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血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何兰 王竹红 +1 位作者 屠鹏飞 侯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1-228,共8页
龙血树属植物含有黄酮类、酚类、三萜及其皂苷等化学成分。本属部分植物木质部分泌出的树脂在各产地均做药用 ,具有抗炎止痛、抗真菌、抗心律失常、抗血栓、止血等多种药理活性 ,并可作为中药“血竭”的代用品。
关键词 龙血树属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龙血树属植物黄酮类和甾体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蔡文伟 张树珍 杨本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118-8121,8123,共5页
对龙血树属植物黄酮类和甾体类化合物的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龙血树属植物 黄酮类化合物 甾体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下载PDF
中国龙血树属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永杰 莫饶 +2 位作者 唐燕琼 尹俊梅 杨松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7-621,共5页
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来自我国龙血树属(Dracaena)的2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从8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15对引物组合共扩出15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35条,占87.1%,平均每对10条,最好的引物组合为F18Em6。... 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来自我国龙血树属(Dracaena)的24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从8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的15对引物组合共扩出15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35条,占87.1%,平均每对10条,最好的引物组合为F18Em6。利用NTSYS软件分析数据得出24份材料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7~0.97,平均值为0.56,UPGMA聚类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34处将一未定名种与其它材料分开,其他23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46处又可分成2类,其中勐腊龙血树(D.menglaensis)和长花龙血树(D.angustifolia)的相似系数达0.93。结果表明:用于本试验的一未定名种应为近缘属植物;支持将勐腊龙血树视为长花龙血树变种的观点;结合形态学特征可以将我国龙血树属物种分为两个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属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云南龙血树属(龙舌兰科)一新种——深脉龙血树 被引量:3
4
作者 晏雨鸿 郭辉军 崔景云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86,共3页
描述了龙血树属Dracaena一新种——深脉龙血树D.impressiveniaY.H.Yan&H.J.Guo,并绘了线图。该种产于中国云南盈江县,与矮龙血树D.ternifloraRoxb.叶形相似,但侧脉深陷,总状花序上具许多每6–9朵簇生的花,苞片暗红色,花被伸直,长3–... 描述了龙血树属Dracaena一新种——深脉龙血树D.impressiveniaY.H.Yan&H.J.Guo,并绘了线图。该种产于中国云南盈江县,与矮龙血树D.ternifloraRoxb.叶形相似,但侧脉深陷,总状花序上具许多每6–9朵簇生的花,苞片暗红色,花被伸直,长3–3.5cm,可与后者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属 深脉龙血树 龙舌兰科 新种 云南 中国
下载PDF
云南龙血树属二新种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光正 王阳才 朱丽娟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29-31,共3页
Yunnan(云南):Hokou(河口),S.J.Hsuan(宣淑洁)0088(Typus!KUN),K.H.Tsai(蔡克华)474,303,885,1064,C.S.Chuw(周政贤)No 74,35,W.B.Fan(范文编)19,S.Jiang(江心)39,G.Z.Ye et Y.C.Wang(叶光正,王阳才)9092,Chin-Sovi etUnion Exped.(中... Yunnan(云南):Hokou(河口),S.J.Hsuan(宣淑洁)0088(Typus!KUN),K.H.Tsai(蔡克华)474,303,885,1064,C.S.Chuw(周政贤)No 74,35,W.B.Fan(范文编)19,S.Jiang(江心)39,G.Z.Ye et Y.C.Wang(叶光正,王阳才)9092,Chin-Sovi etUnion Exped.(中苏考察队)3206,5389;Pingbian(屏边),P.J.Mao(毛品一)03914,K.M.Feng(冯国楣)4681;Jinping(金平),Chin-Soviet Union Exped.(中苏考察队)117. 本种与D.helferiana Wall.ex Kurz.相近似,但花较小,长18—2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属 河口龙血树 勐腊龙血树
下载PDF
中国龙血树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光正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75-277,共3页
对国产百合科龙血树属(Drocoena)8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根据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穴状、皱波状、网状和瘤棒状4类。结果表明:该属各种之间在花粉外壁纹饰上的差异可为种的区分提供依据。
关键词 龙血树属 花粉 形态 百合科
下载PDF
问:龙血树属植物常见有哪些品种?
7
《花卉》 2011年第1期49-49,共1页
答:龙血树属约有150多种,当今应用的常见盆栽室内植纹物的种类有:巴西铁树、银纹铁树、马尾铁树、纽纹铁树、七彩铁树、百合竹、富贵竹、山海带(柬埔寨龙血树)、印度铁树(狭叶龙血树)和亚菠萝(太阳神)等种类,其中有金边、金... 答:龙血树属约有150多种,当今应用的常见盆栽室内植纹物的种类有:巴西铁树、银纹铁树、马尾铁树、纽纹铁树、七彩铁树、百合竹、富贵竹、山海带(柬埔寨龙血树)、印度铁树(狭叶龙血树)和亚菠萝(太阳神)等种类,其中有金边、金心、银边、银心等花叶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属 品种 巴西铁树 植物 银纹 富贵竹 柬埔寨 太阳神
下载PDF
龙血树属观叶植物及其繁殖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程治英 范昆 《植物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7-17,共1页
龙血树属(Dracaena)中有许多观赏植物。它们茎干挺拔、叶片披散丛生于植株的上半部,往往在翠绿的叶片上嵌有亮黄色或乳白色的条纹,十分美丽,是优良的观叶植物,适于室内盆栽或热带地区绿化美化庭园。它们宜栽种在pH5.5—6的酸性土壤中,... 龙血树属(Dracaena)中有许多观赏植物。它们茎干挺拔、叶片披散丛生于植株的上半部,往往在翠绿的叶片上嵌有亮黄色或乳白色的条纹,十分美丽,是优良的观叶植物,适于室内盆栽或热带地区绿化美化庭园。它们宜栽种在pH5.5—6的酸性土壤中,需70—80%遮光度,最适生长温度为18—35℃,不耐寒,0℃时就会出现冻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属 观叶植物 繁殖
原文传递
龙血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9
作者 胡迎庆 宫飙 屠鹏飞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对龙血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龙血树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HS-GC-MS及化学计量学的不同形态龙血树属含脂药材的成分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晶 李宜航 +5 位作者 周玲娟 秦天道 刘世芳 陈曦 李光 马巾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467-3474,共8页
以4种不同形态的龙血树属含脂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的化学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不同形态龙血树属含脂药材中挥发性成分差异,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 以4种不同形态的龙血树属含脂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的化学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不同形态龙血树属含脂药材中挥发性成分差异,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HCA分析结果表明,富含纤维的样品和中空木栓层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差异不大,但与通体含树脂样品和分泌树脂聚集的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存在较大的代谢差异,并以PLS-DA的VIP和P筛选出20种差异代谢物,在通体含树脂样品和分泌树脂聚集的样品中含量明显高于在富含纤维的样品和中空木栓层样品的含量。富集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P<0.05)共16条,主要涉及萜类生物生成和苯丙烷类代谢,该结果为深入研究不同形态的龙血树属含脂药材结脂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建立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属含脂药材 HS-GC-MS 化学计量学 龙血竭
原文传递
点缀居室的龙血树属植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立安 《植物杂志》 2003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龙血树属 植物 选育 栽培 海南龙血树 竹蕉
原文传递
新西兰进口朱蕉属和龙血树属切花、切枝检验检疫要求
12
作者 韩乐琳 黄静 何善勇 《中国花卉园艺》 2012年第12期50-51,共2页
新西兰对本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进出口动植物的检疫工作高度重视,被公认为全球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本文主要介绍新西兰进口朱蕉属和龙血树属切花、切枝的检验检疫要求,为我国花卉出口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检疫要求 植物检验 龙血树属 新西兰 切花 朱蕉 进口 切枝
原文传递
龙血树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翠玲 文慧婷 《云南农业科技》 2006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龙血树属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石灰岩地区 剑叶龙血树 龙舌兰科 马来西亚 观赏植物 稀有植物 中国
下载PDF
香龙血树在北方开花特点
14
作者 李锦 李彦明 宋秀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龙血树 北方 盆栽观叶植物 亚热带地区 开花 光照条件 巴西铁树 龙血树属
下载PDF
龙血树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紫菱 《农村实用技术》 2005年第7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加那利群岛 龙舌兰科 龙血树属 龙血树 叶片 大西洋 亚热带 黄色 品种 条纹 白色 澳洲 株形
下载PDF
孟连的龙血树
16
作者 王南 《云南林业》 1990年第4期17-17,共1页
龙血树是我国最珍贵的树种之一,被称为“活血圣药”。在我国只有云南、广东两省有少量的保存,而孟连县境内的龙血树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储量最大的龙血树群落。孟连龙血树属于棕榈科小花龙血树,常绿乔木。
关键词 孟连县 老龄树 保存 活血 群落 树种 广东 珍贵 小花 龙血树属
下载PDF
龙血树
17
作者 张万佛 《江苏绿化》 1995年第3期31-31,共1页
龙血树是单子叶植物,是百合科龙血树属的常绿乔木。全世界一共有150种,在我国南方有5种。它长着灰白色的树干,主干异常粗壮,直径常达1米以上,有10~20米高;树干老了之后,树皮变成灰褐色,而且有细致的纵裂的纹路,再后来会成片成片地脱离... 龙血树是单子叶植物,是百合科龙血树属的常绿乔木。全世界一共有150种,在我国南方有5种。它长着灰白色的树干,主干异常粗壮,直径常达1米以上,有10~20米高;树干老了之后,树皮变成灰褐色,而且有细致的纵裂的纹路,再后来会成片成片地脱离开来。树的主干上长着许多分枝,树态成为Y形。幼小的枝条上有明显的环状的叶痕。最有趣的是它的叶子带白色,像一把把锋利的长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树 西双版纳 单子叶植物 血竭 百合科 常绿乔木 年龄推断 最适宜的温度 加那利群岛 龙血树属
下载PDF
龙血树 会流血的树
18
作者 肖宇 张国英(图) 《云南林业》 2019年第10期50-53,共4页
龙血树属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我国主要分布有5种,它们分别是剑叶龙血树、海南龙血树、长花龙血树、细枝龙血树、矮龙血树,是乔木状或灌木状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西双版纳及广西、海南等地,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龙血树因... 龙血树属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我国主要分布有5种,它们分别是剑叶龙血树、海南龙血树、长花龙血树、细枝龙血树、矮龙血树,是乔木状或灌木状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西双版纳及广西、海南等地,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龙血树因存活时间长,受伤后流出血色的液体树脂被称为“植物寿星”和“流血之树”,因其药用价值高,所提取的“血竭”被誉为“活血圣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龙舌兰科 龙血树属 存活时间 剑叶龙血树 云南普洱 灌木状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下载PDF
龙血竭的药理、临床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孙晶 庞道然 +5 位作者 郑姣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屠鹏飞 李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11期1445-1447,共3页
龙血竭为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is(Lour)S.C.Chen的含脂木材经乙醇提取得到的树脂,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及生肌敛疮等功效,是血竭的国产替代品。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龙血竭具有止血、改变血液流变... 龙血竭为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is(Lour)S.C.Chen的含脂木材经乙醇提取得到的树脂,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及生肌敛疮等功效,是血竭的国产替代品。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龙血竭具有止血、改变血液流变学、脑保护、抗炎镇痛、促进表皮修复、抗菌、抗肿瘤、降脂和降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痔疮、月经不调、外伤出血及糖尿病并发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药理学 龙血竭 质量控制 临床 龙血树属植物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 化瘀止血
下载PDF
中国血竭基源植物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郑道君 谢良商 +2 位作者 王盈 张治礼 张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9年第6期15-20,共6页
血竭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目前商品血竭主要来源于棕榈科黄藤属(Daemonorps)植物的果实和百合科龙血树属(Dracaena)植株茎干的红色树脂。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有野生分布的血竭基源植物只为海南龙血树和剑叶龙血树两种。系统综述了我国血... 血竭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目前商品血竭主要来源于棕榈科黄藤属(Daemonorps)植物的果实和百合科龙血树属(Dracaena)植株茎干的红色树脂。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有野生分布的血竭基源植物只为海南龙血树和剑叶龙血树两种。系统综述了我国血竭基源植物的资源状况、血竭形成机理、血竭基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人工繁育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野生血竭基源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血竭产生机制的研究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 龙血树属 植物资源 形成机理 开发利用 人工繁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