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中盆地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出土的石制品 被引量:9
1
作者 夏文婷 王社江 +9 位作者 夏楠 鹿化煜 王先彦 孙雪峰 张红艳 张文超 卓海昕 邢路达 于青瑶 冯武明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9-541,共13页
汉中盆地梁山龙岗寺遗址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群。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位于汉江右岸第四级阶地之上。2014年2~6月,为了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和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廓清龙岗寺旧石器遗存的... 汉中盆地梁山龙岗寺遗址地处秦岭南麓汉水上游,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群。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位于汉江右岸第四级阶地之上。2014年2~6月,为了配合国家大遗址保护和龙岗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从根本上廓清龙岗寺旧石器遗存的石器工业面貌,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6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4441件。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原料为来自于遗址附近河流阶地及河漫滩中的砾石,以石英为主,火成岩次之,石英岩、细砂岩和燧石等偶有使用。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存在少量砸击技术产品。石制品尺寸以小型为主。工具类型主要是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刮削器,有少量的尖状器和雕刻器。石器加工方向多为正向或反向。从出土石制品的情形看,龙岗寺第3地点石制品的面貌更接近于更新世期间华北地区常见的小型石片和修理小石片工具为主体的石器工业类型,这与以往对汉中盆地旧石器工业面貌为华南砾石石器传统的认识有较大的差距。遗址相关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表明,龙岗寺第3地点埋藏石制品的地层堆积形成于距今120~70万年间,属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阶段。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及其出土的石制品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汉中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的地层埋藏状况、遗址年代和石器工业内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盆地 龙岗寺遗址第3地点 石制品 第四级阶地 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
下载PDF
龙岗寺遗址出土的玉石器试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岐黄 《文博》 2016年第6期43-49,共7页
龙岗寺遗址发现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墓地,除提供丰富的仰韶文化墓葬信息之外,遗址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玉石器。本文就随葬玉石器墓葬的数量、位置、规模、随葬品数量等方面入手,结合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对于遗址所见玉石器的出土情况... 龙岗寺遗址发现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墓地,除提供丰富的仰韶文化墓葬信息之外,遗址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玉石器。本文就随葬玉石器墓葬的数量、位置、规模、随葬品数量等方面入手,结合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对于遗址所见玉石器的出土情况、玉料、尤其是玉石器随葬习俗方面提出量化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寺遗址 玉器 绿松石饰 随葬习俗
下载PDF
陕西南郑龙岗寺遗址出土绿松石矿料产源研究
3
作者 李欣桐 秦小丽 +3 位作者 王小蒙 杨利平 是江柳 孟凡宁 《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88,1,共14页
一概况。龙岗寺遗址位于汉水上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掘工作中,揭露出一处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兼有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的墓地[1]。墓地出土遗物丰富,尤其是出土的77件绿松石装饰器物,在整个新石器时... 一概况。龙岗寺遗址位于汉水上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掘工作中,揭露出一处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主,兼有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的墓地[1]。墓地出土遗物丰富,尤其是出土的77件绿松石装饰器物,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颇为罕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官台文化 半坡类型 出土遗物 龙岗寺遗址 汉水上游 仰韶文化 庙底沟类型 李家村
原文传递
陕西南郑龙岗寺半坡类型墓地出土绿松石器的综合研究
4
作者 秦小丽 李欣桐 +2 位作者 杨利平 是江柳 杨亚长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6-231,共16页
龙岗寺遗址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出土绿松石器最多的遗址,对这些绿松石器的研究不仅能够反映此期绿松石的工艺制作、佩戴使用及生产流通的情况,还是了解仰韶文化时期汉水流域、关中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域间交流关系的重要窗口。本文以... 龙岗寺遗址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出土绿松石器最多的遗址,对这些绿松石器的研究不仅能够反映此期绿松石的工艺制作、佩戴使用及生产流通的情况,还是了解仰韶文化时期汉水流域、关中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地域间交流关系的重要窗口。本文以龙岗寺绿松石矿源分析结果为线索,并结合绿松石的形制、出土背景及工艺观察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龙岗寺先民对不同种类绿松石的选择使用和佩戴习俗,进而反映史前鄂豫陕跨域间的交流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寺 绿松石 产源分析 史前绿松石使用习俗 鄂豫陕地域间交流
原文传递
龙岗寺半坡文化墓葬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英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7,共10页
本文以《龙岗寺》发表的叠压打破关系和器物组合关系为基础探讨了器物演变过程,并对该遗址的半坡文化墓葬进行了分期与分段然后以尖底瓶这一半坡文化的典型陶器为主要线索,探讨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结舍该墓葬中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死亡... 本文以《龙岗寺》发表的叠压打破关系和器物组合关系为基础探讨了器物演变过程,并对该遗址的半坡文化墓葬进行了分期与分段然后以尖底瓶这一半坡文化的典型陶器为主要线索,探讨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结舍该墓葬中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死亡率,简要分析了该墓地所代表的人群状况,最后对该遗址的性质特征做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寺 半坡文化 问题 墓葬 龙岗 演变过程 组合关系 主要线索 分布特征 年龄结构
原文传递
龙岗寺遗址展示利用策略研究
6
作者 刘军民 惠昭 《西部考古》 2014年第1期254-262,共9页
龙岗寺遗址位于陕西省南郑县爱国村汉水南岸第三阶地,是汉水流域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遗存内涵丰富,但长期遭受人为的破坏、风雨的侵蚀和历史的洗礼,变得较为残破,急需通过展示发挥其价值,却因为难以... 龙岗寺遗址位于陕西省南郑县爱国村汉水南岸第三阶地,是汉水流域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遗存内涵丰富,但长期遭受人为的破坏、风雨的侵蚀和历史的洗礼,变得较为残破,急需通过展示发挥其价值,却因为难以辨识、欠缺观赏性等原因,处于窘境,遗址展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根据龙岗寺遗址的现状,分析遗址展示所遇到的问题,探讨遗址展示对策,以期促进龙岗寺遗址保护与南郑县乃至汉中市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寺遗址 展示 路径 策略
原文传递
农作物传播研究:以陕西汉中龙岗寺遗址新石器时代炭化植物遗存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丽雅 韩凯 +1 位作者 马明志 赵志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2-524,共13页
粟的南传和水稻的北传是目前学术界极其关注的问题,南北过渡地带是研究这一问题最重要的区域.陕南地区地处汉水上游,是典型的南北过渡地带,这一地区植物考古研究工作仍十分欠缺.此次以汉中龙岗寺遗址发掘和浮选为契机,对陕西秦岭以南地... 粟的南传和水稻的北传是目前学术界极其关注的问题,南北过渡地带是研究这一问题最重要的区域.陕南地区地处汉水上游,是典型的南北过渡地带,这一地区植物考古研究工作仍十分欠缺.此次以汉中龙岗寺遗址发掘和浮选为契机,对陕西秦岭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时代)的农业经济特点进行了研究.该遗址地处秦岭以南的中国南北过渡地带,属于北方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系统.龙岗寺遗址按照针对性采样法共采集土样222份,出土农作物遗存2462粒,非农作物遗存1419粒(枚),其中,农作物遗存主要包括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和水稻(Oryza sativa)这3种.根据陶器类型显示的相对年代选取T1309G7④层和T1308H171③层的水稻遗存进行了AMS 14C测年,校正后的年代区间(2σ)为4973~4826 cal.a B.P.,该结果与遗址相对年代判断基本一致.炭化植物的分析研究揭示了5000~4000 cal.a B.P.时期(仰韶-龙山时代)龙岗寺遗址的农业经济情况,表明龙岗寺遗址先民们的农业经济是以小米类作物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经济,并对水稻有一定程度的利用.除此之外,龙岗寺遗址还发现了大豆(Glycine max)、紫苏(Perilla frutescens)、藜(Chenopodium album)等植物遗存,表明先民对这些植物也进行了利用或采集.对该遗址植物遗存进行鉴定与分析填补了秦岭以南汉水上游地区的植物考古研究空白,对研究南北过渡地带的农作物传播和文化交流具有较大意义;龙岗寺所在的汉水谷地不仅是水稻北传、小米南传的必经之地之一,而且是南北方考古学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传播 汉中地区 龙岗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炭化植物遗存
原文传递
龙岗寺遗址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墓葬剖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权敏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24,共6页
龙岗寺遗址是汉江上游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中揭露了一处保存基本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根据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结合墓葬层位,综合分析随葬陶器的类别、形态特征以及组合关系,可将龙岗寺仰韶文化墓地第⑤、⑥层墓葬分... 龙岗寺遗址是汉江上游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中揭露了一处保存基本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根据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结合墓葬层位,综合分析随葬陶器的类别、形态特征以及组合关系,可将龙岗寺仰韶文化墓地第⑤、⑥层墓葬分为早、中、晚三段。其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寺遗址 第⑤、⑥层墓葬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原文传递
龙岗寺半坡文化墓地布局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畅 唐雪梅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2,共10页
本文根据随葬品组合的变化,将龙岗寺半坡文化墓地分为三期十二段。又将各期墓葬还原至墓地平面得出了第六至第一层墓葬埋葬顺序,归纳三个期别墓地布局,揭示六层墓地平面布局两两对应的规划思想。
关键词 龙岗寺 半坡文化 墓地 形成过程 布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