蜂活蛹率、 羽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3个因素均能单独或互作显著影响活蛹率、 羽化率和畸形率(P<0.05)。综合各冷贮虫龄对低温的反应, 螟黄赤眼蜂对3℃较敏感, 此温度下1-3日龄的活蛹率和各虫龄的羽化率均显著下降(P<0.05), 不适宜长期冷贮; 10℃下各虫龄的活蛹率受冷贮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1-3日龄的羽化率受冷贮时间的影响也不显著, 冷贮4周后仍有74%以上的羽化率, 10℃适宜冷贮。不同冷贮温度下冷贮适宜虫龄不同。在10℃下, 最适冷贮虫龄是3日龄的赤眼蜂, 此虫龄不同冷贮时间的活蛹率(74.09%~77.59%)和羽化率(74.26%~90.37%)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显著高于其他虫龄(P<0.05)。此虫龄在10℃下冷贮1-3周, 畸形率在27%以内。结果表明米蛾卵内螟黄赤眼蜂不同冷贮温度下适宜冷贮虫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 米蛾卵 冷贮 温度 冷贮时间 羽化率 畸形率
下载PDF
麦长管蚜虫龄鉴别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向利 刘小侠 +1 位作者 张青文 仵均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为明确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快速鉴别的目的。【方法】在成像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型和有翅型个体不同虫龄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6项指标。【结果】麦长管蚜不同... 【目的】为明确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快速鉴别的目的。【方法】在成像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型和有翅型个体不同虫龄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6项指标。【结果】麦长管蚜不同翅型个体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腹管长和后足胫节长在虫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体长、体宽、头壳宽和触角长在相邻虫龄之间重叠程度大,后足胫节长的重叠百分比极小或无重叠;除有翅型个体4龄若蚜和成蚜之间存在13.93%的重叠外,腹管长在不同翅型的其他相邻虫龄之间重叠百分比均极小或无重叠,说明后足胫节长和腹管长可作为虫龄鉴定的主要特征。翅、触角和尾片的其他外部形态特征在虫龄间也存在一定差异:3-4龄有翅型若蚜和成蚜虫个体前胸的膨大程度及其翅的长度明显大于同一龄期的无翅型个体,可用于蚜虫翅型的分辨以及3-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鉴别;麦长管蚜1和2龄若蚜触角均为5节,3-4龄若蚜和成蚜的触角均为6节;同时,除了成蚜具有完整的尾片外,1-4龄若蚜尾片均不发达,说明触角的节数和尾片的发达程度可作为麦长管蚜不同龄期形态鉴别的辅助特征。【结论】以腹管和后足胫节作为麦长管蚜虫龄鉴别的主要特征,配合其他辅助特征,如翅的大小、触角的节数以及尾片的发达程度等,可达到快速鉴别不同翅型不同龄期蚜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翅型 有翅型 无翅型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禾谷缢管蚜虫龄鉴别特征及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军 张广学 +1 位作者 何富刚 曲国民 《昆虫知识》 CSCD 1990年第4期204-206,共3页
在实验室变温条件下饲养禾谷缢管蚜,用解剖镜观察9个鉴别特征,发现腹管长度在各龄间有显著差异,且非常稳定,各龄间仅有极小的重叠。1986~1987年以腹管长度对田间稠李和玉米上禾谷缢管蚜的虫龄进行鉴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禾谷益管蚜 鉴别特征
下载PDF
短梳角野螟的形态描述及幼虫虫龄判断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小敏 刘君昂 +3 位作者 欧阳博文 董文统 周斌 周国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6-142,共7页
短梳角野螟Meroctena tullalis(Walker)是为害红花天料木Homalium hainanense Gagnep的重要食叶害虫,其形态描述和幼虫准确分龄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及林间防控研究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林间采样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短梳角野... 短梳角野螟Meroctena tullalis(Walker)是为害红花天料木Homalium hainanense Gagnep的重要食叶害虫,其形态描述和幼虫准确分龄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及林间防控研究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林间采样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短梳角野螟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及生活习性和生活史进行调查和描述。并通过测定头宽、头长和体长3项分龄指标,利用SPSS Statistic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结合戴氏法则和线性回归等试图探究准确划分幼虫虫龄的可靠方法。结果表明:短梳角野螟幼虫随龄期增长,幼虫颜色由浅黄绿色逐渐变为深绿色,头部由肉色逐渐变深,最后形成外围红褐色中间深肉色。通过频次分析统计,测得短梳角野螟幼虫虫龄为5龄;头宽可作为最佳分龄指标,且头宽测量指标平均值自然对数与幼虫龄期呈线性关系(y=0.181 6x-0.602 3,R2=0.999 1)。头长和体长统计检验,符合戴氏法则,但频次分析5个峰值不是很明显,且有部分区域重叠,只能作为划分虫龄的辅助指标。本研究确定了短梳角野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划分幼虫龄期的最佳指标,以期为该虫林间防治提供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梳角野螟 形态特征 生活史 红花天料木
下载PDF
移虫日龄对蜂王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庞倩 沈芳 +1 位作者 殷玲 吉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7,共5页
移取1、2、3日龄工蜂幼虫进行人工育王,通过HPLC-MS的方法,分别测定4日龄蜂王幼虫体内保幼激素(JHⅢ)和9日龄蛹体内蜕皮激素(Ecd)的滴度,并通过形态学和解剖学的方法对不同移虫日龄培育的处女王的初生重、卵巢重、头重和卵巢管数进行比... 移取1、2、3日龄工蜂幼虫进行人工育王,通过HPLC-MS的方法,分别测定4日龄蜂王幼虫体内保幼激素(JHⅢ)和9日龄蛹体内蜕皮激素(Ecd)的滴度,并通过形态学和解剖学的方法对不同移虫日龄培育的处女王的初生重、卵巢重、头重和卵巢管数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不同移虫日龄对意大利蜂蜂王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移虫日龄所培育的蜂王幼虫4日龄JHⅢ和9日龄Ecd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移虫日龄的增加,蜂王幼虫体内JHⅢ和Ecd含量均显著下降;不同移虫日龄所培育的处女王其初生重、卵巢重、头重及卵巢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移虫日龄的增加,蜂王的初生重、卵巢重和头重显著减轻,蜂王的卵巢管数显著减小;蜂王的初生重和卵巢管数成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2。说明移虫日龄越小幼虫获得的生长条件越好,越有利于蜂王个体尤其是繁殖性状的发育,人工育王实践中应移取虫龄尽量小的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移虫日龄蜂王卵巢中hexamerin110、hexamerin70b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庞倩 王莹 +2 位作者 王康 张文文 吉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探究不同移虫日龄的西方蜜蜂蜂王卵巢中hexamerin110、hexamerin70b的表达及其调控机理,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运用q RT-PCR技术检测不同移虫日龄蜂王卵巢中hexamerin110、hexamerin70b m 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xame... 为探究不同移虫日龄的西方蜜蜂蜂王卵巢中hexamerin110、hexamerin70b的表达及其调控机理,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运用q RT-PCR技术检测不同移虫日龄蜂王卵巢中hexamerin110、hexamerin70b m 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xamerin110、hexamerin70b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hexamerin110、hexamerin70无论是在m 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随着移虫日龄的增加,其表达量均呈降低的趋势。1日龄移虫培育的蜂王卵巢hexamerin11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日龄移虫培育的蜂王卵巢的hexamerin70b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Hexamerin110、hexamerin70b在1日龄移虫发育的蜂王卵巢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推测其可能与蜂王生殖发育以及级型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hexamerin110 hexamerin70b 级型分化
下载PDF
警纹夜蛾幼期虫龄区别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令德 陈阿兰 张学军 《昆虫知识》 CSCD 1997年第2期71-73,共3页
通过观察脱皮法、测量头壳宽度法等,描述了警纹夜蛾幼期各虫龄的形态特征并加以比较,同时发现六龄幼虫具有二型现象。
关键词 警纹夜蛾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番茄抗性砧木对土壤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自由生活线虫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道峰 曹志平 胡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36-440,共5页
研究了引自意大利的3种番茄抗性砧木对温室土壤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控制作用以及对土壤自由生活线虫的影响。供试温室土壤共鉴定12科26属自由生活线虫,分属食细菌性线虫、食真菌性线虫、植食性线虫和杂食性线虫4种营养种群。试验结果表... 研究了引自意大利的3种番茄抗性砧木对温室土壤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控制作用以及对土壤自由生活线虫的影响。供试温室土壤共鉴定12科26属自由生活线虫,分属食细菌性线虫、食真菌性线虫、植食性线虫和杂食性线虫4种营养种群。试验结果表明,3种抗性砧木均显著地降低了嫁接苗植株根际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密度,从而控制了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不种植番茄的空白对照相比,种植番茄促进了根际自由生活线虫的繁殖,但抗性砧木根际自由生活线虫的密度小于感病对照"FA189"。所有处理根际自由生活线虫优势种群为食细菌性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抗性砧木 根结线 自由生活线 营养种群
下载PDF
6-8月苹果园金纹细蛾虫龄分布
14
作者 吴素蓉 李鑫 +1 位作者 曹春玲 张金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金纹细蛾的危害特点,掌握幼虫在虫疤内的变化规律。定期采集杨凌地区苹果园中金纹细蛾为害的虫疤叶,在室内解剖分离幼虫,观察各龄幼虫数量时序变化与分布。结果表明,6-8月金纹细蛾幼虫数量变化分为3个阶段,即数量迅速下降... 为了进一步了解金纹细蛾的危害特点,掌握幼虫在虫疤内的变化规律。定期采集杨凌地区苹果园中金纹细蛾为害的虫疤叶,在室内解剖分离幼虫,观察各龄幼虫数量时序变化与分布。结果表明,6-8月金纹细蛾幼虫数量变化分为3个阶段,即数量迅速下降期(6月21日到7月3日)、平稳变化期(7月3日到7月19日)和波浪变化期(7月19日到8月31日);金纹细蛾幼虫5个龄期的变化呈马鞍形,即6月27日和8月3日有两个高峰,7月19日和8月23日有两个低谷;金纹细蛾5个虫龄数量时序分布差异显著,比较同一时间不同虫龄差异性,6月21日3龄虫量在最多、显著高于其他虫龄,7月19日各龄虫数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8月3日5龄虫量最多、为5.8头、显著高于其他虫龄;比较同一虫龄不同时间差异性,1龄虫数量在8月31日最多、与其他日期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2龄虫量在8月31日最多(为7.33头),3龄虫在8月3日数量最多(为8.2头)、显著高于其他日期;4龄虫在7月19日出现零分布,5龄虫在8月31日出现零分布。从各龄幼虫总体平均时序分布差异性来看,同一时间3龄幼虫数量显著高于5龄,其他各龄幼虫间分布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纹细蛾 分布 苹果园
下载PDF
警纹夜蛾幼期虫龄划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令德 陈阿兰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0-31,共2页
本文描述了警纹夜蛾幼期各虫龄的形态特征,并测定了各个龄期的发育历期,为田间识别和研究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警纹夜蛾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大豆蚜虫龄鉴别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慧 刘小侠 +3 位作者 智海剑 李凯 张青文 李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7-884,共8页
【目的】明确大豆蚜Aphis glycine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准确快速识别的目的。【方法】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与有翅型大豆蚜不同虫龄个体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节数、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8项... 【目的】明确大豆蚜Aphis glycines虫龄鉴别特征,达到准确快速识别的目的。【方法】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测定无翅与有翅型大豆蚜不同虫龄个体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节数、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8项指标。【结果】不同龄期大豆蚜形态特征存在差异,无翅型及有翅型个体的后足胫节长度在各龄期间均无重叠,无翅型个体的尾片长度及有翅型个体的体长、触角长度和尾片长度范围在各龄期间重叠程度较小,均可作为龄期鉴定的重要指标。此外,尾片形状可作为区分若蚜与成蚜的典型形态特征,触角节数可作为区分1龄、2龄若蚜与其他龄期蚜虫的形态特征。【结论】以无翅型个体后足胫节长度和尾片长度及有翅型个体后足胫节长度、体长、触角长度和尾片长度作为大豆蚜龄期鉴定的主要指标,配合触角节数、尾片形状、体宽、腹管长及翅基的发育程度,可准确鉴定不同翅型的各龄期大豆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形态特征 有翅型 无翅型
下载PDF
东方蜜蜂蜂王幼虫龄期与体重变化规律研究
17
作者 龚凫羌 杨明显 《中国蜂业》 2013年第Z4期14-16,共3页
为了研究蜂王幼虫随着日龄的增加其体重变化的规律,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GN式蜂箱饲养东方蜜蜂,使东方蜜蜂能像西方蜜蜂那样的成批培育蜂王。精确控制幼虫的日龄,测定育虫后至化蛹前这段时间内幼虫的体重变化,用统计分析... 为了研究蜂王幼虫随着日龄的增加其体重变化的规律,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GN式蜂箱饲养东方蜜蜂,使东方蜜蜂能像西方蜜蜂那样的成批培育蜂王。精确控制幼虫的日龄,测定育虫后至化蛹前这段时间内幼虫的体重变化,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育虫后至封盖前这段时间内(龄期为55.0~111.0 h),蜂王幼虫生长发育的体增重,随虫龄变化呈现指数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式蜂箱 精确 复式移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绿豆象幼虫虫龄的划分及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和感器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小林 王宏民 +2 位作者 张静 张仙红 郑海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2-522,共11页
【目的】明确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幼虫的龄期,了解其末龄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方法】测量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根据所得数据的频次分布图、关系拟合结果和戴氏法则确定绿豆象最佳分龄指标,明确... 【目的】明确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幼虫的龄期,了解其末龄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方法】测量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根据所得数据的频次分布图、关系拟合结果和戴氏法则确定绿豆象最佳分龄指标,明确幼虫虫龄数,并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验证;采用扫描电镜对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及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绿豆象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的频次分布均呈显著的4个峰,因此推断绿豆象幼虫为4个虫龄。各龄的体长变幅分别为1.581~2.556, 2.406~3.381, 3.381~4.281和4.206~4.881 mm,头壳宽度变幅分别为0.444~0.689, 0.654~0.934, 0.934~1.179和1.144~1.389 mm,上颚宽变幅分别为0.080~0.256, 0.234~0.344, 0.322~0.542和0.542~0.652 mm。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均符合戴氏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可作为绿豆象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指标。头壳宽的Crosby指数均小于体长和上颚宽的Crosby指数,且头壳宽与体长测量值的对数值与幼虫龄期的相关系数要优于上颚宽测量值的对数值与幼虫龄期的相关系数,因此可将头壳宽作为最佳分龄指标。绿豆象末龄幼虫头部感器共有锥形感器、毛形感器、瓶形感器、刺形感器、板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坛形感器7种感器,主要分布于触角、下颚须、上唇和上颚。【结论】绿豆象幼虫分龄形态指标和头部形态观察为研究其行为活动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象 体长 头壳宽 上颚宽 感器
下载PDF
寄生不同虫龄小菜蛾对菜蛾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晁云飞 白素芬 +1 位作者 李欣 何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7-651,共5页
以小菜蛾重要的幼虫—蛹跨期寄生蜂菜蛾啮小蜂为研究对象,在(25±1)℃条件下研究了1,2,3,4龄初和4龄末小菜蛾幼虫被寄生后,对菜蛾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寄生各个虫龄小菜蛾的啮小蜂从卵到羽化的发育历期、羽化后成蜂寿... 以小菜蛾重要的幼虫—蛹跨期寄生蜂菜蛾啮小蜂为研究对象,在(25±1)℃条件下研究了1,2,3,4龄初和4龄末小菜蛾幼虫被寄生后,对菜蛾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寄生各个虫龄小菜蛾的啮小蜂从卵到羽化的发育历期、羽化后成蜂寿命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虫龄被寄生小菜蛾羽化出的啮小蜂的性比只在3龄末和4龄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寄生4龄末小菜蛾育出的雄蜂比例最高.菜蛾啮小蜂对各虫龄小菜蛾幼虫产卵寄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但相比2龄和4龄小菜蛾幼虫,3龄末小菜蛾幼虫仍是较适合的寄主,寄生3龄末小菜蛾幼虫羽化出的啮小蜂个体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啮小蜂 小菜蛾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各虫龄形态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召娜 边磊 +5 位作者 罗宗秀 李兆群 辛肇军 蔡晓明 田军 万云龙 《中国茶叶》 2018年第12期29-31,共3页
茶小绿叶蝉在我国产茶地区分布普遍,为我国茶园重要害虫。近几年研究显示,小贯小绿叶蝉为我国茶园小绿叶蝉优势种。本文介绍了茶小绿叶蝉的种名变更史,并描述了小贯小绿叶蝉各虫龄的形态特征,以期为生产上识别和防治技术开发等方面提供... 茶小绿叶蝉在我国产茶地区分布普遍,为我国茶园重要害虫。近几年研究显示,小贯小绿叶蝉为我国茶园小绿叶蝉优势种。本文介绍了茶小绿叶蝉的种名变更史,并描述了小贯小绿叶蝉各虫龄的形态特征,以期为生产上识别和防治技术开发等方面提供基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